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葫蘆好吃嗎
有小夥伴給我留言,讓我分享幾種西葫蘆的做法。嗯,西葫蘆的確很好吃,但是不容易做好吃,因為西葫蘆含水量高,質地比較嫩,一不小心就會加工過頭,吃起來口感就差多了。所以無論哪種做法,快速烹飪,才能留住食材本身的味道和清脆的口感。
下面是我總結的西葫蘆的5種吃法,希望大家會喜歡。趁著市場上還能買到鮮嫩的西葫蘆,快快動起來吧。
【糖醋西葫蘆】
糖醋西葫蘆做法特別簡單,全程大火快炒,調味料只有鹽、白糖和香醋。味道以酸甜突出,老少皆宜。
【具體製作步驟】
1,把西葫蘆洗凈,用擦絲器擦成絲,紅椒洗凈,去蒂去籽後也切成細絲,紅椒要選擇不辣的。
2,熱鍋涼油,倒入蔥、姜,小火炒出香味。
3,倒入切好的西葫蘆絲和紅椒絲,大火快速翻炒。
4,待炒至8分熟,加入鹽、白糖、香醋調味,翻炒均勻。
5,待食材炒熟就可以出鍋了,酸甜可口,快試試吧。
【西葫蘆雞蛋餅】
西葫蘆雞蛋餅又叫「糊塌子」口感軟,味道鮮香。而且做法簡單,用時短,所以常作為快手早餐餅出現在早餐桌上。
【食材】西葫蘆/雞蛋/麵粉/鹽
【製作步驟】
1,西葫蘆選擇質地比較嫩的,清洗干凈,用擦絲器擦成細絲。
2,把西葫蘆絲放入大碗,加入少許鹽攪拌均勻。
3,待西葫蘆絲腌出水後打入2個雞蛋,攪拌均勻。
4,然後加入適量的麵粉,用筷子攪拌成麵糊狀。
5,電餅鐺或平底鍋燒熱,鍋底刷上一層油,倒入麵糊,用鏟子或者刮板把麵糊攤平,蓋上鍋蓋。
6,烙至兩面金黃就可以出鍋了,切成小塊,開吃吧。
【白灼西葫蘆】
西葫蘆涼拌很好吃,但是現在天氣涼了,生冷的食物要少吃。所以換個吃法,做成白灼西葫蘆,味道超級贊,裡面還搭配了海鮮菇,絕對錦上添花。
【食材】西葫蘆/海鮮菇/蒜/紅尖椒
【製作步驟】
1,海鮮菇洗凈,撕成細絲。西葫蘆洗凈,用擦絲器擦成細絲,盡量擦的長一些。大蒜切成末,紅尖椒切圈。
2,起鍋燒水,水燒開後,把海鮮菇倒入鍋內大火焯水1分鍾。
3,再把西葫蘆絲倒入鍋內,繼續大火焯水30秒,然後把兩種食材撈出瀝干水分後放入一個大碗內。
4,取一小碗,加入鹽、生抽、香醋、香油和白開水攪拌均勻。
5,把第四步調好的料汁澆在西葫蘆絲上,再把蒜末和尖椒圈放在上面。
6,鍋內把油燒熱,直接澆在尖椒圈上。
7,攪拌均勻美味即成。
【西葫蘆肉餡餃子】
西葫蘆不僅炒著好吃,用來入餡更是鮮美,沒吃過的小夥伴一定要試一試。
【食材】麵粉/豬肉/西葫蘆/鹽/老抽/生抽/五香粉
【製作步驟】
1,首先用涼水和面,軟硬適中,蓋上蓋子,醒面20分鍾。
2,再調餡,西葫蘆擦成細絲,加入少許鹽腌一會。
