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常菜譜 » 蘇稽好吃的牛肉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蘇稽好吃的牛肉

發布時間: 2023-02-05 00:30:53

⑴ 四川蘇稽古鎮,非物質文化遺產店,翹著腳吃頓牛肉

四川蘇稽古鎮,非物質文化遺產店,翹著腳吃頓牛肉

BY小企9999

蘇稽鎮平梁橋是古鎮的風景眼。

在我們看來,蘇稽是樂山市發展得比較突前的地方,雖然頂著千年古鎮的名號,相對於四川的其他古鎮,看起來現代得多。比較集中的古鎮景觀大都分布在這座石板橋兩岸。

發祥於蘇稽的蹺腳牛肉店在鎮上比比皆是,名號最響的應是古市香,關鍵在於人家擁有一間非物質文化遺產餐廳。就在河邊的桂花路上,那古色古香的門面非常顯眼。

里里外外充斥著各種自然的或刻意搜羅的「古」,服務員服裝和桌面檯布用大花牡丹被面,把網紅氣質提升到了一個BringBring耀眼的程度。

店堂中央咕嘟嘟沸騰著的大鐵鍋里煮著長長的牛腸,大塊的牛肉,各種食材翻滾鬧騰著,想必這口鍋里就是外面招牌上所宣稱的「百年老湯」咯,無論如何這牛雜應該先來一盆!

二樓包廂相對清靜,剛到自選調料區選好自己的蘸水,厚壁砂鍋盛裝的牛雜就上桌啦。牛頭皮,牛腸,牛肚還有我叫不出名字的部位。相對以前吃過的各地牛雜湯,這盆大概是內容最豐富的。不同的食材保留著各自應有的質地和嚼頭,牛雜湯還算濃,沒有什麼葯材香料味,基本可算原味吧。

油撈牛肝:相對於牛雜,這鍋更符合平時川菜給我們的印象,大油重料,牛肝嫩而有味,是跟沸騰魚一樣的香辣誘惑。

牛肉湯和牛雜風格一致,適合忌諱膽固醇的朋友們。兩者湯里都有粉絲,搭配那口濃湯吸溜,蠻不錯。

爆炒脆腸:也不知道這脆腸長在牛身上哪一段,吃起來其實並不覺得有多脆。

四色小吃里有缽缽雞,甜皮鴨,炸春卷和油酥鴨,擱在小竹簍里,口味吃起來都還不錯。適合我們這種什麼都想嘗一口,又不想一兩道菜撐飽肚子的遊客。

樓下看到的甜皮鴨滴著糖漿,沒想到吃起來並不會甜得發膩,而是咸甜兼顧,蠻好吃的。

翹腳牛肉是不是都得這么把腳翹到板凳上吃才安逸喲?

⑵ 上央視的蘇稽蹺腳牛肉是哪家

蘇稽蹺腳牛肉是指蘇稽鎮的蹺腳牛肉,並非單指哪家店。

蘇稽蹺腳牛肉早已名聲在外,多次登陸央視。央視4台《走遍中國》欄目在2012年9月6日播出中國古鎮(17)《蘇稽:蹺腳牛肉》;

2013年7月30日播出《巴山蜀水》第七集:蹺腳牛肉。2017年9月9日,央視2台第一時間播出《品地道樂山美食,嘗獨特蹺腳牛肉》的節目,蘇稽蹺腳牛肉又火爆了一回。

蘇稽蹺腳牛肉歷史

蹺腳牛肉是樂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樂山大街小巷中絕對少不了的一道美味,蹺腳牛肉不但湯汁醇厚,味美鮮香,還有驅寒的功效。外地人在樂山吃過了蹺腳牛肉的,無不豎起大拇指。

相傳,蹺腳牛肉發源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初。那時的楊灣鄉周村百姓祖祖輩輩都以宰牛為業,很多人將不吃的牛雜(諸如腸子、牛骨、牛肚、草肚之類)扔到河裡。

其間,有位羅姓中醫,看到扔到河裡的牛雜覺得很可惜。於是,他把牛雜撿回洗凈後,放在有中草葯的湯鍋里熬制,結果發現熬出來的湯味甚是鮮香。

以上內容參考:樂山新聞網(樂山市委宣傳部主管)-非物質文化遺產—蹺腳牛肉

以上內容參考:四川在線-樂山首屆蘇稽蹺腳牛肉美食文化節火爆啟動

⑶ 為什麼說想吃蘇稽最正宗的蹺腳牛肉就要去全牛匠那裡

因為他們這個品牌店的蹺腳牛肉就非常的正宗啊,而且你要知道他們的創始人就是四川樂山蘇稽橋頭蹺腳牛肉第三代傳承人周氏的徒弟,蘇稽最正宗的蹺腳牛肉做法他們是掌握了的。

⑷ 蘇稽蹺腳牛肉哪家好吃,市區內也有正宗的嗎

樂山的翹腳牛肉我還沒去吃過,打算下個月去旅遊的時候好好吃一頓。市區內有沒有正宗的我不知道,但之前在網上偶然看見了「王老闆的創業故事」這樣一篇文章,寫的是馮四娘翹腳牛肉老闆的創業故事,打算到時候去嘗一下,看是不是真的那麼好吃。

