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好吃的牛肉醬推薦
推薦一款秘制牛肉醬,很好吃的,一起來看一看:
辣椒適量,因為這種辣椒除了辣還有一種香味,做出來的牛肉醬更香。把辣椒清洗干凈去掉蒂後,放入蒸箱中蒸上15分鍾,蒸好以後,放入料理機中打成辣椒泥備用。
辣椒泥打好以後放入碗中,下面把牛肉撈出來,切成小碎粒;茶樹菇撈出來攥干水分;蔥姜切碎;再准備一袋甜面醬,所有食材都准備好了。
鍋中加入500克菜籽油,然後加入蔥段、薑片、花椒、八角、香葉,炸出香味後撈出調味料,待油溫略降後,我們把辣椒糊放進去直接抄,然後加入蔥薑末翻炒均勻後加入牛肉粒和茶樹菇,再次翻炒均勻。
熬醬的過程我們需要不停的翻炒,看到鍋中由大泡泡變成綿密的小泡泡,直到把牛肉、辣椒、茶樹菇、蔥、姜中的水分全部炒干,變成干香的味道才可以,然後加入一整袋的甜面醬,再烹入適量料酒,繼續翻炒,料酒的作用是去除甜面醬的酸澀味。
都炒好以後加入鹽調味,再來一勺白糖可以增加回味和醬的黏稠度,徹底炒好以後加入花生碎和熟的白芝麻翻炒均勻。
牛肉醬趁熱裝入小瓶中,小瓶子一定要用開水燙一遍,再用白酒擦拭一遍,這樣可以增加牛肉醬的儲存時間。
② 哪裡的大骨頭好吃
當然東北醬骨頭好吃:具體做法如下:豬骨頭3.5斤;料酒2大匙;老抽2大匙;生抽2大匙;冰糖25克;八角2顆;桂皮1塊;香葉2片;生薑1塊;大蒜4瓣;花椒約20顆;干辣椒適量;鹽適量;黃豆醬3大匙;做法:
1、豬骨頭斬成大塊(一定要大塊,大骨從中間斬開成兩截就可以了),用水沖凈表面的血沫,再放入清水中浸泡約一小時,期間換幾次水;鍋內放入適量的水燒開,放入豬骨煮3至5分鍾,撇凈湯面上的浮沫;然後將豬骨撈出,用水洗凈表面的血沫,瀝干待用;2、准備好各種調料(生薑拍破,大蒜去皮);鍋內放油,下入黃豆醬,小火將其炒香;湯鍋內放入適量的水(約2000毫升),放入調料1中全部的調料及炒好的黃豆醬,大火將其燒開;3、然後放入焯燙過的豬骨頭,再次燒開;此時湯面上還會有一些浮沫,用湯勺撇凈;然後蓋上鍋蓋,中小火,燉煮約1.5小時即可。
當然是!東北的醬大骨啦!!!
食材:
棒骨或脊骨5斤、蔥、姜、黃豆醬、生抽、料酒、鹽、糖、八角、香葉、白芷、干辣椒、草果、丁香、山楂
做法:
1、將骨頭置於冷水中浸泡2小時,中間換水1次。
2、骨頭冷水下鍋,大火燒開後撇去上面浮沫,保持骨湯滾沸半小時後轉小火再燉半小時
3、炒鍋開小火放少量油,放入干辣椒1-2隻、香葉3片、八角3顆、白芷2片、草果1顆,炒到香料散發香氣。
4、放入一大勺黃豆醬,開中火炒10-20秒,倒入3湯匙料酒,放入一袋生抽,大火燒開
5、放入蔥段、2-3大片薑片、2-4小勺鹽、適量糖、2顆丁香、2-3顆干山楂。
6、將烀骨頭的湯倒出一部分留作他用
7、再將炒鍋中燒開的醬汁倒入烀骨頭的燉鍋中,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繼續醬制。
