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蘭州人,還記得那些當年紅的一塌糊塗的牛肉面館子嗎
上學的時候家裡不做早餐,父親每天都給7角錢,上學前必須吃一個牛大,院子門口就有個牛肉麵館,臨夏大塬人開的,沒有名字,因為旁邊有一棟18層的高樓,大家就都叫他高層牛肉麵,那時候的牛肉麵館,印象中沒有像現在這樣的高大上的裝修,昏黃的電燈泡,油漆的四方桌,四方凳,剛一進門就能聞到特殊的香味,含有蓬灰的面香味,這裡面也包括香菜(老蘭州人叫芫荽yansui)蒜苗的味道,(現在的香菜蒜苗只是為了放在碗里圖視覺效果,這沒有那時的味道了。)要一個毛細,少放點辣子,倒一點香醋,吸吸溜溜的一會就吃完了,上學的上學去了,上班的上班去了,一天的生活就開始了……
歷史 上的蘭州牛肉麵館(此文主要指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不存在紅不紅這個說法。當年面館為廣大工農兵服務,越低調越好,牛肉麵館屬於國營體制,公家所辦,質量,標准,服務的規范宗旨,都是一模一樣的,到某甲店吃飯和到某乙店吃飯,質量保障及服務標準是相同的,顧客不必擔心花冤枉錢吃不好飯,倒是所有的飯館都在認認真真把每一位顧客當做上帝對待,童叟無欺,起碼說做到了讓顧客錢有所花,物有所值。比如說進牛肉麵館吃一碗尋常牛肉麵,這碗面可能會讓你流連忘返,終生難忘。
牛肉麵是蘭州的一道 社會 風情,源淵深厚,流行百年,也是蘭州飲食文化代表景象之一,牛肉麵在今天能成為蘭州一張對外響當當的名片,客觀說,六七十年代起著承上啟下,厚積薄發轉折點作用。做為一名地道的老蘭州人,不禁回憶起六七十年代蘭州牛肉麵館的點點滴滴。蘭州牛肉麵,發源於清未,最初是由以馬保子為代表的一群街頭謀生的貧窮手藝人所創。由清未流傳至解放初期,做為一種清真小吃,其間在蘭州一直不溫不火的存在,並未掀起多大波濤,乃至大紅大紫,爆棚全國,人所欲言,人慾品嘗一碗,應該是改革開放,八十年代後期迅速掘起的事情了。
蘭州在五十年代初期,公私合營運動中,將一些街邊的私人經營清真牛面館店鋪,流動的牛肉麵攤販人員,全部集中歸到蘭州飲食服務公司麾下,這些公私合營經營的牛肉麵館,大多集中在城關區張掖路,老中央廣場,慶陽路,酒泉路一帶的蘭州市最繁華商業街道上,據回憶,城關區應該是張掖路上有兩家,南關有兩家,酒泉路南北各一家,宣家巷和廣武門還各有一家,這些清真牛肉麵館,大致在八九家左右。到了六十年代,這些公私合營的牛肉麵館,一律去掉合營二字,徹底變成公家營經的牛肉麵館,且以所在街區地名為飯館名號,如蘭州市飲食服務公司;南關什字清真牛肉麵館,新橋清真牛肉麵館等等。
給我記憶中影響比較深刻的一家牛肉麵館,是宣家巷清真牛肉麵館。宣家巷北口正對著慶陽路上的著名悅賓樓大飯店,宣家巷南面有分岔路口,一條通三愛堂醫院,一條通小溝頭可去蘭州一中,中間還有路口通往暢家巷。宣家巷牛肉麵館就坐落在小街中段的西側,對面是一家糖酒副食店,左右緊鄰一家清真肉食品店和鑌鐵店,這家店好象也是當年蘭州專為少數提供清真肉食類不多的幾家店鋪之一。宣家巷牛肉麵館為臨街無檐齊頭建築,店堂不算太大,前堂後廚大約三開間,進深八九米,店堂擺開十來張本色八仙桌,這些八仙桌長期經油湯臘水浸潤,原來的木質看不出,油汪汪的倒象是掛了一層包漿。
當年在牛肉麵館吃面是要排長長隊伍的,首先要排隊開小票,我記得當時大碗需要三兩糧票,人民幣二角一分錢。小碗是二兩糧票,一角八分錢。開好小票,再一次排隊等待端面。當年傳統的蘭州牛肉麵,完全不是現在這個樣子,首先面條是天然蓬灰水和好面後拉扯出來,面條呈現深黃色,油汪滋潤,而不是現在的乾巴巴白色。面條筋斗耐嚼,但又有麥香味易於消化。牛肉湯偏濁,呈淡褐色,很明顯,原湯成份比較濃厚,調料調味品少量佐使,以食材原味見長。宣家巷牛肉麵館特別注重煮肉調湯這一環節,我當年在蘭州一中讀書,每天經過面館數次,離大老遠,即聞到撲鼻的陣陣煮牛肉香味,不象現在的牛肉麵,除了辣子味,進店聞不到任何的煮牛肉香味。
現在上介紹蘭州牛肉麵,多喜歡用一清二白三黃四綠來形容,其實傳統的蘭州牛肉麵,至少說並不完全是這個形象,要比這個描述土俗一些,更質朴一點。這些過度包裝過度形容,多少有點誇大其詞。六七十年代的蘭州牛肉麵充分體現著面量大,湯少,油多,肉豐,味道香竄等特色,看上去既不清也不白,色不艷但味道佳,論製作遠沒有現在的牛肉麵製作精細,雖然較顯粗糙,但論實惠味道和品質,遠非現時牛肉麵可比。昔日牛肉麵經營簡陋單一,頭腦僵化,也是事實,如宣家巷牛肉麵館全天僅僅提供單一牛肉麵,沒有各類小菜雞蛋大餅供應一說,牛肉麵種類也基本限於二細圓條一種,我印象中顧客吃面都不會提前申明要什麼種類的面,而是任憑拉麵師傅手下擇訣,況且那時吃面即使人再多,都在耐心等待別人吃完騰出座位,鮮見蹲在馬路牙子上吃牛肉麵現象。
當年宣家巷牛肉麵館人氣旺,口碑好,進店吃上一碗噴香的牛肉麵的確是一種身心愉悅的享受。我當年雖然好這一口,但也不能隨心所欲,這當然和腰包經濟有很大關系,且不說限量供應的糧票如此緊張了,單單說兩角一分錢,就是普通一家老小一天的菜錢。一個在校學生,每月能吃上兩三次,當家長的也夠開明了。大約在七十年初期某個春季,蘭州飲食服務公司組織下屬牛肉麵館職工赴皋蘭山上開展植樹造林綠化工作,很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在下山過程中,這些人乘坐的 汽車 失事從山頂翻滾下來,據說死去的人,多是宣家巷牛肉麵館的職工。也許是過於悲痛自責,也許是苦於再無熟悉的手藝人支撐一家牛肉麵館正常運營,總之,這件今人悲痛的不幸事件發生,並被新聞報道後,蘭州飲食服務公司下屬的宣家巷牛肉麵館不久即關門停業了,而附近喜歡吃這家牛肉麵的人們,從此失去一個飽口福之地,這不能不說那個時代喜歡蘭州牛肉麵人們的一個極大的遺憾。
九十年代末,七里河交警隊西側:有個清真蓬灰牛肉麵館~~名叫:哈蓋木牛肉麵館,老闆名叫:哈蓋木,味道噴香撲鼻,當年是二元左右一碗,排隊人員較多,生意頗好,尤其早上一碗面再加個大餅,名曰:皮條拉石頭,顧名意義:吃上扎實也背餓,一般是下苦人吃此套餐,當年的我也是二十郎當歲,胃囗較好,早上咥此套餐一碗才二元五角左右,感覺活力十足亦生龍活虎!
