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實現中國共同富裕
只有全民創業,才能真正實現共同富裕。不能一部分人創業,另一部分人享受,這是不公平的!沒有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創業制度,就不會讓每個人都有向上流動的機會。就沒有真正的和諧社會。社會主義旗幟下的創業投資理應堅定不移的配合政府,促進全社會走共同富裕道路。在我看來,當初的4萬億根本不應該搞什麼基礎設施建設。而應該用於中小企業減稅和支持青年創業,最有助於調整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08年我就說過,偽增長一旦成了硬性指標,對進一步調整經濟社會結構等目標會產生很大的排擠效應,甚至會出現不同類型的泡沫指數上揚。現在大家都看到了。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發展的第一要務其實就是解決就業、支持創業。就業都不能很好的解決,還說啥發展。就是明年GDP到20%,有什麼用?人民會感到幸福嗎?根本不會。是結構不對稱,包括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和文化結構。結構對稱了,經濟自然會好起來,民生才有所依。事實上,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思想體系和社會運動就深深地嵌入中國的近現代歷史進程之中,它深刻地改變和塑造了中國的社會結構。 調結構是中國的重中之重。調整經濟結構的關鍵還在於大力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創業投資體系。鄧小平說:「金融活了,整盤棋都活了。」金融改革的目的也是為了調整相對畸形的金融市場結構。調好了,就能更好的服務中國經濟。什麼時候,銀行,證券交易市場、股權投資市場,能夠形成三足鼎立局勢。4000萬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就會得到顯著消解。商業銀行的部分資產如果不流向創業投資體系的建設當中,必將無法有效分解金融風險。 當前,全球各大證券交易所對公開招股的股份制公司的門檻要求越來越高。這將使私募股權投資上升為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通路(上市企業數額畢竟為少數)。那麼多的企業要出讓股權換取現金,更多的投資者為追求高回報率認購企業股權。這就勢必要求股權交易市場的誕生。但是,千萬級別以下的股權投資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地域性很強。投資人更願意投資離自己距離近的企業。這樣可以滿足投資人的心理要求。尤其是那些以前是企業家,現在有投資慾望的實業家。若在「方圓百里」之內,能夠讓他們找到適合自己胃口的項目,他們一般不會投資距離十萬八千里的企業。跨區域投資的概率很小。這也是中西部政府到東部招商引資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投資人就是有錢人。但投資人大致分兩種。一種是「得道」的投資人,這種人在舊社會遇到災荒年舍粥放糧,賑濟災民。群眾稱呼其為「良紳」;另一種是「失道」的投資人。這種人叫「劣紳」。紅色政權時期大致是:團結良紳,打倒劣紳。放到現在,也許仍然適用。發展中國創業投資事業最需要「得道」投資人的支持。但,得道的投資人也是創業者。經過幾年的深入調查發現,民間的確有大量的股權投資人,但他們是在市場中捕捉再創業的機會。也就是說他們更願意和有思路的項目團隊一起合夥創業。也願意以稀釋股權的激勵機制去「融智」。但問題在於他們還是希望自己得到更多的股權,以確保自身權益。投資幾百萬或上千萬只佔新企業20%股權,他們心理不平衡。也不願意拿出更多的社會資源去支持新企業發展。 支持創業者創業,就特別需要服務於收入在金字塔底層的創業者,因為他們也有創業夢,他們佔大多數。中國不一定很需要太會賺錢的創投,而需要用創投體系來優化金融生態鏈、產業結構。這不是賺錢不賺錢的問題。而是社會問題、政治問題。對於創業者而言,現在絕對是「通縮時代」。銀行和普通投資者都出於資金安全性、流動性考慮,對創新技術和創新產品投資極為謹慎並觀望避之。這使得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渠道變為天塹。要想走出這種窘境,只有大力推動創投事業發展,提高創投在GDP的比重。否則得到的經濟增長一定不會是很健康的增長!在創業者眼睛裡,我國目前經濟運行中似乎表現的更象通貨緊縮。通貨緊縮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渠道不暢。生產相對過剩,其實質是存在嚴重的產業結構性矛盾,一方面是大多數產品相對供過於求,另一方面是許多產品出現短缺,產業結構與需求結構不對稱,市場要求對產業結構和資本重新進行優化配置,因此,利用創業投資提升我國創新能力,調整產業結構,解決就業人口,促進市場競爭,不失為解決長期困擾經濟的結構性矛盾的有效辦法。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報》 刊發了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孟捷的一篇文章。他認為:「對於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的經濟學,首要的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要建立的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而不是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個完整的概念,這一模式把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和堅持市場取向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為了堅持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方向,我們一方面要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允許用市場經濟和私有制經濟來協助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另一方面,更要防範陷入資本主義社會經濟規律消極後果的泥淖。」