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從西到東:四川——美景 美食 美人 我願在你的地盤做片刻的四川人
說起四川,可是許多人都誇獎的好地方。那裡不僅風景優美,名勝眾多,而且川菜名揚天下,只要在四川境內,走到哪裡都不發愁能不能找到好吃的,而且四川氣候潮濕,讓姑娘小伙都能得到大自然的滋養,年輕人個個水靈秀氣。到一個地方旅行,能夠同時享受美景、 美食 、再加上美人,豈不是人生的樂事?
四川,簡稱川或蜀,是中國23個省之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西南地區內陸,界於北緯26 03′ 34 19′,東經97 21′ 108 12′之間,東連重慶,南鄰雲南、貴州,西接西藏,北接陝西、甘肅、青海。
四川省地貌東西差異大,地形復雜多樣,位於中國大陸地勢三大階梯中的第一級青藏高原和第三級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高差懸殊,地勢呈西高東低的特點,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構成。四川省分屬三大氣候,分別為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川西南山地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氣候,總體氣候宜人,擁有眾多長壽之鄉,如都江堰市、眉山市彭山區、長寧縣等90歲以上人口均超過千人。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其間設四川安撫制置使、四川宣撫使等官職,後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四川在距今25000年前開始出現人類文明,並在 新石器時代 晚期形成了以 寶墩文化 、 三星堆遺址 、 金沙遺址 為代表的高度發達的 古蜀文明 。古蜀文明與 華夏文明 、 良渚文明 並稱為中國上古三大文明。
四川省位於中國西南腹地,介於東經97 21' 108 33'和北緯26 03' 34 19'之間,地處長江上游,轄區面積48.6萬平方公里,居中國第五位,東西長1075公里,南北寬921公里,東西邊境時差51分鍾。與7個省(區、市)接壤,北連陝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西藏。是承接華南、華中,連接西南、西北,溝通中亞、南亞、東南亞的重要交匯點和交通走廊。
四川位於中國大陸地勢三大階梯中的第一級和第二級,即處於第一級青藏高原和第三級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帶,高低懸殊,西高東低的特點特別明顯。西部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東部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 2000米之間。全省可分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區、川西北丘狀高原山地區、川西南山地區、米倉山大巴山中山區五大部分。
四川地貌復雜,以山地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種地貌類型,分別佔全省面積的74.2%、10.3%、8.2%、7.3%。土壤類型豐富,共有25個土類、63個亞類、137個土屬、380個土種,土類和亞類數分別佔全國總數的43.48%和32.60%。
川西高原為青藏高原東南緣和橫斷山脈的一部分,地面海拔4000 4500米,分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兩部分。川西高原與成都平原的分界線是雅安的邛崍山脈,山脈以西便是川西高原。川西北高原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分為丘狀高原和高平原。丘谷相間,谷寬丘圓,排列稀疏,廣布沼澤。川西山地西北高、東南低。根據切割深淺可分為高山平原和高山峽谷區。川西高原上群山爭雄、江河奔流,長江的源頭及主要支流在這里孕育古老與神秘的文明。其中位於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貢嘎山是四川省地理最高點,海拔7556米。
四川盆地由連結的山脈環繞而成,位於中國大西部東緣中段,長江上游,囊括四川省中東部和重慶大部,是川渝的主體區域,人口稠密,城鎮密布。
四川省的氣候地理圖四川盆地的面積26萬余平方公里,佔四川行政面積的33%。西依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北近秦嶺,與黃土高原相望,東接湘鄂西山地,南連雲貴高原,盆地北緣米倉山,南緣大婁山,東緣巫山,西緣邛崍山,西北邊緣龍門山,東北邊緣大巴山,西南邊緣大涼山,東南邊緣相望於武陵山。這里的岩石,主要由紫紅色砂岩和頁岩組成。這兩種岩石極易風化發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豐富的鈣、磷、鉀等營養元素,是中國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四川盆地是全國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稱。四川盆地底部面積約16萬平方公里,按其地理差異,自西向東又可分為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和川東平行嶺谷三部分。