九十年代初期:也曾光顧過酒泉路與武都路街囗十字交匯西側的:馬子祿牛肉麵,當時的馬子祿牛肉麵館門朝北開,店面不大,五六張桌子,長條板凳,取飯口在東側,湯濃味香、蓬灰熬制,但也只有細的、二細和三細幾種面型,倘若要個薄寬之類,不會再多問你一句,而是說:沒有薄寬,下一位吃撒,當年也曾讓人尷尬而臉臊亦下不了台,乖乖吃個二細[捂臉][捂臉][捂臉],這個店當年~名氣極大、食客盈門,大清早就排兩列長隊,馬子祿牛肉麵館當年有個極其罕見的活動,馬子祿老先生每天早早就:收拾利落,長袍馬褂,衣冠整齊,端坐在門囗正中的靠牆位置:右手旁置一小茶凳,上擱一壺好茶,正襟危坐,表情威嚴,頜下長須,目視前方,不知者:以為老人在沉思,知者:才知是~名人效應、活招牌,當年蘭州市的一大風景,唯此一位!可惜當年:呆愚蠢淺,不懂追星,也不知應合一影照,倘若擱置現在也算有吹頭,當年曾跟馬老先生合影過的殊榮,勝吃數十年牛肉麵!!
以前有好多牛肉麵都很火,那時候網路不發達,不像現在有這么多網紅。名聲只能靠口口相傳,可惜記性不好,基本都忘光了,只記得這幾家。
永昌路北口的黃師傅 ,好像是在靠近南濱河路附近,那時候黃師傅那叫一個火,我記得門口擺滿了桌子(當時城管不嚴),店裡店外都是人,坐公交車路過經常能看到他們門口拍排了老長的隊。
廣武門馬學友, 好像是在2009年以前 , 廣武門原好利來蛋糕旁邊的馬學友也是天天排隊,生意太好,他們家在秦安路另一頭,就是靜寧路口業開了一家店,也火的很。
二熱薩達姆 ,這個店剛開始在二熱一帶名氣很大,慢慢蘭州市的人基本都知道了,門口一排排的人端著碗蹲著吃,十分壯觀。
舊大路國保 ,國保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是名副其實的網紅店,店不大,人多的你根本沒處下腳,門口停著一排排的車,場面極為火爆,中路子的店也是人滿為患,端面的隊一直排到了馬路上。
現在店越來越多,吃面的人都被分散了,很少見哪個店火的排長隊,人們也沒時間排隊,你家人多,那就去旁邊吃,味道也差不到哪去。
從79年冬天第一次吃牛肉麵,0.18元/三兩糧票(大碗),0.15元/二兩糧票(小碗),那個好吃,面吃完湯喝光,回味無窮。
馬子祿的老爺子一走,馬子祿也逐漸變味,現在罷了。
半坡牛肉麵的老爺子一走也完了。
薩達姆牛肉麵2000年以後就吃不成了。
七局的馬蘭牛肉麵95年以後就不去吃了。
現在的牛肉麵,也就是哄一下自己和外地人,早沒有牛肉麵真正的味道了,全是調料味道。05年親眼見了大眾巷牛肉麵大王幾包調料一鍋開水,調一鍋牛肉麵湯,當場罵的老闆伙計一聲不吭,哎……可惜啊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蘭州的牛肉麵館全都是國營的,都隸屬於蘭州市飲食服務公司。那時牛肉麵館也遠沒有現在這么多,早晨吃牛肉麵都得排隊,比較有名(店名都用街道起名)的從文化宮往東算起,有「橋頭(文化宮傍的雷壇河新橋)牛肉麵館」、「臨夏路牛肉麵館」、「橋門牛肉麵館」、「木塔巷牛肉麵館」、「綉河沿牛肉麵館」、「中央廣場牛肉麵館」、「蘭州餐廳」、「大眾市場牛肉麵館」、「大菜市牛肉麵館」、「雙城門牛肉麵館」、「中山林牛肉麵館」等都比較有名(現在的「金鼎牛肉麵」前身),而且都是貨真價實,拉麵的面脊子和做好的面,一個上午要稱三、四次,看份量夠不夠。那時分大碗(凈面三兩)和小碗(凈面二兩),價格是一毛二和八分,後來價格慢慢的漲了起來。那時的鹼都用的是蓬灰(將蓬草燒製成的蓬灰砸成小粒,放大鍋中用水熬三遍,再將三次熬的液體混合在一起)熬的鹼水,牛肉麵別有風味。
我來說一哈早些年安寧的牛肉麵館,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十里店橋(培黎廣場)附近有一家「金城名師馬如蒼牛肉麵」,那幾年吃的人非常多,可是後來不知什麼原因不開了。
再就是那時候費家營和桃海市場有兩家,名字想不起來了,當時也特別火。還有水掛庄橋頭的那家「金華牛肉麵」,也算有些年頭了,但是隨著 社會 的發展,時代的變遷,這些老館子大多都不在了。現在安寧的牛肉麵館洗牌的速度太快了,每年都有新開業的,也有關門歇業改換門庭的。新開的店環境確實比過去好很多,寬敞、明亮、干凈、衛生,但是面 味道總體和過去也有很大差距。好多館子揉面都用機器,蓬灰也被拉麵劑代替,至於原湯,為了省事多數也都是用味精和雞精勾兌,所以很難找到以前的味道了。
這次過年從東北回來,至今差不多已經兩個多月了,令我吃驚的是,回來後這些日子我竟然一碗牛肉麵都沒吃,不饞也不想,天吶!我還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蘭州人嗎?這要放在以前簡直難以置信。想想以前在外地上學,回到蘭州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下車趕緊找個地方吃一碗牛肉麵。那個香呦,那個饞呦,真是讓我魂牽夢繞的味道。但是現在,時過境遷,一切都變了,牛肉麵的那種味道恐怕只能殘存在記憶的片段里了!
以前小溝頭54糧站的牛肉麵那是相當的火爆
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原中央廣場的蘭清閣牛肉麵,三兩糧票二毛八分錢...原先馬子祿在武都路開的時候乃個味道汆的很[偷笑]還有濱河路箭道巷出來口子上一家國營面館子,黃家園北口的乃一家牛肉麵...這都是我兒時的回憶,現在也只能留在記憶最深處了
如果說最早的牛肉麵就要提八十年代五泉山八路車站往公園走的「密集」面館,簡易房改造的牛肉麵館一家挨著一家,唯一相同的是每一家面館門口都有一輛油桶改造的水車,每天伙計要拉著車到五泉山公園門口接泉水以供面館使用,面館外觀都差不多大家吃牛肉麵都說吃第幾家……。進入面館裡面一分為二一半是廚房一半是就餐區,臨街都是鐵邊框的窗戶靠牆都是木頭櫃子放雜物,中間可容三人就餐的長條桌子白天客人吃飯晚上就是伙計的床,鋪的褥子和蓋的被子都在木頭櫃子里存放,地面是紅磚或青磚鋪平桌子很高凳子都是長條凳。每碗面條大概是兩三毛錢附近的人拿五六個五分錢鋼鏰就能端一碗面,因為都是煤火環境衛生不敢恭維味道一般,拉麵的師傅一邊下面一半添煤隨時掌握火候,用圍裙擦手之後馬上拿起面劑子拉麵條大家也沒有意見( )
論好吃的牛肉麵那就要數老蘭州卷煙廠門口的大小牛肉麵,因為在蘭州卷煙廠南邊牛肉麵館面積比較大稱為大牛肉麵館,北邊的比較小稱為小牛肉麵館。重點說一說大牛肉麵館也就是南邊的這一家,外牆刷的是白石灰門窗都是刷的綠漆現在比較怪異當時大家習以為常,門頭上面用紅色油漆寫的的《酒泉路牛肉麵館》,就餐區很大呈長方形兩邊是四人方桌中間是通道,當時隸屬於酒泉路飲食公司也是響當當的「國企」,味道在當時是數一數二用今天的熱詞那是「網紅打卡點」,吃面都是分頭「行動」一人排隊買票一人排隊端面一人用腳踩其它食客板凳腿表示站位,好吃到什麼程度你自己想吧。
