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常菜譜 » 美軍吃烤土豆好吃嗎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美軍吃烤土豆好吃嗎

發布時間: 2023-01-24 17:50:10

Ⅰ 烤土豆好吃嗎

做法
1,土豆洗凈,擦乾;
2,表皮抹油(用橄欖油,植物油都可以),入烤箱200度45分鍾;
3,土豆剖開,兩半或四半,將瓤挖出,注意,多挖些,薄些好吃;
4,依次在挖好的坑裡填入火腿(家裡沒火腿了,我昨天用的培根,太費料了,以後還是用火腿)、一部分挖出又進一步打碎成泥的土豆瓤、撕碎的乳酪片,撒些黑胡椒調味(隨意)碼完一層再碼一層;
5,入烤箱再10分鍾,乳酪融化,就OK了
土豆的蛋白質和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比蘋果高得多,鈣、磷、鎂、鉀含量也很高。

Ⅱ 電影《長津湖》中有哪些名場面

在最近熱映的電影《長津湖》中,最令觀眾印象深刻的名場面,主要有以下三個鏡頭:1、中美戰士的境況對比;2、雷爹不幸犧牲;3、冰雕連的長鏡頭

3、冰雕連的長鏡頭

最後,在《長津湖》的最後部分,有一個長鏡頭是關於“冰雕連”的,當時美方的領軍對著冰雕連敬了個禮,這個鏡頭也是根據真實歷史改編的。

當年,冰雕連的戰士們為了炸水門橋,在水門橋附近埋伏了很長時間,在零下幾十攝氏度的天氣下埋伏,讓他們最終凍成了“冰雕連”。

根據史料記載,冰雕連當時僅僅只有一個人生還...

Ⅲ 二戰時期各國軍隊伙食怎麼樣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上戰場打仗,對於士兵來說就是一個力氣活,充足的飲食保障,是提升士氣的關鍵所在,因此關於古代戰爭有一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從二戰時期各國的軍隊伙食供應情況,其實也能夠看出各國的軍事情況,據說美軍就是從繳獲的日軍戰利品中,看到日本伙食跟豬食一樣,因此判斷,日本已經是強弩之末,糧食很快就供應不上了。

美國軍隊伙食最為豪華

美國的財大氣粗全方位體現到了戰爭當中,無論是裝備還是兵力,美國都是巨無霸的存在,就連伙食供應都是排名世界第一的存在。

在很多影視劇中,我們都看到美國士兵在戰場上煮咖啡,實際上,美國大兵不止有咖啡,還有巧克力和可口可樂,據說在二戰期間,僅僅一年就喝掉了10億瓶可樂,簡直嚇死個人。

在具體物資供給中,美國士兵都能分到麵包片、沙拉、黃油等食物,早餐主要吃食物雞蛋粉,士兵一般會將這些雞蛋粉和麵粉攪拌在一起做成一個烤薄餅來吃,甚至還有香煙讓大兵吸上兩口,口香糖什麼的也是必不可少。德國軍隊伙食經常不足

關於德軍的補給,從紙面上來看還是挺豐富的,有黑麥麵包、黃油、香腸、果醬和蔬菜、巧克力等食物,但是實際上,德軍的士兵伙食往往出現供應不及時的狀況。

我們都知道德軍在二戰時期發動的是閃電戰,就是利用快速移動的裝甲部隊直插敵軍的後方,然後完成分割包抄,這種戰術之所以能玩轉,首先放棄的就是食物供給,因此,德軍先頭部隊穿插進去後,往往自己補給也跟不上了,短時間內結束戰斗則還能供給,一旦陷入僵持,德國的後勤將被暴露的渣到不行。

莫斯科會戰時,德國後勤連棉衣都沒有給在前線的士兵准備出來。

一個士兵的回憶錄中寫道:“送上來的食物是冷咖啡,以及大鍋煮出來的雜燴濃湯,我們每個人還得到了半塊大麵包、一勺人造奶油和人造蜂蜜以及150克肉食或者乳酪。飢餓的我們不能一下把這些東西都吃光,因為下一次食物供給可能在24小時之後才能送到。”

到1944年,迫於軍隊的擴充,德軍的伙食標准一再降低,肉類被大幅度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土豆。

其他國家如英國,伙食水平在美國之下,但遠遠甩開德日蘇,中國就不說了,全是眼淚啊!