四川盆地按方位可以細分為川東、川西、川南、川北和川中五部分。
四川河流眾多,以長江水系為主。黃河一小段流經四川西北部,為四川和青海兩省交界,支流包括黑河和白河;長江上游金沙江為四川和西藏、四川和雲南的邊界,在攀枝花流經四川南部,在宜賓流經四川東南部,較大的支流有雅礱江、岷江、大渡河、理塘河、沱江、涪江、嘉陵江、赤水河。
四川主要的湖泊有邛海、瀘沽湖和馬湖。
四川東部即四川盆地及周圍山地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又兼有海洋性氣候特徵。該區全年溫暖濕潤。年均溫16 18 ,日溫 10 的持續期240 280天,積溫達到4000 6000 ,氣溫日較差小,年較差大,冬暖夏熱,無霜期230 340天。盆地雲量多,晴天少,2013年日照時間較短,僅為1000 1400小時,比同緯度的長江流域下游地區少600 800小時。
川西南山地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區。該區2013年氣溫較高,年均溫12 20 ,年較差小,日較差大,早寒午暖,四季不明顯,但干濕季分明。降水量較少,2013年有7個月為旱季,年降水量900 1200毫米,90%集中在5 10月。雲量少,晴天多,日照時間長,年日照多為2000 2600小時。其河谷地區受焚風影響形成典型的乾熱河谷氣候,山地形成顯著的立體氣候。
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氣候區。該區海拔高差大,氣候立體變化明顯,從河谷到山脊依次出現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和永凍帶。總體上以寒溫帶氣候為主,河谷乾暖,山地冷濕,冬寒夏涼,水熱不足,年均溫4 12 ,年降水量500 900毫米。天氣晴朗,日照充足,年日照1600 2600小時。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大熊貓、金絲猴、牛羚、綠尾虹雉、蘇門羚、黑鸛、雲豹、雪豹等。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小熊貓、獼猴、黑熊、大天鵝、水鹿、紅腹角雉等。
四川話
四川話是流行於川渝地區及周邊省份鄰近地區的主要漢語言,包括漢語西南官話中源自古蜀語。四川話約有1億2千萬的使用者。現今四川話形成於清朝康熙年間的「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運動時期,是由明之前流行於四川地區的蜀語和來自湖廣、廣東、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漸演變融合而形成的。
川劇
川劇是中國戲曲寶庫中的一顆光彩照人的明珠。它 歷史 悠久,保存了不少優秀的傳統劇目和豐富的樂曲與精湛的表演藝術。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
川菜為中國四大菜系之一,在中國烹飪史上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廣泛,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博採眾家之長,善於吸收,善於創新。
川菜在口味上尤具獨特風格,以味型豐富、變化多樣著稱。川菜善用麻辣,但決不光是麻辣。麻和辣只是川菜種基本味型的兩種,其他種味型分別是甜、咸、酸、苦。在這種味型的基礎上經過調配變化,形成復合味型。川菜調味的特點是突出主味,其製作方法是集中用味。通常川菜把咸甜酸辣或麻辣集中用在一個菜上,再輔以它味,以使主味突出,如水煮牛肉、豆瓣魚等。川菜的復合味型有多種,主要有咸鮮、家常(咸鮮微辣)、麻辣、糊辣、魚香、薑汁、酸辣、糖醋、荔枝、芥末、甜香、椒麻、怪味等,豐富多樣,花樣百出,形成了川菜多味美味的獨特風格。這里還要說明的一點是,川菜中不同味型的菜,需選用不同的調料品種。味型與其獨特的調味品共生共存。川菜菜系由筵席菜、大眾便餐菜、家常風味菜、火鍋、風味小吃五大類組成。
四川有世界遺產7處,列居全國第二位。其中:世界自然遺產3處(九寨溝、黃龍、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1處(峨眉山—樂山大佛),世界文化遺產1處(青城山—都江堰),世界灌溉工程遺產2處(東風堰、都江堰)。列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路》的保護區有4處(九寨、卧龍、黃龍、稻城亞丁)。