還有一家地處省政府門口郵政局對面的《蘭清閣》牛肉麵館也是不得了,每天都是顧客盈門食客排隊端面,當時在蘭清閣牛肉麵館門口還有一個卡通「牛拉麵」的雕塑,周末吃飯的讓從窗口能排到面館外的馬路上……
② 蘭州牛肉麵哪家好吃 你吃過嗎
蘭州牛肉麵可謂是像沙縣小吃一樣紅遍了大江南北,但是對於蘭州牛肉麵來說,還是要在蘭州吃才算是最為地道的,可是蘭州牛肉麵館實在太多,到底哪一家才是最好吃的呢?本期的 飲食文化 就跟著小編來了解下吧。
磨溝沿老字型大小牛肉麵
老字型大小牛肉麵裡面最出名最好吃的一家,很多蘭州人特別推崇的牛肉麵品牌,一碗面代表了蘭州人對牛肉麵的感情。位於蘭州黃河啤酒廠門口「磨溝沿牛肉麵」旗艦店,每天更是有三千多人在此用餐,曾有一天出面30多袋麵粉的記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金強蘭州牛肉麵
金強牛肉麵是漢餐的代表、在蘭州市有幾十家直營店,金強牛肉麵五泉山店在最火爆的時候,更曾一天銷售6000碗左右,打破蘭州牛肉麵店的出餐記錄,至今仍是一段佳話,金強的牛肉麵回味悠長、肉、雞蛋、尤其是泡菜是他家的一大亮點,有口皆碑,眾多顧客甚至是奔著泡菜而去吃這家店的牛肉麵的。
馬安軍辣子牛肉麵
這家老店1962年起源於七里河鄭家莊,最初並不是叫辣子牛肉麵,後來是因為店家秘制的辣子讓很多人記住了他們,因此這家店才改名,稱「辣子牛肉麵」。這家老店創立至今,生意依然特別火爆,食客眾多,不少人白天去都排不上隊。他家的牛肉是鎮店一大特色,很多人去他家用餐,一沖他家的辣子,二就是沖他家的牛肉去的。
吾穆勒蓬灰牛肉麵
吾穆勒在蘭州人心目中的地位,大約相當於外地遊客心目中的馬子祿。吾穆勒的牛肉是蘭州的一個傳說,牛肉湯里加上吾穆勒的牛肉瞬間起了化學反應,肥肉入口即化,瘦肉不柴,軟爛好吃,使得一碗牛肉麵更添風味。
③ 蘭州牛肉麵
在蘭州,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一碗面叫作「牛肉麵」。而開遍大江南北的「蘭州拉麵」,其實並不是蘭州的,那是青海化隆人民的全國連鎖。
鑒於化隆人民的「捷足先登」,近年來,蘭州市政府也對牛肉麵進行了統一的行業定標,注冊了統一的標識logo——一個牛頭的圖像、同時也是正在抻拉麵條的形象。而蘭州的面館也開始走出蘭州,為「蘭州牛肉拉麵」正名,其中名聲較響的「馬子祿」、「東方宮」、「金鼎」等等。不過,在蘭州人們看來,這些走出去的牛肉麵雖然還是家鄉的味道,但離了蘭州的水土就少了點真正的蘭州味,在蘭州,人們更愛的還是街邊巷角的回民老店。
在豆媽老家的樓下街邊,就有這么一家純正蘭州味的牛肉麵館,叫作「磨溝沿」。這是家頗有民族特色的面館,裝修風格偏於清真,店面的工作人員也都是回民,姑娘們頭戴紗巾,小夥子都戴著干凈的小白帽。在蘭州的這幾天,這里也是我的默認早餐點。
這里的天亮得要稍微晚點,早上七八點之後,街上的人才慢慢多起來,這個時候去吃牛肉麵,也是店裡人最多的時候。我一般都是八點左右,和豆媽一起,穿著寬松短衣,趿拉著拖鞋,抱上小豆丁,踱到磨溝沿吃上一碗牛肉麵。
進了店,先在進門側邊的收銀台買票。一般是我要一碗,豆媽和小豆丁合要一碗。買好票,豆媽帶著小豆丁先去找位子——這里的餐桌都是水磨石澆的長條檯子,一個檯子可以坐六個人,大家不管是否相識,都是撿了空位就坐。在餐桌最多的區域的顯眼處,有自取餐具的檯子,上面擺著兩個大大的保溫桶——一個裝紅棗水,一個裝面湯,這是蘭州牛肉麵館的標配——在以前,蘭州牛肉麵館招徠顧客的特色服務就是「進門送面湯」,不顧你吃不吃,只要進了店面,迎面先奉上一碗免費的熱面湯,以示店家的熱情大方,也便於食客開胃,這習俗保留至今,便演化成了這顯眼處的免費不限量面湯保溫桶。
在豆媽找位子這時候,我就攥著票兒去取面窗口排隊了。基本上,排隊會在七八人之後,人多時則要到十幾人開外。不過,隊伍的前進速度很快,不到三五分鍾,等你排到前五的位置時,窗口另一側的端面小伙就會收了你的面票,問好你要的面的粗細,讓最裡面的拉麵小伙開始給你拉麵了。
取面窗口的里側,是全通的廚房,裡面至少有四個人,拉麵、煮麵、端面、調湯。最裡面的是拉麵的,聽到端面的喊了什麼面之後,拉麵師傅就要迅速擇取一份面團開始拉麵,各種面型在他神奇的手中揮灑而出 。拉麵是個技巧活,也是個炫酷的活兒,蘭州牛肉麵的logo形象就來自於拉麵師傅。牛肉麵的面型也很多,有圓有扁,有粗有細,圓的從粗到細是「一細、二細、三細、細、毛細」,扁的由寬到窄是「大寬、寬、韭葉」,還有三角形的「蕎麥棱」,不一而足。我一般要「韭葉」,半厘米左右寬的扁面,煮得又透又筋道,豆媽因為要顧及小豆丁的口感,則會要一個細面。我不太習慣圓面,「毛細」和「細」的么不夠筋道,「三細」「二細」以上么又會稍有點硬,至於「蕎麥棱」個人覺得和三細口感差不多,皮帶一樣的「大寬」雖也是扁面但畢竟還是太過粗獷,所以,還是韭葉最好。
拉麵師傅拉好面之後,把面直接甩進煮麵小伙跟前的大鍋里,然後由手持長筷的煮麵小伙負責把控時間火候。豆媽和小豆丁的細面,我們都會讓煮麵師傅多煮上一會兒,煮得透透的,小朋友好下口。
待煮麵師傅把面煮好撈出,盛在大碗里遞給最靠外的端面小伙,一碗牛肉麵就剩最後一道盛湯加料的功能工序了。端面小伙接過面碗,飛快地舀湯、加肉、加蘿卜、加香菜蒜苗、加辣子。在端面師傅盛湯的時候,你要抓緊提你的特別要求——辣子要多要少,不要蒜苗或者不要香菜,不要蘿卜或者加些蘿卜。豆媽不吃香菜,小豆丁還不能吃辣,所以豆媽的那碗細面就需要走兩趟,先不加香菜不加辣子端回去,撥出小半碗面條倒點湯再端回窗口盛滿湯加辣子。
當然,一般不講,就是滿滿的湯,蘿卜蒜苗香菜加兩勺辣子。另外,吃面的人少有提「多來點肉」的,其實就算你提,端面師傅也只是象徵性的多揮一下勺子,對肉量而言並沒什麼實質性的變化。蘭州牛肉麵,講究的是「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指湯清,二白蘿卜白,三紅辣子紅,四綠蒜苗香菜綠,五黃面條黃,這當中看似並沒有牛肉什麼事。實際上,蘭州牛肉麵的核心要義在於「湯清」,而牛肉的重頭戲不在面碗里而是湯鍋中。所以,端面小伙對面湯鍋旁那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看似不參與每一碗面的製作過程的調湯師傅,才是面館廚房內最不可或缺的一個人,他掌握著熬湯用的牛肉的用量、火候,其它諸如羊肉、雞肉的配比,還有各種調料的添加。雖然牛肉麵的面湯中,牛肉是絕對主力,但不同的添加和配比會帶來牛肉麵湯口感的細微差別,在口刁至極的蘭州本地人的舌尖味蕾上,這種細微的差別會被千倍放大,直接決定著一家面館的聲譽和客源。因此,據說很多面館的調湯師傅都是面館老闆親自上陣——在天放亮前的四五點鍾,在店門沒開伙計沒來之前,老闆就起床了,悄悄來到廚房,在鍋中備好牛肉加上水,起火燒開後,再從懷里掏出一大包事先秘密配置的調料包倒入鍋中,等牛肉湯熬出味時,才正是伙計上崗店門開張的時候。