8、根據骨頭肉質,約半小時後(若是棒骨需1小時作用),達到肉質軟爛,但用筷子不能輕易將骨肉剝離的狀態即可。最後在鍋內燜20分鍾左右,就可以撈出享用了。
醬大骨做法雖說也是鹵制,但豬肉肉質鬆散,在醬湯中泡時間長了味道過重反而壓了本身的肉香味,故而不宜關火後在醬湯鍋中長時間浸泡,最好烀到上佳狀態後稍燜一會兒就及時撈出。之前留出的大骨湯是上佳的湯汁材料,燉菜煮麵都是營養美味,一定要好好利用。醬湯更是好東西,不說保存好下次醬骨頭還可以再用,鹵蛋、醬雞翅、雞雜、做醬湯干豆腐都沒問題,更有滋味的就是做肉湯面,取五花肉切小丁或片在醬湯中煮上二三十分鍾,連湯帶肉澆在煮好的手擀麵上,再撒上蔥花香菜,啃大棒骨,吃大肉面,再剝兩個紫皮蒜…哈喇子忍不住流出來了…
簡介版:放薑片去味,大蒜加味,雞精,杞子,砂糖,食鹽.大火燉開再加冷水中火燉一個小時再加冷水小火燉5個小時,最後可以加蔥苗.具體食譜版:材料:腔骨、山葯、冬瓜,白菜、當歸、大料、姜、桂皮、黑胡椒、鹽、雞精
做法:
1、把腔骨洗干凈,放入沸水中煮一下。這么做的目的是把肉里的殘血和臟東西煮出來,煮完了你回發先水上有一層沫,那些都是臟東西拉。
2、把飛過水的腔骨撈出,在慢燉鍋中加入溫水,腔骨放入水中。一定要是溫水!!!放到冷水裡的話,肉會變緊,就不好吃了。。。如果你沒有慢燉鍋的話就用別的鍋,水變溫了以後下排骨。
在水中放入大塊的姜、大料和桂皮、當歸。如果用慢燉鍋的話,就將火調到大火,如果你是早晨做可以調到小火,這樣煲一天,晚上回家就可以喝了呵呵。如果是普通鍋,就先調大火,水開後小火煮著。
3、山葯和冬瓜去皮切塊下入鍋中,山葯是補氣的,平時說話多的人合適多吃呵呵。而且山葯燉湯很好吃的。
4、然後就是煮了。一定要小火慢燉,煲湯這事是很費時間的,所以這個就體現出慢燉鍋的好了呵呵,放里就不用管了。秋冬是進補的好時候,大家可以在湯里加些中草葯,但是一定要先考察好葯性哦!不要亂加!向當歸、枸杞這樣的是比較安全的沒有什麼副作用,可以放心加。另外,羅漢果是止咳的(和瘦肉燉湯很棒的),天麻是治頭疼的、川貝母也是止咳的,阿膠是補血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如果身體有些虛的話可以少放一點花旗參。進補一定要溫補,不要人參鹿茸什麼的一起上,那樣怕是要出事了。別怪我沒提醒你啊!
5、在快要吃的時候,在湯里加上洗好切好的白菜,再煮一會就可以吃了!白菜不可以煮太久,會失蹤的。。。如果不喜歡白菜也可以放其他蔬菜。不過我的建議是煮湯的蔬菜最好是本身沒什麼味道的,否則菜的味道會掩蓋湯的鮮味。 東北醬骨頭,其實什麼位置的骨頭隨你拉,一般我們都用大骨頭棒子,可以吃到骨髓的。或者是脊骨。但是如果自己家做一般是排骨,肉多。主要在於你放的調料,調料對了,口味就對了,其實做法很簡單的,說白了就是加足了調料開燉,然後就開吃拉~~~~
醬骨頭算是東北的一道傳統名菜。根據主料的不同有醬脊骨,醬排骨,和醬棒骨。這幾種原材料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經得起長時間的燉煮而肉質不會發柴、發死。其中又因為豬脊骨經燉煮後口感最為軟糯,啃起來也更有樂趣(費勁兒啊:))而最受歡迎。