四川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5處(2017年),省級風景名勝區75處(2010年)。有「中國 旅遊 勝地40佳」5處(2010年)。截止2020年底,四川省境內國家5A級 旅遊 景區15家 ,4A級284家,峨眉山、九寨溝為首批國家5A級 旅遊 景區。 擁有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七洞溝東漢崖墓群(七個洞崖墓群)等23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截至2019年末,四川省共有自然保護區166個,面積8.3萬平方公里,佔全省土地面積的17.1%。全省共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9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3個。 稻城縣、九寨溝縣、長寧縣等10個縣入選2019中國最美縣域。
四川地質構造復雜、地質地貌景觀豐富,已發現地質遺跡220餘處,有興文和自貢2處世界地質公園(自貢恐龍博物館與美國國立恐龍公園、加拿大恐龍公園齊名,為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國家地質公園14處,國家水利風景區16處,其數量居全國前列。 有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8個,中國優秀 旅遊 城市21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39項。
自古歷來有「天下山水在於蜀」之說,並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門天下險,九寨天下奇」之譽。四川有貢嘎山(蜀山之王)、四姑娘山(蜀山皇後)、華鎣山(天下情山)、金城山(道教仙境)、青城山(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峨眉山(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螺髻山、天台山、千佛山、蒙頂山、西嶺雪山等著名山峰,有橫斷山系的雀兒山、大雪山、邛崍山、岷山,以及大涼山、小涼山、龍門山、丹景山、米倉山、大巴山、龍泉山等大小山脈。
成都青城山-都江堰 旅遊 景區
綿陽北川羌城 旅遊 區(中國羌城-老縣城地震遺址-「5·12」特大地震紀念館-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北川新縣城-吉娜羌寨)
樂山峨眉山 旅遊 景區
樂山樂山大佛風景區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景區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黃龍風景名勝區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特別 旅遊 區(震中映秀-水磨古鎮-三江生態 旅遊 區)
南充市閬中古城 旅遊 景區
廣安市鄧小平故里 旅遊 景區
廣元市劍門蜀道劍門關 旅遊 區
南充市朱德故里景區
甘孜藏族自治州海螺溝景區
碧峰峽 旅遊 景區
巴中市光霧山 旅遊 景區
甘孜州稻城亞丁 旅遊 景區
四川小吃掃盲,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四川小吃還有太多:游記肥腸、棒棒雞、老媽蹄花、牛肉咔餅、長葯油炸、葉兒粑、酸辣粉、鋪蓋面、宜賓燃面、擔擔面、綿陽米粉……各種衍生更是讓人眼花繚亂。
到成都吃什麼呀?四川有啥好吃的?這是外地朋友對我的高頻疑問。說實話我聽到之後會瞬間懵逼,為啥?用那句老到不行的土話:隨著經濟的發展……大量人口的湧入……
是的——火鍋、冒菜、燒烤、串串已經混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可以說全國人民對他們都非常熟悉了。所以今天,我就努力開個腦洞,為大家掃盪四川小吃精粹,推薦一些熱度不是那麼高,但本地人萬分熱愛的小吃。若大家得空來四川就可按圖索驥,做個更加有深度的老饕。
成都蛋烘糕
窗外的麻雀兒,在電線桿上多嘴。淑芬梳著「丁丁貓」,正在想思考今天下課吃什麼口味的蛋烘糕,最後決定來個爛肉豇豆和紅豆沙吧。這個童年記憶的美味,仍舊在本土的各個角落散發著吸引「好吃狗」們的「清口水」。
外焦里嫩口感微甜的糕體,夾著食客自主決定的餡料。紅糖水蛋液調配的糕體帶著粗糖的微甜,將餡料的精髓烘托到了極致。甜的餡料讓你感到甜蜜在嘴巴裡面旋轉跳躍,鹹的餡料讓你在甜咸交織的復合口感中忍不住再來一個。
甜餡料:藍莓、巧克力、奧利奧、各類果醬。
咸餡料:酸辣土豆絲、爛肉豇豆、梅菜扣肉、雞米芽菜、肉鬆等。
當然如果你有創意要求甜咸混合,老闆也一定會滿足你的要求。
所以街頭巷尾的小推車蛋烘糕,商場負一樓的網紅蛋烘糕請不要忘記來品嘗噢。來了成都,你必須搞一坨蛋烘糕,不然對不起你來成都的車票!
蹺腳牛肉
躺著吃的牛肉湯
樂山大佛腳下的蘇稽小鎮,一位老中醫把葯材和牛肉混合熬煮後,產出的鮮甜美味——蹺腳牛肉。這是一道四川老饕都愛的美味,那喝了舌頭都要鮮掉的口感,讓店家擠滿了顧客。隨性的客人急於喝湯,沒有位置就坐在門檻翹著二郎腿,蹺腳牛肉之名也就此傳開來。
現在還有plus版本的蹺腳牛肉湯鍋,但是最正宗的吃法仍舊是在店家單單舀上一碗湯肉,一飲而下的爽快和牛肉蘸著干碟勁道彈牙,真正的樂不思蜀。今天也來做個灑脫隨性的四川崽兒。喝上一口湯,嘴裡不禁冒出一句「巴適!!!」。
右下,小碗蹺腳牛肉。鮮甜清爽的湯頭與「開水白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可以解你在各色麻辣美味中大快朵頤時產生的刺激和燥熱。
缽缽雞VS.小郡肝串串
冷串串?熱串串?