Ⅳ 二戰期間,美軍的伙食怎麼樣

二戰美軍伙食是所有交戰國中最好的。
朋友們看二戰片時常聽說美軍口糧有三種,即C口糧(C ration),K口糧 (K ration)和D口糧(D ration)。

C戰鬥口糧是從1938年開始研製的。美軍C戰鬥口糧特別設計用於沒有餐廳的實戰條件下的部隊,
要求便於單兵攜帶,滿足三餐營養。
C戰鬥口糧包裝在6個小鐵皮罐頭內和一個附件包。
其中三個鐵皮罐頭是肉類,稱為M成分。
另外三個鐵皮罐頭是麵包類,稱為B成分。
6個罐頭組成一天的口糧。多數情況下美軍C戰鬥口糧為冷餐。但也可加熱食用。
M成分有多種配方:有肉和豆類,肉塊和蔬菜,肉和通心麵條,臘肉,雞蛋和土豆,肉和面條,
豬肉和米飯,香腸和豆類,豬肉和豆類,臘肉和利馬豆,雞肉和蔬菜。
這些東西煮熟後分裝在鐵皮罐頭里,裝在木頭箱或紙箱里運往前線。

後勤人員配餐時根據不同配餐方案組合而成。
例如:
M1號組合方案包括火腿, 雞蛋和土豆,肉和豆類,雞,蔬菜;
M4號組合方案包括豬肉和豆類,肉,通心粉,火腿,利馬豆。
B成分也有多種配方:有餅乾,混合壓縮麥片,糖衣花生仁或葡萄乾,速溶咖啡,蔗糖,
速溶檸檬粉或橙粉,水果糖,果醬,可可飲料粉和褐色牛奶糖。
後勤人員配餐時根據不同配方加入不同成分即可。
例如
B1號組合方案是:餅乾,壓縮混合麥片,咖啡,方糖塊,糖衣花生仁。
B4號組合方案與B1號一樣,只是用巧克力豆取代了糖衣花生仁。
把上述M1的三個罐頭和B4的三個罐頭放在一起就是一個C戰鬥口糧。
當然不要忘了配發一個附件包。
附件包裡面有九支高級香煙,凈水葯片,火柴,衛生紙,口香糖和開罐頭器。
還有一種在二戰期間被美軍廣泛使用的是K野戰口糧(K Field Rations)。

K口糧最初於1942年起被美國陸軍採用,最早使用K口糧的部隊是傘兵。

早期的K口糧是包在棕色紙盒裡。後來發展成彩色紙盒,
早餐盒為棕色,
正餐盒為綠色,
晚餐盒為藍色。
這種顏色的區分使士兵們很容易選擇自己需要的食物種類。
K戰鬥口糧正餐盒,內有乳酪罐頭,餅乾,糖果,口香糖,飲料粉,砂糖,鹽片,香煙,火柴,
開罐頭刀和木勺。
K戰鬥口糧晚餐盒,內有肉類罐頭,餅乾,肉羹,糖果,口香糖,速溶咖啡粉,砂糖,香煙,
開罐頭刀,衛生紙和木勺。
另一種戰鬥口糧D在二戰中是非常有名食品。它的成分就有一種,巧克力糖。
D口糧是高熱量的高級食品,由於所有的人都喜歡吃巧克力,