(劉國光,2011)中國的金融前30年跟著蘇聯學,後30年跟著美國學,學來學去也沒有創新出中國特色的金融。對中國金融作進一步的透視,則不難發現所謂的金融,一派「紈絝氣息」、「矛盾重重」。金融革命,需要哪些尊重國情的金融人才,首先應找到這些為中國金融創新「打燈籠」的人。通過他們去活絡現有的金融體系。只有金融活絡了,整盤棋才能夠更有活力。按照馬克思的觀點,金融資本是具有階級性的。這次金融危機進一步暴露了金融資本的階級性。或者說金融資本的「非中性」。是不是不可調和,就很難辯解了。金融是有階級性的!它不會因為科學技術發展,我們可以像富人一樣穿同樣的衣服,讀同樣的報紙、看同樣的《非常勿擾》而消失。中國金融革命的前提首先是確定中國金融的階級性。這不是搞階級斗爭,這是為了科學發展!什麼東西到中國,都會被捏來捏去,變成自己的東西。馬克思主義到了中國,還被中國人創新出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當然,創業投資理論也不會例外。這沒有什麼不可理解的。 共同富裕,這是一個嚴肅而富有「烏托邦」色彩的話題。怎麼讓這個玄空的話題落地,我以為就是富人支持還沒有富裕起來的人創業,組成合夥企業,共同分享未來的投資收益。再說一遍,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義。這才是可持續的民生工程觀。創業投資應在「重民生,促就業」中挖掘發展機遇。先富起來的人,別忘了帶帶落後的窮人。都是鄉鄉里里的。自己生活改善了,別忘了是受惠於國家改革開放的好政策。你們要十分清楚這個前提。先富起來的人支持青年創業,在創業者困難時候,你扶持他,這就是拔刀相助。剛改革開放時,第一代創業者創業時(現在已經是先富裕起來的人),銀行呆賬估計也不少。但國家還是承擔了,因為收益和成本國家早算過了。看看30年來取得的成績不就證明了嗎?目前,逐步健全的政策法規體系,日趨完善的股權投資市場體系,為創投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百年不遇的歷史契機。我們將牢牢把握這一歷史機遇,儲備和利用優質項目源,廣泛深入發展創投業務,在履行一定社會責任的基礎上,盡可能提高企業權益資本增值率。然後再用增值資金去更好的支持創業企業。這就是後30年民富道路的利器。當然創業者不分國籍,任何善於發現人類價值圖譜的創業者,都是值得稱贊的世界公民,我們認為:發展股權投資,推動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發展模式,讓敢於創業、樂於創業的勞動者都富起來,形成創業型社會,才是真正能夠解決「內需不足」、實現共同富裕。
② 怎樣實現共同富裕
一是大力調整經濟結構,積極擴大國內需求,不斷地增強內需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做強做大先進裝備製造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二是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堅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加大對自主創新的投入,著力突破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技術,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主導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三是狠抓節能環保和生態建設,大力實施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加強節能和資源綜合利用,推進高效節能新產品的開發,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把應對氣候變化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全面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加快開發低碳技術,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尤其是新能源,研發和推廣氣候友好技術,不斷地增加森林碳惠,推動綠色經濟增長。四是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積極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發展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促進公共服務,逐步的均等化。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依、住有所居。五是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資源和要素價格形成的機制改革,健全資本市場和銀行體系,完善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堅持平等保護物權,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③ 高一政治如何實現共同富裕
換個思維就是如何實現公平?首先要落實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批方式並存。堅持科學發展觀,統籌兼顧。主要還有公平那一單元。什麼鼓勵一部分先富又發揚先富幫後富。課本上老師幾乎都抄過的。我考完試了,課本不在身邊了,要不就全給你打上了。