和一些紅燒菜,紅鹵菜相比,東北醬骨頭在調料使用上並沒有什麼大不同,主要特色來自對主料選用(帶骨頭的活肉)和每塊骨頭的SIZE的「豪邁」—大約三兩塊醬脊骨就有一斤左右。而大塊的肉經煮燉後往往會更加鮮美,肉香撲鼻。
做法:
1. 將大塊豬脊骨略洗,置大盆中加滿清水浸泡約6-12小時,中間可換水數次,若室溫較高,可將盆放入冰箱冷藏室內,以防豬肉變質。
2. 將泡凈血水的脊骨沖洗數遍後置大鍋中加水沒過豬骨,加生薑數塊(拍破),蔥數根打結,八角(大料)幾顆,花椒一小把,桂皮一小塊,香葉2片(可無),十三香少許(可無),紹酒,老抽,醬油,炒好的糖色,白糖,豉汁或優質黃豆醬適量(可無)。
3. 大火燒至湯開後打凈浮末,加精鹽適量(鹵汁需較咸才能使醬好的骨頭充分入味,故用鹽量較大),轉中小火加蓋燜煮約1小時。X
4. 加雞精適量,轉中—大火敞蓋燉約30分鍾 (目的是將湯汁略收,使肉骨頭進一步入味)後即可。
要點:
1. 為了使醬好的骨頭味道濃厚,建議一次燉的肉骨頭不少於5磅,像我這次就燉了近8磅。按照袁枚老先生對白煮肉的要求,「非二十斤以外,則淡而無味」 ,我這五磅算不得多。雖然這醬骨頭是「紅煮肉」,這肉多味厚的道理同樣適用—原因是如果肉少,那點肉味不免要都跑到湯里去了。肉量實在偏少,可以適當將湯汁收濃一些。
2. 第一步去血水採用長時間冷水浸泡而非更省時的「飛水」,也是為了更好的保持肉味。如採用飛水的辦法,因原料較大,較多,勢必要經較長時間的煮燉才能將血水除凈,肉味的損失也就不必說了。
3. 在做紅燒/鹵菜時,可以嘗試同時使用幾種不同的醬油或醬料,這樣往往可使成菜口味更加豐厚、鮮美。比如說我這次除老抽和萬家香牌陳年醬油外,又用了較少量的味全醬油露和李錦記豉汁,及少許美極鮮醬油。
4. 醬骨頭剩下的肉湯是做鹵雞蛋、熏雞蛋、鹵豆腐皮/乾和虎皮蛋的好材料。
醬骨頭做法
一般選用腔骨,除了表面的肉以外,主要吃骨髓;也有脛骨,主要吃筋。
做法:首先將大塊豬骨頭略洗,置大盆中加滿清水浸泡約6-12小時,中間換水數次;然後將泡凈血水的脊骨沖洗數遍後置大鍋中加水沒過豬骨,加生薑數塊(拍破),蔥數根打結,八角(大料)幾顆,花椒一小把,桂皮一小塊,香葉、十三香少許,酒,老抽,醬油,炒好的糖色,白糖,豉汁或優質黃豆醬適量。然後用大火燒至湯開後打凈浮沫,加精鹽適量,轉中小火加蓋燜煮約1小時。加雞精適量,轉中火敞蓋燉約30分鍾即可。
口味:醬骨頭的料多,味香。
手抓醬骨頭
原料:豬後腿通水骨300克
調料:鹽10克、醬油10克、味精15克、姜、蔥各8克,八角3克、桂皮2克、香葉兩片、草果3克、原汁老湯400克,水2000克,冰糖20克,紅曲米5克,排骨醬15克
製作:1、先將調料放入桶里調成鹵汁備用。2、把通水骨從中間砍成兩段,大火沸水氽1分鍾,放入調好的鹵汁桶里小火燜燒40分鍾至爛,撈出控干,放入凈鍋內,加鹵汁200克,放入冰糖、排骨醬,大火收濃鹵汁裝盤即成。
特點:醬香濃郁、油而不膩、回味悠長
醬骨頭都用什麼材料?
