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建水有清真餐館嗎大年初三為你打探了,不但有還特好吃
我來雲南建水遊玩,前後住了一個月,就連春節也不回去了。
每天建水周邊遊玩,看風景、看人文、看 歷史 ,品味 美食 ,然後發朋友圈、發網媒,很多人看了羨慕不已,也想來雲南、來建水,其中一些回族朋友特別問我這里清真餐飲情況,問有沒有清真餐館?
其實雲南是少數民族眾多的地區,而回族也有不少,在建水自然有很多的回民餐館,但我一個外來 旅遊 者,開始不是特別清楚。
大年初一我去北門外灶君寺遊玩,回來繞行古城,發現在古城東門(朝陽門)外有一條「馬市街」,街口竟然有三四家清真餐館,而初一就正常的營業了。
大年初三,我邀請在建水滯留滇越青年旅舍一起過年的八位來自祖國各地的朋友,一起去清真餐館聚餐。這些天在青旅都是大家在一起做菜、一起吃,讓我品嘗到各地口味的菜餚,吃得也非常好,而我基本是吃別人,動手不多,一直心裡不安,趁過年請大家吃一頓。
我們來的這家叫「回味飯店」,老闆娘告訴我,已經開了多年,她既招呼客人負責點菜,也上灶炒菜,是一個特別能幹又熱情的人。
我過去點菜,建水的餐飲一般都不設固定菜單,而是根據實物點菜,也就「有什麼吃什麼」。
老闆給我介紹,我按自己的想法點菜,最有趣的是老闆並不記錄,而是取來一個盤子,我要點什麼,就掐一小段放在裡面,最後我點的菜是這樣的,按這個跟我算賬。
哈哈哈。有趣不?
這次我點了十個菜,後來又加了一個湯,看看我都點了什麼菜?
1、切牛肉,這里叫「冷片」。這個菜幾乎全國的清真菜館都有,味道也差不多,就是肉切得厚和薄,給的多和少問題了。
這一盤不少,肉又厚,最後剩下三分之一。價格是50元。
2、炸牛乾巴,這個菜只有雲南有,就是把腌制晾曬的牛乾巴,切片油炸。
這個菜做的酥軟,外焦內軟,很合我的口味,60元。
3、炒雞,就是清炒當年的小雞,要嫩和口感好。
這個量太大了,讓我想起新疆的大盤雞,最後剩了一半打包。60元。
4、紅燒魚。用的是鯽魚,而且不去鱗(這里的小魚都不去鱗)。
味道很好,我很喜歡。50元。
5、兩畝地,就是豌豆炒玉米,都是鮮嫩的,這個菜也是雲南到處都有,我很喜歡吃,幾乎每次都點。15元。
6、炒青菜,當地叫「青花」,這個菜我喜歡,主要是火候過了一點,軟爛,但有人喜歡吃清脆的,味道不錯。
其實雲南建水的食材特別新鮮,特別是青菜做的菜有天然的一股清甜味道。15元
7、苦菜,這個是野菜了吧,清脆爽口,大家都喜歡。15元。
8、炸茄盒,這個菜也是大江南北通吃了,茄子裡面加了肉餡,就變得不再普通。30元。
9、繼續又點了一個「茄子」,這個是燒?還是炒呢?味道不錯,80歲的何奶奶贊不絕口。15元。
10、茴香洋芋,這個菜我只在這里吃過,做法看似簡單,味道不錯,大家都喜歡。15元。
11、花生湯,這裡面的菜是野菜「抽筋菜」,可以說非常的美味啊,一盆湯喝得光光。15元。
老闆看我點的菜是「單數」,就又送了一個湯,看似清清淡淡的一碗湯,竟然是煮肉湯做的,特別好喝啊。
另外又送了一大碗紅糖枸杞粥給我們,很好喝啊。
還送了好吃的酸蘿卜。
八個人吃這些菜,有點多,最後沒有點主食,剩的肉菜也打包回來了。
另外我們還點了一些飲品,加上餐具是40元。
最後買單是380元,大家吃得很滿意。
年後繼續吃,我會陸陸續續介紹一些建水的 美食 小吃。
② 雲南小吃^_^
過手米線 羊血米線 桃花米線 豆花米線 什錦涼米線
蒙自過橋米線 漆油茶 雞豌豆涼粉 一掌雪 鍋巴油粉
頭腦 小鍋鹵餌塊 鳳慶粑粑卷 油酥紫米米花糖 香竹烤飯
都督燒賣 牛肉燒賣 薺菜餃 四味蕎包 太平糕
胡麻包子 千層皮 大酥牛肉麵 餃滲面 酸辣面
油燃面 雲南油茶 大理三道茶 麻籽茶 籠茶
金鉤大餡餃 黑珍珠湯圓 豆面湯圓 豆花粉 小雞煮稀飯
稀豆粉米線 小鍋氽肉米線 氣燜玉米粑粑 巍山耙肉餌絲 稀豆粉油條
火腿雞雜餌絲 石板粑粑 喜洲粑粑 油酥鹽餅子 奶油回餅
乾巴月餅 烤餌塊夾鹵牛肉 蕎坨 班他 炒米線
騰沖大救駕 火腿末餅子 蘿卜餅 雞蛋米漿粑粑 摩登粑粑
麗江火腿粑粑 煎糯米月亮蛋 炸椒葉粑粑 雲南春卷 炸牛衣
開遠小卷粉 油炸麻脆 乳扇薩其馬 開遠小卷粉 油炸麻脆
乳扇薩其馬 開遠小卷粉 油炸麻脆 乳扇薩其馬 開遠小卷粉
油炸麻脆 乳扇薩其馬
③ 水牛肉中哪個地方的肉最爽滑好吃是牛展
裡脊肉.