④ 怎樣實現共同富裕
①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在要求和體現,也是社會主義改革一以貫之的追求。但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富裕、同步富裕。②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過程,必然存在先富和後富的問題。③只有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形成示範效應,並通過先富者帶動後富者,才能逐步實現共同富裕。④國家採取各種有力的措施,推動先富起來的人和地區積極支持和幫助後富起來的人和地區發展經濟,提高收入,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⑤ 如何實現共同富裕
深刻領會鄧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應著重把握以下要點:
一是認清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和奮斗目標。什麼是共同富裕?鄧小平同志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結合上賦予共同富裕以科學的內涵。在共同富裕這個概念中,「富裕」反映了社會對財富的擁有,是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共同」則反映了社會成員對財富的佔有方式,是社會生產關系性質的集中體現。共同富裕包含著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兩方面的特質,從質的規定性上確定了共同富裕的社會理想地位,使之成為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和奮斗目標。
二是明確共同富裕的實現前提。鄧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表明:我們既不能離開共同富裕講發展生產力,離開了就會導致兩極分化;也不能離開發展生產力講共同富裕,離開了就會導致共同貧困。可見,共同富裕的實現前提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實現共同富裕創造雄厚的物質基礎;堅持社會主義,防止兩極分化,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三是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途徑。鄧小平同志提出,允許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以帶動多數地區和多數人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個先富帶後富、實現共同富的戰略構想,是鄧小平同志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創新,是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內容,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一項大政策。怎樣把握時機用好這項大政策?鄧小平同志又進一步提出了「兩個大局」的戰略構想,成為我國在達到小康時實施先富帶後富戰略的重要指導思想。
鄧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歸結起來,主要包含四個層次:一個總目標———實現共同富裕;一項大政策———順應經濟發展規律,允許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裕、先發展;一條主渠道———先富起來的地區和人幫助後富的地區和人,先富帶後富,最終共同富;一個大原則———把握適當的力度和時機,解決發展的不平衡和調節貧富懸殊問題。
關於中國實現共同富裕的幾個步驟 記得曾經有人提過,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在實現所謂的共同富裕,現在,一部分先富起來的目的達到,接下來,該如何實現共同富裕,卻久久不見下文。
如果說拉開貧富差距是實現共同富裕的第一價段,那麼現在就應該是進入調節貧富之間差距的第二價段了。
該如何調節,應從大的方面著手,即是全民性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醫療問題,首先實現看病不用錢,現在外國,有些國家已經達到了這種程度,按中國現在的情況,如果多加重視,可在20年內達到,如不重視,50年內也不可能達到。可以逐步的進行不用錢,先從大的著手,如全社會性的,像之前的非典,今次的禽流感,這些都是社會的共同問題,不是個人的問題,怎可叫個人負起社會的責任呢?然後就是各種疫苗的接種應也不用錢,還有就是各種傳染病,如愛滋病,乙肝,肺結核等,然後在到要大花錢的病,如白血病啊,癌症之類,一個人又如何付得起這天價的醫療費呢?之後才是小病之類。雖然中國有向這方面發展的跡象,但目標不明顯,沒有政略指導,只是在瞎走亂走,沒有比較明確的時間表。
2、教育問題,實現全民教育不用錢,你有能力讀,就給你讀,全部有國家支付,現在才九年義務教育,而且說是免學費,應連書本費等什麼費都要免了,做到真真的免費,現在的書本費太貴了,絕對的高於造價,說明還有人利用書本費來賺錢,這是不可容忍的,一個國家的教育,竟還有人來賺這種缺德的錢,而且要從九年到十二年,再到大學,如果中國保持這樣的經濟增長率,也是在20年內可達到。
3。養老問題,每個達到法定離職年齡的人,都應享受養老費,無論是誰,有沒有交養老保險的人,都應該有。有交的按國家規定發給,沒交的,按當地最低生活標准發。這個問題也應在20年內可實現。
以上是調節價段的幾個主要問題,等以上都達到,才能實施下一個價段。下一個價段,簡稱砍尾巴,也就是逐漸的消除貧困人口,主要有:
