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沙家醬牛肉是不是都偏咸
醬牛肉一般是鮮咸為主,不知道你說的這家牛肉因為沒有嘗過。你可以直接咨詢賣家確定。
下面來看一道醬牛肉的做法:
1、我們先把外層的多餘的筋膜去掉,然後拆成大塊,用清水浸泡3個小時以上,中途每一個小時換一次水,充分去除裡面的血水。這是做醬牛肉的第一泡——浸泡去血水。
2.大蔥切成段、拍散,生薑拍扁,幾根斤菜也拍散、切成段,香菜不用去根、也拍散切成段 放在一起,加入幾塊腐乳、20克甜面醬,20克生抽,再加入一些高度白酒,加入食鹽、白糖 味精、五香粉、雞粉、幾粒八角、一小撮麻椒 、一小撮小茴香、兩片香葉,加入一些清水用手抓勻備用。
3.牛肉浸泡好以後擠干水分,在肉塊上斬一些刀口、方便入味。醬牛肉想要好吃,「第二泡」也非常重要——醬泡入味,把剛剛調好的醬料倒在牛肉上面,充分的抓揉按摩讓味道滲入進去,然後用保鮮膜蓋住,放在冰箱中密封腌制12個小時,讓牛肉內外的鹽度、醬香味保持一致,口感均衡的醬牛肉,才算得上上等醬牛肉。
4.用醬泡、醬味有了,香味還不夠,我們還需要香料:桂皮、白芷、干辣椒、小茴香、香葉 、白扣、花椒、草果、丁香、陳、八角、兩顆黃梔子上色提香,用打碎,也不要太碎 容易留下料渣,香料的味道打碎後還能充分的揮發出來。也可以用擀麵杖手動磨粉,然後把打好的粉料用紗布包住、做成料包。
5.砂鍋中加入熱水,放入蔥姜、做好的料包、加入老抽、蚝油、生抽、再淋一些料酒、少許白酒去腥、食鹽、味精、雞粉、五香粉,還有非常關鍵的「3醬」——兩勺甜面醬、兩勺黃豆醬、幾塊腐乳,這三種醬均是發酵而成,是牛肉醬香味的主要來源,腌制時要放,鹵制時也要放,醬料的用料一定要足,才能突出醬香的口感。大火把湯汁燒開、把醬料攪化。
6.經過醬泡入味的牛肉從里到外都透著醬紅色,這個時候的底味已經很足了,把上面的料渣清理掉,然後放入鍋中進行深度加工。
7.做醬牛肉千萬不能焯水,牛肉也要開水下鍋,防止肉質中蛋白質收縮,肉塊發柴、燉不爛。把牛肉放入調好的砂鍋湯中,這里料湯一定要沒過牛肉,才能保證味道和色澤一致。大火煮至再次開鍋,把血沫去干凈,這個血沫一定要多撇幾次以保證牛肉的醇香。
8.沒有溢出來以後放入兩根斤菜、一整個青椒,芹菜和青椒能夠發揮獨特的去腥增香的效果。然後蓋上鍋蓋,轉小火燉煮一個半小時,一定要小火燉,大火容易把牛肉燉散。
9.一直燉到牛肉能用筷子輕松扎透就可以了。
這個時候關火,先不要著急出鍋,蓋上鍋蓋繼續燜至湯汁自然冷卻,這是做醬牛肉的「第三泡」——讓醬香味直達深處,這樣的牛肉更有味兒。
2. 沙家醬牛肉沙老大和品味來是一家嗎
燉牛肉各家有各家配方燉出的牛肉味道各有不同,如果是一家沒必要用二個品牌。
3. 醬牛肉怎麼做好吃
醬牛肉
1、製作醬牛肉,首要選擇牛腱子,最好是前腿,肉質緊實口感好,肉質紅色,肉中含筋,呈紅白鑲嵌,鹵熟之後,牛筋色黃而透明,非常的美味。
牛腱子先浸泡血水2個小時,起鍋燒水,涼水下入牛腱子,放入薑片和料酒,焯水5分鍾左右,撇掉干凈的浮沫。
2、另外准備一口鐵鍋,在鍋底最底部,放一個篦子,這樣可有效防止牛肉粘鍋,因為牛肉燉煮的時間過長,鍋體的溫度高,容易粘鍋,高壓鍋則不需要放。
3、准備大料的時候,可以按照自己口味來,分享給大家一個醬牛肉的配方,不敢說第一,但味道絕對好吃,八角2個,桂皮1根,香葉3片,干辣椒2個,白芷3片,陳皮1塊,小茴香一把,冰糖4塊,另外還可以准備一些紅茶,可軟化牛肉,加速出鍋。
4、把肉放好,加入適量的開水,放入大料,最好用料包裹住,避免弄得到處都是殘渣,另外再加3勺料酒,3勺生抽,1勺老抽,2勺黃豆醬,1勺蚝油,攪拌均勻,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一個半小時,關火不要著急動,再燜半個小時。
5、如果熱切會散開,最正確的做法,就是浸泡一個晚上,讓肉質更緊實,還能入味上色,第二天再撈出來,此時的醬牛肉,色香味俱全,這樣的口感吃起來更緊實。
6、用鋒利的快刀,改刀切成薄片,涼切不散,紋路清晰,特別漂亮,酥嫩爽口,不硬不柴,當成下酒菜,最合適不過了。
4. 開封有哪些好吃的
小籠灌湯包
開封小籠灌湯包已有百年歷史,創始人是黃繼善。現有國營第一樓包子鋪經營,是著名風味面點。
原料配方:
精粉5公斤豬後腿肉5公斤小磨油1250克醬油400克料酒150克薑末150克味精55克鹽100克白糖35克
製作方法:
1.將豬後腿肉絞成餡,放入盆內,加上醬油、料酒、薑末、味精、鹽、白糖。冬季用溫水4升,夏季改用涼水3.5升,分5~6次加入餡內,攪成不稀不稠的餡,最後放入小磨油攪勻。
2.將面倒入盆內,兌入2.5升水(冬季用熱水,春秋季用溫水,夏季用涼水),把面和勻。和面時不要將水一次倒入,先下少許水,抄成面穗,再逐步把水下足和成面塊揉勻。反復墊面三次,將面由軟和硬。再用手沾水扎面,和成不軟不硬的面塊。
3.將和好的面從盆里抄在案板上,反復揉,根據面的軟硬情況適當墊入乾麵,反復多盤幾次,搓條,下成15克重的面劑,擀成邊薄中間厚的薄片,包入20克重的餡,捏18~21個褶。
4.將包子生坯放入直徑32~35厘米的小籠里,用旺火蒸制。蒸的時間不宜過長,長了包子易掉底、跑湯,要隨吃隨蒸,就籠上桌。食用時配香醋、蒜瓣。
產品特點:
皮薄餡大,灌湯流油,成品出籠後提起來像燈籠,放下去像菊花。
第一樓包子
這是開封從古至今就有名的第一樓包子,它的特點就是皮薄餡鮮,屬於灌湯包。皮不是發酵的面蒸的,就像餃子皮,但很爽滑,餡鮮而細膩。配上老陳醋,味道更獨特。
馬豫興「桶子雞」
桶子雞系開封特產名菜,它選用當地的優質筠母雞,採用百年老湯煨制而成。色澤金黃,肥而不膩,鮮嫩脆香。「馬豫興」是開封有名的傳統食品老店,全名「清真馬豫興雞鴨店」。最初於清同治三 年(1864年)由馬永嶺在鼓樓東南側設店開業,桶子雞是其經營的主要品種之一。
「馬豫興」桶子雞體形渾圓完美,色澤鵝黃,油潤光亮,食之肥而不膩,咸香嫩脆,略透荷香,成為開封酒會宴席上必備名菜。 燒雞,北宋稱「熝雞」。熝,即煨烤之意。北宋時期東京(開封)城內經營熝雞的名店眾多,爭相媲美,製作工藝極高。
三鮮蓮花酥
三鮮蓮花酥,形態如同含苞初綻的蓮花,味道芳香、酥鬆可口,是開封著名的傳統糕點。三鮮蓮花酥選用精粉、白糖、雞蛋、豬油、麵粉按分配比例製成面團;把棗泥、山楂糕、蜂蜜、香精製成餡料,用面團包餡製成高樁、圓形坯子,最後,用刀輕刺三下,使餡外露,以雞蛋剝皮入爐烘烤。經精製加工而成的三鮮蓮花酥,色調淡雅逼真,形象惟妙惟肖。食之,使人心曠神怡,大有吞食仙果之感。
五香兔肉
一提起開封的五香兔肉,許多外地人都會贊不絕口。五香兔肉,工藝獨特,鹵制精良。一般選用1.5公斤以上的野兔製作。先將野兔開膛,剝以去內臟,風干七天以後,入冷水浸泡,然後剁成塊,用開水氽後洗凈,分層次擺入鍋內。擺放時在中間留一圓洞,再把花椒、大茴、小茴、砂仁、蘋果、豆蔻、丁香、冰糖、面醬、白糖等輔料按比例配好,放入圓洞中兌入老湯,用武火燒煮一小時後,再用文火煮一小時,涼後撈出即成。成品香味撲鼻,無草腥味,咸香發脆留味綿長。
開封套四寶
套四寶是開封的傳統菜餚,堪稱「豫菜一絕」。「套四寶」絕就絕在集雞、鴨、鴿、鵪鶉之濃、香、鮮、野四味於一體,四隻全禽層層相套,個個通體完整,無一根骨頭。每當酒席宴會上過幾道菜之後,這道菜便用青花細瓷的湯盆端上,展現在食客面前的是那體形完整、浮於湯中的全鴨。其色澤光亮,醇香撲鼻。當食完第一層鮮香味美的鴨子後,一隻清香的全雞便映入眼簾;雞肉吃後,滋味鮮美的全鴿又出現的面前,最後又在鴿子肚裡露出一隻體態完整,肚中裝滿海參丁、香菇絲和玉蘭片的鵪鶉。一道菜餚多種味道,不肥不膩,清爽可口,回味綿長。套四寶屬衙門派,製作精細,色香味形十分講究,製作時費工費時,技術不過三硬不行,火候掌握不好也不行最復雜的是剔骨,全神貫注,猶如藝術雕刻。以頸部開口,將骨頭一一剔出,個個原形不變。有的地方雖皮薄如紙,但仍得達到充水不漏。剔骨後將四禽身套身、腿套腿,成為一體。套四寶始創於清末開封名廚陳永祥之手,陳曾為慈禧太後辦過「御膳」。陳家名菜達300多種,「套四寶」屬其的一顆明珠,目前由陳景和三兄弟繼承祖業,將此菜發揚光大。
鯉魚焙面
"開封溜魚焙面"是開封的傳統依然佳餚之一,久負盛名。焙面也稱龍須面。據《如夢錄》記載:明清時,開封每年農歷二月初二,稱為"龍抬頭","筵客吃龍須面,節禮送面"。當時製作"龍須面"。只是用水煮熟,後改炎焙制的方法。故稱為"焙面"。
鯉魚焙面是開封傳統-名菜,由"糖醋熘魚"和"焙龍須面"兩道名菜配製而成。傳說,清代慈禧太後逃難時停留在開封,開封府名廚貢奉"糖醋熘魚"和"焙面"。慈禧見狀後,心血來潮說道,鯉魚靜躺盤中,大概是睡著了,應該給它蓋上被子,免得受涼。隨之起筷將"焙面"覆蓋魚身,"鯉魚焙面"從此傳為佳餚了。其特點是色澤棗紅,軟嫩鮮香;焙面細如發絲,蓬鬆酥脆。
鯉魚焙面選料嚴格,製作精細。它是用開封黑崗口至蘭考東頭這段黃河出產的鯉魚(重一斤左右)。這種魚肉味純正,鮮美肥嫩。鯉魚經過初步加工後,兩側剞成瓦楞花紋,下入熱油鍋內炸透;再加以白糖、醋、薑汁、蔥花。
菊花火鍋
菊花火鍋盛行於晚清宮廷內,傳入開封以有近百年歷史。因開封的市花是菊花,因此原料來源得天獨厚。它以鮮魚為主(有「四生」和「八生」之別)。火鍋內兌入雞湯滾沸,取白菊花瓣凈洗,撕成茬絲灑入湯內。待菊花清香滲入湯內後,將生肉片、生雞片等入鍋湯熟,蘸汁食用,其滋味芬芳撲鼻,別具風味,被視為火鍋家庭中之上品。
大京棗
大京棗是開封糕點的傳統名產,素負盛名。大京棗古稱「蓼花」,它以優質糯米、糖粉、飴糖、植物油等為主要原料,經過制坯、油炸、透漿、拌糖粉幾道工序製成。成品呈圓柱形,金黃色,外粘白糖,外觀飽滿,膨脹適度,內部組織為絲網狀,無空洞,無硬心。吃著酥香可口,入口即化,營養豐富,是老少皆宜的美味糕點。
燴面
用上好的羊骨湯加上枸杞、沙參還有很多葯善墩的哦!