傳說總要帶點神秘,事實上,調湯師傅雖不在廚房常駐,但總歸還是會出現的。我就曾在一天早上的八點半左右,在窗口看到了調湯師傅打湯、加水加香辛調料的身影。不過,他倒在大鍋中的那一大包調料,我確實分辨不出到底都是些什麼樣的神奇東西。或許,這當中真的暗藏玄機,各家面館的牛肉湯處方確實影響著口味,但對我這樣的外地人來說,其實也無從分辨。我和我的小豆丁只知道每天清晨饕餮一碗美味的牛肉麵,正好開啟一天的好時光。
但對豆媽而言,老家街巷邊的一碗牛肉麵里,有清醇的面湯,有脆爽的蘿卜,有筋道的苗條,還有清晨的黃河水,乾燥的煙塵氣,粗渾的蘭銀腔,和第一次買面時舉過頭頂伸到櫃台的一塊五毛錢。
④ 甘肅蘭州牛肉麵哪家好吃
來到了甘肅,怎麼能不吃這里最有名的蘭州牛肉麵呢?甘肅的蘭州牛肉麵幾乎到處都可以吃到,而且不同的館子味道都不一樣,想要吃好吃的蘭州牛肉拉米娜,當然要做好攻略了,到底甘肅蘭州牛肉麵哪家好吃?甘肅最好吃的蘭州牛肉麵都在這。
馬安軍辣子牛肉麵
這家老店起源於七里河鄭家莊,生意特別火爆、好多時間去都排不上隊!他家的牛肉也是一大特色,很多人去一沖辣子,二就是牛肉。
老店:七里河橋東頭巷內(近甘肅省博物館)
新店:武都路東口車站對面(白記涮肉旁邊)
新店:甘南路路橋音樂廣場公交車站後。
思泊湖牛肉麵
思泊湖牛肉麵是一家新開的面館,裝修很有檔次,環境一流。思泊湖敢開在五泉山占國隔壁是需要勇氣的,這里還有金強和舌尖尖都是口碑很好的老店。但思泊湖不光是硬體好,在牛肉麵的味道上也下足了工夫,芝麻辣油也很誘人,6塊一碗的價格也很有誠意,值得推薦的一家店。
地址:金昌南路(占國隔壁)。
白建強清真牛肉麵
白建強牛肉麵、在雁灘獨樹一幟、良好的口碑使白建強牛肉麵每天食客盈門、一直爆滿、雁灘人的一天是從一碗白建強牛肉麵開始的!火爆得不要不要的「白建強牛肉麵」據說是蘭州人很喜歡的,吃了一碗傳說中的白建強牛肉麵,作為一個老蘭州人,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好吃,就是有小時候的味道。
地址:蘭州市城關區雁灘灘尖子
國保牛肉麵
當年蘭州牛肉麵有五大高手,東邪薩達姆,西毒馬安軍,南帝國保,北丐蒼鷹,中神通馬子祿。國保牛肉麵就是其中的南帝,現在除了馬子祿還很風光,馬安軍人氣很旺外,在新派牛肉麵層出不窮的今天。其它老店大多環境比較差,不復從前風光了。
但是論味道,國保牛肉麵一點也不差,湯和面都是上乘水準!
地址:中山林中路子79號(近電力大廈)
占國牛肉麵
占國牛肉麵是蘭州口碑很好的面館,開了很多連鎖店,但還是重點推薦位於五泉山下的總店。占國的湯是濃湯,味特別重,飄著一層芝麻的辣椒油特別香,蘿卜蒜苗都多,面軟糯可口,調好的占國牛肉麵是標準的「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顏值非常高。
占國附近有舌尖尖、金強、思泊湖等名店,占國是面積最小的,但人氣依然很旺。
地址:金昌南路110號(近五泉廣場)
⑤ 在蘭州,哪裡的牛肉麵最正宗
1.磨溝沿老字型大小牛肉麵
說磨溝沿老字型大小牛肉麵是蘭州最好吃的一家,相信也沒有多少人會反對。磨溝沿是真正用牛肉和骨頭熬的原湯,湯底醇厚,沒有味精和胡椒搶味,湯代表了蘭州的最高的水平。
磨溝沿的肉比吾穆勒差一點,但肉對蘭州牛肉麵來講只是錦上添花,面比肉香。如果去蘭州只能吃一碗面,我一定會選擇磨溝沿。
磨溝沿有三家店:
總店:蘭州西津東路磨溝沿46號,蘭州石油大廈後側,距離中山橋一公里左右。吳家園店:七里河區吳家園西街。金港城店:七里河區金港城火星街59號。
2.陳記清湯牛肉麵
西固的陳記清湯牛肉麵一直是蘭州最好吃的牛肉麵之一,唯一的缺點就是太偏了,距蘭州火車站20公里。
不大的店堂每天都是人滿為患,進門需要排隊,很多老蘭州人取了面沒地方坐,蹲在門口就開吃了,因門口不好停車,很多人冒著被貼罰單的風險也要來吃,可見陳記牛肉麵的人氣。
陳記清湯牛肉麵是非清真的漢民餐廳,湯鮮且味美,麵筋道,6塊一碗,回味無窮。
地址:西固區陳官營西固東路。
3.白老七蓬灰牛肉麵
白老七牛肉麵是蘭州本地人愛吃的隱藏很深的地道牛肉麵,是金城關一帶最好吃的牛肉麵,但外地遊客可能不太好找,所以食客基本是附近的本地人。白老七的湯味醇厚濃郁,面條筋道,味道鮮美,吃完有回味,推薦!
地址:金城關(近金城關回民中學)
4.吾穆勒蓬灰牛肉麵
吾穆勒在蘭州人心目中的地位大約相當於外地遊客心目中的馬子祿。吾穆勒的牛肉是蘭州的一個傳說,牛肉湯里加上吾穆勒的牛肉瞬間起了化學反應,肥肉奶口,瘦肉不柴,軟爛好吃。
吾穆勒的湯我覺得一般,至少不如磨溝沿,辣椒是重辣不重香,默認辣油會放很多,一不小心湯就成了麻辣燙了,但吾穆勒的面很好吃,有一股獨特的香味,不知是不是蓬灰的味道。
吾穆勒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盛面舀湯的伙計,看他的調湯動作簡直是一種享受,那動作比機器人還熟練,不到五秒鍾,一碗面就調好了。
吾穆勒的飯口人很多,需要排很長的隊,但調湯師傅的手腳麻利,也不需要等多久。
地址:北濱河西路2168號。
5.白建強牛肉麵
白建強牛肉麵差不多是蘭州飯口最擠的面館,店面太小,食客太多,吃面跟打仗似的,搶位置必須眼疾手快,不然連門口的小凳子都搶不到,眼看碗里的面粘了涼了就是沒地方吃。有的食客乾脆站著吃,還有把碗放在公共自行車的檯子上被媒體曝光的。
白建強的面挺好吃,筋道爽口,總體味道確實是不錯,但真不值得打仗似的來吃一碗面,如果飯口人太多,去隔壁不遠的金強也不錯。
地址:雁灘路3266號(近金雁花園)
6.馬安軍辣子牛肉麵
當年蘭州牛肉麵有五大高手,東邪薩達姆,西毒馬安軍,南帝國保,北丐蒼鷹,中神通馬子祿,馬安軍辣子牛肉麵就是傳說中的西毒,以火爆的辣子聞名。
不同於其它牛肉麵的顆粒狀油辣子,馬安軍是細細的辣椒面製成的醬狀辣子,比其它牛肉麵要辣,但又與重慶小面的麻辣完全不同,辣子限量10勺,超過要1塊一勺。
馬安軍牛肉麵不是傳統味道,屬於另類但很受歡迎的改良版蘭州牛肉麵,辣子牛肉麵辣味不蓋牛肉湯的香味,吃完滿頭冒汗,過癮!
