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洋芋粉怎麼做好吃
麻醬土豆粉(洋芋粉)的做法:
主料:土豆粉(洋芋粉)350g。
輔料:芝麻醬2勺、菠菜適量、植物油10g、鹽2g、生抽10g、雞精1g。
1、准備材料。
2. 麻辣土豆粉的做法步驟圖,麻辣土豆粉怎麼做好吃
1.先把香菇切條,豆乾切絲,木耳撕成小塊,香腸切片,該切的都切(用自己灌的香腸非常好吃)
2.鍋里放油,油熱放入火鍋底料炒出紅油放入泡椒和蒜蓉,炒出香味後放入豆乾和香菇炒一下
3.炒的差不多了就放水 ,水開了之後放入魚丸,香腸,木耳,土豆粉,煮開之後放入鹽,蚝油,雞精調味
4.最後放入菠菜關火就好了。吃的時後放點香菜和香蔥就好了,(家裡又不吃魚丸的所以我放了煮熟的雞蛋,味道也還不錯 ,有非常有營養)
3. 土豆粉條和紅薯粉條哪個更受歡迎原因是什麼呢
粉條的生產加工製作在中國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時間,歸屬於在我國獨有的一種美味食物。粉條可分成多種多樣,聰慧的華人將一些土豆、紅薯、黑豆和高粱等作物,經碾磨、沉積、過慮等多道工序生產加工製作成絲條形乾躁粉條。在其中大家服用的以土豆粉條和紅薯粉條佔多數。土豆粉條和紅薯粉條全是用自己的木薯澱粉製作而成,土豆粉條製作出去是白含有點黃,或者是純白色透明的。而紅薯粉條則偏深褐色、青綠色和微黑,這關鍵要以他們的選料和爛熟度相關
例如東北三省的名吃亂燉,東北地區的大鍋菜的做法,菠菜炒粉條等全是用的紅薯粉條,搞好後的粉條保持原狀不爛糊,吃起來筋道,Q彈,口味十分的絲滑,因為它率真隨和性,與肉類食品一起吸收了肉的味道,做出來味兒妙極了!土豆粉條不經過煮,煮的情況下非常容易糊到一起,不容易成形。而紅薯粉條久煮不壞,芳香爽口、食法還多種多樣,並且紅薯粉條能與很多食品類配搭,可用多種方式烹飪,作出涼熱葷素搭配炒燴炸蒸各種各樣的美食。我認為紅薯粉條美味,口感好。
4. 土豆粉湯的做法,豬肉土豆粉湯怎麼做好吃
主料土豆粉條350克豬肉200克土豆150克菠菜200克香菇100克西紅柿150克輔料油適量鹽適量老抽適量香菜適量蔥花適量
步驟
豬肉土豆粉湯的做法步驟11.濕土豆粉條洗凈備用;
豬肉土豆粉湯的做法步驟22.豬後座肉洗凈切小丁;
西紅柿,蔥,香菜切碎;
豬肉土豆粉湯的做法步驟33.土豆,香菇切丁;
豬肉土豆粉湯的做法步驟44.菠菜洗凈;
豬肉土豆粉湯的做法步驟55.鍋中倒油,下肉丁煸炒;
豬肉土豆粉湯的做法步驟66.肉丁炒至變色,炒出油脂,下蔥花炒香;
豬肉土豆粉湯的做法步驟77.下土豆香菇丁翻炒一會兒;
豬肉土豆粉湯的做法步驟88.加入調料:鹽,老抽,清水;
加西紅柿丁煮開鍋;
豬肉土豆粉湯的做法步驟99.煮一會兒,加粉條煮;
豬肉土豆粉湯的做法步驟1010.加菠菜煮;
豬肉土豆粉湯的做法步驟1111.煮熟關火;
豬肉土豆粉湯的做法步驟1212.香濃的土豆湯,撒上香菜。
5. 怎樣才能將土豆粉做的好吃美味