3,豬肉剁成肉糜,加入鹽、老抽、生抽、五香粉攪拌均勻。
4,把西葫蘆腌出的水分擠干,放在菜板上剁碎。
5,把剁好的西葫蘆放入肉餡中,加1勺食用油攪拌均勻,餡料就做好了。
6,把醒好的面團揉光滑,然後切成大小均勻的小劑子。
7,擀成餃子皮,包成餃子,然後就可以開水煮餃子了。
【素炒三絲】
多吃素菜可以補充維生素,會讓皮膚更健康。西葫蘆水分足,搭配金針菇和胡蘿卜絲,營養更全面,簡單一炒就非常好吃。
【食材】西葫蘆/金針菇/胡蘿卜/鹽
【製作步驟】
1,西葫蘆和胡蘿卜洗凈,用擦絲器全部擦成細絲。金針菇切掉根部,用手撕散開。
2,熱鍋涼油,倒入蔥姜,小火炒出香味。
3,倒入金針菇,大火翻炒。
4,待金針菇炒軟,倒入西葫蘆絲和胡蘿卜絲,繼續大火翻炒。
5,待食材炒熟,加入鹽調味。
6,翻炒均勻即可出鍋,不需要調味料,味道也是美美的。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飯飯,一名愛美食、愛分享、愛生活的媽媽。雖然每天都很忙碌,但是忙得很有意義。堅持每天分享美食,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歡迎關注「柴米飯飯」,每天都有美食更新。感謝大家的點贊、轉發和評論。
Ⅱ 北京人愛吃的糊塌子做法,無需一滴水,好吃營養又省事,一學就會
對此問題,我和朋友們討論後結果如下。
1. 老北京人吃糊塌子是不放十三香的!皇城根的老北京人不放十三香,最好用陸地產的西葫蘆,不用這種大棚種的,要粘個汁吃,醬油,香油,蒜沫,一點鹽。
2. 我做「糊塌子」用嫩西葫蘆兩根兒,去兩頭,洗干凈,用跟了我六十來年的擦(第三聲)床擦成絲兒,放十克鹽剎出水分,打六個雞蛋,為了松軟,放五克無鉛泡打粉(雙效泡打粉,您也可以不放),加麵粉80-100克攪拌均勻稍餳十分鍾。大蒜一頭去皮,放杵罐兒里稍微放一點味精砸成(因為糊里有鹽了,所以砸蒜時為了能砸出漿,最好放點兒味精,有個三五克就夠了)蒜泥,加醋調好備用。餅鐺放一小勺油燒熱,擓一勺兒糊放在鍋中,千萬不要攤開,讓糊自然流開,一個電餅鐺放三四個就行了,然後蓋上鍋蓋,待糊塌子表面變色兒了翻一下個兒,待個三兩分鍾就可以了,吃的時候沾醋蒜汁兒。
3. 以前沒有十三香,這幾年才有的唄。現在放點十三香,味道會更好一點。本來就不用加一滴水的。主要吃的是菜,而不是雞蛋。兩個大西葫蘆加了四五個雞蛋足矣了。
4. 我是北京老人,吃了一輩子糊塌子,打了一輩子糊餅。無論四季,饞了就做春餅卷菜。放了雞蛋就叫西葫蘆雞蛋餅了,因為放了雞蛋就會變硬,稀軟才叫塌子。明白了嗎!