馬安軍目前有兩家店:
老店:七里河橋東頭巷內(近甘肅省博物館)。
新店:武都路74號,甘南路路橋音樂廣場正在裝修
7.周勇牛肉麵
周勇牛肉麵是火車站一帶最好吃的牛肉麵館,雖然環境一般,名氣也不是特別大,但湯非常濃,面條也好吃,總之特別正。
周勇牛肉麵是非清真的漢民面館,是附近人從小吃到大的面館,在火車站附近的可以嘗嘗,飯口人特別多。
周勇牛肉麵也兩家店,相距不遠。
火車站西路店:火車站西路572號(近華潤萬家超市)。
鐵路新村店:鐵路新村(近牟家莊大橋洞)
8.占國牛肉麵
占國牛肉麵是蘭州口碑很好的面館,開了很多連鎖店,但還是重點推薦位於五泉山下的總店。
占國的湯是濃湯,味特別重,飄著一層芝麻的辣椒油特別香,蘿卜蒜苗都多,面軟糯可口,調好的占國牛肉麵是標準的「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顏值非常高。
占國附近有舌尖尖、金強、思泊湖等名店,占國是面積最小的,但人氣依然很旺。
占國有很多門店,總店位於金昌南路110號(近五泉廣場)。
9.金強牛肉麵
金強牛肉麵在蘭州有很多連鎖店,口碑良好,特別是他家的小菜有口皆碑,有的顧客是因為偏愛金強的小菜而去吃面的。
我在五泉山金強吃的是蕎麥棱,面口感更硬,層次感更強,湯的味道也很濃郁,推薦!6元一碗的價格雖然是蘭州均價,但在全國絕對是良心價!
金強牛肉麵有很多門店,重點推薦兩家:
五泉山店:火車站西路(五泉廣場對面)。
雁灘店:雁灘路(近摩托車市場)。
10.馬子祿牛肉麵
馬子祿可能是遊客心目中名氣最大的蘭州牛肉麵館,但這家可能也是蘭州牛肉麵界最有爭議的店了,有人會說你到蘭州連馬子祿都沒吃不算來過蘭州,又有人說他家就像西安老孫家一樣,專門對付外地人的。
馬子祿牛肉麵一碗湯沒問題,鮮香可口,如果是第一次來蘭州,第一次吃蘭州牛肉麵,那馬子祿沒問題,也挺好吃,但與蘭州其它本地人經常光顧的店一比較,馬子祿就顯得一般了。但馬子祿名氣太大,即使本地人很少去,但絡繹不絕的遊客也使他們從來不擔心生意冷清。
馬子祿的門店很多,總店位於大眾巷內。
11.安泊爾牛肉麵
安泊爾牛肉麵是一家規模大、裝修頗為高檔的面館。人氣也頗高,適合小清新口味的年輕人。
若論牛肉麵的味道,安泊爾不如附近的白老七和吾穆勒,但有口味輕的人就是喜歡安泊爾的清湯,喜歡安泊爾的環境,這也沒什麼道理可講。
地址:北濱河中路756號(近金城關)
12.金鼎牛肉麵
金鼎牛肉麵自稱蘭州第一面,是蘭州較早做連鎖的牛肉麵館,早些年走高端化路線,其牛肉麵第四代傳人馬文斌曾在《舌尖上的中國》表演拉毛細牛肉麵。
但在蘭州牛肉麵新銳層出不群,裝修也都升級的當下,金鼎早已「泯然眾人矣」,馬文斌的牛肉麵拉的再細,但只能是視覺上的快感,味覺上的快感還要靠湯說話,金鼎的湯恰恰是蘭州知名牛肉麵館里最淡的,可能味輕調料少比較 健康 ,但真的不好吃。
金鼎牛肉麵還是蘭州少數有服務員服務的面館,這一點比較到位,但缺少了自助端面的體驗,不像是到了蘭州,而且金鼎牛肉麵也是最貴的,只賣套餐。
地址:平涼路368號。
13.東方宮牛肉麵總店
東方宮大約是全國門店最多的蘭州牛肉麵品牌,近些年在全國很多大城市都開了連鎖店,很多甘肅之外的朋友唯一吃過蘭州牛肉麵可能就是東方宮。
這家是蘭州東方宮的總部,規模很大,差不多和大潤發這樣超市的面積差不多。但我一般不太喜歡連鎖店,因為靠手藝傳承的東西,一旦標准化,工廠化的操作,那就意味著水準的下降。
在蘭州,東方宮的口碑也一般,本地食客比較少,外地遊客慕名而來的比較多,在甘肅以外的朋友想吃蘭州牛肉麵可以去東方宮,但在蘭州,可選擇的好面館很多。
地址:北濱河東路360號(近會展中心)
14.雲峰牛肉麵
雲峰牛肉麵就位於中山橋旁的黃河邊上,可以邊吃著牛肉麵邊眺望滾滾東去的黃河水,環境一流。
雲峰牛肉麵的湯是牛骨熬制的原湯,湯味也很醇,沒有味精搶味,是新派牛肉麵里味道很正的一家,
地址:中山橋黃河索道旁
15.德元純湯牛肉麵
德元純湯牛肉麵,也是蘭州最好吃的牛肉麵之一,打澆頭的湯里燉著大塊牛肉,這樣的湯味絕對差不了,醇香無比。
地址:西固區蘭煉醫院旁
16.國保牛肉麵
當年蘭州牛肉麵有五大高手,東邪薩達姆,西毒馬安軍,南帝國保,北丐蒼鷹,中神通馬子祿。
國保牛肉麵就是其中的南帝,現在除了馬子祿還很風光,馬安軍人氣很旺外,在新派牛肉麵層出不窮的今天。其它老店大多環境比較差,不復從前風光了。
但是論味道,國保牛肉麵一點也不差,湯和面都是上乘水準!