雙麻火燒
此點是開封名小吃。多作早點、夜宵。配油茶吃。
原料配方:麵粉2.5千克植物油1千克大料面5克芝麻500克鹽50克
製作方法:
1.制芝麻仁:將芝麻用涼水浸泡至用指一捻能去掉皮時,撈出瀝干水分,用石臼搗或用抹布裹住揉搓,將芝麻皮去掉,成芝麻仁待用。
2.制酥:鍋置火上,倒入油600克,燒至八成熱,將鍋端離火口。放入麵粉1.5千克,用鐵鏟翻勻,攤在案板上晾涼後,加入鹽、大料面,用手揉成酥面團。
3.制皮面:將另外1千克麵粉倒在案板上,中間扒一下小坑下入400克植物油、約500毫升水,拌和均勻揉光成皮面團。
4.成型:按皮面四成,酥面六成的比例,用皮麵包著酥面,擀成1厘米厚的長形片,順長折起來再擀薄,反復二三次。最後捲成卷。揪成50克一個的劑子,逐個揉圓,用手按扁。另取如小棗一樣大的面塊,沾上油,包在中間,用擀麵杖擀成邊厚中間稍薄的圓餅。把圓餅兩面刷上水,粘上芝麻仁,正面(即光面)粘的芝麻多些,背面粘的少些。逐個做好放在案板上。
5.烤制:鏊子放火上,擦凈,燒至七成熟,用刷子刷上一層油,將做好的餅背面(收口的一面)向下,放在鏊子上焙。至底面發黃時翻身。鏊子上再刷油,燒餅在鏊子上邊焙邊轉動,焙成均勻的金黃色時起出。再將餅下入爐膛內烤。先烤背面,燒至餅虛紅黃色即成。
產品特點:口感酥焦,透五香味。
芝麻翅中翅
到開封你要吃正宗的豫菜——這里可是千年開封府啊!豫菜的用料一般都很家常,妙在調味和火候。芝麻翅中翅其實就是腌雞翅外裹蛋汁再蘸芝麻,放油中炸。炸熟的蛋汁酷肖蟬翼。豫菜中難得有這樣美麗又美味的菜。
紅薯泥
凡吃過杞縣紅薯泥的人,無不嘖嘖稱贊杞縣人的獨具匠心。名食紅薯泥的主要原料就是我們常見的紅薯,有些地方也叫「白薯」、「地瓜」、「番薯」。它的製作方法很講究,需先把紅薯煮熟,剝掉外皮,去其內絲,用干凈的白布包裹起來,軋壓成泥,然後將白糖倒入鍋內化成糖漿,兌入香油、紅薯,不斷攪拌,呈柿紅泥狀。裝盤後,分層放山楂丁、玫瑰片、青紅絲、桂花糖即成。此菜味道甘甜,爽口開胃,色澤鮮艷,營養豐富。
花生糕
開封盛產花生,以花生為原料製作的花生糕,獨具地方特色,久負盛名。該品以精選花生仁為主料,輔以白糖、飴糖等。經過熬糖、撥糖、墊花生面,刀切成形等工序製成。成品呈片狀,多層次,顯細明網路,疏鬆度強;食之口酥鬆脆,香甜利口,含口自化,為廣大群眾所喜食。
1 .龐記桶子雞。 地點:20路公交學院門。路北的回民市場北頭。
2 .閃味胡辣湯 。(早餐) 地點: 9路公交包 公祠大門向西20米路南
3 .上當一回。 (麻辣粉) 地點: 9路公交 中山路5小對面。有很多的連鎖店。
4 .口福居 。 (涮羊肉) 地點:13路公交西門大街大梁門下。
5 .大梁包子。 (早餐) 地點:13路公交書店街南口。
6 .化三驢肉湯。 (早餐) 地點:18路公交小街道,記不住了。
7 .白記羊蹄。 (夜市) 地點:13路公交下午在書店街中段。
8 .白記花生糕。 地點:9路公交 寺門。
9 .沙家醬牛肉。 地點:9路公交 寺門。
10.麻辣花生。 地點:1路公交 二師附小隔壁。
11.三盛公燒雞。(夜市) 地點:8路公交 三毛時代廣場南50米。
12.雞頭三 。 地點:10路公交北門大街(北門大街禮拜堂南10米)。
13.馬豫興燒雞 。 地點:9路公交學 院門回族食品街對面。
14.溫州紅皮鴨店。(連鎖) 地點:8路公交 西司廣場
15.老婆泡饃。 地點:1路公交 振和西臨的小街中段。
16.燒餅。 地點:13路公交徐府街中間,路北。
17.漢中米皮 地點: 康太家園東門對面的
18.自中刀削麵。(推薦鹵雞肝) 地點:9路公交 大紙房街,5中對面。
19.黃家包子。 地點:10路公交西司廣場。
20.一樓包子。 地點:10路公交四面鍾。
21.朱廣義包子。 (早餐) 地點:13路公交醫專西臨50米。
22.聚朋扣碗 地點:9路公交 兒童醫院西臨100米。
23.雞血湯 地點:9路公交 6中斜對面胡同口裡。
24.菜角 (早餐) 地點:1路公交 宋都御街牌坊下東口,東角樓後,原回民區。
25.燒餅不小 地點: 河道街上。
26.三元扣碗城 地點:5路公交 朱雀園對面的內環路,臨近三職專。
27.葵瓜子 地點:8路公交 市環保局旁邊,趙三洲挨著那兩家。
28.葵瓜子 地點:10路公交丁角街虎子家。
29.眼鏡羊肉串 (夜市) 地點:13路公交勞動路十子口往北50米路東。
30.拜記甜食 (夜市) 地點:1路公交 宋都御街 牌坊下東口,原回民區。
31.天力的冰粥 地點:13路公交鼓樓廣場天力麵包房。
32.蘭州釀皮 地點:9路公交 相國寺對面的小胡同口。
33.擀麵皮 地點:8路公交 寺後街,聯通營業廳旁。
34.科技炸雞 地點:8路公交 寺後街,聯通營業廳旁。
35.延慶觀炸雞 地點:9路公交 大紙房街,5中對面。
36.餛飩 (連鎖) 地點:13路公交大梁路上的曹家餛飩。
37.燒餅 地點:13路公交市第一人民醫院門口的都不錯。
38.趙記艮焦花生 地點:9路公交 汴京橋北邊的街,有家趙記艮焦花生。
39.驢肉燴面 地點:18路公交市25中門口。
40.包子 (早餐) 地點: 市樂器廠南臨路口。
41.稻香居鍋貼 地點:1路公交 宋都御街路南。
42.刑家鍋貼 地點:9路公交 空分廠附近。
43.炸鵪鶉 地點:8路公交 三毛時代廣場對面。
44.黃悶魚 (夜市) 地點:1路公交 鼓樓廣場,具體哪一家我忘了,查證後再更新。
45.烙饃麻葉兒 地點:無固定地點,一個老太太,推車到處轉。
46.兩口烙饃麻葉兒 地點:1路公交 鼓樓廣場,人民大樓後門。
47.華僑卷粉 地點:13路公交馬道街南頭,夫妻兩個賣的,達芙妮旁邊
48.涮菜 (夜市) 地點:1路公交 二師附小旁邊
49.涮牛肚 (夜市) 地點:13路公交勞動路口夜市,人最多的那家。
50.羊雙腸 (早餐) 地點:13路公交新街口孫記,路南。
51.羊肉湯 (早餐) 地點:9路公交 寺門
52.尚家鍋葵 地點:小街道,記不住了。
53.餡餅 (夜市) 地點:8路公交 城隍廟街。6:00去。
54.肉菜合 (夜市) 地點:10路公交西司廣場夜市
55.白激饃 地點:13路公交三聖街口.
·黃燜魚·餛飩
·雲吞·羊肉水餃
·火燒夾羊肉·油茶
·豆沫·胡辣湯
·麥仁湯·烤羊肉串
·桶子雞·燒雞
·五香兔肉·板羊肉
·醬牛肉·燒麥
·燒餅·涮牛肚
·白激?nbsp;·炒餅
·燒烤·雞蛋灌餅
·羊肉炕饃·煎餅果子
·糖炒栗子·酸辣面魚
·杏仁茶·蓮子粥
·八寶粥·冰糖紅梨
·江米切糕·江米甜酒
·羊蹄·花生糕
·小籠包子·鍋貼
·炒涼粉·雞血湯
·拉麵·油潑面
·燴面·刀削麵
·雲絲面
罐燜羊肉串廣東雲吞四川涼面
榨甘蔗汁 炒冰 炒冰 大湯圓 冰赤豆羹
5. 開封的小吃什麼最有名啊,最愛後能推薦一些好的店鋪,要具體的地址啊
1.名稱:海洋羊肉串 地點:內環路口(河南大學醫院對面) 特點:最好吃的是羊板筋. 價格:羊腰1.5元 羊肉0.5元 肉筋0.2元
2.名稱:閃味胡辣湯 地點:包公祠大門向西20米路南 特點:胡辣湯肉多實惠. 價格:湯1.0元一碗
3.名稱:香辣魚庄 地點:老七中路口(汴京飯店北50米)怪味樓西鄰 特點:香辣爽,味道超好,鯰魚為底最好. 價格:鯰魚12塊一斤,可來料加工,加工費6塊一斤.
4.名稱:燜羊肉串 地點:西司廣場(只有一家) 特點:口感好,味道香. 價格:羊肉串2.5元
5.名稱:老白家牛肉湯 地點:南土街(順河醫院對面) 特點:丸子不錯,湯不錯. 價格:3.0元起
6.名稱:北京館 地點:南土街(三毛隔壁) 特點:炒餅. 價格:3.0元
7.名稱:閆記寺門牛肉湯 地點:西坡街路西 特點:肉好吃 湯好喝 價格:3.5元起 鍋燴一塊5毛
8.名稱:潮州肉丸城 地點:西門大街(東方經典隔壁) 特點:肉丸筋道 價格:適中
9.名稱:上當一回 地點:中山路派樓下 特點:價格便宜 麻辣鮮香
10.名稱:汴來順飯店 地點:西西花園對面 特點:每日的特色菜口感不錯 每個特色菜的價格在15~30之間
11.名稱:口福居 地點 西門大街西口 特點:北京正宗涮羊肉
12.名稱:庄媽媽龍蝦 地點 康太家園對面 特點:龍蝦味美可口 價格適中
13.名稱:老兵尼特 地點 學院門回族食品街對面 特點:三層火鍋 價格:底料26元.羊肉15元
14.名稱:馬豫興燒雞 地點 學院門回族食品街對面 特點:老字型大小 價格:貴
15.名稱:李記烤羊肉串 地點 東京大市場(河大東) 特點:聽說 價格:串0.5元
16.名稱:許記五香雞血湯 地點 汴京飯店下 特點:味道鮮美 價格:1.5元起
17.名稱:雞頭三 地點 北門大街(北門大街禮拜堂南10米 特點:雞頭為主要特色 價格:便宜
18.名稱:付二炒餅 地點 西司夜市(工商銀行下) 特點:薄焦脆香 價格:3.0元
19.名稱:溫州紅皮鴨店 地點 西司廣場 特點:牛肉,鴨爪 價格:偏貴
20.名稱:紅樹林家常菜 地點 中山路 特點:菜味可口 價格:三到四人100圓以內
21.名稱:金記煎餅果子 地點 徐府街東口 特點:香脆可口 價格:2.5元一個
22.宋門外,鞭炮公司隔壁 蜀秀苑
23.寺門 海記 麻辣羊蹄
24.名稱:羊肉炕饃 地點:學院門夜市(聯通門口) 特點:綠豆湯免費.