材料: 脊骨,1片桂皮,1個大料,4,5 粒花椒, 調料: 2個小辣椒, 鹽,胡椒,糖,醋,醬油,酒, 蒜 3,4個(切成大片), 5,6片姜做法: 1.將骨頭入沸水煮掉肉腥味, 約5,6 分鍾.撈出.2.將調料和骨頭拌在一起爆(15分鍾到2,3個小時),時間越長味道越好.3.油入鍋, 待熱後, 入骨頭和調味料,炒至水差不多沒了.再多加入水,醬油, 醋,酒,糖,桂皮,大料,花椒(依據個人口味,本人喜歡色重,口味重的,所以就放多些).4.先用大火煮10分鍾,然後換小火煮1小時.5,出鍋前10--15分鍾把鍋蓋拿掉,放入澱粉,多攪拌, 至到水沒有.好了, 盛出,就可以享受了. 原料:豬脊骨5000克 郫縣豆瓣100克 石橋大醬400克 生薑30克 大蔥100克 糖色100克 排骨味王25克 精鹽、味精、香菜各適量 香料包1個?內有八角、三柰、桂皮、小茴、豆蔻、香葉等? 色拉油100克 鮮湯6000克
製法:
1?炒鍋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燒熱,投入生薑、大蔥?均拍破?爆香,下入郫縣豆瓣?剁細?炒至吐油,再下入石橋大醬炒出香味,摻入鮮湯,放入糖色、排骨味王、精鹽、味精,待燒沸後起鍋倒入鋼桶內,即成醬汁。
2?豬脊骨用刀剁成5厘米大小的塊,入沸水鍋中氽一水撈出,沖洗干凈後便與香料包一起放入鋼桶中,用大火燒開,撇凈浮沫,改用小火燉約1小時,待肉熟且離骨時,將脊骨分別舀入窩盤內,再舀少許原湯,撒上香菜,即可上桌。
營養價值
1、大骨比較適合用手抓著吃,可以用一次性手套避免手沾上油脂。
2、大骨里的骨髓可以用在超市買到的吸管用來吸。
3、燉的時候也可以多加點湯,用來提取高湯。
4、大骨棒,當然要選豬骨頭的,要兩頭大,中間小的那種,不要兩邊是扁扁的,那樣的沒骨髓。然後就是要是要注意不要選擇肉太多的,因為吃的不是肉哦。
做法:
材料:豬棒骨、燉肉的各種調料(大料、桂皮等)、蔥姜蒜、鹽、醬油、料酒、豆瓣醬
步驟
1、先將骨頭洗凈,
2、把骨頭入開水焯
3、高壓鍋中放適量水燒開,放入各種調料(蔥姜、料酒、醬油、大料等)
4、把焯好的骨頭放入高壓鍋中壓20分鍾,關火。待放完汽後將骨頭撈出。
5、炒鍋內放一點點油,加入適量豆瓣醬炒香,適當放點兒水,然後把骨頭放鍋內翻炒,使骨頭均勻地粘上醬汁,即可出鍋。
你是想學做法,還是問哪裡部位的好吃,如果學做法其實沒有特別復雜的,主要需要真材實料比如豬大骨,牛身上的,羊身上的都可以。一定要保證新鮮,其次就是你需要高湯了。家裡人吃就簡單了自己慢慢躲就行了,如果要是開店的話,前期准備母雞,大骨頭,雞油,熬高湯。熬好後把那些碎渣撈出來不用,以後你用大骨頭湯時候就可以用高湯了,口味也可以隨自己的喜好改變的。
這的大骨頭好吃
簡介版:放薑片去味,大蒜加味,雞精,杞子,砂糖,食鹽.大火燉開再加冷水中火燉一個小時再加冷水小火燉5個小時,最後可以加蔥苗.具體食譜版:材料:腔骨、山葯、冬瓜,白菜、當歸、大料、姜、桂皮、黑胡椒、鹽、雞精
我覺得還是筒骨好吃吧,最好是煨湯比較好,買來的筒骨先用開水煮下,撈去血抹,在把骨頭處理干凈,重新加干凈的水在下筒骨,這樣煮的骨頭湯干凈,清爽不油膩,最好加點去腥味的料酒,小蔥。快出鍋在家調料比較好。
每個地方都有好吃的大骨頭
那裡的大骨頭好吃。各有所愛吧。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味道。
③ 崑山有那些好吃的美食和好玩的地方
在江蘇崑山有一個中國第一水鄉之稱的地方---周庄,是比較好玩的地方,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有中國水上威尼斯之稱哦,之前我去過感覺真的是比較值得一游的地方哦.