地址:中山林中路子79號(近電力大廈)
17.1915牛肉麵
1915牛肉麵是蘭州近年來人氣很高的新派面館,裝修有咖啡館的感覺。相對於重慶小面至今仍然是小店地攤多,蘭州的牛肉麵館早已提檔升級了,但價格依然親民,都懷疑這些面館還能有多少利潤,只能賣的多賺錢了。因為牛肉麵太關系蘭州民生,政府對牛肉麵實行限價。
1915牛肉麵的湯非常濃郁,面條筋道,我第一口吃下去就有驚艷的感覺,難得新店有這么好的味道。
1915牛肉麵目前有兩家店:
張掖路店:張掖路新世界百貨對面新華書店二樓
格林小鎮店:雁北路格林小鎮。
18.舌尖尖牛肉麵
舌尖尖牛肉麵從裝修風格上看不像是一家傳統牛肉麵店,更有小資飯店的感覺。在全國也開了很多連鎖店,可能僅次於東方宮。
舌尖尖雖然裝修是小資風格,但牛肉麵的味道還是傳統的感覺,湯和面都是上乘,吃完有回味。
舌尖尖有很多門店,重點推薦金昌南路的五泉山店。
19.有德牛肉麵
讀者大道的蘭州有德牛肉麵,是一家開了很多年的老店,口味正宗,飯口人很多。
有德牛肉麵的碗比較小,但份量正好,早餐的量正合適。湯的味道不錯,盛面舀湯的伙計手很麻利,僅次吾穆勒的舀湯小伙。
地址:讀者大道27號(近渭源路)
20.思泊湖牛肉麵
思泊湖牛肉麵是一家新開的面館,裝修很有檔次,環境一流。思泊湖敢開在五泉山占國隔壁是需要勇氣的,這里還有金強和舌尖尖都是口碑很好的老店。但思泊湖不光是硬體好,在牛肉麵的味道上也下足了工夫,芝麻辣油也很誘人,6塊一碗的價格也很有誠意,值得推薦的一家店。
地址:金昌南路(占國隔壁)。
21.塔山半坡牛肉麵
塔山半坡牛肉麵,地道的手工拉麵加上精心熬制的牛肉湯,再搭配上去油解膩的酸菜或者小青菜一起食用,美不勝哉!如果你不看門頭徑直走進塔山半坡,你可能不會想到這事一家牛肉麵館,非常講究的裝修,樓上露天的觀景就餐環境,讓你有一種進入了咖啡店的感覺。
位於蘭州市城關區南濱河中路白馬浪公交站,蘭州市文化宮以北,這里有15路、25路、105路、109路、139路、142路,離塔山半坡牛肉麵不到100米。公共自行車站點離塔山半坡不足50米。這里離著名的蘭州黃河第一橋——中山橋一站地,離商業中心西關什字一站地。
22.清真老字型大小沙家牛肉
此生最幸運的,莫過於小時候吃你的面,長大了,帶著孩子一起吃你的面!蘭州清真老字型大小沙家牛肉麵鹵面入駐不二馬炒麵、砂鍋店(清真)!全新的融合,全新的體驗,每天到飯點幾乎都要排隊,吃貨哥恰巧趕了個飯點,見證了人山人海的排隊潮流!我估計全蘭州也很難找出第二家這樣的面館了。面館分為兩層,一層買票,二層用餐!關鍵是當你走進二樓,10個食客9個都會被這豪氣的裝修所驚呆!似高檔酒店、似豪華中餐廳、似主題餐廳…… 地址:西關十字海鴻大廈一二樓(蘭州劇院南側)
23.松鼠家牛肉麵
簡單平和的松鼠家 ,不談文化也不扯傳統,只為一碗干凈簡單的。溫暖舒適的松鼠家 ,沒有雜亂也不誇張奢俗,只為您的到來而欣喜。
松鼠家牛肉麵無心追溯這碗面的 歷史 ,更不想爭執它的創始人是誰,只是想簡單的把最本真屬於牛肉麵的味道呈現給每一個食客。無數次不簡單的嘗試和內測,造就了松鼠家獨一無二的味道。也重新定義了這碗面:湯濃、肉爛、麵筋、辣子竄,這才是真正屬於牛肉麵的本色。
地址: 永昌路西城巷68號西關里 美食 商圈1樓(張掖路步行街、永昌路夜市旁)
地址: 建工中街民族金街C1,C2(建工大廈)
25.明德宮國面館 第二次來蘭州,照例下飛機第一頓飯還是拉麵,這家店裝修幾乎可以說是奢華,可能因為過了飯點人不多,點了套餐以後服務有專人,面分兩道可以選不同的粗細,配了牛肉和牛腱子以及果盤,味道沒的說,舒服。
地址: 酒泉路328號
26.馬隊長牛肉麵 位處蘭州市城關區鐵路局金輪廣場邊的馬隊長牛肉麵,是早餐吃面的好地方,這里裝修大氣,座位全是實木的,地方開闊,鐵壺放醋,這里有小菜和鹵雞蛋,面很筋道,湯也鮮美,放上蒜苗和香菜,油潑辣子、牛肉粒,坐在店裡真有老蘭州的感覺。
地址: 和政路金輪廣場西南側
27.君樂牛肉麵
這家牛肉麵位於甘南路與一隻船路的東北角,地理位置很好,附近有很多棟寫字樓,客源眾多,中午早上吃飯的時候人很多位置緊張,不過味道不錯,面很筋道,湯汁濃郁,腱子肉肉質很爛,入口很好,價格中上,一般早上常吃這家,值得推薦
地址:一隻船和甘南路十字的東北角。
28.京穆蘭牛肉麵
這家牛肉麵現在挺火的,好多朋友說好吃。我們晚上來的,裝修的很挺好,木質簡約還有好多綠植很舒服。這家牛肉麵取餐專門寫了可以選擇的面形,感覺很專業。 再說說面條:這家面條很勁道,我要的毛細感覺和家裡自己做的面條一樣,特別順滑口感好。辣椒不多牛肉湯也香,值得推薦!
牛肉麵是蘭州的招牌這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很多外地的朋友到蘭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吃一碗地道的蘭州牛肉麵,可見牛肉麵在人們心中的重要性。
牛肉麵已經走上了產業化運營的良性發展道路,走在蘭州的街頭上每三五百米就能看見一家牛肉麵館,從早上六點多到下午兩點多是大多數牛肉麵的營業時間,兩點半以後全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牛肉麵館就打烊了,僅有一小部分全天營業。
那麼在蘭州哪家牛肉麵最正宗,還得有一股老味道呢。根據我的經驗推薦幾家,眾口難調,也不一定對每一個人的口味,做個參考就可以了。排名不分先後啊,各位牛粉千萬別噴。
第一個說的是位於北濱河路徐家灣的白老七牛肉麵,這個地方比較隱蔽,不太好找,大概位置就在北濱河路肺科醫院後面,店不大,但是味道很正宗,很多人大老遠專門開車去吃。
第二個是文化宮的磨溝沿牛肉麵,這家店在全國的名氣都很大,在外地出差和人聊起蘭州牛肉麵,幾乎人人都知道磨溝沿,好幾次在南濱河路上遇到找磨溝沿的遊客,都是慕名而來。
第三個是位於北濱河路的吾穆勒牛肉麵,具體位置是在北濱河路小西湖立交橋向西五百米,你看路邊停了很多車的地方就是了,這家店挺大的,需要提醒的是路邊停車的時候要注意,小心交警。
第四個要說的是位於雁灘日雜市場附近的白建強牛肉麵,這家店很小,裡面很擁擠,大多數食客都是端著碗在門口蹲著吃,或者站著把碗放到路邊垃圾箱上吃呢。
第五個是位於西固陳官營的陳記清湯牛肉麵,每次去西固辦事要是早上的話必定會去吃一碗,味道很正宗,人同樣很多。
要說正宗以上幾個應該沒有太大的爭議,近年來新晉的舌尖尖、金強等等也都很不錯,很多已經開始規模化運營,甚至一些新店的口碑已經超越了一些老店,也可以去嘗試一下。
圖自網路
我覺得蘭州的牛肉麵你只能說好吃或者不好吃,並不存在誰正宗或者不正宗。因為只要是在蘭州開的牛肉麵館,理論上來講都是正宗的蘭州牛肉麵
一般我們來說,這個牛肉麵正宗,就是在誇這個牛肉麵好吃。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家最正宗的牛肉麵
或許在外地人看來,牛肉麵也就那種味道。但是本地人看來,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正宗的牛肉麵
像機場火車站,以及人流量非常大的繁華街道,這些地方的牛肉麵,大多味道一般,只有那種在居民區附近開的長久不衰的牛肉麵才是最好的
你們可能覺得蘭州人天天吃牛肉麵,不會吃膩,蘭州人自己也覺得是。實際上我感覺不是這樣的,大多數的牛肉麵館,他們都只能開一段時間,大概幾年。幾年之後,大多都開始衰落,就是因為長時間沒有改善口味,被本地人給吃膩了,當新的一家牛肉麵開起來的時候,以前的牛肉麵館就徹底結束了
認識一個開牛肉麵店的朋友,非常的有經濟頭腦,他先加盟一家蘭州比較公認的好的牛肉麵,在開牛肉麵店的過程中,用盡心思,把面往好里做,吸引了很多的人,當做到一個區域比較有名氣的時候,他把店賣了,這個時候他的店也就是最值錢的時候,他賣了。然後拿著錢去別的地方再開一家牛肉麵,如此往復
因為他知道長期不變的一種口味,人總會吃膩。即便是你費盡心思的改變口味人們都會覺得你大不如前,眾口難調。當換一個地方,開一家新的牛肉麵館的時候。有新鮮感的人們都會先去嘗一嘗,只要前期做的不會太差。在人們吃膩之前將店賣掉。他都會賺一大筆錢
我不知道這種商業模式運行的牛肉麵店有多少家,但是一般情況下,選擇在居民區吃新開的牛肉麵,都是很不錯的選擇。正宗的牛肉麵永遠存在於每個蘭州人的心中。
看了這個問題的其他答案,感覺都是一幫外地作者拼湊的,不太了解本地的行情,有點誤導各位看客,作為一個蘭州人,我來寫寫蘭州有名的牛肉麵
請注意!不是排名!不是排名 !