25.名稱:白家麻辣羊蹄 地點:鼓樓夜市 特點:爛、香. 價格:5元/斤
26.勞動路口:五香熱羊腦 送喜米線隔壁的一個甜品攤的:羊肉炕饃 黑米粥,好吃。
27.勞動路口:炒河殼 味美、實惠,價格應該在5元錢一盤
28.三里堡夜市華美傢具城門口有家雞血湯,價格2元起價有雞珍和蘇肉,兩樣都要是3元,湯比較鮮美
29.肉夾饃,西門大街原開封醫專向西兩百米,路北!
30.學院門夜市從南數第一家.
揚記的:烤羊排.有10元小的.15元大的.烤羊腿.15元一個.
31.好吃的「綠豆糕」 東司門往北有一里,東棚板街口,是一輛糕點車名字叫「右司關口糕點」,5毛/個,或者4元/斤,不加色素,特純的綠豆
32.好吃的「牛肉麵霸」 河大東京大市場的夜市上,在城牆跟,路南,他的油潑面超好吃,吃了他的你就不想別的了 3元/碗
33.好吃的「羊肉泡饃」 南關華美傢具樓下夜市上,路南,4元/大碗,配上糖蒜(免費),爽!
34.好吃的「油茶,南瓜湯,鹹菜」 大南門外夜市上,路南,1元/碗,鹹菜2毛/小碟,我最喜歡吃他們的鹹菜了,在那吃完了還要帶回家點第二天早上吃
35.燒餅;徐府街中間,路北;做的比較認真;五毛一個
36.地點在東司門向北的那條路上,(就是三路車,從火車站到鐵塔公園的那個路線)從南向北,由汴京飯店開始的第二個路口(第一個是雙龍巷,第二個是右司官口,第三個是北道門。路東的,在東棚板街的路口。她家的三刀超級好吃,三塊五一斤。
37.康太家園東門對面的漢中米皮
38.大紙房街,5中對面,自中刀削麵.強烈推薦裡面賣的鹵雞肝
39.西司廣場夜市,伊園飯店附近,小慶燴面,燴饃.
40.西司廣場夜市,黃家包子對面,伊斯蘭眼鏡燒烤
在西區的康太家園往北200米左右,路西,名字是「香辣魚」,雖然店小,裝修一般,但是味道滿好,很獨特,價錢也不貴,青魚和鯉魚都是10元一斤
41.勝利市場 有2家 賣鹵肉的 他們的麻辣牛肉感覺不錯。料一定讓他們放足
42.聚朋的扣碗也不錯啊(兒童醫院附近)還是胭脂盒有家胡辣湯的煎包很好吃
43.6中斜對面胡同口的雞血湯
44.兒童醫院對面的州橋煎包、胡辣湯
45.市公安局斜對面的扣碗
46.自中刀削麵 (開封市五中對面)
47.開封少見的正宗油條:石橋口,北100米路西
48.午朝門路西的菜角不錯,河道街的燒餅不小,4毛
49.正點的五香新疆豆腐 地點:勝利市場北半段,第一家
50.三元扣碗城 朱雀園中行對面的內環路,臨近三職專,5元一碗 最好吃的是腐乳肉,一有時間就會去那裡吃上一碗,那的冷盤和熱菜都很實惠,而且便宜,主要是味好,一盤韭黃肉絲才8元。而且給夠份量。
51.雞蛋灌餅,春卷:二師附小南邊路口。
52.葵瓜子:丁角街趙五洲挨著那兩家。
53.爆米花:大粱門老三屆飯店西臭乾子挨著那家,是個男的,熟客很多,量多味美。下班路過總要捎點。
54.穆家烤魚清真大排擋的烤黑魚以及羊肉串腰子,砂鍋做的可以打90分(位置在夜市最南邊)
55.三妞大排擋,燒茄子,燒大腸,全鍋砂鍋。(夜市從北數第三或第四家,是本夜市生意最好的大排擋)
56.老大牛肉拉麵王,拉麵,刀削麵(三妞大排擋隔壁,無論什麼時候這兩家都是挨著)
57.今天剛吃了一家的泡饃,味道不錯,冷盤拌的也很好吃,地點在西坡街三毛超市的那條路上,小碗是兩快五吧,店名是:同和軒泡饃,上面還寫著毛注席吃過的
58.西司附近有一家 地鍋雞很不錯
59.馬華拉麵 學院門那土街的胡同里
60.炒赤豆:地點,勞動路口休閑餐吧 特色,好吃實惠 價格,3元/份(好象)
61.上當一回:地點,新街口西南角向西50米 特色,麻辣鮮 價格,不怎麼買單,和市面上一樣吧!
62.擀麵皮:地點,五福路東段路南「擀麵皮大王」 特色,香辣 價格,1.5元/小碗 2.0元/大碗
63.胡辣湯:地點,勞動路南頭路東 特色,人多味美(嘻) 價格,0.5元/碗(肉的哦)在那裡吃早餐,一元錢吃飽!(油條0.25元/根)
64.西司廣場夜市的韓記杏仁茶、八寶粥、干凈、味道很好
65.曹門往東勞動路再朝北一點兒,路西,義盛齋羊肉湯,湯鮮,肉味兒好,品種齊全,3元起,朋友們去嘗嘗
66.汴京公園往東1200米的勞動路十子口往北10米路東的,就一家「臭乾子」。菜串就再往北走10米!兩家的辣椒都巨有特點!
67.好吃的雞血湯 地址在禹王台小學對面,每天早上9點以前出攤,晚上5。30以後出攤。如果大家不知道禹王台小學,可以順著開封高中那條路一直向東走,看到第一個地下道向右拐,一直走就能看見那個小學了。
而且她那兒的也不貴,小碗1。5,大了2塊。還有肝和丸子什麼的,種類很多
68.京西賓館西西臨的一家紅藩西域面館味道不錯,值得一去。價格適中!環境也不錯。就是那隻買金星啤酒!沒有汴京的
69.名字:拜記甜食 地點:宋都御街 牌坊下東口朋友已經在那裡吃了8年了,她是這樣形容那裡的甜食的原料都是天然的,自製的,甜而不膩,口味純正,品種很多。特別是玫瑰汁鮮奶,橙汁,關鍵是價格不貴,
70.勞動路南口的涮菜真叫一絕,是夜市出灘啊!大家一定要試試啊,再叫上一瓶冰鎮啤酒,滋味美極了!
71.寺門往西走,7中往東走,在路北的一個小小的樓洞里,隱藏了一家超級好喝的胡辣湯,比閃味的還要好喝啊!每天早上出灘超過10點就很難喝到了,賣空了!
小碗0.7元 中碗0.8元 大碗1.0元
喝這家胡辣湯的時候最好不要配油餅吃,要配個饅頭吃啊,更加好吃啊------好多次喝出的經驗啊
72.書店街北頭,曹記,這家店有年頭了,裡面的原汁赤豆很好吃的說,還有黑涼粉也不錯
我每次必點的,大家可以嘗嘗
73.爆米花,一個是書店街北頭的,也叫曹記,另一個在東苑大酒店路口,第一家,這倆家的米花奶味實足,不過都是傍晚才出來
74.天力的冰粥很不錯的
75.三勝前街市場北頭李記拉麵 大3.00 小 2.50
76.東郊宋門往南100米,空分廠對面,北京面館,那裡的真菌面,特性,湯跟牛奶似的,白白的,菜也不錯,面是5元一碗,
77.胭脂河市場的鴨血湯不錯,裡面有粉條,據說是南京風味小吃
78.米線:北土街的「尚記米線」。空分集團附近的「霍記米線」在開封也比較有名,分店挺多,我感覺是味道一般,給的多可能是一方面吧。河大南門有個胖嫂米線也不錯,人真的很胖,很好認的。不錯做的米線確實不錯。其他的都沒感覺。雲南過橋米線本人真的享受不了。
79.米粉:省府西街小學斜對面的「桂林米粉」,東苑大酒店對面的和他是一家。
80.炒涼粉:感覺馬道街中間有家可以,夜市南邊從右數第一家的,東苑夜市路北的那家也可以。就是感覺給的太少。
81.釀皮:本人覺得相國寺對面的小胡同口那裡的「蘭州釀皮」好吃。
82..麻辣粉:上當一回的我感覺有的店做的可以,有的就不好吃。
83.涼皮,米皮,涼面:我覺得西郊商場的長風花園那裡的「秦鎮大麵皮」那家的,這三種做的都不錯,我經常在那裡吃。馬道街鋪鴿市那裡有家調的涼皮也不錯。挨著賣熟肉的那家的炒米皮可以。
84.涼面我覺得以前三星的涼面好吃。現在好象搬到鋪鴿市那裡了,是個小飯店的門面,門口有招牌。
85.餛飩:五福路那裡有個「福建千里香」的。給的實惠,味道也好。好象在市裡也有家分店,具體位置我不太清楚。
86.雞血湯:蔡河灣那裡的是我喝遍開封市的覺得最好喝的。延慶觀那裡的一般般,沒感覺。
87.宋都御街往裡走,有個解放胡同,晚上有一家雞血湯味道可不錯,我感覺比蔡河灣的還好喝,他那兒還配有不同扣碗,有牛肉丸子,雞酥肉,雞珍和雞腰。其中雞珍最好吃,是他們自己家鹵好又蒸出來了,味道很不錯。
價格適中喝湯是1.5一碗加丸子,酥肉,雞腰是3.00元 加雞珍是3.5元!
88.羊肉串:西司廣場夜市新疆烤羊肉串,馬道街拿拿味
89.冰赤豆:東苑那裡的一家好喝,裡面有葡萄乾,玫瑰葉,豆也煮的好。
90.燒餅:大家去第一人民醫院門口買吧,那裡競爭得可厲害,個大又便宜。
91.五香花生:汴京橋北邊那條街有家趙記艮焦花生(5元), 秀水胡同市場那兒一小路口也不錯,什麼時候買都是熱的呢
92.三刀:雖然滿大街都是,寺門南邊小路口有一特胖老太太賣的三刀,綠豆糕,花生糕。
書店街中間一家老店三刀等甜點比別地兒貴些。
93.學院門萬家的切糕.
94包公祠西10米,老婆燴面.4塊錢小碗.
95.書店街南口岳記板栗.
96.西司廣場夜市山東大煎餅.
97.西司廣場夜市容氏江米甜酒.
98.西司廣場夜市雷記烤魚.
99.十三中學校門口炸燒餅.
100.馬道街羅賓漢專賣店對面,姐妹卷粉.素的8毛.肉的1塊.只有這里才有買
6. 有沒有好吃的醬牛肉推薦呢
醬牛肉鮮味濃厚,口感豐厚,經常被切成片狀當做下酒菜來食用。冬天食用醬牛肉還有暖胃驅寒的功效,是冬季進補的佳品之一。今天,老師就為大家帶來這道醬牛肉的做法,快去學起來吧!