周庄介紹如下:
中國第一水鄉--周庄,九百餘年的悠遠歷史,九百餘年的文化底蘊,構成了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旖旎的水鄉風光,特有的人文景觀,傳統的建築格局,淳樸的民間風情,令人神往,令人留連,無愧於"周庄集中國水鄉之美",無愧於江南水鄉古鎮的典範。
圍繞全鎮有澄湖,白峴湖,澱山湖,南湖和三十多條大小河流,鎮上有四條主河道,因此周庄自古有"水鄉澤國"之稱,總面積36平方公里,圓圓小鎮,宛如飄在水面上的一片荷葉。周庄古稱搖城,原系春秋時吳國太子搖的封地。周庄又名貞半里,北宋當地人周迪功郎篤信佛教,舍其故宅和200畝良田給寺廟當廟產,百姓們感其恩德,遂更名為周庄.
周庄的橋,古意樸拙,形態各異,耐人尋味。貞豐橋畔詩韻悅耳;富安橋橋樓合壁;雙橋聯袂而築,各有特色。 周庄的水,源遠流長,波光粼粼的"井"字型河道,構成了水鄉神韻。條條水巷遊人如織,條條河道輕舟盪漾。
周庄人家,因水而築,粉牆黛瓦的深宅大院,雕梁畫棟的臨河水閣,比比皆是。尤以沈廳、張廳氣勢非凡,歷經百年,風姿依舊。
不妨可以去看看!!
崑山有三寶:並蒂蓮,瓊花,昆石,都在亭林公園內.
姐妹面館總店(同豐路建委邊上) 分店(黃河路西灣新村門口)
炸醬刀削麵(應該是所有面館中味道最好的)
2 絲路面館(地址總是在姐妹面館的旁邊)
肉絲炒麵(他們家的炒麵是所有面館中味道最棒,面最勁道的一個)
3 傻子面館總店(黃河路近同豐路口)分店(珠江路靠近同豐路口)
牛肉湯面(所有面館中牛肉麵他們家的最好吃)
酸菜魚(18元一份,魚片嫩滑,酸菜是上等的好酸菜,湯汁鮮美)
4 湖南人家(同豐路玉龍菜場邊)
剁椒魚頭(個人認為是崑山最好吃的,我吃了崑山N家湘菜館啦,呵呵)
麻婆豆腐(相當的不錯,8元一份,太美味了)
5 炸串(這個東西當然算小吃哇)
同豐路建委9路車站前,銀夢酒家門口,大富豪夜總會門前(再找不到我無語了)
那家炸串,醬料很獨特,非常香,吃了說不定睡覺前嘴裡還有那味,呵呵
比較好吃的是土豆片、海帶、年糕、素雞片、里雞肉、雞尖
註明:這家的炸串一定要讓他抹辣的醬,其實一點不辣,非常香。
6 鴨爪
首推珠江路南苑新村小區里的的——駱記 這是我吃過的最美味的 鴨爪
同豐路建設銀行對面的——珍珍熟食(老字型大小了,聽說有二十年的歷史了,最好吃的是奧鴨和鴨爪)
7 烤鴨 我的最愛
同豐路玉龍菜場邊上——北京烤鴨 (它旁邊是紫燕雞)
8 夫妻肺片
當然是紫燕百味雞的最好,也不便宜。但這家店牛的,每天不到七點就收了,賣完就關門,從不多做一點。
9 鴨血粉絲
感覺比較正宗的店在城北北門路上——金陵鴨血粉絲。
分五味的,八味的,十味的(就是幾種料)
10 雲南過橋米線
城北北門路上也有一家,比較有特色,忘記什麼名字了
11 灌湯包
最好吃的一家是南街上的一家小店(不是阿文湯包哦),在快樂進駐酒吧正對面的小店
4元一籠,咬一口,那個鮮啊,送清湯一碗。
12 米粉
南方的朋友一定喜歡吃炒米粉
人民醫院對面——櫻花XX店,8元一分肉絲炒米粉,地道的。
13 螺絲
這東西老少都愛吃,味道每個店都不同,今天推薦大家吃的是白湯螺絲
店名:德意樓(老店了,崑山人應該都知道) 柴王弄邊,和一品雞粥店是對門
這家螺絲,個大,肉肥,干凈。用白湯做出來的,微辣但很鮮,不是一班的好吃,我每次去都要雙份!
