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常菜譜 » 廬山麻皮土豆好吃嗎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廬山麻皮土豆好吃嗎

發布時間: 2023-02-10 10:03:26

❶ 廬山土豆多少錢一斤

哈,廬山當地特有品種之廬山小土豆20元每斤,正常其他品種之土豆也就在2-3元每斤的,很多所謂廬山小土豆,實質不過平常土豆里挑小的冒充而已,實在不必為此類而莫名挨宰的,前陣子山上有家店就宰客20個小土豆180元的,平均9元1個,還不知道是不是正宗之廬山小土豆品種的。。。是以味道相差也是無幾的,實在沒必要為此而挨宰而影響遊玩廬山之心情的。。。

❷ 土豆好吃嗎

熟的土豆好吃啊。香甜。澱粉9~20%蛋白質1.5~2.3%脂肪0.1~1.1%粗纖維0.6~0.8%100g所含營養:熱量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還含有胡蘿卜素和抗壞血酸。

❸ 買土豆是買光皮的好還是麻皮的好

光皮或者麻皮,其實不影響土豆,它的營養價值

❹ 廬山旅遊攻略有哪些

廬山旅遊攻略如下:

1、 廬山特色餐-廬山三石宴。所謂三石即為廬山石魚(廬山山上溪流中小魚,因穿梭於石縫之間而得名),廬山石雞(蛙科一種,味美肉厚),廬山石耳(與黑木耳同科,營養價值高)。廬山大部分餐館均有三石宴,但口味及食材的正宗有待商榷,需要注意。

2、 廬山大部分生活物資均用從山下運輸上山,因而山上物資較貴,遊客在山上用餐時,同樣菜品相應要高30%左右。

3、 廬山的土豆堪稱一絕,很多山下百姓都慕名上山購買山上土豆。土豆比山下要小一些,但是烹飪菜餚,色香味定能讓您流連忘返。

4、 廬山山上牯嶺鎮,每到夜幕降臨,大小夜宵排擋攤位成為熱鬧的場景。山珍野味、傳統菜品,鹵菜燒烤應有盡有。價格相對公道,並不會出現宰客欺客現象。

1、 廬山,因全年有超過200天是雲霧天氣,濕度較大。因此廬山賓館房間內不同程度會出現霉斑,有一定霉味。因為廬山山上賓館每年到了冬季,基本都會停業整修。所以遊客在住宿時,遇見以上情況,屬於正常現象。

2、 廬山住宿時,因多帶換洗衣物。前一天洗完的衣物,第二天一般很難干。住宿的床單被套都有一種濕濕的感覺,並不是沒有晾曬干,因為濕度大。

3、 廬山為山區,蚊蟲較多。在住宿前,最好開窗通風,如有條件,可適當噴些驅蟲噴劑。

4、 廬山因溫度比山下要底7度左右,因此山上住宿是不含空調費的,入住前請一定要咨詢清楚。一般含空調費另外加房費20-30元/間。

5、 有些住宿的賓館,還是老式的鍋爐燒水。因此有熱水提供時間段,一般是晚7點--9點。因此遊客入住前要詢問清楚。

6、 廬山絕大部分賓館不含一次性洗漱用品,有的甚至連毛巾浴巾也沒有,因此上山遊客須帶齊用品。

❺ 土豆好吃嗎。

好啊
給你介紹幾種吃土豆的辦法:

土豆肉泥

主料:土豆、肉泥
調料:鹽、味精、雞精、蒜泥、姜泥、香油
製作方法:
將土豆去皮洗凈,煮熟磨成泥。加入肉泥,適量的鹽、味精、雞精,少量的蒜泥和姜泥,小半勺香油。攪拌均勻,平鋪於盤裏,放入微波爐裏蒸2至3分鍾。OK!
至於肉泥,可以是肉雞、牛肉、豬肉,根據自己的喜好。調味品也可根據自己的口味加減。

土豆燒肉
原 料: 瘦豬肉750克,去皮土豆1.25公斤。
配 料: 瘦豬肉750克,去皮土豆1.25公斤。
制 法: ①將肉切成1.5厘米見方的塊;蔥切段;姜切片;土豆切成小滾刀塊。②將油放入鍋內燒熱,投入土豆炸成金黃色撈出;肉塊用少許醬油拌勻稍腌一下,投入油內炸成金紅色撈出待用。③將炸過的肉放入鍋內,加入水(以漫過肉為度)、醬油、精鹽、料酒、白糖、大料、蔥段、薑片,用大火燒開後,轉微火烤至近爛,加入土豆,攪拌均勻,待土豆入味,勾芡即成。
特 點: 肉酥爛,土豆入味,色金黃,營養豐富。
製作關鍵: 炸土豆時,油不要太熱,否則土豆容易炸成外糊內生。肉爛後加入土豆,如湯少,可適量加些開水。總之,這樣菜做成後要有一定量的汁,不能太干。