食材:
牛腱子肉800克、洋蔥四分之一、姜1小塊、大蒜2個、耗油1勺、紅燒醬油4勺、黃豆醬2勺、冰糖15克、鹽5克、桂皮八角各1克、香葉白芷等大料5克、干辣椒2個。
做法:
1、牛肉洗干凈備用。把2勺黃豆醬、1勺耗油、一勺紅燒醬油調成醬汁。
2、在電壓力鍋內加入適量水,沒過牛肉,將糖、大料和醬汁放入。
3、蓋上鍋蓋,按牛羊肉鍵,壓力調節到70把牛肉壓熟,此過程約40分鍾。
4、牛肉壓好後,待壓力鍋排氣後把牛肉和湯水倒入鍋中,加入3勺老抽和鹽,中火煮。
5、煮到湯汁濃稠時關火,將牛肉撈出晾涼切片即可。
這樣,醬牛肉就做好啦!在家的朋友,可以再准備些小料,涼拌、蘸汁兒或者蘸辣椒油,都是非常美味的哦!如果你喜歡美食,想學烹飪的話,歡迎您隨時前來咨詢喲~~
7. 醬牛肉哪個香料最提香
大家好,我是拉麵那些事兒 ,本人從事蘭州牛肉麵行業多年,對於醬牛肉的製作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醬牛肉用哪個香料最提香,我相信我的回答含金量是最高的,下面我就分享下個人對於醬牛肉香料選擇的使用經驗。
個人主頁有一系列蘭州拉麵製作視頻教程和拉麵各種配方的分享,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下
醬牛肉香料配方分享前言: 醬牛肉的口味有很多種,其中以突出肉香味和料香味的醬牛肉最受歡迎,而在這種兩不同口味醬牛肉的製作中,製作方法大同小異,區別就在於香料的選擇與使用,選擇正確的香料鹵制醬牛肉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香料: 八角4克,桂皮2克,白芷2克,山奈1克,胡椒1克,小茴5克,花椒5克,香果1克,白寇4克,丁香1克,草果3克,香葉2克,甘草1克,山楂1克,良姜4克,畢拔4克,砂仁2克
10斤高湯,50克冰糖,鹽50克,味精50克,生抽120克,老抽適量即可。
提示:個人主頁有醬牛肉製作視頻教程,有不懂醬牛肉製作過程的可以去看下。
個人主頁有各種鹵菜製作講解和鹵菜香料配方的分享,定時解答鹵菜製作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
突出醬牛肉的肉香味,用這兩種香料提香【草果】
在鹵菜的製作中,牛肉類食材的鹵制必不可少的一味香料既是草果,因為草果的去異增香效果明顯,很多香料其實都具有去異增香效果,但是針對某一肉類食材去異效果好的香料僅僅也就幾種,例如:草果針對牛肉的腥膻味的去除效果好,白寇針對羊肉的腥膻味去除效果好,白芷針對禽類的腥騷味去除效果好,草寇針對豬肉類食材的毛腥味去除效果。
牛肉想要肉香味濃郁,就必須要去除牛肉上的腥膻味,因為腥膻味會壓制住肉的醇香味,所以草果的使用添加可以有效地解決異味,從而提升醬牛肉的肉香味。
重點:草果使用誤區
很多配方中都會出現草果,但是草果的使用存在著一個很大的爭議,就是有些人說草果需要去籽使用,原因就是草果的籽苦味較重,那麼草果使用時到底用不用去籽呢?
答案是: 鹵菜中草果的使用完全不需要去籽,草果本身的香氣味道大多是存在於草果籽中,草果殼的味道很小,在使用等量的草果殼和整個草果的情況下,使用完整草果的去異增香的效果明顯,而只用草果殼的效果則比較差。至於很多人說草果籽會讓鹵水有苦味這個問題完全沒必要擔心,因為凡是香料都會帶有或多或少的苦澀味道,而在我們調制鹵水的時候,都會加入適量的冰糖或者白砂糖來以及帶有回甜效果的甘草來調和鹵水中的苦味。
個人主頁有牛羊肉湯各種做法的講解和高湯製作經驗分享,定時解答調湯製作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
【白寇】
白寇同樣是具有去異增香效果的香料,同樣是針對牛羊肉膻味去除效果最好,但是不同於草果帶有的苦香味。白寇則是帶有濃郁的芳香味,其味道類似薄荷的清香味,所以白寇對於醬牛肉的製作同樣可以起到提升牛肉香味並同時賦予牛肉一股芳香氣味。
突出醬牛肉的香料味,用這幾種香辛料提香【桂籽,桂丁】
三種香料都是帶有濃郁特殊香氣的香料,桂籽的特點就是香氣濃郁,桂丁的香氣比較淡,但是其香味的持久性要高於桂丁,桂籽和桂丁是蘭州牛肉麵湯料配方中必不可少的兩味香料,同時也是非常適合醬牛肉的鹵制使用。
【丁香】
牛肉的鹵制怎能少了丁香,丁香之所以和牛肉特別搭配,除了其本身的香氣和牛肉的氣味比較搭以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丁香濃郁的香氣的滲透性較強,也就是說丁香的氣味可以深入到肉質纖維較厚的牛肉內部中,丁香的這一特點,既可以去除牛肉內部中的一些異味,同時又可以增加牛肉的料香味。
個人主頁有詳細拉麵製作視頻教程和拉麵各種配方的分享,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下
【八角,桂皮】
鹵菜製作中必不可少的兩位香料,而且這兩位香料大多是作為君臣料使用,所以這兩種香料的提香效果顯而易見,而且最關鍵一點就是,在鹵菜店中製作的醬牛肉,選擇的牛肉大多是冷凍肉,而冷凍肉一般都會帶有腥臭味,而八角的作用就是除臭增香,所以八角的提香效果要好於桂皮,因為桂皮多數情況只是作為食材的增香料使用。
個人主頁有一系列蘭州拉麵製作視頻教程和拉麵各種配方的分享,感興趣可以去看下,本人定時分享:
各種麵食做法的講解,各種鹵菜製作講解和鹵菜香料配方的分享,各種湯類製作的講解和調湯經驗分享
醬牛肉是一道很受大眾歡迎的下酒菜,今天題主的問題是「醬牛肉哪個香料最提香?」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我這對這個問題的幾個觀點,供大家參考。
醬牛肉選用牛肉的哪個部位製作最好?醬牛肉要想做得色香味俱全,選擇用什麼樣的牛肉是關鍵的第一步,我們在購買成品醬牛肉時,往往會選擇牛腿上的腱子肉,這種用腱子肉製作的醬牛肉肉質緊密,牛肉中還帶有部分細小半透明的牛筋,用橫刀切片後,吃起來松軟細膩不塞牙,只是價格要偏高一點。當然我們也可以用其它部位的牛肉製作,口感要稍差一點。
牛腱子肉從外觀看起來是一個肌肉束,兩頭都有很緊密的肌腱,牛腱子肉的主要特點還有高溫製作時,由於腱子的外層有一種筋膜包裹著腱肌肉,哪怕煮的時間很久都不會煮碎,不容易散形,可以整個一個塊直接放入鍋中,這樣成品切片時就能夠選擇最好的角度,讓每一片牛肉外形都很美觀。
另外,黃牛肉和水牛肉也有很大區別,黃牛肉的肉質細膩一些,牛肉中的脂肪偏黃,牛肉的香味要好一些,而水牛肉的肉質纖維粗老一點,牛肉中的脂肪偏白,香味也要差一點。我們在購買新鮮牛肉時,可以根據牛肉的這些特點,從顏色和纖維組織上分辨出黃牛肉和水牛肉。
醬牛肉哪個香料最提香?這些香料做醬牛肉時分別起什麼作用佐料與調料: 老薑、洋蔥、冰糖、鹽、生抽、老抽
香料: 八角、桂皮、香葉、草果、陳皮、沙姜、山萘、豆蔻、小茴香
值得注意的是,醬牛肉中最重要的這幾種香料最必須的,即八角、草果、山萘、沙姜,其它香料都起輔助作用。
八角也叫八角茴香,在醬牛肉中放入適量的八角能中和或壓抑牛肉中的腥膻和異味,在醬牛肉中起到主流的提香作用。
草果是適合與肉類搭配的一味香料,特別在與牛肉搭配時,可以解除牛肉中的一些毒性物質,中醫認為,草果具有燥濕除寒,促進消化的功效。
山萘、沙姜可以提供一種特殊的香味。其它的香料也可以輔助提供一些復合型香味。
這些香料在數量上並無太嚴格的要求,不必糾結於什麼香料要精確到克,以自己的和大眾喜愛的口味為主就行了,可多可少。這一點在很多熟食店成品的口味上就能看出來。固此形成每一家不同的風格。
醬牛肉的製作方法1、牛肉清洗干凈後,隨冷水一起下鍋焯水,加入適量的料酒,薑片,大蔥去腥。在牛肉中的蛋白質凝固前釋放出牛肉中的血沫和雜質,時間不要太久,水開後2~3分鍾即可撈出。
2、把以上准備好的香料簡單用清水沖洗一遍,隨涼水放入鍋中,也可以用紗布包好。水開後用小火煮20分鍾,把香料的味道煮出來。
3、把牛肉下入鍋中後開始調料,加入冰糖,冰糖對於醬汁來講意義非常重大,它能使醬牛肉的成品更加鮮亮。再加入生抽、老抽,老抽的作用是調色,根據醬汁的顏色來加,可以分幾次添加,調到自己滿意的顏色即可。料酒可以多添加一些,因為煮的時間比較久,可以在高溫煮的過程中,把牛肉中的腥味帶出來一起揮發。最後要加入的就是鹽了,當顏色、醬味和甜味都調好後,最終用鹽味把醬汁定型,初次製作的朋友可以邊嘗試邊添加鹽味,以免偏淡或過咸。
醬牛肉醬汁的調味比例為(以1斤牛肉為例):水750克,牛肉500克、冰糖15~20克,生抽25克,老抽適量,鹽適量。
4、大火把醬汁再次煮開後關小火,以牛腱子肉為例,小火鹵制90分鍾後就可以了。
怎樣讓醬牛肉在鹵制時軟爛適中又有嚼勁?要達到軟爛適中又有嚼勁的效果,還是以牛腱子肉為例,可以把牛腱子肉鹵制到七八成熟,也就是60分鍾到70分鍾後關火,利用醬汁中的余溫,把牛肉在醬汁中繼續浸泡到醬汁變涼,記得一定要蓋著蓋子燜才行,這樣浸熟的牛肉不僅外型不會散,而且入味,口感軟爛適中又有嚼勁。
做醬牛肉時能不能和其它食材同時鹵制?醬汁調好後,同一鍋醬湯是可以同時和其它肉類一起鹵制的,比方說牛排,五花肉,豬腳,豬尾,豬頭,鳳爪,豬心等等,完全放心是可以一起煮的。
香料下鍋前要不要用油炒香再加水?不需要,製作醬鹵汁時會添加一些食用油,直接放入水中後,鹵制的時間也比較長,牛肉中會釋放出大量的油脂,油脂的比重要輕一些,覆蓋在醬汁表面,把味道封閉在醬汁中,同時起到長時間保溫的作用,溫度會把香料中的味道慢慢溶解釋放出來。
注水牛肉怎樣分辨?1、從牛肉的表面可以看出,牛肉表面不時有細小的水珠往外冒,肯定是不正常的。
2、把牛肉用刀劃一個小口,拿一個干凈的紙巾貼在切口上就很容易分辨,如果紙巾上是油花,則牛肉不是注水牛肉,反之紙巾被水濕透,甚至用手一捅就破,那說明牛肉中的水量很大,最好就別買了,這樣的牛肉肯定有注水的嫌疑。
總結與建議:醬牛肉哪個香料最提香?這個問題最終還是因人而異,每個人的口味和習慣都不一樣,適合自己和家人的味道是最關鍵的,用於製作醬牛肉的香料多達幾十種,咱們不可能每一種都添加進去,那就成大雜燴了,這里建議在調制醬汁時,選擇性的添加十種以內的香料就行,尤其是自己認定哪一種香料更符合自己的偏好,那些香料只需要起到輔助的作用就行了。
在做燉牛肉在選擇牛肉時得講究,最好是選牛腱子肉:
操作步驟:
1、牛肉切塊,放入冷水中,大火燒開撇雲浮沫,撈出牛肉待用;
2、將香葉、桂皮、豆蔻、陳皮、丁香、等香料用調料球裝好,放入鍋中,再放入蔥、姜、蒜、老抽、生抽、甜醬、耗油冰糖和二荊條辣椒(可以起到提香的作用)。將水燒開後小火煮10分鍾,醬牛肉的鹵水就做好了。
3、將牛肉放入鹵水中大火燒開,放鹽調味,小火燉2小時以上,燉到牛肉能用筷子插入即可,醬好的牛肉可以先取一部分先吃,其它的先不要撈出來,最好是在湯汁里浸泡一天,讓牛肉更加入味。
4、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很適合老人小孩食用,在北方的冬季非常寒冷,這道燉牛肉既暖胃又有營養!