鍋燒熱,加入花生米,中小火不停的翻炒,直到炒出香味,外皮能脫掉。然後把鹽 、香蔥末 、小米椒碎、辣椒油、陳醋,花椒粉、生抽都加一起拌均勻。鍋加水,大火燒開,下土豆粉煮熟,接著繼續燙一下生菜,盛一勺湯澆到調制好的汁裡面拌均勻。再把調好的湯汁倒進土豆粉碗里,加上生菜,撒上花生米即可。
主料:土豆粉400g、生菜100g
輔料:油適量、鹽適量、麻油2g、紅油10g、生抽10g、香醋10g、大蒜10g、姜5g、小米椒2個
1、准備用料。
注意事項:
土豆粉不要煮得太軟了,夏天可以過涼水,這樣勁道好吃有口感。
6. 土豆粉家常做法怎麼做好吃
酸辣土豆粉的做法步驟
1、准備食材,土豆粉淘洗干凈。
2、菠菜用流水洗凈。
3、蔥切成蔥花。
4、蒜切碎備用。
5、蒜泥放碗中,放入花椒粉。
6、放入胡椒粉。
7、放入食鹽。
8、放入生抽。
9、放入辣椒油和芝麻油。
10、在碗里放入醋。
11、調好的料汁在微波爐加熱1分鍾。
12、鍋里放油,放入蔥花炒香。
13、鍋里加熱水。
14、水開後放入土豆粉。
15、土豆粉煮2-3分鍾後加入菠菜
16、繼續煮半分鍾,關火。
17、煮好的土豆粉和菠菜盛入碗中,放上調好的料汁和花生碎。
小竅門
這款小吃做法很簡單,只是調料比較多,每種調料的用量需要適當把握。既然是酸辣粉,就要讓酸辣均衡,別讓任何一方把另一方的滋味壓過去。
7. 過橋米線和土豆粉哪個好我想做點小吃加盟生意,要健康衛生一點的,怎麼選擇
我個人覺得過橋米線好,做生意不能貪圖小便宜,要讓顧客吃著放心、好,人自然就多了。建議你買一些干米線來做。
其實過橋米線也沒多難,你不必加盟也ok:
過橋米線的做法一
原 料
雞胸脯、豬肚頭、豬腰子、烏魚肉、水發魷魚、油發魚肚、火腿、香菜、蔥頭、鵪鶉蛋、凈雞塊各20克 ,水發豆皮、白菜心、碗豆尖、蔥、豆芽菜、蘑菇各50克,米線200克。
製法
1.把肉料分別切薄片,有味的焯水後漂涼裝盤; 2.其餘各料另鍋焯水,漂涼後切段裝盤; 3.香菜、蔥切碎和油辣椒及燙過的米線一同上桌; 4.雞油燒至7成熱時裝入碗中,倒入燒開的清湯,加調料上桌; 5.食時先將肉片燙至白色,下綠菜稍燙,再下米線,撒少許蔥花、香菜即成 。 再填補三種做法: 過橋米線的做法一 米線的原料
米線配料
光肥母雞半隻(約750克),光老鴨半隻(約750克),豬筒子骨3根,豬脊肉、嫩雞脯肉、烏魚(黑魚)肉或水發魷魚各50克,豆腐皮1張,韭菜25克,蔥頭10克,味精1克,芝麻油5克,豬油或雞鴨油50克,芝麻辣椒油25克,精鹽1.5克,優質稻米400克,胡椒粉、芫荽、蔥花各少許。
製作過程
1.將雞鴨去內臟洗凈,同洗凈的豬骨一起入開水鍋中略焯,去除血污,然後入鍋,加水2000克,燜燒3小時左右,至湯呈乳白色時,撈出雞鴨(雞鴨不宜煮得過爛,另作別用),取湯備用; 2.將生雞脯肉、豬脊肉分別切成薄至透明的片放在盤中,烏魚(或魷魚)肉切成薄片,用沸水稍煮後取出裝盤,豆腐皮用冷水浸軟切成絲,在沸水中燙2分鍾後,漂在冷水中待用,韭菜洗凈,用沸水燙熟,取出改刀待用,蔥頭、芫荽用水洗凈,切成0.5厘米長的小段,分別盛在小盤中; 3.稻米經浸泡、磨成細粉、蒸熟,壓成粉絲,再用沸水燙二三分鍾成形,最後用冷水漂洗米線,每碗用150克; 4.食用時,用高深的大碗,放入20克雞鴨肉,並將鍋中滾湯舀入碗內,加鹽、味精、胡椒粉、芝麻油、豬油或雞鴨油、芝麻辣椒油,使碗內保持較高的溫度,湯菜上桌後,先將雞肉、豬肉、魚片生片依次放入碗內,用筷子輕輕攪動即可燙熟,再將韭菜放入湯中,加蔥花、芫 荽,接著把米線陸續放入湯中,也可邊燙邊吃,各種肉片和韭菜可蘸著作料吃。