「老闆數簽簽……」,一串串的竹簽像戰利品般宣示著食客剛才的風卷殘雲。如果說火鍋是正式的聚會,那麼串串就像朋友臨時決定的湊席。
地道的缽缽雞都是自助即食的,老闆預先准備一大盆放在桌上,隨您自取,量小品種多,價格親民。老闆依照簽簽數量收費,一個人也可以吃的很愉快。如此特質,也就使之成為了重要的市井美味,來了四川不到路邊大排檔吃一遭串串,我真的想說一句嬢嬢們常說的話「瓜兮兮滴,好東西都不曉得多吃點」。
先說缽缽雞,你以為是只有雞肉的涼拌雞?不,這種叫法只是一種江湖概念。
起源於樂山的缽缽雞,最初確實基本只有與雞相關的一切。老闆庖丁解雞,分散成串,去腥煮熟。然後將其置於秘制的湯汁中浸泡,湯汁以鮮土雞湯為基底,佐以各類葯食同源的調料,最後再撒上一層紅油幾捧蔥花。
而總能最早嗅出客戶需求的商家們,在原始缽缽雞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加入了顧客鍾愛的青筍、木耳、油豆皮等種類,變身「缽缽雞豪華全餐陣容」。
缽缽雞跟熱串串相較少了幾分油潤,多了幾分清新,似一口油潑面里青菜葉的爽口。涼風習習的夏夜吃著冰鎮的串串,看著來往的四川妹兒,怎麼就一個「巴適」了得。
再說熱串串,很多同志都會覺得串串就是穿著煮的火鍋,那麼串串的精妙到底在哪?還看小郡肝、泡椒牛肉、折耳根牛肉、芹菜牛肉串串現身說法。
郡肝,四川方言叫法。學名叫胗,其中包含雞胗、鴨胗等,是禽類幫助進行消化的部位。以麻辣調料腌制入味,比撒尿牛丸更彈的口感加上特有的四川麻辣,那你一擼就至少10串起步。這類串串在川渝地區以外是少見的。
手工將泡椒、折耳根、芹菜等配料捲入片好的牛肉條中再碼料,串好,下鍋。喝幾口四川老鷹茶的功夫就可以開整了。似吃烤五花肉卷泡菜,泡椒、折耳根、芹菜就是串串牛肉升華的那一筆,而這一筆卻是用火鍋很難搞定的美味秘方。畢竟吃火鍋時,你拿肉包菜一塊煮的那會兒功夫,小夥伴已經把你最愛吃毛肚全部搶走了~
冷淡杯VS.川南小燒烤——宜賓把把燒
夜啤酒江湖菜在全國范圍內已經打響了知名度,但是當本地人在下午8點給你打個電話說「走,我們切次冷淡杯嘛」你肯定還是要蒙圈的。冷淡杯?是什麼玩意兒?蓉城(成都)本地人傳統宵夜攤,在這里你可以找到傳統的夜宵也可以依照喜好點最愛的江湖菜。
冷淡杯就是夜宵小吃里的「沃爾瑪」,毛豆、花生、小龍蝦,泡菜、炒飯、鹵雞爪,只有來一遭你才能體味到成都的市井氣息,滿足你一口吃下成都味的願望。畢竟,冷淡杯旁邊一定還有其他各種小吃店鋪,比如宜賓把把燒。
燒烤是夜宵的靈魂,說到四川燒烤怎麼能少得了宜賓把把燒。宜賓把把燒的精髓就在小巧、入味,所有的食材都精緻細小的串在竹簽上,牛肉、羊肉、玉米粒按把起賣,一把10串。而這樣一把,僅可能等同於豪邁東北一串的量。
烤把把燒的關鍵在於靈動的飄。師傅拿著串,串在火上飄,一粒粒的玉米、肉坨在竹簽上滋滋作響,食材在火上飄動,受熱均勻。待其入口之時你方能明白,這樣的小巧是為了在你的味蕾上留下「馬殺雞」效果,每一粒沾滿調料的食物在你舌尖奔跑跳躍……
這個時候再點上一個烤茄子就能馬上進入美味天堂。雲貴川地區烤熟的茄子一般都會剖開再撒入鮮雞蛋和蔥花等佐料,用余溫熨熟,香甜微辣的口感讓你連舌頭都找不到了,當然如果你喜歡還可以要求撒入爛肉豇豆等因地制宜的配菜。
鍾水餃·甜水麵·狼牙土豆·小涼面
如果說鍾水餃和甜水麵是嬌滴滴的小姑娘,狼牙土豆和小涼面就是混跡街頭的浪人了。在春熙路寬窄巷子的小吃鋪,你可以輕易尋見鍾水餃和甜水麵的身影;而最正宗的狼牙土豆和小涼面,一定要在放學課後的校門口和肩膀挑的流動攤販才能尋到。
鍾水餃是成都道地名吃,外觀似干拌紅油抄手,但佐料中的紅糖回甜會讓你明白為什麼川妹兒那麼多人喜歡——畢竟是帶著回甜的嗆口小辣椒嘛 。
甜水麵一改四川面條細長的特點,又粗又白的面條口感似蒸熟的年糕,沾上甜水麵特別的調料,輕咬下去,不僅糯軟粘牙,還隨著川味特有的復合性調味……真是別有一番風味在心頭。
左上,甜水麵;下,甜水麵葉兒粑~
狼牙土豆·小涼面則是隔壁小孩都饞哭了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兜里揣著的「子彈」剛夠買一碗時,面對老闆的詢問,搖頭晃腦猶豫再三最終還是選定了「麻辣糖醋加折耳根」這一區域限定口味。