美軍也把D口糧當作鼓勵士氣的好東西。D口糧重124克,由位於賓夕法尼亞州荷西市的荷西公司生產。
順便提一下,荷西也是溫特斯中尉的老家。
荷西---熱帶巧克力(Tropical)是荷西公司於1943年根據軍方要求研製出的耐熱型產品。
荷西巧克力以它不可抗拒的味道,在物資極其匱乏戰爭中風行全球,是最受歡迎的食品,
也成了美國文化的象徵。在電視劇「兄弟連」里就有一個鏡頭,
E連的韋伯斯特把巧克力送給了一個從未品嘗過巧克力的荷蘭孩子。
荷西在二戰結束時共生產了30億條巧克力,其生產能力的最高峰是每周2400萬條。
德軍和日軍甚至英軍都特別羨慕美軍的戰鬥口糧和香煙。
諾曼底登陸後許多美軍被俘後掏出戰鬥口糧大吃大喝,把看守他們的德軍驚得目瞪口呆,
因為他們已經多年都沒見過這麽好的食品了。
下面的表格是德國蘭斯朵夫VIIIB戰俘營,在1942年4月12-18日,1個星期內戰俘的配給量:
這些每日的平均配給只有1794卡路里
麵包:2300克
土豆:3600克
茶:13克
糖:175克
燕麥:70克
乾酪:78克
果醬:25克
人造黃油:55克
脂肪:130克
大麥:30克
泡菜:135克
蜂蜜:150克
香腸:80克
肉:134克
魚:50克
豌豆:70克
蕪箐(甘藍):2700克
總共重量:9795克

Ⅳ 美軍在二戰期間的後勤保障是什麼樣的美軍日常都吃什麼

美軍正在戰場上吃著午飯!

對於處於二戰前線的士兵來說,能有肉吃那就是自己的政府良心發現了!但是偏偏就有這么一個國家,如果中午吃午餐肉,那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場噩夢!因為他們已經吃到反胃了,其他國家士兵所渴望的午餐肉好像在他們眼裡就如同最難吃的東西!沒錯這個國家就是二戰時的美國!

那美軍在二戰時期吃的到底有多好呢?後勤保障到底強到了什麼地步?


美國二戰的飛機生產線

所以才導致身處二戰不可自拔的英國彷彿看到了上帝一般看著美國,美國告訴英國這些都是為你准備的,我便宜賣給你!說的英國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當然美國生產這些軍火不僅僅是賣給盟友,敵人他也賣!結果在二戰結束後,別的國家都窮的揭不開鍋蓋了,而美軍還在一旁數著成山的鈔票!

也正是因為這樣,處於戰場上的美軍不僅僅是吃的好,子彈裝備也是隨便用!你說別的國家的軍隊看到了氣不氣!

Ⅵ 美國軍隊伙食有多好,菜品種類上千種

美軍MRE(Meals Ready to eat)豬肉排,烤肉汁,玉米餅,土豆濃湯,黑莓醬,奶油花生,士力架,堅果葡萄乾; 漢堡包,烤牛排,各種各樣的排,還有一坨一坨的熟牛肉。待遇標准真的是豪的不得了。

Ⅶ 二戰時美國士兵都吃什麼

二戰美國軍隊

二戰中美國的伙食最為豐盛。

在戰場上將咖啡煮到有有滋味得地步則要很多柴火和淡水,同時在前線點火更有自殺的嫌疑,所以美國軍需部絞盡腦汁找到勒兩種比較切實可行的方法,一是將咖啡磨成很細的粉末,製成可溶咖啡,對水即飲 二是把咖啡豆在產地烘烤,然後小批量磨碎,即沖即飲。

巧克力、可口可樂口香糖和野戰飯盒,曾是二戰中美國官兵隨身不離的幾件受用物。自詡「二線球隊」的美國,直至1944年才大規模參戰,400萬出境軍人,一年裡竟然喝掉10億瓶可樂。外表吊兒郎當的美同大兵,所到之處,總是嚼著巧克力和口香糖,高興時還向周圍兒童撒發。那些被戰禍搞成破落戶的西歐人,看著羨慕不已。這種野戰飯盒,不僅有塗好黃油的麵包片、午餐肉、沙拉作料,還夾有兩支「駱駝」牌香煙和3根火柴,飯後還可抽上幾口。