1、磨溝沿牛肉麵
2、吾穆勒牛肉麵
3、白老七牛肉麵
4、金強牛肉麵
5、蒼鷹牛肉麵
6、馬安軍辣子牛肉麵
7、沙家牛肉麵鹵面
8、薩達姆牛肉麵
9、雲峰牛肉麵
10、陳記牛肉麵
11、君樂牛肉麵
12、有德牛肉麵
13、白建強牛肉麵
14、1915牛肉麵
15、國保牛肉麵
16、德元牛肉麵
17、安泊爾牛肉麵
18、舌尖尖牛肉麵
好多人舉了很多很多地方的牛肉麵很金典,確實我不否認,這些地方的牛肉麵只是公認的味道很好,但是在我眼裡,我覺得只有味道和衛生都達標才能叫做正宗,我認為:
1、北濱河路歐洲陽光城旁的老橋頭牛肉麵。
2、五泉山腳下金強牛肉麵。
3、萬達旁邊的金強牛肉麵。
4、白雲觀旁邊的半坡塔山牛肉麵。
5、南濱河路深安大橋附近的阿里蘭牛肉麵。
6、安寧區加萊印象樓下的牛肉麵(名字記不清了)。
大家如何看呢?
第一,調料包、牛油外加油潑辣子就是當今牛肉麵的標准配置,唯利是圖的年月,再也回不到大骨熬湯的時代了;第二,數得上名的店比如金鼎、馬子祿、安泊爾等70-80%的食客都加份牛肉,良性循環你吃的就是肉湯,你樓下的小店一天也賣不出去兩斤肉,你吃的就是調料水,你還糾結誰家口味好誰家正宗嗎?第三,要想根本扭轉蘭州牛肉麵衰退只有一個辦法,標准牛肉麵漲成13、14元(面 肉),便宜沒好飯。順便罵一下馬子祿,你的面還能再差點嗎(純屬態度問題,店大欺客)?
周六拍自安寧安泊爾店,下了一碗寬的!
在蘭州吃牛肉麵,經常吃的是黃河北的草場街的蒼蠅牛肉麵很好吃,安泊爾的吃了也很好吃,還有文化宮磨溝沿的陳記家的牛肉麵都正宗的。馬占國的牛肉麵很好的面多,湯好,肉也香。
想吃正宗的牛肉麵,還是要去蘭州。但想吃最正宗的,我今天就給大家說道說道。
馬子祿牛肉麵店
這是一家上了《舌尖上的中國》和《天天向上》的店,名氣很大,有機會去蘭州一定要嘗一嘗。
占國牛肉麵店
在當地名氣相當,味道很地道。
雲峰牛肉麵店
這是我在蘭州吃的第一家面,味道很不錯。
曾經在2016年的九月份,帶著新疆羊肉串的餘味,造訪蘭州。開始了蘭州牛肉麵的饕餮之旅。
習慣了清淡的胃,一開始對蘭州辣是拒絕的。幾天後離開的時候,竟然有點懷念那個味道。
蘭州牛肉麵,是「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風味小吃。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清)、二白(蘿卜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面條黃亮),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顧客的好評。並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譽「中華第一面」。
「馬子祿牛肉麵」是在繼承先輩傳統加工工藝的基礎上,經過近100多年的發展成為先如今知名百年老店,2011年入選第二批「中華老字型大小」名錄。
在蘭州吃的第一碗牛肉麵就是步行街附近的馬子祿牛肉麵老店。據說,在外地的名聲比本地大。
這種情況,大概和北京的全聚德與便宜坊情況差不多。
牛肉麵還有分毛細/細/三細/二細/寬/韭葉幾種。
在蘭州,只有「蘭州牛肉麵」,沒有「蘭州牛肉拉麵」。
曾經在2016年的九月份,帶著新疆羊肉串的餘味,造訪蘭州。開始了蘭州牛肉麵的饕餮之旅。
蘭州牛肉麵館一些老店一般只營業到中午,想吃到得早早去排隊。
吾穆勒蓬灰那個湯頭,可以深入靈魂。它在當地相當於在外地人眼中的馬子祿。
蓬灰,是蘭州拉麵的最重要的味劑。蓬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分子式K2CO3,分子量是138。蓬灰是用蓬柴草燒制而成的草灰,只有使用了這種蓬灰,才能抻出細如棉線的「一窩絲」。
安泊爾牛肉麵館,在蘭州市內比較多。
屬於大眾牛肉麵。
馬有布牛肉麵,全國連鎖。
在烏魯木齊的時候,就吃過一碗馬有布牛肉麵。對比蘭州市的,口味差不多。
以上吃過的幾家蘭州牛肉麵館,供參考。
…… …… …… …… ……
…… …… …… …… ……
我國好吃的麵食真的還是挺多的,既有南方的雲吞面、重慶小面和武漢熱乾麵,也有北方的鄭州燴面、山西刀削麵、油潑面和岐山臊子面,不過我還是挺喜歡蘭州的牛肉麵的,而說到蘭州牛肉麵就不得不提一下蘭州拉麵,所謂的蘭州拉麵和蘭州牛肉麵沒有任何關系。
蘭州牛肉麵的味道還是挺好吃,而一般做的正宗的也都是蘭州本地的,像當地的做法也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如果說是在外地吃的,味道和當地的差距還是挺大的,像連鎖的金強牛肉麵就是當地比較響的一個品牌,許多人都挺喜歡吃的。
五泉山公園下廣場對面的金強牛肉麵就是正宗的一家,還有城關區西關十字附近商圈的烯嘛香牛肉麵、安寧區北濱河西路的吾穆勒牛肉麵、七里河區北濱河路的安泊爾牛肉麵、城關區金昌南路的舌尖尖牛肉麵、城關區正寧路夜市東口的占國牛肉麵等都是破有名氣。
⑥ 蘭州正宗牛肉拉麵怎麼樣
蘭州正宗牛肉拉麵又鮮又香,味道很好。
蘭州牛肉麵作為一種快餐形式的美食,適應著生活的節奏,近幾年在美食界的地位也是蒸蒸日上,同時,也贏得了很多食客的青睞。醇香的牛肉湯是牛肉麵的靈魂,筋道Q彈的面條顯得格外誘人,上面浮著些許蒜苗香菜,兩三勺紅艷艷的秘制辣子油,一口純湯就讓你感受到牛肉的原汁原味。
⑦ 蘭州的牛肉麵到底怎麼樣
蘭州人對牛肉麵的情結很難一兩句話說清楚,不是非吃不可,更不是吃一碗會怎麼樣,但是往往所有蘭州人,如果離開蘭州一段時間,回到蘭州第一件事都是先吃一碗牛肉麵。每個地方都有地方小吃,蘭州的牛肉麵尤為勾魂,遊子們出門在外,對家鄉的思念都會化作對牛肉麵的望眼欲穿。
⑧ 吃過最好吃的牛肉麵是什麼樣的
我吃過最好吃的牛肉麵是蘭州牛肉麵。一端上來得先喝口湯,傳統蘭州牛肉麵不以咸壓味,頭口清淡,回口馥郁,味隨量而增,最後湯隨舌回甘,滿齒留香,是為好面。這個牛肉肥瘦相間,泡在牛肉辣油湯里,吸收了湯汁,變得奶口香濃,辣油特香,有一股獨特的香味。
幾十年前,由於物質不豐富,蘭州的牛肉麵館並不多,我了解過,八十年代牛肉供應很少,面館需要很早去市場買牛肉,煮牛肉的牛骨頭是送的。過去的蘭州牛肉麵館也沒有牛肉可加,就是湯面。
80.90年代,蘭州最好吃的牛肉麵絕對是馬子祿,老蘭州人提起過去的馬子祿是贊不絕口,味道甩其它五毛面館一大截,有獨特的配方和獨特的香味。很多蘭州人說現在的馬子祿味道變了,我是沒吃過以前的馬子祿牛肉麵,無法評價。
⑨ 蘭州磨溝沿老字型大小牛肉麵如何
磨溝沿牛肉麵是真正用牛肉和骨頭熬的原湯,湯底醇厚,沒有味精和胡椒搶味,面的口感還可以。在蘭州食客中的口碑比較好。其中蘭州黃河啤酒廠門口「磨溝沿牛肉麵」旗艦店、每天有三千多人在此用餐、曾一天出面30多袋麵粉的記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蘭州牛肉麵講究一清(湯清)、二白(蘿卜白)、三紅(辣子油紅)、四綠(香菜綠)、五黃(面條黃亮)的五大特點。面條根據粗細可分為大寬、寬、細、二細、毛細、韭葉子、橋麥欏等種類。面條用手工現場拉成,一碗面不到兩分鍾即可做好,再澆上調好的牛肉麵湯、白籮卜片,調上紅紅的辣椒油、碧綠的蒜苗、香菜,食之令人叫絕。
磨溝沿有三家店:
總店:蘭州西津東路磨溝沿46號,蘭州石油大廈後側,距離中山橋一公里左右。
吳家園店:七里河區吳家園西街。
金港城店:七里河區金港城火星街59號。
春節回家,剛好要路過,所以行程特意安排蘭州住宿一晚,為的就是第二天一早去吃碗磨溝沿,打車半小時到達目的地一看,人確實多,隊排的好長好長,排隊大概20分鍾才取上的面,看著不錯。好了,開吃吧!咦(第一口),咦(第二口),咦……咋回事?走錯了么?跑西寧去了么?難道吃了個假牛肉麵?面不勁道,湯不濃郁。邊吃邊吐槽,坐一旁一個蘭州當地大哥發話了:唉,胸弟,這家面現在確實不好吃了。五鍾後,帶著失落奔向了遠方
蘭州牛肉麵能火,也就近幾年的事。記得央視拍了一部《舌尖尖上的中國》系列寫實片後慢慢的蘭州牛肉麵火爆起來,攝制組在蘭州拍攝蘭州風土人情和當地特色小吃,著重把牛肉麵從起源到牛肉湯製作工藝詳細的錄制,簡單的牛肉湯竟然選用了上百種調料,慢火煨湯幾個鍾頭。又選具有代表性幾家老子號名氣很大的牛肉麵館獨家現場錄制,如:七里河磨溝沿牛肉麵,馬子祿牛肉麵等等吧!再加上全國評選十佳麵食蘭州牛肉麵上榜,想想看全國最具有號召力的央視台提到蘭州牛肉麵那一刻起,讓人們知道了蘭州和蘭州牛肉麵!