眼見著紅的辣椒油、黃的花椒粉、綠的折耳葉、黑的醋汁,再加白糖、蒜泥等林林總總各色香料,在老闆的手裡和土豆、涼面旋轉跳躍閉上眼……然後把你饞哭的狼牙土豆和小涼面就做好了。
細面(左),小涼面;粗面(右)甜水麵,
四川小吃還有太多:游記肥腸、棒棒雞、老媽蹄花、牛肉咔餅、長葯油炸、葉兒粑、酸辣粉、鋪蓋面、宜賓燃面、擔擔面、綿陽米粉……各種衍生更是讓人眼花繚亂。如白樂天吃多了所做的詩句一般「亂食漸欲迷我肚,四川才能吃開心」。
本期四川地域限定類 美食 介紹給你,希望讓來四川的你感受到不一樣的驚喜。
說起四川省,可是人人都誇獎的好地方。那裡不僅風景優美,名勝眾多,而且川菜名揚天下,只要在四川境內,走到哪裡都不發愁能不能找到好吃的,而且四川氣候潮濕,讓姑娘小伙都能得到大自然的滋養,年輕人個個水靈秀氣。到一個地方旅行,能夠同時享受美景、 美食 、再加上美人,豈不是人生的樂事?
不過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這么一個處處都與「美」掛鉤的省份,為啥名字聽起來卻有點剛硬剛硬的感覺?「四川」的名字到底是從何而來的?據筆者了解,有兩種比較靠譜兒的說法,下面咱就來聊一聊。
一、河流命名說
這種說法認為,「四川」的來歷與其境內的河流有關。因為在古漢語中,「川」的意思是河流,而四川境內,恰好流經了四條大河,分別是:岷江、沱江、嘉陵江和大渡河,故而此省份得名「四川」。
「四川」由河流命名的說法流傳很廣,就連民國初年的通識課本中,都採用了這個說法,足見其影響的廣度。
二、區域劃分說
這種說法的來歷也是非常久遠的,起源於宋代。北宋在設置全國的行政區劃時,設置了十五路(這里的「路」,與現在的「省「,概念相當)。其中四川這個區域被劃分成了兩個部分,分別被稱為:西川路和峽路,四川地區也因此被稱為「川峽」地區。
後來根據形勢的需要,宋朝又把西川路和峽路進一步劃分,分成了夔州路、益州路、梓州路、還有利州路,總共為四路,並且這四路行政區,還有個總稱:川峽四路。
再往後,官員們覺得平時朝堂議事,或者撰寫奏章的時候,總是寫「川峽四路」,實在有些麻煩,慢慢便又將這四個字進行精簡,變成了「四川」。
到了元朝,中央政府在宋代「川峽四路」的基礎上,進行了區域整合,將四路合並,正式設置了四川行省。到此時,作為整體的省一級行政區劃的「四川」才正式誕生了。
這兩種說法,雖然從出發點來看,有些大相徑庭,但又殊途同歸,對「四川」省名稱的來歷,解釋得非常到位,並且不論從地理位置角度,還是從文化 歷史 的闡述,各自都有著恰當的合理性,還真有些「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意味,若是一定要在兩種說法中,分出一個高低勝負出來,似乎還真的不太容易做出判斷。
不過不管是哪種說法,都展現了四川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也都體現了四川的 歷史 和文化,所以在筆者眼中,「四川」這個名稱的來歷,恐怕與這兩種說法都是密不可分,有著很深的淵源的。
不知朋友們是否同意我的看法?或者這兩種說法中,您更認同哪一種呢?歡迎留言交流。
Ⅱ 松潘縣旅遊景點在哪裡-有哪些
牟尼溝景區 牟尼後寺 松州古城 川主寺 體驗藏餐 松潘縣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縣城,這里的景區最值得大家前去參觀的肯定就是當地的薰衣草庄園了,還有這的秋景,建議一定要在秋天去看看,這里可遊玩的景點還是非常多的。
牟尼溝景區
因為松潘緊靠九寨溝和黃龍這兩個大IP,牟尼溝就被很多人忽略了,其實在耍哥心中,這里一直都是寶藏景區~景色不遜色於九寨黃龍~
去過的人都說這里就是縮小版「九寨溝」,高山、湖泊、森林、海子,最重要的遊客還很少,漫步其中,彷彿整片森林都被你承包。
牟尼溝景區由二道海和扎噶瀑布組成,二道海就是傳說中的小九寨,順著木頭棧道一直向上爬,一連串的小海子會逐個映入眼簾!