④ 建水哪裡有好吃的好玩的住的哪裡好
一,吃的.早點:城南過橋園的洋鴨米線(陳城路鐵路那裡).時代酒店,馬市街的牛肉米線...中午:一家人(保險公司那邊).路西涼品.下午:騰龍園(新客運站).老洪武,西門洞那裡的邑爽氂牛肉,人少的就去步行街的那些吃,隔鍋香之類的,還有螢火蟲.二.玩的.中午:建水就是步行街上可以轉轉,燕子洞之類的風景區玩,建水人白天幾乎沒什麼搞頭,最多就是電腦,檯球之類的.晚上:消費低的就是酒吧,螢火蟲,北斗星,丘比特酒吧.KTV:印象,金色陽光,VD樓上.喝冷飲的地方,文安府的冰欺凌店.三.住的就去佳園賓館了,那裡房間不多,但是舒服,落地窗木地板,就在老洪武旁邊了.其他的相同價位點的就大同小異點了,就去我說的這家好了.
⑤ 牛肉什麼地方的好吃
牛肉好吃的部位有牛頸肉、牛上腦、牛肩肉、牛排骨、牛眼肉、牛腩、牛腱、牛外脊、牛裡脊、牛霖、牛尾等。
1、牛頸肉
牛頸肉,又稱「脖頭」、「脖子」,位於牛頭後部。牛頸肉由於運動的多,所以肉粗且硬,顏色血紅,帶些筋,其硬度僅次於牛的小腿肉,為牛身上肉質第二硬的,爽滑而有嚼勁。適合做碎肉或是拿來燉、煮湯,做牛肉丸也不錯。
2、牛上腦
牛上腦是位於肩頸部靠後,脊骨兩側的牛肉。上腦部位因為很少運動,肉質細嫩多汁,有大理石花紋沉積。上腦脂肪交雜均勻,有明顯花紋。適合煎制,清炒,涮牛肉火鍋。食用人群比較廣泛,老少皆宜。
3、牛肩肉
牛肩肉,位於牛的前肩胛部,前腿的上部,由岡上、岡下肌、前臂筋膜張肌,臂三頭肌外側頭肌構成,牛肩肉的間隙脂肪含量較多,肉質鮮嫩。適合燉、煮、鹵。
4、牛排骨
牛排骨是從牛腩上取下來的,肉質基本上比較細,沒有那麼多油花,適合燉煮、熬湯、紅燒。肉質較嫩多汁。不適宜老年人食用。
5、牛眼肉
也指牛背上兩側前面的部位肉。屬高檔部位肉,經精細分割後,外觀呈四方圓弧狀,每塊平均重量為3-5kg,肉質紅白鑲嵌,呈大理石花斑紋狀。選牛脊背第七根至第十根肋骨之間的肉,此肉形如眼狀,故稱為眼肉,眼肉肉質細嫩,脂肪含量較高,吃起來的口感比較香甜多汁,不幹澀。牛眼肉外形酷似眼睛,屬於高檔肉,其肉質很嫩,適合涮、烤、煎等烹調手法,尤其適合製作牛排。
6、牛腩
牛腩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松軟肌肉,取自肋骨間的去骨條狀肉,瘦肉較多,脂肪較少,筋也較少,肉質稍韌,口感肥厚而醇香,適合紅燒、燉湯或咖喱。高膽固醇、高脂肪、老年人、兒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7、牛腱
牛腱是牛腿部位肉,經精細修割干凈,剔除筋油,不帶肥脂。 其外觀呈長圓柱形狀,肉質紅色,感觀新鮮細膩,純瘦肉型,硬度適中,紋路規則,最適合鹵味。
8、牛外脊
牛外脊是牛背部的最長肌,肉質為紅色,容易有脂肪沉積,呈大理石斑紋狀。適合炒、炸、涮、烤。青中年人士食用較佳。我們常吃的西冷/沙朗牛排就是用到這塊肉。比起菲力,沙朗牛排的操作起來容錯率要稍微大一些,因為有脂肪所以煎、烤起來味道更香,口感也很好。
9、牛裡脊
牛裡脊是牛肉中肉質最細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適合煎、炒、炸、牛排。常用來做菲力牛排及鐵板燒。菲力牛排對操作要求比較高,多一分就柴,所以一般菲力牛排都在3-5成熟,以保持肉的鮮嫩多汁。
10、牛霖
牛臀(牛霖)肉取自後腿近臀部的肉。臀肉(也有稱米龍、黃瓜條、和尚頭)外形呈圓滑狀,肌肉纖維較粗大,脂肪含量少,口感略澀,屬於瘦肉。較適合垂直肉質纖維切絲或切片後爆炒。適合人群比較廣泛。
11、牛尾
牛尾巴奶白色的脂肪和深紅色的肉,肉和骨頭的比例相同。由於常常運動,所以基本是瘦肉,富含膠質、風味十足,加在砂鍋菜或湯餚中長時燉煮即可盡釋美味。牛尾性味甘、平;具有有補氣、養血、強筋骨的功效。適老少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