我就以十斤牛肉為准來為大家說一下香料的用量:六克八角、五克陳皮、十克白芷、八克香葉、十克小茴香、五克草果、四十克肉桂、兩克丁香、十五克甘草、半個羅漢果、十克砂仁、十克香茅草、五克白豆蔻、五克山奈、八克肉豆蔻。要將這些香料裝入香料包備用。
醬牛肉的製作步驟如下:
第一步:選擇新鮮的牛腱子肉,因為這種牛肉牛筋含量較高,要想醬牛肉味道正宗,就少不了牛腱子肉的功勞。牛腱子肉還要置於清水中充分浸泡,浸泡時間至少一個小時,半個小時要換一次水,以便能充分去除牛肉里的血水。同時,在涼水中浸泡也是為了給牛肉去腥,使醬牛肉口感更好。
第二步:焯去牛肉中的血水,這也是尤為關鍵的一步,這一步可以更進一步的除去牛肉中的血水,給牛肉去腥。焯水時要將牛肉放進鍋里,加入足量的水,使水浸沒牛肉,開大火將水燒開,然後換為中火,焯水過程中要一邊舀出表面的泡沫,知道水中不再有泡沫出現。然後將牛肉撈出來,並用溫水將牛肉沖洗干凈備用。
第三步:將牛肉沖洗干凈以後,放進鍋中,然後調配香料。將調配好的香料和牛肉一起放到鍋里,如果你喜歡吃辣的話,還可以再加些干辣椒到鍋里。其他的材料可加可不加了,因為香料包用來提味已經可以了。分別是放黃豆醬和放醬油,我教給大家的是放醬油的做法,在這里,醬油有上色,提高鹹度以及增添醬香味的作用,醬油的用量按照個人口味來添加。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個時候是不可以放食鹽的,食鹽要等到最後快要煮好的時候再放。在用中火燉半個小時的時候撈出香料包,然後再燉半個小時差不多就可以了。
第四步:先按照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食鹽,然後將中火換為大火,進行收汁處理。這個時候,燉牛肉的水經過一個小時的燉煮後所剩不多,要改為大火,用大火繼續收汁,收汁是為了更好的將醬香融入到牛肉裡面,而且會讓醬牛肉的肉質和口感更佳,更美味。這也是醬牛肉的特別之處。收汁完成後就可以出鍋啦。
我為大家准備的醬牛肉的製作方法簡單,方便大家在家裡製作醬牛肉,這里有個大家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香料搭配,香料的種類是可以增減的,但是有些香料,比如說花椒,是堅決不可以加的,大家再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哦。
牛肉
醬牛肉的家常做法
主料:牛腱子肉1250克
輔料:生薑,蔥,八角,花椒,干辣椒,桂皮,草果,香葉,砂仁,白豆蔻,白芷,陳皮,茴香籽,沙姜,高良姜
調料:食鹽5克,冰糖60克,黃酒50克,醬油100克,黃醬50克、將牛腱子肉清洗干凈。
2、將香料用一個紗布包起來,扎緊。香料包含有八角5個,花椒40粒,香葉6片,干辣椒3個,桂皮1塊,草果1個,砂仁6個,白豆蔻3個,白芷3片,高良姜一小塊,茴香籽一小把,陳皮1塊,沙姜兩小塊。
3、將清洗干凈的牛腱肉放入鍋中,鍋里倒入清水,沒過牛腱肉為止,大火煮沸,煮沸之後撇去浮沫,邊煮邊撇,差不多煮15分鍾左右,牛腱肉中的血水差不多就煮出來了,然後把牛腱肉撈出,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下,然後取出瀝干水分。
4、將瀝干水分的牛腱肉放入一個干凈的鍋中,加入熱水,水量要沒過牛腱肉,然後將包好的香料包放入鍋中,開火煮沸。
5、煮沸後慢慢的加入醬油,黃酒,生薑片,蔥段,食鹽,冰糖,黃醬,攪拌均勻,煮沸之後轉小火慢燉,小火慢燉2個小時左右。
6、最後將鍋蓋掀起,大火煮15分鍾左右,醬牛肉就做好了, 然後撈出醬牛肉,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差不多兩個小時左右,這樣醬牛肉就可以切成薄片食用了。
牛肉
烹飪小貼士:
1、在選牛腱子肉的時候,一般選擇前腱,前腱肉里筋比較多,做好之後,切成片的時候,可以看到一層一層的筋,又漂亮又好吃。
2、如果沒有那麼多香料的話,最好要有干辣椒,八角,茴香,桂皮,香葉,陳皮,白芷這些,其他沒有沒關系。
3、放陳皮是為了讓牛肉更容易煮爛,如果沒有陳皮的話,可以用山楂,橘皮或者是茶葉來代替。
4、步驟3中放入冷水中浸泡是為了讓牛肉肉質更緊實一些,這樣最後做出來的醬牛肉口感更好。
5、步驟6中把牛肉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是為了讓剛煮好的牛肉降溫,同時牛肉放涼之後表明會發緊,這樣吃的時候更有嚼勁。
6、在切醬牛肉的時候,要逆著牛肉的纖維切。
一提起醬牛肉,我的口水就會嘩嘩的流,很多人都很喜歡吃牛肉,吃起來鮮香美味,不膻不柴,好吃有嚼頭。嘿嘿,今天題主問醬牛肉時哪個香料最提香?這個問題問的好,恐怕很多人會不知道,下面我就來詳細介紹下
其實,醬牛肉不放任何香料,單純的清水煮,煮出來味道都很鮮美,當然了,再加點適當的香料,那味道肯定是更美了,下面我來詳細盤點下常加的香料
1、鹵牛肉時用到的香料
干辣椒、花椒、八角、桂皮、小茴香、陳皮、甘草、丁香、草果、肉桂、肉豆蔻
只需用這幾樣即可,這也是鹵牛肉最經典的、常用的幾種,牛肉本身就非常鮮美,也不建議大家放過多的各種香料,並且以上這些所放的量也不能過多,放多了,會遮蓋掉牛肉本身的鮮症狀之味。
2、最提香的香料
花椒、八角、小茴香
最提香的要屬這三種了,花椒與八角大家都非常熟悉,只要是燉肉鹵肉類的,基本上都會加入,正因為這兩樣是百搭香料,經典香料,確實夠香,提香效果非常強悍,所以,才被我們經常使用。
另外,就是小茴香了,這個也是很好的中草葯,同時也是特別好的一種香料,小茴香很香,特別是鹵牛肉時,放一些,能瞬間提香,並且持久提香,這個茴香的香味,與其它香料不同,並且能持續性的。
1、准備原料 :牛肉(牛腱子肉)、干辣椒、姜、蔥、冰糖、鹽、老抽、料酒、黃醬
香料:干辣椒、花椒、八角、桂皮、小茴香、陳皮、甘草、丁香、草果、肉桂、肉豆蔻
關於主要原料牛肉的選擇,也是有講究的,也是很關鍵的第一步,最好選用牛腿上的腱子肉,這里的腱子肉,肉質緊實,牛肉中間還有牛筋,吃起來有嚼頭,並且不膩不塞牙,鹵熟之後,切片後,看起來也好看。
2、處理香料
准備一盤清水,將以上所有香料倒裡面,清洗掉表面的雜質砂粒等,然後裝進葯袋子中,紮好口備用。因為這些植物香料,表面都是有很多泥砂等雜質的,鹵牛肉前一定要處理干凈。
3、處理牛肉
買回來的牛腱子肉,切大塊,放清水中浸泡一小時,中間換兩次水,這樣以確保把牛肉中的血水泡出來,來提升口感。泡水後,涼水下鍋進行焯水,焯水時鍋中加入薑片、料酒即可,水開之後,焯四五分鍾即可,時間不要過長。
牛肉焯水後,撈出來放冷水中浸泡一會兒,這樣熱脹冷縮一下,牛肉會更加緊實,鹵出來的醬牛肉更有嚼頭,口感更佳。
4、燉牛肉
起鍋燒水,將牛肉放入,然後上面准備好的香料包、冰糖、薑片、干辣椒等,統統放進去,然後大火煮半小時,再加入老抽、蔥段、食鹽(少量)、黃醬,攪拌均勻,再轉小火慢燉,然後再燉兩小時左右即可,快出鍋時,再根據味道適當加入食鹽。
總結:以上就是我的詳細解析,想要鹵出好吃的醬牛肉,香料是離不開的,不過,這香料中還有花椒、八角、小茴香是最提香的,豪不誇張的說,只加這三樣都可以。
醬牛肉哪個香料最提香?