14 生煎包
人家都說崑山沒有好吃的生煎,其實有,只是不好找
我推薦的這家在什麼路上我也說不清楚,就是柏盧實驗小學那條路往西,和樾閣路交叉口的橋頭邊,有家上海生煎館,店很小,生煎賣得很快。去晚了就沒了。聽說是上海老夫妻倆開的。味道正宗,價格忘記了。
15 一品雞粥店(培本小街往北一些,北市街)
鴨血湯、白切雞(酥而不爛,鮮香可口)
16 回道巴蜀(中山路,天香館對面)
香菜扮花生
17 和興烤魚 (此店門面小不起眼,不過是偶在崑山吃過認為最好的燒烤店,便宜,味美,特色:烤魚/年糕...10個人不喝酒消費不過150塊,比小苗好N倍)〕
地址:震川菜場正門口向西第三個路口右轉100米左右,門口向西
18 老李土菜錧(萊茵廣場拉斯維加斯後面,是崑山最地道的東北菜,消費10人/200~250吃到吃不下,地三鮮,醬排骨,老白乾(以兩賣的)....正點)
19 沁園春(黃河路近同豐路口,酸菜魚特色,川菜聞名...消費稍貴
④ 請問蘇州哪裡有賣小康牛肉醬的,找也找不到。
水香菜場對面,龍西新村北門門口,有個阿姨賣小康牛肉醬的。
⑤ 崑山有什麼好吃的
三味圓又稱湯麵筋, 是崑山市周庄鎮的名餚特產。周庄三味圓的皮以麵筋為料,餡用雞脯肉、鮮蝦仁、豬腿肉加蔥姜、黃酒等調制剁細精製而成。用雞湯燒煮,皮薄餡嫩,晶瑩剔透,湯清味鮮,集點心、菜餚、鮮湯之美,輕輕一咬,鮮汁直淌,堪稱上品。
到崑山游覽玉峰山,人們總要去「奧灶館」品嘗一碗「奧灶面」。奧灶面以紅油爆魚面和白湯鹵鴨面最為著名。紅油爆魚面,面條細白,湯色醬紅;白湯鹵鴨面,白面白湯,原色原味。
奧灶面不僅選料講究,味美鮮醇,另外還有「三燙」的特點:面燙,撈面時不在溫水中過水,而在沸水中過水;湯燙,配製好的面湯放在鐵鍋里,用余火燜煮,保持其溫度;碗燙,碗洗凈後,放在沸水中取用,不僅保暖,還消毒衛生。因此「奧灶面」即便是在數九寒天,食之也能冒汗。
周庄位於蘇州城東南,崑山的西南處,古稱貞豐里。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周庄最為著名的景點有富安橋、雙橋、沈廳。周庄有許多特色小吃,最有特色的是沈萬三愛吃的肘子和豬蹄,其它特色食品還有萬三糕、童子黃瓜、蝦糟、三味圓及當地的水鮮等。
江蘇省崑山市,有一「奧灶館」,是個賣面條的百年老店。每天早上,這里門庭若市,車水馬龍,你進他出,絡繹不絕。來這里吃面的,不僅有近鄰,更有遠客,如上海、浙江和江蘇其他各地的,人們說「到崑山,不吃奧灶面,等於沒來崑山」。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崑山人把這一有特色的傳統小吃,精心製做,達到了極致的境界。這里的奧灶面,湯有湯的滋味,面有面的講究,澆頭有澆頭的配法。紅湯面配熏魚,白湯面配鹽水鴨腿,人們吃後,無不點頭稱好。小小面館,多時一個早上就能賣出3500碗,每碗16元,合計56000元。一碗面條引來如此眾多的客人來崑山,又因一碗面條讓人牢牢記住了崑山,奧灶面成了崑山市的一個經濟、文化、社會的亮點,著實為崑山的經濟騰飛、文化發展、社會進步增添了一把力。
⑥ 山東醬牛骨哪裡正宗
山東醬牛骨曲阜的正宗。
曲阜唯一一家秘制醬牛骨,特色牛排。牛骨是38一斤,很新鮮,熱著吃好吃,覺得油膩就蘸蒜,超級香。但是醬牛骨的出現,讓我又重新愛上了牛肉,牛肉還是堅韌,但是傍在骨頭上的貼骨肉跟大肉塊又是另一個味道,比燉的牛肉更難得的美味!