1。失業問題,一切沒有工作的人,都可以在政府中領取當地最低消費的救助金,等找到工作後,再償還,這樣就可以解決那些連基本生活都過不下去的人了,預計30年內可實現。
2。逐步的將各行各業的工資拉平,國家進行統一標准,如非技術工的一個小時規定是多少,或一天是多少,白領的一個小時是多少,這樣就可以逐步的縮小各行各業的差距,不過將是個漫長的歲月,不可操之過急,到完全拉平工資可能要60到80年後。
3。真正的實現共同富裕,但那是永遠也不可能,我們只能不斷的把最低層人的的收入一路一路的提上去,只能在漸斷的縮小差距,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直到中國,不應該是世界不再需要錢為止,達到所謂的按需分配,這不是一個國家達到共同富裕就行,只有世界大同,才能真正的實現共同富裕,如果不出第三世界大戰,如果世界按現這種和平發展下去,也話在200年後,可以看到共同富裕,不過那太遙遠,還是實事求是的好,先解決我們有身之年可辦到的事好。
⑥ 怎麼樣實現共同富裕
其實很簡單,也正如中國大多數利益者的做法,他們是富裕的,那麼只要把窮人消除就實現了共同富裕,然後在中國出現了毒奶粉、地溝油、毒大米等等鍛煉中國人民體質的「食物」,再然後窮人在日復一日的過程中生病乃至死去,在疼痛中煎熬,在無奈中絕望,然後窮人沒有了,處於利益鏈頂端的那些人就實現了共同富裕。在國家免除其他國家多少多少億的欠款的同時,在國內實現教育不收費、醫療全民保險卻是絕對不行的,或許這就是他們的打算,我也只能這么認為,國家寧可買美國的N多國債也不能造福自己的子民。嗚呼,何其哀哉!!!這就是大中華!
⑦ 怎樣實現農民的共同富裕
如何使農民實現共同富裕是毛澤東最關注的問題,他認為,如果我們沒有新東西給農民,不能幫助農民提高生產力,增加收入共同富裕起來,那些窮的就不相信我們。要鞏固工農聯盟,我們就得領導農民走社會主義的道路。我們要使農民群眾共同富裕起來,窮的要富起來,所有農民都要富裕,並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過現在的富裕農民。
在毛澤東看來,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的唯一出路是走社會主義道路。對於他們來說,除了社會主義,再無別的出路,全國大多數農民,為了擺脫貧困,改善生活,為了抵禦災荒,只有聯合起來,向社會主義大道前進,才能達到目的。
針對農業合作化初期存在的「富農的資本主義所有制和像汪洋大海一樣的個體農民的所有制」可能導致兩極分化現象及可能破壞工農聯盟,毛澤東認為,這個問題,只有在新的基礎之上才能獲得解決。這就是在逐步地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和逐步地實現對於手工業、對於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同時,逐步地實現對於整個農業的社會主義的改造,即實行合作化,在農村中消滅富農經濟制度和個體經濟制度,使全體農村人民共同富裕起來。只要合作化了,全體農村人民就會一年一年地富裕起來。
在這里,毛澤東不但把合作社看作是社員發展生產共同富裕的必要組織形式,而且認識到合作社可以避免農村的兩極分化,認為只有走社會主義合作化道路,才能消滅剝削制度,而只要走社會主義道路,就可以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一個根本目標。這是毛澤東在我黨歷史上首次正式提出「共同富裕」這一科學概念。
⑧ 怎樣實現共同富裕
我國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期,鄧小平同志就曾說過:「可以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這個先富帶後富、實現共同富的戰略構想,是鄧小平同志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創新,是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內容,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一項大政策。怎樣把握時機用好這項大政策?鄧小平同志又進一步提出了「兩個大局」的戰略構想,成為我國在達到小康時實施先富帶後富戰略的重要指導思想。 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獻精神,又要落實分配政策,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但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過程,只有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先富的幫助後富的,才能實現共同富裕。
⑨ 我國實現共同富裕的措施有哪些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⑩ 我們究竟該如何實現「共同富裕」
要想去實現共同富裕其實有很多方法,下面我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一、先富帶後富。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先讓一部分地區快速發展,那裡的經濟水平迅速提升,所以總的來說這些發達的地區經濟非常好,而且人民的生活水平總體來說要高很多,這里的富裕程度也更高。
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去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都能過上小康般的生活,只要我們有足夠的信心、毅力,未來美好的生活一定在等著我們。以上就是我的觀點,歡迎各位在評論區下方進行留言,指出我的不足,謝謝各位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