㈠ 綿竹有什麼好吃的
1、綿竹松花蛋是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的特產。綿竹松花皮蛋質量特佳。蛋體離殼容易肅取,蛋白透明,富有彈性,松花明顯,宛若松柏盆景,蛋黃油泣,略帶糖心。松花皮蛋為綿竹名特產品。
2、趙坡綠劍是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的特產,趙坡綠劍茶其湯色嫩綠微黃,其香鮮靈油潤,其香清馨醇和,純正自然,其味清風超逸,茶品高清。趙坡」牌系列綠名茶以芽嫩、香幽、旨高、趣長而著稱。
3、雞蛋熨斗糕,米食,特點:軟酥內嫩,甜香爽口。烹製法:烙。因其烙制的器具很象老式的熨斗,故名。製品分甜、咸兩種。大米浸泡洗凈,磨成漿,下老窖水漿攪勻發酵。
4、黃許釀造廠生產的鹿頭牌香辣醬。 該產品系採用上等 原料經傳統工藝發酵,加以高級佐料精製而成,具有醇厚、 香辣、 爽口之特點,是居家、旅行佐餐之佳品, 亦是烹調多種菜餚的高級 調味品。
5、孝泉清真食品廠生產的傳統回民食品「馬昌恆」果汁 牛肉。該產品歷史悠久,有濃郁的地方風味,營養豐富, 色澤金黃 油亮,食之質地細膩,入口化渣,麻辣酥脆,餘味綿長。
㈡ 德陽有什麼好吃的
1、回鍋肉
德陽廣漢連山回鍋肉,是傳說中的巴掌大的回鍋肉,當地的特色美食,每一塊至少有二三兩重,一半純瘦肉,一半純肥肉,肥而不膩,著實讓人回味無窮。
2、德陽片粉
想吃德陽片粉得去老字型大小的地方,肖記片粉,堪稱一絕。加上辣椒料,對於各位好吃嘴來說是極具誘惑力的,做好的片粉半成品都被切成寸許寬的長條,一層層碼放整齊,碧綠而潤澤,像一塊待雕琢的碧玉,再澆上醋、白糖、紅油、芝麻醬、香油、蒜等,最後,再擱上碎花生米,一碗片粉就做成了。挑起一條粉,那柔軟如綠色緞帶般的質感簡直令人叫絕!
3、孝泉果汁牛肉
孝泉"果汁牛肉"是孝泉地方的回民食品,歷史悠久,遠近聞名。該食品具有麻、辣、香、酥及帶有果味等特點,故名"果汁牛肉"。
4、廣漢纏絲兔
廣漢纏絲兔作為國家地理標志性農產品,纏絲兔是一道極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成都平原民謠曾這樣傳唱:「德陽醬油,保寧醋,什邡板鴨,廣漢兔」,足見纏絲兔名氣。
5、什邡板鴨
什邡板鴨是四川的著名小吃,亦是什邡當地著名美食、傳統名產,有口皆碑,具有100餘年的歷史。在什邡、綿竹、茂縣、彭州四縣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九頂山。從九頂山方向的三條河流分別是鴨子河、石亭江、綿遠河。寬廣的河灘十分適合養鴨子。同源同宗的三條河流之中,什邡就佔了兩條,其中一條乾脆就叫「鴨子河」。再加上什邡干濕合適的氣候,造就了天時地利,所以什邡的鴨子長得特別好。
6、羅江豆雞
被譽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羅江豆雞,並不是雞肉做的哦,它的主要原料為黃豆,在川菜中享有很高的聲譽。其口味獨特,食之而不膩、柔軟、馨香、化渣,既有麻辣味、又有五香味、清淡味,滿足不同口感的需求,老少皆宜,因可與川菜涼拌雞肉媲美,故世稱「豆雞」。
7、傷心春卷
德陽人吃了33年的「傷心」春卷。
8、紅白豆腐
冬至前後,紅白鎮的氣溫較低,能夠殺死空氣中絕大部分破壞性雜菌,非常適合豆腐的發酵。但也是由於氣溫的限制,紅白紅豆腐這種美味食品的製作時間只有兩個月。製作好的紅豆腐只要密封保存就可以放置很久,而且放得越久越好吃。
9、洛水牛肉
愛吃牛肉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洛水的牛肉,這里的特色菜牛鞭、牛脊髓味道巴適,牛腦花鮮美味正,牛排大個還配有香酥麻花,還有獨家秘制的蒜頭下飯菜。
10、綿竹山臘肉
綿竹山臘肉一般由山民們傳統手工腌制而成。精選肉質細,瘦肉多,油脂薄的優質豬肉。做成的臘肉條塊整齊,乾爽一致,肉質鮮明,富有光澤,肥肉透明,爽脆不膩,瘦肉甘香,臘味濃郁。吃飯的時候來上一塊,巴適得不得了。
㈢ 綿竹哪裡好耍有什麼地方好耍的
首先你要7點到綿竹,你在成都坐車的時候就應該是5點之前。
你到成都昭覺寺坐車,1路,64路,69路等等都到昭覺寺。
成都到綿竹的班車多,票價大概28,超不過30.
綿竹也沒啥美食,綿竹市主要是酒。
要想吃點好東西就到盛世華章那邊看一哈。
介紹一個比較有情調的吃飯的地方。
盛世華章有一個人間煙火烤吧。
素菜好吃,葷菜不咋樣。
兩個人吃不到好多錢,主要是情調好。
要是不在意情調可以到燒烤一條街吃,燒烤還是多好吃的!
㈣ 綿竹米粉的好處是什麼
它沒有綿陽米粉那麼華麗高調,也沒有川北米粉來得火辣辣,更沒有貴陽米粉名揚四海。在綿竹隨處都可以吃到這樣一碗牛肉筍子米粉,可是這樣的味道只存在於綿竹。
綿竹,德陽市下屬一個縣級市,這里除了有美麗的年畫還有美酒當然也少不了美食。關於綿竹米粉,有很多推薦,不過我每次回綿竹還是習慣性的去位於三星街的「麥香園」整一兩牛肉筍子細粉,外加一碗油茶。
綿竹米粉還有一種粗粉是熟漿粉,屬於後期的健康食品,可我依然鍾情於細粉,因為有兒時的味道。
綿竹米粉口味也很多:其中有特色的是,「腸旺粉」(肥腸血旺)、「羊肉粉」(一定要加肉)、「筍子粉」(綿竹的筍子那可是一等一的好吃,沒有硫磺味兒)、另外就是我的大愛「牛肉筍子」。
綿竹油茶有別於別處的油茶主要體現在「饊(san)子」,在成都,類似於「大眾面」的油茶,都是粗的「饊子」,油很多。而綿竹「饊子」更香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