醋溜土豆(高血壓食譜)

材料: 調味料:
土豆2個
西洋芹3~4根
紅辣椒1根
姜 鹽1/4小匙
糖1/2小匙
白醋4~5大匙
香油1小匙

作法:
1.土豆去皮切絲,用清水泡5分鍾,瀝干水分。

2.西洋芹切條狀,紅辣椒切絲備用。

3.用少許油爆香姜絲、紅辣椒,下西洋芹略炒,添加鹽1/4小匙、糖1/2小匙,再下土豆絲快速翻炒,熄火前,添加醋及香油調味即可。

晉北和晉西北人土豆吃法
在山西北部和西北部一帶,吃土豆是獨具一格的。土豆,可以加工成為各種各樣的食品,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飯食或者是招待客人的上等菜餚。

一般,晉北和晉西北的人,在家常便飯中有一種蒸土豆,這種蒸土豆,是比較普遍的。吃法是,先把土豆洗凈,然後上籠蒸熟,即可食用。食用時,有的地方以腌制的酸菜作佐菜,也有的地方用炒熟的辣椒拌著土豆吃,要把土豆在碗里搗成碎塊或土豆泥,與烹炒好的辣椒拌著吃。

還有的地方,是習慣於吃凍土豆。這些地方的農村中,把土豆放在窯外故意冰凍後,拿回室內洗凈,放在籠內蒸熟後食用。這種凍土豆,去掉了平時食用土豆時的麻辣味,而增加了土豆中的甜味。

再一種吃法,是把大豆蒸熟後剝皮,把土豆搗成泥狀,加入少量的莜麥面,搓成小魚條狀或者絲狀上籠再蒸一次,把重蒸過的土豆粉莜麥面放在碗里,調上腌制的酸菜湯和辣椒後食用,味道很好。

也有的地方,把蒸熟後的土豆剝皮後搗成土豆泥,在土豆泥里摻入適量的澱粉,揪成劑子,辭成面片,裡麵包上食餡或菜餡,上籠蒸熟後食用。這種蒸餃的特點是晶瑩透亮,呈透明狀,皮兒薄,能清楚地看到裡面的餡兒,而且食用時味道很美。

還有一種做法,把土豆用擦子擦成絲,然後把這種絲狀的土豆和上一些白面麵粉,讓白面麵粉基本上把土豆絲包裹起來,上籠蒸熟後食用,當地稱之為「括壘」,蒸熟的「括壘」調上事先用辣椒、蔥、蒜、胡麻油、酸菜和湯烹制的調料調和食用。

土豆的吃法,也有把土豆擦成絲後裹上莜麥面,捏成團子上籠蒸熟後澆上澆頭食用的。

有的地方,還把土豆蒸熟去皮後搗成泥狀,再加入適量的白面麵粉和成面,包上餡,在油鍋里炸熟後加以食用。也有的地方不包餡便下油鍋炸熟後食用。

土豆的吃法很多,在山西的晉北、晉西北一帶,土豆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主食食用了。

❻ 獻給麻皮土豆

日記,2006年4月10日。

我坐在廚房的椅子上寫日記,同時左手旁的爐子上煮著速食麵。鍋子里的水發出很大聲響的沸騰著,我於是擱下筆,用准備裝面的西餐大盤子接連了點冷水,倒在電飯鍋里。我一向用電飯鍋的鍋子煮方便麵,湯圓什麼的,因為它著實小巧可愛,二來這邊的爐子是電爐,沒有明火,若是像北京家裡的明火灶我是不會想出這主意的。

說到明火灶,還是用國內的稱呼——電子打火灶好了,我便時時刻刻都懷著無比思念之情。我不做飯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少了國內的電子打火灶。做飯因此少了無法估量的趣味。至於怎麼個無趣法,我只能大體上說,這邊電爐的「本事」完全破壞了中華烹飪中的精髓之一——火候的掌握。缺少了火候的烹飪,其令人抓狂的程度也只有讓你來和我一樣親身體驗一番了。我想到最後,你的感慨也不不外乎和我一樣:博大精深的中國菜到了國外,就像老虎到了平陽。有句成語叫「虎落平陽被犬欺」,大概是這個意思。我想應該另有一句成語來形容有本事卻沒有條件沒有工具施展,白白浪費那本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好像還欠缺一點。罷了罷了,一時想不起來,要溫習成語了,下回要老媽寄一本很權威的成語詞典過來。