米線特點
湯燙味美,肉片鮮嫩,口味清香,別具風味。
編輯本段過橋米線的做法二
米線配料
花紅柳綠的米線
排骨300g,鮮雞1/2隻,鮮鴨1/2隻,雲南火腿100g,老薑1塊(50g),鹽2茶匙(10g),熟米線200g,鮮草魚80g,鮮豬裡脊80g,鵪鶉蛋1枚,韭菜30g,香蔥30g,榨菜30g,綠豆芽30g,鹽1茶匙(5g),白鬍椒粉1/2茶匙(3g)。
製作過程
1.排骨、鮮雞、鮮鴨洗凈,斬成大塊,分別放入沸水,滾去血沫,撈出沖洗干凈; 2.把上面材料和拍散的姜塊、雲南火腿一同放入高壓鍋(或大砂鍋),加入約為固體材料4-5倍的水,先大火燒開,再轉為小火,煨制一小時以上; 3.調入鹽,最後成品應該是濃濃白白的湯汁,表面飄著一層明油; 4.將鮮草魚肉和鮮裡脊肉,分別切成極薄的肉片待用(為防表面變干,可以先碼好,蒙上保鮮膜); 5.將沸騰的濃湯盛入保溫的大碗,依次平放入鮮魚肉片、鮮裡脊肉片、綠豆芽、榨菜和韭菜,放入生鵪鶉蛋,放鹽和白鬍椒粉; 6.放置2分鍾後,再放入沸水燙過的米線,撒上香蔥即可。
米線原料的製作方法
將大米倒入木桶,用涼水浸泡半小時,放掉水,控干,將米碾成面,或用粉碎機將米粉碎成面。 將米面加涼水合成耙。水、面比例以和好後面耙表面能自然聚成平面為宜,面不成疙瘩,比和元宵面稀一些。 將和好的耙送入米線壓榨機(舊法手工操作,使用十分笨重、龐大的壓米線器械)。 15分鍾後即成熟米線。將米線晾24小時,使之回生,用水浸泡散開。
制湯方法
將豬排骨斬馬,大骨斬斷,與雞、鴨、火腿一同下鍋煮熟。先急火燒開,然後慢火煨煮,但不要把各種湯料煮化。火腿早些撈出,雞、鴨分別撈出,仍可作冷盤用料。大骨繼續煮熬,以敖出骨油,溶出鈣質。湯里可放胡椒粉、味精、鹽巴。也可只放鹽巴。 鮮料製法:遠用淡水魚,以嫩無腥氣者為佳,洗凈,片成極薄的生魚片,與片切得薄如紙的生鮮裡脊片同擺在大盤內,將豆腐皮、玉米片(或鮮筍片)、水發木耳都洗凈改刀放入盤內,香菜、蔥切花(如用其它鮮靈小料如豌豆苗等均切小花)、熟芝麻,撒入湯碗內。 吃時米線、湯碗、鮮料分裝在三件餐具內一劑上桌,把鮮料夾地熱湯碗(湯面必須有一層封面油,湯溫較高)燙熟,再夾進米線配鮮料吃。
編輯本段過橋米線的做法三