回答:醬牛肉 ,以牛肉為主要原料,經過多種調味料的腌制而製成的一種肉製品,是源於內蒙古呼和浩特著名的特色名菜。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適用於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做醬牛肉需要准備的食材為:牛腱子肉,生薑,料酒,食用油,草果,陳皮,花椒,香葉,桂皮,白芷,黃豆醬,醬油,冰糖,蔥,鹽。把牛腱子肉清洗一下切成小塊,加入清水浸泡一下,需要反復更換幾次清水,把裡面的血水充分的泡出來。
接著把牛肉放入鍋里加入適量的清水,然後放入一些料酒和生薑片,大火煮開之後需要把表面的浮沫撇去,然後把牛肉撈出來,用溫水清洗干凈備用。
炒鍋里加入一點食用油,把准備好的小蔥和生薑片放進去,用中小火炒出香味兒,之後撈出來,接著把准備好的冰糖放進去用小火炒至融化,然後加入適量的清水煮開之後盛出來備用。(炒糖色,不會的可以不用,直接把冰糖放進燉鍋也行)。
下面把准備好的黃豆醬加入適量的黃酒或者溫水稀釋一下。 接著我們把牛肉放入壓力鍋或者是燉鍋里,把之前准備好的香料放進去,然後加入適量的開水,倒入黃豆醬和之前炒好的糖色,然後加入適量的醬油,大火煮開之後用小火慢燉,每隔四五十分鍾翻譯下面一直燉煮到牛肉軟爛,用筷子可以輕松扎透就行了。
鹽在快燉煮好的時候放。燉煮好的牛肉放到湯汁裡面浸泡一個晚上,然後再拿出來,這也牛肉比較入味,切的時候不會散開,吃起來比勁道軟爛,一點都不幹柴。 而做醬牛肉好吃的關鍵就是黃豆醬,這個也是醬牛肉有醬香味的重要食材,肝黃醬也是可以的。喜歡吃牛肉的朋友趕緊在家做一下吧。
所以我認為做醬牛肉最重要的還是黃豆醬,讓醬牛肉更加有味道,香氣更濃郁。
我的回答完畢,希望能給到大家幫助。
醬骨頭的材料
折疊主料
豬棒骨、脊骨、肋骨共三斤均剁大塊。
折疊配料
花椒、大料、桂皮、香葉、小茴香、陳皮、山楂、草果、肉蔻、辣椒(放在事先縫好的紗布 東北醬骨頭袋裡),蔥一根、切扁的生薑一塊。
折疊調料
老抽1茶匙、生抽2茶匙、欣和豆瓣醬1湯匙、冰糖5粒、雞精1/2茶匙、花雕酒1/2湯匙、八角2顆、鹽1茶匙。
做法
做法一
1、 將豬骨放入清水中浸泡兩小時,期間換幾次水,去除血污;
2、 將豬骨放入盛冷水的鍋中,加熱,水沸後撇去浮沫,撈出豬骨;
3、 另煮一鍋熱水,水將沸時放入焯過的豬骨,放入料酒、生抽、老抽、白糖、鹽、黃醬、山楂、桂皮、花椒、大料、陳皮、香葉、丁香等調料,大火煮沸,小火繼續煮一個小時;東北醬骨頭圖片
4、 改中火或大火再煮半個小時,再收一下湯汁即可。
做法二
1、骨頭斬大塊,用清水泡2小時,中間換幾次水;
2、香葉,桂皮,大料,蔥姜,山楂,花椒,辣椒裝入調料包;
3、鍋內少許油倒入砂糖炒至融化上色,倒入溫水,並加入黃豆醬,老抽,料酒攪勻;
4、把骨頭撈出放入兌好調料的溫水中,把調料包也放入,繼續加溫水沒過骨頭;
5、大火燒開,轉中小火燉1.5小時,加入鹽繼續燉半小時關火;
6、骨頭繼續放在湯里泡2小時,吃的時候加熱撈出即可。
做法三
1、將骨頭砍成大塊,放入清水,清洗。用清水浸泡2小時,期間換水若干次。
2、骨頭出水後,加入生薑、東北黃豆大醬,醬油,大小茴香,柔和放置1.5小時。
3、將配置好的骨頭放入溫水中,溫水要漫過骨頭。期間先用大火煮2小時,後用小火煮半小時,加水若干次。
4、骨頭煮熟出鍋,與大蔥,東北大醬或其它黃豆大醬配合食用即可。
以上三種做法各有優點,前2種做法更適合脊骨和肋骨,第三種比較適合棒骨
做法四
1、將豬脊骨剁塊清洗(清水浸泡1小時)。
2、骨頭焯水,打掉浮沫。(焯水時間不宜過長,5分鍾左右即可)
3、准備調料包。用細紗布包裹八角、花椒、蔥姜段、蒜片、桂皮、香葉等。多少按自己口味。
4、醬骨頭入清水鍋,大火燒開。然後換中小火,加入調料包一起煮,時間45分鍾-1小時。(時間過長容易脫骨,不好醬,也沒有口感。)
注意:燉煮骨頭時不要放鹽和醬油,骨頭不容易熟而且肉質易柴。
5、關火後將骨頭涼涼。取適量骨頭湯,加入老抽和生抽、料酒、精鹽、白醋、白糖等攪拌成汁。
6、醬汁大火燒開,放入涼骨頭。翻炒拌勻。
說起牛肉大家都喜歡,紅燒牛肉、醬牛肉、牛肉做餡等等,牛肉富含蛋白質,而且牛肉的營養最接近人體,所以好吸收,應該多吃點。我平時喜歡鹵點醬牛肉,早上切片後用燒餅夾上真是太好吃了,我兒子每次吃燒餅夾牛肉就沒夠,所以我就時常鹵出來一塊,鹵牛肉的湯還能燴土豆,一點不浪費,而且自己鹵牛肉比外面買的便宜多了,還有更重要的是絕對無添加。
有朋友經常說自家做的醬牛肉怎麼也不如外面買的入味,其實那是你方法不對,相信大家做過醬牛肉,但要做的好不容易,我從小就在爸媽身邊看著他們鹵牛肉時一樣一樣地放入料盒裡香料,燉出牛肉屋裡幾天味道都是香的。所以要鹵好一鍋牛肉首先香料特別關鍵,其中丁香必不可少特別提香,但也不能多放,2-3個就可以了,燉牛肉放幾個紅果或者干紅果片也能起到將牛肉燉爛的效果,另外燉牛肉最好要不放鹽先將牛肉方壓力鍋燉幾分鍾,牛肉又爛又入味,燉好牛肉最好燜一宿更入味,所以我經常是頭天晚上燉出來,第二天早上再熱開後將牛肉撈出,就大功告成了。
【秘制醬牛肉】
食材:牛腱子1000、西紅柿1大個、大蔥1棵、姜1塊、甜面醬2勺、醬油3勺、白糖少許
香料:花椒1把、八角1個、香葉3片、肉桂1片、小茴香1把、丁香2個、草果1個、砂仁2-3個、肉蔻1個、甘草2-3片、白芷2-3、片山奈2-3片、良姜1塊、蓽撥1個、陳皮3片、紅果3個
製作:
1.牛腱子放入涼水裡浸泡半天,泡出血水,期間要換幾次水。
2. 牛腱子放入冷水鍋里焯水,焯去血沫,撈出後用溫水洗凈掉血沫。
3. 將牛腱放入高壓鍋里倒入沒過牛肉的熱水,放入甜面醬,因為我這面醬比較濃稠所以我放了2勺,最好根據自家面醬的濃稠度適當添加哦。
4. 准備好各種香料。
5. 放入料盒裡。
6. 高壓鍋里放入大蔥 姜 醬油 白糖少許西紅柿塊和料盒。
7. 不加鹽先蓋上鍋蓋,鍋開後轉中火高壓燜5分鍾5分鍾後關火,自然放氣後掀開高壓鍋蓋,再放適量的鹽,如果一開始加鹽的話牛肉不容易爛,這樣後加鹽牛肉很快容易爛,這時再放鹽,蓋上鍋蓋上汽後轉小火繼續燜燉10-12分鍾就可以了,燉好的牛肉燜上半天,然後再坐火上燒開,牛肉就更入味了。
8. 撈出晾涼,就可以切片了,所以照我的方法既省時、好爛又入味。
9. 五香牛腱切片,香氣襲人啊。
醬牛肉用的大部分調料為中葯,中葯通長是,升,瀉,補,涼溫平。調味是每個人多年獨創密決,一種香料提香,不可能,我有小密告訴你,醬牛肉的味道主要是醬
8. 開封名小吃有哪些好的推薦
1、桶子雞。
從下了火車開始,就發現開封市內街道兩旁桶子雞三個字的出現率極其高,這也成了我來到開封第一個看到的 美食 。桶子雞系開封特產名菜,它選用當地的優質筠母雞,採用百年老湯煨制而成。
桶子雞體形渾圓完美,色澤鵝黃,油潤光亮,食之肥而不膩,咸香嫩脆,略透荷香,成為開封酒會宴席上必備名菜。色澤金黃,肥而不膩,鮮嫩脆香。不少門店還提供塑封外帶。
2、炒涼粉
炒涼粉是開封人喜食的一種風味小吃,把粉芡配水打成稀糊,入沸水成熟糊晾涼,即為涼粉。炒涼粉就是以涼粉為主料,加入少量的油,把涼粉放入平底鍋內,然後佐以豆醬、蔥、姜,用鍋蓋蓋住悶少許。炒好的涼粉熱香鮮嫩,焦而不糊。
一層粘在鍋底的鍋巴,薄如紙,覆蓋在炒涼粉的表面,據當地人說,這才是炒涼粉的精髓之處,涼粉的軟糯搭配薄酥酥的鍋巴底,那才是最完美的口感。
3、雞血湯
雞血湯是開封本地的特色 美食 。相傳,宋仁宗因操勞過度茶飯不思,一位家住開封宋門里的大臣聞聽,便獻上一個從雲游道士手中獲得的雞血湯秘方:以雞骨及數十種中葯材秘制熬湯,配以雞血、雞雜等原料。仁宗皇帝品嘗後胃口大開,將其列為御膳。經過一段時間的食用,仁宗皇帝的食慾大增,慢性胃病逐步康復,遂賜名「宋門里雞血湯」。
最開始看到這三個字的時候,我本來是拒絕的,但是聽了上面的典故,又忍不住要嘗一嘗,主料豐富,以熟雞血、熟雞腸、熟雞肝為主,經過熬煮,湯醇味美、酸辣可口、雞血軟韌、雞肝香糯,慶幸自己的新鮮嘗試,才沒有錯過如此美妙的味道。
4、鯉魚焙面
鯉魚焙面是「糖醋軟溜魚焙面」的簡稱,它是河南開封當地一道著名的漢族傳統名菜,也是「豫菜十大名菜之一」。來開封 旅遊 不品嘗一下糖醋軟溜魚焙面,那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一件事。糖醋軟溜魚焙面是由糖醋熘魚和焙面兩道名菜配製而成。是開封的傳統依然佳餚之一,久負盛名。焙面也稱龍須面。據《如夢錄》記載:當時製作"龍須面"。只是用水煮熟,後改炎焙制的方法。故稱為"焙面"。
造型極佳,端上桌的剎那引得一片贊美,絲絲縷縷的焙面是鯉魚的外衣,金光閃閃,甚是好看。「焙面」細如發絲,蓬鬆酥脆。其甜中透酸,酸中微咸。 據《如夢錄》載:明代開封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所謂「龍抬頭「之日,"筵客吃龍須面,節禮送面",為呈吉祥,官府、民間都以細面相贈,稱之為「龍須面「。起初面用水煮食,後來,不斷改進,過油炸焦,使其蓬鬆酥脆,吸汁後,配菜餚同食,故稱「焙面」。
5、開封小籠包
開封小籠灌湯包已有百年 歷史 ,是開封地區漢族傳統名吃。創始人是黃繼善。開封小籠包子選料講究,製作精細。採用豬後腿的瘦肉為餡,精粉為皮,爆火蒸制而成。
外形美觀,小巧玲瓏,皮薄餡多,快速捏制的18個摺,這可需要五年以上的經驗 ,入口時灌湯流油,味道鮮美,清香利口,還被人說為「放下像菊花,提起像燈籠」,先咬一小口,喝裡面的湯汁,然後再吃包子,特別注意的是裡面的湯料很燙,要慢慢品嘗。
6、黃燜魚
端上一份這樣造型的魚,還真的是頭一次見,小黃魚要先經過油炸,炸到焦黃時,再放入每天熬制的湯當中燜,這地道的黃燜魚就做好了。黃燜魚採用精選草魚、小鯽魚為主料,經精心炸制後,佐以數種大料,鹵湯燜制而成。魚鮮味美,湯料香醇,營養豐富,食後回味無窮。
7、羊肉炕饃
羊肉炕饃是開封著名小吃之一。看起來和普通的羊肉餅並無區別,但是仔細一看還是很不一樣的,薄薄的白面餅中間裹著羊肉末,吃起來面餅筋道,肉末焦香,很有嚼頭,剛出鍋的時候趁熱吃最香。
8、紅薯泥
紅的冒光的紅薯泥看起來就令人垂涎欲滴,軟軟甜甜的口感極好,好像只有在開封才能吃到,一定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紅薯泥是河南開封非常有名漢族傳統小吃之一,是一道久負盛名的中州名菜,屬於豫菜系。炒紅薯泥主料選用白薯(紅薯)、白糖、山楂、玫瑰桂花、青紅絲等原料。兌入花生油或香油烹飪而成。紅薯泥最有名氣的當屬開封杞縣的炒紅薯泥。
9、鍋貼豆腐