5. 第一次聽說叫「塌糊子」 北京人叫糊塌子,夏天最簡單好做又好吃。再配上綠豆粥和小鹹菜兒,一頓飯齊活了。老北京的糊塌子不放十三香,放的是五香粉,出鍋後要蘸著醋蒜汁吃。
6. 西葫蘆一定要攢出水來否則的話做出來的糊塌子會很黏軟沒法吃的!我經常做。瓠塌子。瓠塌子,瓠塌子。 瓠子,近似葫蘆的一種蔬菜。 用瓠子做的是正宗,所以叫瓠塌子。
7. 以前叫瓠塌子,最早就是用的類似於西葫蘆的東西,名字叫: 瓠子,就是圖片上的這個,這才是正宗的做法。 後來的人都偷懶兒,改用西葫蘆做了,所以,後來叫 : 糊塌子。
8. 我在家做糊塌子時不光是放西葫蘆絲,還放胡蘿卜絲。這樣烙出來的糊塌子更有營養也更好看。糊塌子吃的時候要沾加蒜末的醬油吃,做的時候不加鹽。吃的時候配綠豆粥,是夏天的 美食 。
9. 你可能吃過,你真做過嗎?雞蛋扔面里攪和,你西葫蘆紗水也就那麼多吧,最起碼打好雞蛋液然後根據和西葫蘆的水下面啊。不就是西葫蘆餅么,我山西人也經常吃的,不是北京人的特色小吃。放十三香的都不是北京人,十三香剛在市場出現多少年?北京人吃糊塌子年代久遠,裡面加的是花椒面,自己製作,花椒炒香壓成粉就這么簡單。
10. 我們管這叫攤軟面餅或叫攤坨子,不一定非得西葫蘆,黃瓜、羅卜、土豆、是菜挆粹了放點鹽都能攤。江蘇管這叫攤乾麵,我們打小就吃這個,小時候吃這個是 美食 ,偶爾才吃一次,好懷念。
Ⅲ 山西美食塌糊子,家庭版的做法是什麼
冷天,人最愛吃的早餐做法,無需一滴水,香軟營養更省事如果要用雞蛋、蔬菜和麵粉做一款快手早餐,你會想到什麼?首先映入我腦海中的便是這款糊塌子,攪一攪煎一煎,10分鍾的時間便可搞定,特別的簡單省事,這糊塌子是北方人最愛的一款早餐,無需添加一滴水,做好的糊塌子香軟營養,特別好吃,這糊塌子是人們在冷天常會吃的,冷天不適合總是出去排隊買,上班族做這糊塌子便特別的方便,早餐吃得好,還能睡懶覺,兩全其美,下面我便會將糊塌子的做法分享給大家,老人和小孩吃都行。
第五步,待表面煎至金黃,並且變皺、鼓起來的時候,就說明糊塌子煎好了,將其盛出來,直接吃,或者是蘸著蒜泥汁吃都可以。
總結:糊塌子多數會用西葫蘆來做,當然了喜歡其他蔬菜的也可以搭配點,胡蘿卜、土豆絲等都是可以的,在秋天慢慢變冷了,早餐就要在家做,熱乎乎的,這糊塌子作為最簡單最方便的一款,當然不能錯過了學習,無需添加一滴水,用西葫蘆自帶的水分,香味會特別的濃郁,而且這個做法用油少,吃著特別的健康,香軟營養更美味的早餐做法,大家一定不能錯過了學習,這糊塌子地地道道的北方味道,我從小家裡就會做,但吃了這么多年卻從不會感覺膩味,隔三差五做一次,次次都能吃得美味開心。
烹飪小技巧:1、西葫蘆擦絲後,可以先加上鹽腌漬一會,或者是將麵糊拌好後靜置一會殺出水,這兩個方法都可以,糊塌子麵糊要盡量稠一點,不要太稀了,否則效果不會很好,蔥花可以放也可以不用放,隨意;
2、西葫蘆絲記得要細一點,這樣做的餅口感好,因此建議大家用擦絲工具操作,而不是手動刀切,這兩種做法口感是不同的,喜歡吃辣的還可搭配點辣椒粉;
3、煎餅的時候,餅可以稍微厚一點,用電餅鐺煎,兩面可以同時加熱,更加省時,比較厚的餅煎的時間長,如果用平底鍋煎,大家記得要勤翻面,防止煎糊了,煎至厚餅變得皺皺的並且鼓起來的時候就可以了。
Ⅳ 西葫蘆糊塌子的做法竅門
一、准備食材
麵粉,水,雞蛋,西葫蘆,鹽,香油,白鬍椒粉,蔥花兒,蒜瓣兒,生抽
二、食材加工步驟