⑸ 蘇稽蹺腳牛肉上電視了,作為樂山人你覺得哪家的味道最正宗呢

我覺得最正宗還是樂山嘉興路老橋頭蹺腳牛肉,這家做出來的味道確實非常不錯

⑹ 蘇稽蹺腳牛肉哪家好吃

自己上個月去樂山旅遊的時候,本來也打算去蘇稽吃翹腳牛肉的,但是樂山同事說沒必要,市區內一樣也有很好吃的翹腳牛肉,於是就去了嘉興路的那個馮四娘翹腳牛肉,味道確實可以!連續吃了三天,現在想起來,還是很想再去吃一下!甚至網上還有「王老闆的‏創‏業故事」這樣的文章,就是說的這個店老闆的故事,看了之後覺得好勵志。

⑺ 蘇稽鎮蹺腳牛肉哪家味道好

簡介

蹺腳牛肉是把牛肉身上各式各樣的東西全都放到一起,包括牛肉,牛舌,牛肝,牛耳,牛肺,牛心,牛肚,牛腸,牛百葉,牛筋,牛腩,牛腦,牛骨,牛髓,牛鞭,牛血等等。
2傳說
相傳,在30年代初,老百姓民不聊生,貧病交加。當時在四川樂山有位擅長中草葯,精通歧典之術的羅老中醫,懷著濟世救人之心,在樂山蘇稽鎮河邊懸鍋烹葯,救濟過往行人。此湯不僅防病止渴,還能治一般風寒感冒、胃病、牙痛等。其間,他看到一些大戶人家把牛雜(諸如腸子、牛骨、牛肚、草肚之類)扔到河裡,覺得很可惜。於是,他把牛雜撿回洗凈後,放在有中草葯的湯鍋。結果發現熬出來的湯味甚是鮮香。因味特湯香,又有防病治病的功效。所以,特意來飲者絡繹不絕,堂堂爆滿。其間沒有席位者,有的站著,有的蹲著,有的就直接坐在門口的台階上蹺著二郎腿端碗即食。久而久之食客們便形象的起了一個「蹺腳」牛肉的別稱,且流傳至今。
百年歷史,三代演變。蹺腳牛肉湯鍋已成為樂山源遠流長的地方名食。它防病治病的葯膳功能,"以臟補臟"的中醫原理,大大提升了這道地方名食的品味和檔次。特別是經過楊氏對蹺腳牛肉湯鍋多次對比調配後,湯味愈加講究。在傳統湯味的基礎上不僅增加了葯棗、枸己、當歸,還增加了二十餘味中葯熬制而成的"精湯",更合理的趨於科學營養。現在楊記蹺腳牛肉湯鍋已形成湯鮮味特,牛雜細嫩,滋補強身,美容養顏和吃法多樣的五大特色。
3美食店
到峨眉山旅遊的人,都會一品蹺腳牛肉、峨眉山高山牛全牛席火鍋,自然會到峨眉山市東新路66號的盡膳口福店,一品蹺腳牛肉、全牛席火鍋的真正韻味,盡膳口福的食材全部取自峨眉山高山牛,是峨眉山市傳統地方特色名食, 盡膳·口福牛肉這種烹飪技藝可追溯到清光年間,2008年入選樂山非物質文化遺產。該食材全部產自峨眉山高山放養牛,根據24節氣的不同精選近60味名貴葯材精心煲制,體現了中醫防病治病以臟補臟的基本原理。具有牛肉與葯膳特有的濃香。 啜一口開懷的濃湯,滿口生津,品一道心儀的菜餚,唇齒留香,盡膳口福,盡善盡美。
4做法
所選香料有:蓽撥,白芷,三奈,八角,香皮,香草,茴香,草果,砂仁,白蔻,丁香,桂皮,香果,甘松,香葉,草寇。 (以前加的有罌粟殼)
製作方法:鍋里加清水將上訴香料用布袋扎緊放入鍋,另加入老黃姜,胡椒粒,四川宜賓芽菜(不要切粒)雞精,味精,鹽。(當鍋里飄出香料味是應將料包撈出)
將優質干辣椒置鐵鍋內加少許菜籽油炒出香味起鍋搗爛(粗細以粉末較粗為佳)後,加入適量的味精和鹽。碗內以生芹菜節墊底;香蔥花,香菜撒於燙熟牛雜上面。
置於香料的具體用量還需要自己慢慢體會。
[1]
5評價
分量足,湯還是很鮮的,不曉得是不是香料加多了的緣故。牛骨髓、牛筋好吃。我最喜歡吃牛雜牛筋牛肚什麼的了。這家特別推薦,也不貴,人均40-50吃到你撐。湯也不錯,味道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