湖裡生產著奇花異草,從綠到藍,清澈見底,超級好看。站在湖邊隨手一拍都是一副畫~
扎噶瀑布全長瀑高93.2米,寬35米,這個瀑布它既是固體,又是液體的鈣化瀑布,十分震撼壯觀。
超過百米的瀑布宛若垂落九天的銀河,沖擊著你的視覺,而一連串高山湖泊又宛若佛陀置入凡間的銀鏡,折射出不一樣的美感與純潔。
這里有透徹見底的藍,有翡翠般的綠,還有宏偉的瀑布,到了秋天,層林盡染,滿山的秋色和湖泊的綠色相得益彰,十分美麗。
牟尼後寺
在牟尼溝還有一個擁有300多年歷史的藏傳佛教寺院——牟尼後寺(又稱扎日寺)。
這一帶森林茂密、植被豐富,牟尼後寺又背靠扎噶瀑布,寺院周圍環境優美,怡然寧靜,游覽寺院後,還能繼續到扎噶瀑布和二道海深度遊玩。
富有歷史感的寺廟群落就坐落在草坪之間,時隱時現的誦經聲音,還有偶爾路過的僧人,給這片土地莫名增添幾絲祥和寧靜的氣息。
主殿內還有很多收藏的文物可供觀賞,穿梭在大殿中,彷彿穿越回了過去。(主殿內不允許拍照哈~)
寺廟附近還有不少的藏族居民群落,稀稀落落的坐落在山間,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築看起來特別賞心悅目。
地址: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牟尼鄉
導航:自駕導航牟尼溝風景區
門票:100元/人(扎嘎景區+二道海景區)
溫馨提示:
牟尼後寺就在牟尼溝景區里~不需要單獨購買門票
這裏海報有2900米,需要稍微爬一下山,注意高反!
扎嘎瀑布門有兩個停車場,要聽到最高的那一個區可以少走點路
早晚溫差大,國慶過去建議帶一點厚衣服。中午紫外線比較強,注意防曬!
松州古城
松潘古城古稱松州,始建於明洪武年間,自古既是川西北地區的軍事要塞,也是歷史悠久的藏、羌、回、漢族人民「茶馬互市」的重要驛站。
晚上是整個古鎮最熱鬧的時候了,古城裡的廣場上圍滿了跳鍋庄舞的藏民們,還有打球的年輕人,老人帶著孩子散步,還有組織健身運動的一群人,整個廣場充滿了各種生活感,一種寧靜又幸福的感覺。
夜幕降臨下來,從古風的街道走到城牆下,不經意間彷彿來到了唐朝的某個都城。而且這里的夜景十分好看,忍不住讓人停下腳步在此逗留。
地址: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進安鎮
導航:自駕導航松州古城
門票:古城免費,登古城牆門票150元/人
川主寺
去過九寨溝、黃龍的小夥伴,對這里肯定不會感到陌生~這里是通往九寨溝、黃龍風景區和川西北大草原的必經之地。對了,川主寺不是一座寺廟,而是一座小鎮噢。
鎮上除了能感受到到地道的藏式風土人情外,這里還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薰衣草基地~
高原的「普羅旺斯」名副其實,3000餘畝的薰衣草花期是7-10月。陽光好的時候非常好看,而且人也很少,任你徜徉在花海,隨便擺pose都是一張美照!
川主寺地址: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213國道
導航:自駕導航川主寺鎮
薰衣草基地地址: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川主寺鎮山巴鄉上磨村雪寶頂紫熏庄園
門票:30元/人
體驗藏餐
在松潘,各式各樣的藏式美食一定會讓你應接不暇~
來到松潘一定要吃一頓熱騰騰的氂牛肉湯鍋,喝一碗熱湯再配上鮮美的氂牛肉,再冷的天氣也會溫暖起來!