他們吃的食物雞蛋粉是主要的早餐來源,用各種形式製作,一般是攪拌。不管怎麼做這些蛋,有烤薄餅,用麵粉和雞蛋粉製作,不僅像飛碟,而且簡直一模一樣。軍隊派發的「熱帶黃油」,因為製作的時候考慮到要在任何環境下都不能變壞,所以無論用什麼辦法都難以融化。麵包是新鮮的,由廚師當場烤成,但太粗糙了,只適合做法國烤麵包片———還是用雞蛋粉做的。有時會有燕麥,但像膠一樣黏。

美國的戰時物資供應充足,顯示出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美軍官兵每人都配備幾套卡其布軍服和呢料軍服;另外還有工作服、夾克、大衣、鴨絨睡袋、皮靴、雨衣等等。在食品方面,最具特色的是花樣翻新的各式罐頭.
1937年,美國的霍梅爾食品公司首次生產了「罐頭午餐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斯帕姆罐頭午餐肉成了二戰盟軍食品中的主要蛋白質來源。
美軍食譜,中午和晚上,有罐頭食品燉梅干,在廢罐頭上加熱的肉末雜菜,肉大部分是斯帕姆午餐肉,被稱為「神秘肉」。許多美國軍隊中的現役人員都討厭看到斯帕姆午餐肉。美軍士兵評論說:「廚師們會在早餐時煎午餐肉,正餐是烤午餐肉,晚餐則把它放在米糕里,第二天早上是午餐肉餡餅。天知道他們從哪兒得到這么多午餐肉,一定是成桶成桶訂購來的!……燉斯帕姆午餐肉,斯帕姆午餐肉派,還有煮斯帕姆午餐肉塗油脂!」
戰後,艾森豪威爾將軍見到霍梅爾公司的總裁,他感謝他們的斯帕姆午餐肉,然後笑著補充說:「但你們是不是沒有必要給我們送那麼多過去?」
許多在戰後接受過美軍食品援助的人說,我喜歡吃午餐肉,和我年齡差不多的人都這樣,可以說吃午餐肉是我在那個艱難歲月的一種美好的享受與回憶,我長大後,它一直是我的最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野戰食品發展很快。野戰食品的種類超過23種。 C型食品(單兵作戰食品)是在二戰中最常見、士兵們吃得最多的伙食。它約重 3千克,有11種餐可供士兵選擇,其中5種含有豆類。美軍還為特種作戰小分隊,包括進行叢林戰和山地戰的部隊,研製了特殊食品,稱為 B型食品,主要配給10 0人的小分隊。
美軍在二戰時廣泛使用工業化生產包裝的戰鬥口糧(Combat rations),其演變和配方相當復雜。河友們看二戰片時常聽說有三種,即C口糧(C ration),K口糧 (K ration)和D口糧(D ration)。
C戰鬥口糧是從1938年開始研製的。美軍C戰鬥口糧特別設計用於沒有餐廳的實戰條件下的部隊,要求便於單兵攜帶,滿足三餐營養。
C戰鬥口糧包裝在6個小鐵皮罐頭內和一個附件包。其中三個鐵皮罐頭是肉類,稱為M成分。另外三個鐵皮罐頭是麵包類,稱為B成分。6個罐頭組成一天的口糧。多數情況下美軍C戰鬥口糧為冷餐。但也可加熱食用。
M成分有多種配方:有肉和豆類,肉塊和蔬菜,肉和通心麵條,臘肉,雞蛋和土豆,肉和面條,豬肉和米飯,香腸和豆類,豬肉和豆類,臘肉和利馬豆,雞肉和蔬菜。這些東西煮熟後分裝在鐵皮罐頭里,裝在木頭箱或紙箱里運往前線。後勤人員配餐時根據不同配餐方案組合而成。
例如:M1號組合方案包括火腿, 雞蛋和土豆,肉和豆類,雞,蔬菜;M4號組合方案包括豬肉和豆類,肉,通心粉,火腿,利馬豆。可以看出,無論哪種方案都兼顧了營養,熱量和口味。
B成分也有多種配方:有餅干,混合壓縮麥片,糖衣花生仁或葡萄乾,速溶咖啡,蔗糖,速溶檸檬粉或橙粉,水果糖,果醬,可可飲料粉和褐色牛奶糖。後勤人員配餐時根據不同配方加入不同成分即可。例如B1號組合方案是:餅干,壓縮混合麥片,咖啡,方糖塊,糖衣花生仁。B4號組合方案與B1號一樣,只是用巧克力豆取代了糖衣花生仁。
把上述M1的三個罐頭和B4的三個罐頭放在一起就是一個C戰鬥口糧。當然不要忘了配發一個附件包。附件包裡面有九隻高級香煙,凈化水葯片,火柴,衛生紙,口香糖和開罐頭器。
德軍和日軍甚至英軍都特別羨慕美軍的戰鬥口糧和香煙。諾曼底登陸後許多美軍被俘後掏出戰鬥口糧大吃大喝,把看守他們的德軍驚得目瞪口呆,因為他們已經多年都沒見過這么好的食品了。