央視播出後蘭州知名度一路飆升這就是牛肉麵給蘭州帶來的福份。
隨著火熱度逐漸「退燒」,蘭州牛肉麵質量好比股票大盤一路飄綠,七里河:磨溝沿牛肉麵輝煌光環漸漸退熱,只要你經常光顧磨溝沿牛肉麵特別從去年開始你會發現,味道已不是昔日的味道也許是讓榮耀沖昏了頭腦驕傲自滿,如今馬子祿牛肉麵從老闆到伙計口氣大的很。所以老字型大小牛肉麵並不見得有多好吃。再如馬子祿牛肉麵很難吃到原來的味道!老闆和伙計們現在都牛逼的很,想吃一碗寬面,可全都清一色細的,還氣人的弗吃不吃都是細的!
這就是蘭州牛肉麵我牛逼我任性!
謝謝特邀:作為一個土生土長,在蘭州已經四代人的一位新蘭州人。我覺得我有權利說一說磨溝沿牛肉麵,同時我就家住西站離這個牛肉麵館不遠,經常去吃。百分之五十以上蘭州人的一天都是從一碗牛大開始的。早上出門前吃一碗熱氣騰騰的牛大,會讓你一天都充滿活力,一天都順順利利!
蘭州有幾百上千家牛肉麵館,要是說哪一家的最好吃,一直爭論了幾十年也沒有一個結果,這就是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造成的,正所謂眾口難調。但是每一家都有每一家的特點,每一家都有每一家的優勢,現在爭不出結果,我想以後也不會有結論的。客觀的說有那麼幾家口碑還可以,如本文所說的磨溝沿,還有半坡,西固陳記,金強,蒼鷹,薩達姆,周勇,白建強等等,還有一直為蘭州人不屑一顧的馬子祿辣子牛肉麵等等,哈哈!總得來說磨溝沿還是可以的,肉嫩,面勁道,湯味道十足,純牛骨和牛肉熬制而成,別具一番味道。套用那句廣告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現在只能說,蘭州有名的這些牛肉麵確實好吃過,確實讓大家認可過,才會享譽蘭州。但是慢慢的因為各種原因吧,味道,面都不如以前了,可能是賣的多了,大家都需要趕速度,細節問題被忽視了,然而往往忽視的這些不起眼的細節問題,多的時候真的能影響到這碗面的好壞,總體來說蘭州的牛肉麵都還不錯,只是因人而異吧。有些小店做的真心也不錯,現在的大店受歡迎,是因為裝修好,環境好,店面大,座位多。其實以前蹲在馬路道牙子上吃牛肉麵是一種情懷,是每一個老蘭州人吃牛肉麵的記憶。希望蘭州的牛肉麵能實事求是,好好做,讓這個享譽全國的面好好的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認可,也讓每個人能嘗到正宗的牛肉麵。不要讓一昧的賺錢讓牛肉麵在人們心中的越走越遠
磨溝沿牛肉麵就是飢餓營銷,雖然平時吃飯的人也不少 但在每天不管什麼時候,他都只開一個窗口收票取飯,導致高峰時期,人只能把隊排到馬路上,讓不知情的人覺得這家店很火,其實裡面就是個屁大的地方,五個人一排隊就要排到門外,路過的食客為了停車,經常造成馬路擁堵,我前幾天吃了一次,除了鹽重,再沒其他味。
老店裝修完今天是第一次一大早去吃了個頭碗,客觀的講,磨溝沿老店的味道已經活在我的緬懷之中了。面有點像粉條的味道。湯一股生肉的味道。早上本來就要的面少我都沒有吃完。開的連鎖店我都吃過全是拉麵劑和的面。沒有麥香味。湯一股調料水的味道。蘭州現在還有幾家能吃的牛肉麵?都是為掙塊錢開的流水線作坊。
對於磨溝沿牛肉麵我覺得在蘭州市來說,從他們的做法,選用的食材以及他們裡面工作的伙計,各方面都還是不錯的!因為我本人,就是在牛肉麵館上班的,對磨溝沿多少有些了解!磨溝沿這兩年開了兩家分店,金港城店和近期開的安寧店,味道怎麼樣,我沒有吃過,但是我吃過的文化宮的那個店,味道很多年沒有變建議大家都去嘗嘗!
後廚的廚師長.是一位穆斯林朋友.在磨溝沿文化宮店.這家牛肉麵成長已有20多年的 歷史 .
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是湯.和肉.湯喝完很舒服.沒有怪味.由於生意較好.肉天天保持新鮮.就如同肉泡在湯中.才有牛肉麵的感覺.
磨溝沿是名副其實的老字型大小.堅守.堅持.做一碗人人愛吃的好面.
冷盤(小菜)比較普通.需精緻調整.雞蛋是剝皮鹵煮.味道可口.
經過觀察.磨溝沿的人數一直在排隊.而且具有蘭州人吃面的精神.站著等.耐心等.
最後發現:是一家有故事的牛肉麵.是一豪吃完人們有話題性的牛肉麵.是一家貼近百姓生活的牛肉麵.
我家住在磨溝沿總店牛肉麵的樓上,是他們20多年的老鄰居了,每周都要去吃一碗,是名副其實的VVVVVVVIP,付了錢打個招呼不用排隊就可以拿面了。
1.磨溝沿有多少家店?現在有五家店:磨溝沿總店,吳家園店,鄭家莊店,安寧店,雁灘店。他們全是直營店!目前沒有加盟店。
2.評論說牛肉不好,湯不好,面不好,碗沒洗干凈等等的。我想說拜託!磨溝沿牛肉麵耍的就是醬牛肉,湯就是肉湯現兌自製調料,至於麵筋道還是軟每個人的口味都不同,他們家有自己的洗碗設備,高溫消毒的。
3.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口味,合你口味了那就是好吃的面,不用去詆毀一家表揚另一家吧?這家不好,那家不好,那不如你別吃了。
作為蘭州人,應該給自己的當地品牌代言,我就說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