牛肉藏包真的也超級好吃!牛肉餡兒鮮香好味,包子皮像灌湯包的外皮,吃藏包時,一定要把將外皮挑破再沾上秘制醬碟,讓醬料浸透到包子餡兒里去,一口一個超滿足~
Ⅲ 廣漢到九寨溝有多少公里
1,第一天廣漢出發-汶川-茂縣-松潘-川主寺-九寨溝;第二天九寨溝-川主寺。第三天,川主寺-若爾蓋-花湖-朗木寺-唐克。第四天,唐克-紅原-理-汶川-廣漢。全程1336公里,路況很好。
2,因為疫情原因中秋節放假前一天18號住宿很便宜,九寨溝度假村四星級124元一晚大床房,含早餐送景區服務,性價比超高。位於溝口離景區入口1.5公里,周邊吃飯也很方便。19號考慮吃飯方便選擇了松潘嘉利尚雅大酒店138元標間,離川主寺步行幾分鍾,有空調,可以停車,早餐一般。20號唐克鎮選擇了一家當地藏民開的民宿125元一晚,五層樓的房子,還算干凈衛生,沒有空調,有電熱毯,沒有早餐。老闆娘的態度不錯。
3,吃飯方面;松潘古城餐飲眾多,分量實在。九寨溝重慶萬州人開的餐館多,一家接一家。找了一個位於西姆酒店院內二樓的牛肉湯鍋,牛肉實在,三個人一個小鍋沒吃完。川主寺以前聽說好像旅行社的人中轉住宿的比較多,鎮不大,菜品量少味道欠佳。
唐克餐廳也不多,建議嘗下當地人愛吃的老炒麵,炮仗面(開始我和朋友還討論是不是賣火炮的????)。
4,九寨溝門票旺季169元+觀光車90元。觀光車直接到右邊五花海或者左邊長海,然後一路轉下來,每個地方車上都有導游祥細說清楚上車地點游覽路線,管理規劃確實不錯,景色也美,值得再去。景區餐廳因為考慮時間加上看網上評論不行沒有嘗試,個人不加點評。
花湖季節關系沒有花,直接路過。朗木寺只去了其中一個,建設宏偉精美,花湖到朗木寺的路上因為誤入左邊的道路,收獲了絕美風景。
黃河九曲十八彎,就棧道上去一個觀景台,本來有條路可以走下面通過,被當地攔住了只能繞道走景區門口,直接放棄,後來民宿老闆推薦了一個觀日落的好地方,獨享日落美景。
唐克到紅原路上經過一個老虎觀景台,免費停車觀景,感覺景色不錯,沿河邊有個很漂亮的度假村,有機會可以去體驗一下。瓦切塔林收費20元,規模宏大,裡面很多塔和轉經筒,人行道雜草叢生,沒那麼整潔,參觀的人也少。俄木塘商業化嚴重地方,加上季節關系直接略過。
黃河分水嶺,名查真梁子的山樑,山樑的兩側一邊是黃河水系的白河,另一邊是長江水系大渡河上游的梭磨河,停車費十元,上觀景台不收費,沒看到水。
米亞羅,畢棚溝,略過……
5,總共四天三晚,人均一千左右(包含九寨溝門票),總的來說因為疫情的原因,出門旅行的人少,住宿餐飲都不算貴,景區人也少,可以慢慢欣賞美景,不敢想像每天幾萬人進景區的盛況。草原初秋景色也很美,成群的牛羊馬讓我從開始的興奮到審美疲勞。草原上還有很多野兔,禿鷹。路遇了禿鷹殘食綿陽還是感到恐怖??。不過九月下旬早晚溫度零下要多穿點衣服,白天陽光紫外線強,防曬必不可少,全程無高反。
Ⅳ 潮汕牛肉火鍋有什麼特色怎麼吃才是正宗吃法
潮汕牛肉火鍋是潮汕人獻給冬天的一份禮物,天一冷,潮汕牛肉火鍋店裡就會座無虛席,潮汕牛肉火鍋之所以火爆,還是因為它.......太「講究」了!