我不做飯的另一個原因是鍋和鍋鏟。由於這邊的電爐,(可見電爐是罪魁禍首!我不禁咬牙切齒)所有能用的鍋都必須是平底,而且還是面積很大的平底。我的鍋是韓國造的,平底面積竟可以放下我深惡痛絕的西餐盤。我不知道韓國人在韓國用這種變態的炒鍋否,因為從《大長今》來看,韓國的烹飪方法和中國還是比較接近的。我想應該不會,講究飲食的韓國人一定也會受不了這扁扁平平,翻一下鍋鏟菜就從鍋里飛出去的抓狂炒鍋。其次是鍋鏟。我從未見過如此原始的工具,就是一塊上寬下窄的木版,建築工地上都可以撿到幾塊。用它來炒菜,有句成語叫什麼來著,對,它「為虎作倀」,和變態炒鍋「狼狽為奸」,對我的烹飪積極性「雪上加霜」。我恨不得搬家那天把它們一腳踢飛到垃圾桶,這阻止我探尋中華烹飪樂趣的兇手,應該給它們上刑!

以上說的都是做飯過程中的因素,還有前的和後的因素,不勝枚舉,聽我一一說來。導致我忍痛割愛不吃炒土豆絲的原因是刀。那刀其長無比,刀刃還有鋸齒,切黃瓜切西紅柿切橙子感覺甚爽,但用來切土豆,又讓人聯想到另一句成語「欺軟怕硬」。在我經歷了N此長達40分鍾的切土豆時間和做出來的土豆帶著很不愉快的土腥味之後,我便宣布放棄加拿大(至少是溫哥華)的土豆,轉而手書一橫幅,上曰:懷念北京麻皮土豆。為什麼特意強調是麻皮土豆,因為它實在世我吃過的最好吃的土豆。在北京的時候我很喜歡和老爸逛早市,外地人(其實我也是外地人,嘿嘿)稱作「農貿市場」。那天老爸帶我去小營那邊沒去過的農貿市場,看著新摘的瓜果們逛得不亦樂乎。照例要買土豆,我們走到一家攤前,老爸問:「這土豆怎麼賣啊?」攤主說:「×塊×毛×!」老爸說:「咦,你怎麼比別人貴這么多?」攤主回答:「我這是麻皮土豆,味道不一樣,好吃!」我們這才知道那一堆土豆看起來非同尋常的原因,原來就像我長了雀斑,不過我沒長那麼多。老爸稱了幾斤,回家一炒,果然好吃,非同尋常的好吃。所以至今我們還覺得那是一個十分罕見的誠實的攤主。關於麻皮土豆的回憶就到此結束。此恨綿綿無絕期,我對麻皮土豆的懷念將會隨著我在加拿大的時日漸長而與日俱增。謹以此文獻給麻皮土豆。

❼ 皮帶麻點的土豆能吃嗎

能吃。我們家鄉年年種土豆,這種土豆見到的多吃的也多了。皮有麻點的土豆有些是天生的品種,叫麻皮土豆,吃著很面很好吃的。有些土豆皮比較光滑,栽培在黃色並且細膩的土壤中,土豆皮就光滑。同樣的品種栽培的土地里有沙子,或者是顆粒土,或者土質黑且很硬,土豆皮就帶有麻點,這些麻皮土豆只要沒有爛,都是正常的土豆,可以去皮吃的。