陌生又熟悉的名字,搭配在一起產生的化學反應,外表似鍋貼內在實為豆腐,很新奇的搭配。「鍋貼豆腐」是開封民樂亭飯庄的鎮店名菜,早在30年代已飲譽開封。幾十年來,經過廚師們不斷改進,已由常規「鍋貼」演變為蘸蛋清糊後半煎半炸。成品色澤微黃而酥焦,入口即化,佐以花椒鹽食之,別有風味,尤宜老人食用。
10、花生
黑皮花生和興盛德麻辣花生早已成為來到開封購買的必備手信,方便攜帶價格便宜,看到立刻買起來。
黑皮花生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叫「包公豆」,就是一顆長得像包公臉一樣的黑的花生豆,經過各種天然植物香料浸泡、鹽焗而成, 因為風味獨特,外觀黑色,似包公面相,口感艮香,似包公秉性,故被稱為包公豆。
興盛德麻辣花生,源自八朝古都開封,配方由傳統古方改良、提煉而成。成品顆粒均勻,色澤金黃、里外入味、口感酥脆。興盛德麻辣花生融入了南北風味、味美宜人,營養豐富,麻辣咸甜香五味俱全,帶有濃濃的花椒味,顆顆麻辣,粒粒入味,是下酒、佐餐、閑暇零食的好夥伴,也是大家開胃、休閑、宵夜的新選擇。
開封不僅作為八朝古都聞名天下,更以小吃種類之全名揚天下;為了讓來開封的食客品嘗到地道的小吃,將從兩個方面進行介紹,先對開封有名的小吃進行簡介,再介紹具體的地方:
一、開封有名的小吃
開封有名的小吃太多,下面僅介紹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
1、灌湯小籠包:提起開封的名小吃,最出名的就是灌湯小籠包了,大家都用提起像燈籠,放下像菊花皮溥餡多,吃一口灌湯流油滿嘴清香來形容;最有名的地點是第一樓,其實開封本地人更青睞黃家老店和禾源(名氣沒有第一樓大,味道卻要更好);
2、羊肉湯:起源於開封,可以說是開封老百姓最喜歡的 美食 ,用羊骨、羊肉為原材,經過三四個小時的熬制,白白濃濃、香飄四溢的羊肉鮮湯,配上一塊鍋盔,令食客垂涎欲滴,食指大動;比較有名的是丁角街張老五和寺門國強羊肉湯;
3、驢肉湯:驢肉湯雖然不是起源於開封,但是經過改良後,口感更好,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較有名的地方是華三和豪德驢肉湯;
4、胡辣湯:開封的胡辣湯分為羊肉胡辣湯和逍遙鎮胡辣湯兩大分類,黃河大街和金耀路西南角在開封很有名;
5、雞血湯:這道有名的小吃 歷史 悠久,傳說起源於宋朝,現在經過改良,不但有雞血,更有雞心、雞肝、雞腸,湯清淡適口,配上開封特有的芝麻燒餅,簡直是絕配;比較有名的地方有蔡河灣和交通旅社對面;
6、麻辣花生:麻辣花生色澤金黃、口感酥脆、融入南北風味、麻辣咸甜香五味俱全,適合大眾口味,更是下酒菜不二之選,麻辣花生有好幾個品牌,但最有名口味最好就是興盛德了;
7、紅薯泥:是開封的傳統小吃,營養豐富、味道甘甜(是非常甜的,如果不喜歡吃甜的,就不要品嘗了),色澤鮮艷。提醒一下,吃的時候一定要小心,由於用油很多,非常熱,容易燙嘴(切記);
8、羊肉炕饃:開封的著名的小吃,在外地很少能吃到,用羊油炕制而成,撒有羊肉末、兩面金黃,吃一口滿嘴留香;(北書店街中間十字路口味道很好)
9、炒涼粉:雖然炒涼粉不是開封特有,但是能有這么大名氣的估計只有開封了,在開封鼓樓夜市,有一家小虎炒涼粉,應該是網紅,排隊的人很多,但是味道很一般;
10、杏仁茶:杏仁茶由宮廷傳入民間,它以杏仁粉為主料,配以杏仁,花生,芝麻,玫瑰,桂花,葡萄乾,枸杞子,櫻桃,白糖等十餘種佐料,比較有名的是西司廣場的榮記杏仁茶;
11、花生糕:寺門白記
12、麻辣羊蹄:鼓樓廣場的白記麻辣(在鼓樓夜市西南角)羊蹄是一絕;
13、桶子雞:寺門宜興齋
14、抖雞:五福路的崔家
15、醬牛肉:寺門沙家
二、開封比較有名的小吃聚集地
1、鼓樓夜市
2、西司夜市
3、小宋城小吃城(大梁路和夷山大街)
4、清明上河小吃城(龍亭公園)
5、寺門附近
作為土生土長的開封人,上述地方的小吃都經過親自品嘗,小吃還有很多,以上只是一些有名氣的,和適合攜帶的,希望來開封的遊客能吃的開心;開封的 美食 還有個特點,大部分都分散在北街小巷,更多的名氣不大,但是味道很正宗的小吃需要大家去尋找,樂在其中;
開封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是中國十大菜系中「豫菜」的發祥地。開封菜也以獨特的汴京風味成為豫菜的代表之一。開封的諸多佳餚中,最吸引人的有鯉魚焙面、桶子雞、套四寶等。開封的小吃非常有名,且種類多,比如小籠包、黃燜魚、杏仁茶、羊肉炕饃、炒涼粉、八寶飯等。
舌尖上的開封 開封 美食 之開封小籠包
最有名的當屬第一樓,但是人氣太旺要等很長時間才可以吃到,且多為外地遊客慕名前往。地址:中山路與省府前街交叉口,行宮對面,只要是當地人都知道。
黃家包子館,本地人最經常去的地方,據說味道比第一樓的要好。地址:分店眾多,推薦兩家,濱河路西段330號和宋城路1號。
舌尖上的開封 開封 美食 之夜市
開封的小吃多集中在夜市,說是夜市其實下午5點左右就漸漸開始了。市中心有鼓樓夜市,學院門夜市,西有五邑夜市,西司夜市,南有大小南門夜市,北有北門夜市,其他如宋門、宋都御街等地都有夜市。
舌尖上的開封 開封 美食 之鼓樓夜市
鼓樓夜市從北宋延續至今,已成為開封的一大景觀也是這里最大的夜市。小吃多式多樣,各種口味俱全,不光有本地特產,還集中了各地的風味小吃,夜市南邊以清真為主,北邊以漢民小吃為主。
鼓樓夜市交通提示,可乘4、6、8、10、13、14、20、22、24路公交車直達。
舌尖上的開封 開封 美食 之西司夜市
本地人常去的夜市,人氣也很旺。
舌尖上的開封 開封 美食 之鯉魚焙面
是開封特產名菜,由「糖醋熘魚」和「焙龍須面」兩道名菜配製而成。鯉魚色澤棗紅,軟嫩鮮香;焙面細如發絲,蓬鬆酥脆。這款菜的特點是「焙面酥脆,魚肉鮮嫩,利口不膩,香甜開胃」,是當地宴客必備的美味佳餚。
舌尖上的開封 開封 美食 之桶子雞
源於清朝咸豐年間,至今已有100多年的 歷史 。由於當時煮雞的鍋用的是下鐵上木的桶形鍋,所以得名為桶子雞。它選用生長期不超過三年的優質肥嫩活母雞,採用百年老鹵湯煨制而成。具有色澤金黃,肥而不膩,鮮嫩脆香,味道醇美的特點。位於鼓樓廣場南側的馬豫興雞鴨店的「桶子雞」尤為有名。
舌尖上的開封 開封 美食 之花生糕
開封盛產花生,素有「花生王國」之稱,開封花生以粒大、皮薄、味香而聞名。以花生為原料製成的花生糕,獨具地方特色。花生糕由精製花生粉、白糖、飴糖等材料配製而成。成品色澤淡黃,為多層疏鬆片狀。食之蓬鬆酥脆,香甜爽口。
舌尖上的開封 開封 美食 之紅薯泥
杞縣紅薯泥,是一道久負盛名的中州名菜。選用紅薯、白糖、山楂、玫瑰、桂花、青紅絲等作為原料,再兌入香油烹飪而成。具有色澤晶瑩,甜而不膩,清香可口,營養豐富的特點。是一道老幼皆宜,營養豐富的家常菜。
舌尖上的開封 開封 美食 之炒涼粉
炒涼粉是大眾喜食的一種風味小吃。它以紅薯或綠豆澱粉打制的涼粉為主料,佐以豆漿、蔥、姜、蒜,用香油炒制而成。味道熱香鮮嫩。
舌尖上的開封 開封 美食 之套四寶
是開封傳統菜餚,集鴨、雞、鴿、鵪鶉四味於一體,味道香濃獨特,堪稱「豫菜一絕」。其作法頗費功夫,必須將四種全禽剔骨後層層相套,不能有一隻破損,這樣吃時就可以逐層看到通體完整的四種家禽。盛菜用的是青花瓷湯盆,形體完整的全鴨浮於湯中,色澤光亮、不肥不膩,清爽可口,回味綿長。
舌尖上的開封 開封 美食 之黃燜魚
黃燜魚採用精選草魚、小鯽魚為主料,經精心炸制後,佐以數種大料,鹵湯燜制而成。魚鮮味美,湯料香醇,營養豐富,食後回味無窮。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小菜。
舌尖上的開封 開封 美食 之江米切糕
是將江米與白糖、蜜棗、青紅絲一同蒸制,上盤時澆兌山楂、玫瑰、桂花煮制的蜜汁而成。具有製作簡單,綿軟香滑,甜酸可口的特點。
舌尖上的開封 開封 美食 之杏仁茶
杏仁茶是由宮廷傳到民間的一種風味小吃。它選用精製杏仁粉為茶料,配以杏仁、花生、芝麻、玫瑰、桂花、葡萄乾、枸杞子、櫻桃、白糖等十餘種佐料。色澤艷麗,香味純正,是滋補益壽的佳品。
舌尖上的開封 開封 美食 之羊肉炕饃
羊肉炕饃是在烙餅中加以羊肉等物,用羊油炕制而成,成品焦香,別有風味。
舌尖上的開封 開封 美食 之五香風干兔肉
五香風干兔肉是將1.5公斤左右的野兔,掛置在陰涼通風處風干,再用十餘種香料鹵制而成。成品香味獨特,回味綿長。
開封作為七朝古都,北宋京城,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是豫菜發源地,開封菜是豫菜的代表,其特點是五味調和、質味適中,選料廣泛,講究刀工,善於制湯,擁有幾十種烹調技法,扒菜最具特色,尤其擅長泡發。
灌湯包1.開封第一樓
2.黃家包子老店
桶子雞
紅薯泥
羊肉炕饃
豆腐鍋貼
套四寶
鯉魚焙面
麻辣羊蹄
醬牛肉
杏仁茶
炒涼粉
首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名九零後廚師,家就是開封的,說到開封必須得給大家講一下,開封是一個古城,有名就是各種小吃,各種 美食 :最有名的就是開封灌湯包子,而且我就是在灌湯包子店裡做廚師,來開封 旅遊 必吃的 美食 ,還有鍋貼,黃河鯉魚培面上面培的面細的能穿針,還有馬豫興的桶子雞,還有杞縣的紅薯泥,還有羊肉炕饃,早餐有羊湯四味燴菜,胡辣湯,水煎包,各種各樣的 美食 ,還有夜市是非常的火爆,我只知道這么多還有很多 美食 , 旅遊 也是一個好地方!多的不說,大家有機會可以開我們這里 旅遊 ,絕對讓你們滿意!
感謝悟空的邀請!
小付的家鄉開封,以小吃眾多聞名全國。下面小付就簡要給您介紹幾個特色小吃的坐標:
1.小虎炒涼粉,位置:開封鼓樓夜市,路南馬道街北口振河商業城門口。特色炒涼粉,鮮香酥焦。明天就是二月二,正好可以配著燒餅吃份炒涼粉! 2.邢家鍋貼。位置:開封有多家分店,老店在大梁門東路北的拐角上;新店,開封西站路東,停車比較方便。特色是鍋貼。
3.馬豫興桶子雞。位置:開封寺門口,路南。桶子雞咸香鮮嫩,越嚼越香!
4.大南門里一個醬牛肉攤。位置:大南門里200米路西,一個推三輪車的攤位。醬牛肉味道鮮香,不柴不膩,不比老字型大小沙家的醬牛肉差。
5.黃燜魚。位置:鼓樓夜市路北。一個老先生賣的老攤位。「黃燜魚~~」的吆喝聲使其聞名全國!
6.蔡河灣雞血湯。位置:解放路大潤發東邊的小胡同里。也叫做「六中雞血湯」。湯鮮味美,雞胗,雞腰,雞腸等等搭配在一起,非常好喝!
7. 科技 炸雞。位置:開封眼病醫院向東100米路北。全國僅此一家,絕無分店加盟。至今只收現金,秒殺麥當勞和肯德基!
關注汴梁小付!我會盡我所能為您解答有關開封的問題!