醬牛骨的出現,讓你又重新愛上了牛肉,牛肉還是堅韌,但是傍在骨頭上的貼骨肉跟大肉塊又是另一個味道,比燉的牛肉更難得的美味!
⑦ 牛的哪塊骨頭降著好吃
牛的哪塊骨頭降著好吃,一般推薦部位是牛脊骨、牛蒡骨,牛脊骨的味道相對來說會比較鮮美一些。像牛骨、牛筋、牛內臟、牛尾巴,這些部分不適合家庭操作,別聽商販忽悠你,一聽便宜就傻傻的購買,這3個部位才是家庭首選,口感鮮香一。
牛肉的烹飪有很多,煎炸炒煮皆可,但是我相信最好食用的做法莫過於醬鹵了。要說醬鹵牛肉,最好食用的部位就是牛腱子了,它可謂是「肉中嬌子」,肉質紅色
喜歡食用牛排的人一定會研究牛排的哪一部分是最好的,如菲力、沙朗、肋眼、紐約客、丁骨、紅屋、肋排、牛小排等,都是牛排的部位。那麼這些來自於不同部。
牛骨,尾椎的那一段,在冰箱里凍了許久年底清庫存,翻將出來,搞個補虛養血的湯,趁著冬日進補湯中牛骨性味甘咸微溫
想要輕易挨贏「哪裡的牛肉最好食用」這場戰役,恐怕沒那麼容易。至於牛肉的做。
⑧ 崑山啊有什麼好吃的店
崑山有三寶:並蒂蓮,瓊花,昆石,都在亭林公園內.姐妹面館總店(同豐路建委邊上) 分店(黃河路西灣新村門口) 炸醬刀削麵(應該是所有面館中味道最好的) 2 絲路面館(地址總是在姐妹面館的旁邊) 肉絲炒麵(他們家的炒麵是所有面館中味道最棒,面最勁道的一個) 3 傻子面館總店(黃河路近同豐路口)分店(珠江路靠近同豐路口) 牛肉湯面(所有面館中牛肉麵他們家的最好吃) 酸菜魚(18元一份,魚片嫩滑,酸菜是上等的好酸菜,湯汁鮮美) 4 湖南人家(同豐路玉龍菜場邊) 剁椒魚頭(個人認為是崑山最好吃的,我吃了崑山N家湘菜館啦,呵呵) 麻婆豆腐(相當的不錯,8元一份,太美味了) 5 炸串(這個東西當然算小吃哇) 同豐路建委9路車站前,銀夢酒家門口,大富豪夜總會門前(再找不到我無語了) 那家炸串,醬料很獨特,非常香,吃了說不定睡覺前嘴裡還有那味,呵呵 比較好吃的是土豆片、海帶、年糕、素雞片、里雞肉、雞尖 註明:這家的炸串一定要讓他抹辣的醬,其實一點不辣,非常香。 6 鴨爪 首推珠江路南苑新村小區里的的——駱記 這是我吃過的最美味的 鴨爪 同豐路建設銀行對面的——珍珍熟食(老字型大小了,聽說有二十年的歷史了,最好吃的是奧鴨和鴨爪) 7 烤鴨 我的最愛 同豐路玉龍菜場邊上——北京烤鴨 (它旁邊是紫燕雞) 8 夫妻肺片 當然是紫燕百味雞的最好,也不便宜。但這家店牛的,每天不到七點就收了,賣完就關門,從不多做一點。 9 鴨血粉絲 感覺比較正宗的店在城北北門路上——金陵鴨血粉絲。 分五味的,八味的,十味的(就是幾種料) 10 雲南過橋米線 城北北門路上也有一家,比較有特色,忘記什麼名字了 11 灌湯包 最好吃的一家是南街上的一家小店(不是阿文湯包哦),在快樂進駐酒吧正對面的小店 4元一籠,咬一口,那個鮮啊,送清湯一碗。 12 米粉 南方的朋友一定喜歡吃炒米粉 人民醫院對面——櫻花XX店,8元一分肉絲炒米粉,地道的。 