過橋米線的關鍵是在於一碗湯,這碗湯的做法很講究,原料除了豬骨頭外,必須要用兩只壯母雞,一隻老鴨子。用三隻壯母雞、兩只老鴨子是不行!這是多年來廚師積累下來的經驗,這樣燒出來的湯才鮮,而且一定是老鴨子! 雞鴨都要現時宰殺,而且要把雞血留著,等到用猛火把豬骨和雞鴨煮上四五個小時後,把湯里的所有東西撈出來,把雞血擠成碎塊放進湯里,不停攪動,這時雞血會把湯里的雜質凝在一起,湯從乳白色變得清澈透亮。撈出沉澱物後再把豬骨放進去,用小火再慢慢燉一兩個小時。 這一道工序現在的過橋米線餐廳一般都不用了,為了保證讓顧客看到自己的湯的確是豬骨和雞燉出來的,(好些湯里也不用老鴨子了,都用清一色的養雞場出產的飼料雞)湯的顏色故意要保持乳白色。要是乳白色色度不夠,把一筒「餌塊」(也是雲南一種用大米製成的食品)丟到湯里,要多白就有多白。這是時下烹飪的秘訣之一呀! 現在有一些做過橋米線的以為湯裡面煮的東西越多,味道就也好,什麼魚肉、 蝦仁米線
火腿都放進去煮,這是不懂烹飪的人乾的,五味調和,就是要「調」,不是一鍋燴,這樣煮出來的湯失去了過橋米線鮮香、爽口的特點。
編輯本段過橋米線的吃法及特點
吃法:過橋米線由湯、片和米線、佐料三部分組成。吃時用大磁碗一隻,先放熟雞油、味精、胡椒面,然後將雞、鴨、排骨、豬筒子骨等熬出的湯舀入碗內端上桌備用。此時滾湯被厚厚的一層油蓋住不冒氣,但食客千萬不可先喝湯,以免燙傷。要先把鴿雞磕入碗內,接著把生魚片、生肉片、雞肉、豬肝、腰花、魷魚、海參、肚片等生的肉食依次放入,並用筷子輕輕撥動,好讓生肉燙熟。然後放入香料、叉燒等熟肉,再加入豌豆類、嫩韭菜、菠菜、豆腐皮、米線,最後加入醬油、辣子油。吃起來味道特別濃郁鮮美,營養非常豐富,常常令中外食客贊不絕口。過橋米線集中地體現了滇菜而豐盛的原料,精湛的技術和特殊的吃法,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豐盛的米線
特點:鮮嫩可口,別有風味。人們常說到雲南不吃過橋米線等於白去一趟。過橋米線就是在煨好的雞湯中加入米線和其他食品的一種獨特的吃法。初去雲南吃此小吃的人如不向別人請教會鬧出笑活:雞湯是滾燙的,由於表面有一層雞油,一點熱氣也沒有,初食者往往誤認為湯並不燙,直接用嘴去喝,這樣很容易燙傷嘴皮。因此,千萬不能用嘴直接去喝雞湯。在食用時應先食鵪鶉蛋,再食生片,趁湯是最高溫的時候將生片燙熟。有人不知其中奧妙,先燙蔬菜和米線,等到後來,湯的溫度下降,不可生食的食物也燙不熟了。過橋米線是嚴格進行分食的,每人面前生片、雞湯、蔬菜、米線各一碗。這樣既衛生,又不至浪費。過橋米線在各類風味小吃中滋味獨特,品格高雅,可謂是各路傳統小吃之首。有人說「過橋米線」是中式西餐,值得大大提倡。米線營養豐富,食用簡便,深受國內外人士的歡迎。 過橋米線,以其制湯考究,吃法特異,滋味鮮甜清香,鹹淡相宜而成為雲南特有風味小吃。過橋米線主要以湯、肉片、米線再加佐料做成。湯用肥雞、豬筒子骨等熬制,以清澈透亮為佳;將雞脯、豬裡脊、肝、腰花、鮮魚等切成薄片,擺入小碟;米線則以細白、有韌性者為好;同時備有豌豆尖、黃芽韭菜、嫩菠菜等。吃時,以大「海碗」盛湯,加味精、胡椒、熟雞油,湯滾油厚,碗中不冒一絲熱氣。湯上桌後,將鴿蛋搕入碗內,繼將肉片氽入湯中,輕輕一攪,霎時變得玉蘭片似的雪白、細嫩。然後放入鮮菜、米線,配上辣椒油、芝麻油等,便可食用。碗中紅白黃綠相交輝映,奇香沁人,使人胃口大開(注:一般封頂的油為鵝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