Ⅷ 烤土豆好不好吃

做法 1、土豆去皮.切成粗條狀(個人覺得.土豆條切的不要太厚,因為太厚了.水分難烤乾;薄些的話.土豆表面被烤乾.裡面的水分被烤了很多.口感帶點韌勁.帶點脆感.很好吃~油的話.如果家裡有橄欖油的話.就用橄欖油.熱量更低.黑胡椒碎沒有的話.就用黑胡椒粉代替) 2、將切好的土豆放到保鮮盒中.倒入油和黑胡椒碎,蓋上蓋子.晃一晃.讓土豆均勻的沾上油和黑胡椒碎~~然後鋪在烤網上...220度--20分鍾的樣子. 3、一面烤到帶焦色後.翻面繼續~~ 小貼士 真的蠻好吃的~~ 這個做法的烤土豆除了熱量低,最重要的就是保留了土豆原有的風味.如果JMS覺得沒啥味道的話,可以在裡面撒點鹽.提個味兒~~ 個人覺得不少人平時吃的東西都是重油啊.重味兒-+的菜.難得來個清淡的.帶有菜本身味道的東西.還是很好的喃~~ 喜歡吃辣的話.可以加點辣椒粉.或者辣椒油;喜歡吃椒鹽的.就放椒鹽..或者是孜然烤土豆.等等.很多很隨意~

Ⅸ 二戰中的「午餐肉」意味著什麼美國大兵為何對其「不屑一顧」

雖然午餐肉帶著肉這個字,可是他卻並不是完全的肉製品,他是一種用豬肉作為主原料製成的合成肉。而這個午餐肉的發明者則是美國的荷蘭食品公司。這是它在經濟大危機這個大背景下誕生的產物。

午餐肉罐頭是經過油和鹽調味的土豆澱粉和豬腿肉的混合物,還添加了一定劑量的防腐劑來保持肉質的鮮澤。這種方形罐頭異常便宜,只需四十美分,在那個錢不值錢的年代,肉不再是所有家庭都能吃得起的食品。因為這種合成肉不僅味道類似,而且售價便宜,上架很快便遭到老百姓的瘋狂搶購,甚至有的家庭直接用這種合成肉代替鮮肉。

這種後勤供應著實讓盟軍羨慕了。但對美軍來說,既然擁有這么多的選擇,美軍有什麼理由不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