1.用一個一斤左右的西葫蘆做。先把西葫蘆洗凈,用擦子擦成西葫蘆絲兒;
2.在擦好的西葫蘆絲里打入2個雞蛋,加一小勺鹽攪勻(鹽要少放,因為吃的時候還要沾料汁吃的。鹽多了就咸啦),等殺出水後,加上半碗兒白面(大概3兩左右),再加入少許白鬍椒粉,少許香油,加入切好的蔥花兒攪勻。如果麵糊太稠可以加一點兒水,攪拌至半流動的粘稠狀即可。靜置幾分鍾讓麵糊滋潤一些後烙制。
3.用一個小碗兒准備小料:蒜瓣用刀拍碎,用搗蒜器搗至粘稠狀,加入生抽(過去用醬油。現在用生抽顏色好,味道也好)2大勺拌勻,加一點兒香油調勻待用(您要是喜歡加點兒醋也可以)。
三、烙制糊塌子
1.用電餅鐺或者平底不粘鍋都行。餅鐺熱了放入一點兒油(花生油、色拉油都行)。用炒菜的勺子盛一勺調好的西葫蘆麵糊,用鏟子攤平麵糊,一定要攤薄一點兒。為的是好熟也好吃。蓋上蓋兒用小火烙制。待到一面烙到金黃後,再翻面烙制另一面兒。蓋蓋兒烙制金黃後出鍋裝盤兒。
2.全部烙完後,趁熱吃,綿軟酥香。吃的時候,可以根據個人的需要,在夾到自己碗里的糊塌子上澆上一點,調好的料汁。(不喜歡蒜味的朋友,也可以調個三合油兒沾著吃。調味小料是可以靈活掌握的)
三合油的製作:醬油、香油、米醋混合均勻即可。
您再熬點兒粥,干稀搭配著吃,就更好了!做法簡單,食材好買,吃著熱乎,易於消化。
友情提示:1.麵糊別太稠,烙出來的糊塌子才會軟嫩好吃。
2.由於現在比過去傳統的家常食材,要豐富得多。所以,您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改良。比如:為了營更豐盛,顏色更好看。您可以在麵糊中加一點兒胡蘿卜絲作為配色。為了使口味更豐富,您也可以在麵糊中加一點兒五香粉等等。
Ⅳ 想吃糊塌子,它的用料及製作方法是什麼
這東西為什麼叫糊塌子,因為它是用西葫蘆或者胡瓜做的,做出的是扁形的,塌的,因而被大夥兒叫做「糊塌子」,也叫「胡塌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糊塌子不能吃涼的,一出鍋就要趁熱車,吃的時候,蘸點加了蒜末的醬油,真是外焦里嫩,夾雜著雞蛋香和胡椒香,實在是美味。牙膏,還有一種物品叫口氣清新劑,這個就不用糾結了吧。糊塌子的做法說各家都一樣也不盡然,畢竟做飯這個事兒本來就是一件因人而異的事情,下面我就說說我家的糊塌子是怎麼做的。
Ⅵ 你吃過糊塌子嗎好吃的糊塌子在家怎麼做
糊塌子是北京的叫法,我們老家管這種麵食叫呱嗒,做法是一樣的。從小到大我都特別喜歡吃媽媽做的呱嗒,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家的傳統做法。
注意事項
菜糊拌好後要馬上煎制,時間長了西葫蘆會出水,會使菜糊含水量加大,煎的時候如果不容易翻面,就把呱嗒做得小一點,這樣比較容易定型。
呱嗒這種麵食,我從小到大一直吃,也沒有吃膩過。做呱嗒不僅僅可以放胡蘿卜和西葫蘆,還可以放火腿腸、肉末、榨菜、白菜等,我最喜歡吃的是我媽用南瓜花朵做的呱嗒,百吃不厭,每次我都能吃好幾張,現在離家遠,好久沒有吃到我媽做的呱嗒了,真的很想念這種味道。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那裡有這種麵食的做法嗎?你們那裡怎麼叫?你還喜歡加入什麼?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