從選料到刀工、涮法到蘸料,多個方面的講究,才能打造出一鍋鮮香入骨的潮汕牛肉火鍋
生牛肉丸
廣東做牛肉丸的廠家一般多為70~90%牛肉,根據價格的不同,牛肉的純度也有區別
由於打丸子工藝麻煩,一般都採用先煮熟的熟丸,熟丸放置的時間相對久些,但遠沒有生牛肉丸有彈性,這里採用100%純生牛肉,每天用新鮮的牛後腿精瘦肉打丸子,出來的丸子都可以當乒乓球打~
Ⅳ 松潘縣有什麼名小吃
松潘縣隸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北部,全縣幅員面積8486平方公里,轄2鎮23個鄉,總人口74166人(2010年),由22個民族構成。縣城南距成都335公里。
著名小吃有:砂糖卷兒、松州手抓肉、松州包子、回族饊子、松州涼粉、松州酸菜面塊、松州洋芋糍粑、松州鮮牛雜、洋芋湯圓、松州粉湯、松州手抓肉、酸菜攪團、藏式湯包、韭菜盒子、穹鍋饃饃
Ⅵ 松潘有特色的小吃美食特色的美食街在哪裡呀
洋芋糍粑
洋芋糍粑,一種以馬鈴薯為主要原材料的地方特色小吃。常見做法是先將土豆煮熟,剝皮,然後在專用器具里捶搗,使洋芋泥愈來愈粘糯,則為洋芋糍粑。
食用時,或將糍粑切塊放入酸菜湯內煮,再澆上紅油辣椒,色鮮味美、口感細而綿軟;或把糍粑盛入碗中,配上調料,佐以酸菜湯,蘸著吃,又是另一番風味。
圖片
酸菜面塊
生活在川西北高原的藏、羌、回、漢各民族,尤喜食酸味濃烈、味道獨特、清醒除勞、有助消化的酸菜面塊。
主要做法是將面塊、土豆、牛肉等放入酸菜湯內,用旺火煮沸,待熟後,湯內加入鹽巴和搗碎的海椒、花椒面、大蒜泥等調料,一道香噴噴的酸菜面湯便成為接待賓客的理想主食。
圖片
涼 粉
涼粉由豆類、米類和山芋的澱粉製成。製作時在開水中將澱粉稀釋成糊,煮熟後冷凝成塊,便成俗稱的「涼粉」。不同原料製作出的涼粉色澤不同,常見的有黃、白等兩種顏色。食用時,將黃、白涼粉打成條塊入碗,放上蔥、蒜、生抽醬油、香油、鹽、醋、辣椒油,拌勻以後,爽口清香味濃。
圖片
涼 面
涼面又稱「過水面」,古稱為「冷淘」,傳說最早起源於唐代武則天未入宮之前,由於武則天與情人吃山西面時燙傷了舌頭,於是兩人便研究出涼面的新吃法。
涼面在全國各地流行,各有特色。松潘的「紅油涼面」,主要做法是將蕎麥面、小麥面、澱粉等摻和製成面條,用開水煮熟後撈出,用涼水沖洗,控干,拌以醬油、紅油辣子、醋、鹽、味精、蒜水、花椒等調料,味道清爽可口,在炎炎夏季有助於開胃和增強食慾。
圖片
粉 湯
粉湯是回族群眾喜愛的風味食品。每逢古爾邦節和肉孜節,家家戶戶都要烹制粉湯,恭敬到來的貴客和親友們。
粉湯製作時須先將澱粉製成粉塊,炒好牛肉臊子,牛骨煮湯備用。食用時在湯中將涼置的粉塊煮熱,在碗中放入湯,加入熱粉塊,再加入牛肉臊子,將醋、醬油、味精、花椒面,一碗色澤晶瑩、美味可口的粉湯就可上桌招待親朋好友了。
圖片
鮮牛雜
鮮牛雜製作原料有牛頭皮、牛肚、牛腸、牛舌、牛腎和牛肺等,製作時將茴香、花椒、八角、桂皮、陳皮、沙姜、豆蔻等以「十三香」為主要的鹵水香料放入鍋中,煮6小時以上。食用時放上蔥花、辣椒油、花椒粉等調料,是營養豐富、蛋白質較高、易被吸收、有益於健康的風味食品。
圖片
和尚包子
和尚包子是先將氂牛精肉用藏刀在菜板上切碎,剁成細沫,然後加入韭菜、蔥、姜,現在有的還加入蒜、鹽、醬油、清油、味精等調料,加少許水和勻裝入盆中。將小麥麵粉加水和勻,揉制精透,然後切成一個個小塊,用工具或手輾壓成均勻圓形薄片,將牛肉香料餡一並放入托在左手上的麵皮,以右手指將麵皮均勻提起捏攏即成,並可做成各種花紋。將小巧別致的和尚包子放入蒸籠中,用猛火加熱十五分鍾即成。上乘的和尚包子麵皮薄得發亮,透明而不爛,包子內的餡湯不能破皮流出。拿起熱氣騰騰的飄香的和尚包子,咬上一口,細膩的麵皮和牛肉餡鮮嫩可口;包子內帶有牛肉和各種香料味的餡湯順勢流進口中,生津開胃,味美飄香,美不可言,是藏家真正的名吃,堪稱藏食極品。
Ⅶ 無為襄安鎮牛肉鍋哪家好吃
無為襄安鎮牛肉鍋范冬奎牛肉鍋好吃。范冬奎牛肉鍋位於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襄安鎮襄安社區新街。范冬奎牛肉鍋做的牛肉滑嫩可口,不老不柴,深受吃客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