❽ 土豆好吃嗎

❾ 廬山有什麼好吃的_廬山特色美食_廬山特色菜_廬山特色小吃求解

到廬山旅遊的遊客,都非常關心廬山有什麼好吃的,特別是廬山特色美食有哪些。廬山特色美食五花八門、品種多樣,獨具廬山特色,歸納起來主要包括用石雞、石魚、石耳做成的廬山特色菜和其它廬山特產製成的廬山特色小吃。 一、用石雞、石魚、石耳做成的廬山特色菜 廬山特色菜基本都是以當地最著名的特產 「三石」為主料所烹制而成, 所謂「三石」,是指石雞、石魚、石耳。「三石」都生長在奇峰異洞和峭壁溪水之中,是地地道道的無污染、純天然山珍,各賓館、酒家或民間的名廚以這些寶貝做主料精心烹制出各種各樣的美味名餚,使廬山特色菜有了「匡廬奇餚甲天下」的美譽。江西名廚廖濟標1959年廬山會議期間調到美廬,為毛主席做廚師,常用「三石」做菜,深得毛主席及參宴嘉賓的贊譽,從此,用石雞、石魚、石耳做成的廬山特色菜在全國廣為流傳。 石雞:是一種生長在陰澗岩壁洞穴中的麻皮蛙,又名赤蛙、棘腦蛙,體呈赭色,前肢小,後肢強壯,晝藏石窟,夜出覓食。它的形體與一般青蛙相似,但體大,肉肥,一般體重三四兩,大的重約一斤左右。因其肉質鮮嫩,肥美如雞而得名。 用石雞做菜,炒、燜、燒、炸皆可,如「黃燜石雞」、「三杯石雞」、「醋溜石雞」、「紅燒石雞」、「香酥石雞」等均是古今宴席上的美味佳餚,也是當今廬山各賓館酒店的主打菜。 石魚:體色透明,無鱗,體長一般在30-40mm左右,同綉花針長短差不多,就是長上七八年,長短也不超過一寸,故又名銹花針。石魚長年生活在廬山的泉水與瀑布中,把巢築在泉瀑流經的岩石縫里。其肉細嫩鮮美,味道香醇,因而聞名遐邇。用這種魚做菜,不用去鱗,不用破肚,洗凈之後,色彩透明。雖然它是魚類最小的一種,但它富有營養,是產婦難得的補品,對成年人還能起到補腎滋脾作用。 石魚做成的菜,常見的有「石魚炒蛋」、「清蒸石魚」、「石魚香丸」等等。亦可將石魚剁成「泥」,作餃子餡兒,其味鮮嫩香醇。
石耳:生長在廬山深山絕壁濕潤岩石之上,是一種野生的脫菌植物,其狀扁平如耳,故稱石耳。石耳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內含豐富的糖苷,膠質,鐵、磷、鈣及多種維生素,是滋陰潤肺的高蛋白補品。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石耳氣味甘平無毒。久食益色,至老不衰,利大、小便,明目益精」。趙學敏又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寫道:「以雞湯下食香脆鮮美,味最甘香,為山珍第一。在家庭中也可用它入菜,可炒、可燉、可涼拌,用石耳炒肉片、石耳燉排骨、石耳燉雞,加工簡便,清香可口。」 石耳有極高的營養價值並且極美味。 石耳既是良葯、補品,又是諸多名菜的主料。廬山地方特色菜譜中的「石耳清蒸雞」、「龍眼石耳」、「清蒸石耳」等均以它為主料。 二、廬山特色小吃 廬山野芹菜: 形狀比市場里賣的芹菜體積可要小得多,葉子的顏色屬於墨綠色,莖不是很多。用它炒肉絲、牛肉絲有一股十分清香的味道,吃在嘴裡特別的爽口。它還具有一定的降血壓等功效。 鹽茶雞蛋:將雞蛋洗凈,置土(瓷、砂)中,加入適量配料(其中,茶葉以布裹之,以免粘附雞蛋),添水,大火煮熟。然後,敲碎蛋殼,文火煨之,至湯料諸味浸透雞蛋即可食用。熟後,仍浸湯中--久浸則味益善,隨食隨取。 炒糯米:將糯米入開水浸泡並加攪動,約十分鍾後撈出,濾干。然後加以少量生油、食鹽,以手拌勻,置鍋中(或加砂)拌炒。以茅柴為燃料,火候適度,炒拌時,間以竹帚含蘸油水淋灑,至熟。以膨鬆、黃脆為佳。用砂炒之者,熟後需以竹篩篩凈,以免牙磣。 油炸豆腐: 將豆腐切成厚薄均勻、大小適中的三角片狀,置油鍋煎炸,至見黃起殼撈出,然後氽入湯中,加配料諸味煮之。湯以覆蓋豆腐為量,至諸味浸透豆腐即可食用。 廬山小白菜: 全國各地的小白菜多的是,但廬山才是真正的綠色食品,不施肥和農葯。 到了廬山的夏季,白菜都比肉貴,不過還是冬天打過霜後的小白菜尤為好吃,又爽口,又有點清甜的滋味。 鄱湖銀魚:形如玉簪、潔白透明、肉質細嫩、肉味異常鮮。自古以來,它就是人們餐桌上的珍餚。封建王朝時期,最高統治者皇帝都喜歡食用。銀魚經濟價值高、是富有營養價值的名貴佳品。
鄱陽湖藜蒿: 藜蒿又名水蒿,是鄱陽湖內的一種野生植物,嫩莖味道清香,肉質脆嫩。每年陽春三月,正是吃藜蒿的最佳季節。藜蒿是鄱陽湖的草,南昌人的寶,正宗鄱陽湖的藜蒿是綠葉紅蔓,氣味芳香,可作主食或者配料,可熟食,亦可涼拌。

❿ 土豆皮好吃嗎

土豆皮不好吃一般沒有吃的。這菜一般都是去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