13 螺絲 這東西老少都愛吃,味道每個店都不同,今天推薦大家吃的是白湯螺絲 店名:德意樓(老店了,崑山人應該都知道) 柴王弄邊,和一品雞粥店是對門 這家螺絲,個大,肉肥,干凈。用白湯做出來的,微辣但很鮮,不是一班的好吃,我每次去都要雙份! 14 生煎包 人家都說崑山沒有好吃的生煎,其實有,只是不好找 我推薦的這家在什麼路上我也說不清楚,就是柏盧實驗小學那條路往西,和樾閣路交叉口的橋頭邊,有家上海生煎館,店很小,生煎賣得很快。去晚了就沒了。聽說是上海老夫妻倆開的。味道正宗,價格忘記了。 15 一品雞粥店(培本小街往北一些,北市街) 鴨血湯、白切雞(酥而不爛,鮮香可口) 16 回道巴蜀(中山路,天香館對面) 香菜扮花生 17 和興烤魚 (此店門面小不起眼,不過是偶在崑山吃過認為最好的燒烤店,便宜,味美,特色:烤魚/年糕...10個人不喝酒消費不過150塊,比小苗好N倍) 〕 地址:震川菜場正門口向西第三個路口右轉100米左右,門口向西 18 老李土菜錧(萊茵廣場拉斯維加斯後面,是崑山最地道的東北菜,消費10人/200~250吃到吃不下,地三鮮,醬排骨,老白乾(以兩賣的)....正點) 19 沁園春(黃河路近同豐路口,酸菜魚特色,川菜聞名...消費稍貴 崑山,古稱「鹿城」,地處上海和蘇州兩大名城之間,是被譽為「百花園中一株幽蘭」——崑曲的發源地。 崑山旅遊資源豐富。有亭林公園內「百里平疇,一峰獨秀」的玉峰山,有被譽為「中國的土築金字塔」的趙陵良諸文化遺址,有盛產大閘蟹的陽澄湖,更有聲名遠揚的「中國第一水鄉」——周庄。 古韻崑山 與周庄相比,錦溪和千燈可謂「養在深閨無人識」,這里沒有周庄的喧囂和奢華,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水鄉風情。 錦溪的美,即在那沉澱著哀怨情懷的水冢。千燈的韻,即是從此處流傳而出的,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崑曲。 住在古鎮內,一枕小橋流水,而行人寥落,這已是江南古鎮中難得的美夢。 古鎮魅力:錦溪 千燈 崑曲發源地 食色崑山 崑山不僅風景秀麗,更是美食家的天堂,陽澄湖大閘蟹、奧灶面、周市燠鴨、正儀青團、周庄萬三家宴深受眾多遊客的青睞。崑山巴山鎮的巴山蟹,被譽為陽澄湖蟹中的極品蟹。 美味撩人: 最美大閘蟹 吃蟹寶典 奧灶館的紅油爆魚面 正儀青團子 最佳旅遊時間 崑山一年四季都有看點,全年皆宜。 崑山屬北亞熱帶南部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5℃。 每年4月-5月瓊花盛開,7月-8月並蒂蓮綻放,9月-11月大閘蟹上市,都是游覽崑山的最佳時節。 住宿介紹 崑山自古就是「吳中名邑」,商賈雲集,非常繁華。崑山的酒店旅館業也十分發達,現有酒店十幾家,大小旅館更是不計其數。 在崑山住陽澄湖邊上的度假村內享受湖景是眾多遊客的選擇,或住在繁華的市中心內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