感謝提問。
來回答了。作為土生土長的開封人,幾樣我最愛的小吃推薦給你哦。希望你在開封能有個愉快且美味的旅行。
Top5:厚切炒酸奶為啥要寫它呢?因為我在魔都,一家厚切酸奶店都沒看到。而且唯一的幾家做的都是很薄的,用的酸奶也不是安慕希,口感不好。種類選擇也不多。哎呀,總之吃著就是沒有開封的得勁
推薦:徐先生炒酸奶
Top4:尉氏燴面如果你不愛鄭州燴面的油膩感。那麼加了芝麻醬的尉氏燴面一定推薦給你。
湯色奶白,鮮而不膩。羊肉大塊,香而不膻。燴面,軟而不爛。
總之湯鮮味美,值得一試。還可以點上一份洧川豆腐,吸飽肉湯的豆腐,香滑柔嫩,異常鮮美。
推薦:蘋果園附近的尉氏燴面館。
Top3:雞蛋漢堡不要以為是KFC的漢堡哦。其實是雞蛋、麵粉、肉餡製作的。一半是雞蛋,一般是麵粉+肉餡。合在一起,加上生菜,再來一根老闆自製的純肉香腸,撒點孜然辣椒。趁熱咬上一口,哇塞,不瞞你說,幾天不吃,真的非常想念。這家店從小吃到大,味道是真的好。
推薦:陳記雞絲漢堡(省府街店)
Top2:雞丁米線開封米線,別的地方還真的很難吃到。開封米線主打雞湯湯底,用很細的米線,煮熟,撈出,澆上滿滿的雞丁鹵汁,然後根據自己口味加上麻椒、辣椒和很特別的咖喱,或者再來點胡椒粉。味道非常濃郁,雞湯鹵汁味道很好,我反正至今都沒研究出來配方。大夏天的,小店裡也沒個空調,但是吃完吃後,滿身大汗,卻十分舒服。
推薦:田記米線
Top1:羊肉炕饃這個東西,出了開封,還真的很難找到。
我老公,來了幾次開封,就對這個羊肉炕饃評價最高。不僅僅因為沒吃過,而是真的好吃。而且真的特別有特色。
熱鍋鋪上薄餅,加羊油,薄餅鋪上滿滿的羊肉沫,炕至焦黃酥脆,熱乎乎的來上一口,滿口留香。又脆,又有濃厚的羊肉的味道。
可能清明上河園的游覽也比不了來上這一口羊肉炕饃。
推薦:西司二嫂羊肉炕饃
大家可能覺得我的推薦有點冷門,其他答案寫的胡辣湯、雞蛋油條、雞蛋鱉、化三驢肉湯、雞鴨血湯、小籠包子、鍋貼等等,也都是我非常愛吃的。但綜上,列出我覺得愛吃的Top5供大家參考。
如果大家覺得有意思,我可以再針對開封小吃或 美食 ,多寫幾篇文章跟大家分享。
關於店的地址和其他 美食 美景推薦,可以私信我,或直接評論。我都會回復的。
這里是付小姐的私房菜,更多精彩內容,可以查看我的主頁。
河南開封是我國有名的一個 旅遊 城市,也是我國最早的一批世界文化名城,每年都會有大批遊客來到開封 旅遊 ,其實開封也的確有非常多的 旅遊 景點,像清明上河園、包公祠、天波楊府、龍庭公園、開封鐵塔、大相國寺等。
其實去過開封的朋友都知道,來到開封遊玩的話,一定要去開封的鼓樓去看看,還有就是開封的小吃街,因為開封不僅是一個 旅遊 城市,而且更是一個有名的 美食 城,像最有名氣的開封灌湯包,可以說是河南最具代表性的 美食 之一了。
除了開封的灌湯包,還有開封的花生糕也是當地的一道名吃,因為開封臨近黃河,所以說開封周邊多沙土地,便是種植花生的上好土地,所以說當地一直有吃花生糕的傳統,選用花生、白糖、飴糖等,接著進行熬糖、撥糖、墊花生面,香甜可口的花生糕就成了。
開封當地人特別愛吃的桶子雞也是開封的一絕,也是當地的一道百年 歷史 的名吃,選用當地的優質筠母雞,再配上獨特的調教水熬制而成,做好的桶子雞色澤金光,而且油而不膩,非常適合老人們吃。除了這些,開封還有水煎包、炕羊肉、套四寶、雙麻火燒等等,可以說開封的名吃還是挺多的。
作為一個開封本地人不玩虛的,鼓樓夜市別去,宰外地人的地方。參考成都的寬窄巷 北京王府井小吃街。 景區門口的票販子不要搭理。吃包子去黃家。鍋貼去邢家,稻香居,驢肉湯去化三,羊肉湯去四門隨便一家。羊肉串別輕易去嘗試,有的好吃有的特別難吃。去穆記錯不了。 夜市盡量別去 外地人不會買容易挨宰,如果想去體驗一下夜市文化千萬別去鼓樓夜市錯不了。暫時就想到這么多。
開封的特色小吃是很多的呀,我是一名 旅遊 體驗師,正好有機會去過幾次開封,喜歡吃的開封小吃如下介紹,圖片也是我自己拍攝發布網路上的。
一、
可以去開封上河小吃城:
上河城小吃街坐落在開封市宋都御街東側,處於開封市核心景區中心,北瀕潘楊湖,與庄嚴雄偉的龍亭大殿隔湖相望,中心建築主體和民俗街長廊的仿古建築風格與景區遙相輝映。
雙麻火燒:開封名小吃。多作早點、夜宵。配油茶吃。色澤金黃,兩面粘滿了芝麻,分甜咸兩種。里邊像千層餅似的,一層一層,酥酥的香香的。
開封鍋貼是一道聞名中外的漢族傳統小吃,屬於豫菜系。選料嚴謹,製作精細,品質優美而聞名古城。以鮮凈肉、嫩韭黃、原油、花生油、小磨油、料酒、薑末等為原料製成肉餡,用精粉麵皮包成小船形,然後依次排放在平底鍋內加入清水用武火煮制,水干後,再澆上稀面水。待水稍盡,淋入花生油,再用文火煎制,底呈柿紅色即成。灌湯流油鮮美溢口,再配上香醋、蒜瓣,別有風味。
桶子雞:以其色澤鮮黃,咸香嫩脆,肥而不膩,,略透荷香,成為開封酒會宴席上必備名菜。 桶子雞講究的是要先剔骨,再切片,吃的時候夾起無骨的肉片,細細嚼來,越嚼越香
蜂蜜玫瑰糕。開封很多小吃原來都是宮廷秘制小吃傳入到民間來的。包括很好喝的杏仁茶,也值得一試。
汴京烤鴨顧名思義就是指開封烤鴨,此菜是河南開封特色傳統名菜,豫菜十大名菜之一,北宋延續至今 歷史 悠久。汴京烤鴨皮酥脆,肉嫩香,色澤柿紅。對於體內有熱及素體虛寒的人均可食用。選用的鴨子個大皮薄、肥嫩豐滿,使烤出的鴨子色澤紅潤、皮脆肉嫩、豐腴醇香,而且肥而不膩,最終汴京烤鴨成為開封宴席上的珍品。
五香羊蹄:開封著名的小吃,筋柔香爛,有咸鮮、麻辣兩種。
開封姜絲魚湯獲獎過的魚湯哦,味道好喝的很。除了鹽以外沒有添加任何調味料,全是魚的自然鮮香。
特色小吃:開封涮牛肚,插法很特別呢。
炒涼粉:用紅薯或綠豆澱粉打制,佐以豆醬,蔥,姜,蒜,用香油炒制而成。入口熱鮮香嫩,涼粉滑嫩不碎,素有「涼粉管炒」之美譽。
黃河大鯉魚必吃。
開封第一樓:開封第一樓是一家百年老店。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寺後街8號。該店所經營的「第一樓小籠包子」,系傳統名吃,源於北宋東京名吃「王樓山洞梅花包子」。
第一樓小籠包子造型優美,其形之「提起像燈籠,放下像菊花」,被譽為「中州膳食一絕」。小籠包子選料講究,製作精細。採用豬後腿的瘦肉為餡,精粉為皮,爆火蒸制而成。其特點是:外形美觀,小巧玲瓏,皮薄餡多,灌湯流油,味道鮮美,清香利口。
開封羊湯:羊湯是開封老百姓最喜歡的 美食 ,開封的羊肉湯一般都是用大鍋燉肉和骨頭湯,吃的時候可以選擇白肉、悶罐肉、酥肉、肚肺等,就著躺吃的饃叫盜鍋。
9. 開封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景點:
1、清明上河園。仿照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建造的大型民俗游樂園。現在門票可能是80元,一定要在早上9點去,有包公開園儀式,然後按照節目單的時間和地點順著走下去,可以看到很多節目表演。晚上去清園有大型水上實景歌舞表演,場面宏大,很不錯。
2、龍亭,門票40元,有龍亭大殿,龍亭湖。
3、翰園碑林,門票15元,在清明上河園對面,裡面有許多碑文,懂書法的,值得去看看,風景也不錯。
4、開封府,來開封應該去轉轉,在宋朝包公府的遺址上新建的。
5、大相國寺,天下第一古剎,有鎮寺之寶千手千眼觀音像。
5、天波楊府,紀念楊家將的地方,在翰園碑林後面。
6、鐵塔,開封僅存的幾件古代遺址之一。可以爬鐵塔,不過沒什麼可玩的。
7、山陝甘會館,也是古代留下來的,房屋的建造結構和雕刻很值得一看。
8、宋都御街,一條古香古色的大街,兩邊都是仿古建築,去龍亭和清明上河園的必經之地,可以步行游覽。
還有一些景點,就不一一介紹了,本人覺得以上幾處景點還是值得區看看的,可根據自己的時間進行安排。開封的景區大都比較集中,買一張開封地圖,很容易就能找到。
值得去的地方:
1、城牆,一個比較滄桑的地方,開封有東西南北四座城牆,可以去西面的大梁門城牆,那裡還有城摞城博物館。
2河南大學老校區,那裡的建築很多是民國時期留下的,有很濃厚的學院風氣,也是來開封要去的地方。
3、鼓樓夜市,鼓樓廣場一帶是開封比較繁華的地方,白天可以去逛逛購物,晚上就是有名的鼓樓夜市,可以去品嘗一下。
4、書店街,在鼓樓廣場旁邊,街兩邊有很多書店,也有不少精品店,房子也是比較老的了,但經過了新的翻修,白天去可以轉轉書店,晚上有夜市,路兩旁都擺了小攤,賣什麼的都有,價格也很便宜,可以去淘點東西。
5、金明廣場,那一帶是開封的開發區,開封因為地理原因老城區的房屋都建的比較低,只有那一片才有高樓。可以去轉轉,是進入開封的門戶。
住宿:
開封的火車站和汽車站離的比較近,從那裡下了車,坐到中山路的公交車,中山路和大紙坊街附近有很多旅館,條件都還可以,標准間,有電視,熱水器,空調的一般都是60元,書店街里也有一些住宿的地方,價格更低一些。
吃:
開封有不少好吃的東西,但要找准正宗的地方。來開封一定要吃開封灌湯小籠包子,一樓的比較有名,但價格較貴,可以去黃家包子館,它的分店比較多,價格適中。開封的花生糕很有名,鼓樓廣場就有賣的。學院門那一帶,叫四門,那裡是回民區,那裡的桶子雞,燒雞,兔肉等都不錯,從鼓樓廣場坐13路公交車就到了。開封興盛德的麻辣花生很好吃,他的醬雞,鴨翅都不錯。還有很多小吃,可以去鼓樓夜市,不過那裡價格較高,並不是每一家都好吃,我都是找它掛特等獎牌子的地方,但也不是掛牌子的都好吃。好吃的地方有不少,但具體地址我也說不清,可以上網上搜索一些開封美食地圖研究研究。
給一點建議,開封的公交網路不是很發達,如果你怕找不到公交車,可以叫一輛三輪車,大街上有很多,有電動的,有人力的,人力三輪車速度雖然慢,但是可以游覽開封街景,有很多三輪車司機會給你介紹開封歷史和著名景點,可以了解到很多知識,如果沒有遇到宰客的司機,一般價錢都不是很高,從火車站到中山路或者鼓樓廣場,一般就3元錢,從中山路或鼓樓到各景點要3-4元,你可以看著地圖估摸距離,跟他還價。開封的計程車也不是很貴,起價3公里5元,一公里一元,開封不大,只要不是去郊區之類較遠的地方,一般都不會超過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