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一、樹立自信、確定目標。
目標是人們期望達到的行為結果,孩子的認知結構並不成熟,還沒有完全的獨立能力,不能正確地對待困難和挫折。 因而在學校生活中培養學生自信是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首要條件。學生的自信是在一次次成功與鼓勵中逐步形成的, 一切要從生身邊事做起、小事做起、就有點困難,作為生活教師就要耐心的給予指導,從簡單做起,對學生中的點滴進步、要及時的給以表楊,遇到復雜的困難,要給予指導, 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快樂, 中體會勞動的樂趣。
總之、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研究,本著良好的習慣要反復抓、抓反復的原則,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定會找到小學生良好生活行為習慣培養的方法。
Ⅱ 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一、激發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有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想讓孩子經常閱讀,就要先讓孩子喜歡上閱讀。如果孩子有了閱讀興趣,積極性增強了,讀書自然就成了一種樂事,一種滿足。於是,我開始了嘗試,努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改進課內閱讀,上好每一節閱讀課。
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一篇非常好的閱讀文本。怎麼使學生喜歡學習,喜歡去朗讀,成了我最關心的問題。經過大量的閱讀相關的書籍和參加多次的學習研討,我找到了一些途徑。
1、導入巧設計,引發生興趣。
「萬事貴乎始」。一個巧妙的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很快地融入到課文中。在教學《雷鋒叔叔,你在哪裡》時,先給學生講了雷鋒故事,孩子們被故事情節深深吸引,同時對雷鋒叔叔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從而,很想走進詩歌去進一步了解雷鋒叔叔的事跡。
2、課中創情境,激發生興趣。
兩年來,我一直從事低年級教學,針對低年級課文短小精悍,富有童趣,深受學生喜歡的特點,創設一些生動的情境,設計有趣的談話、活動的環節,有助於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教學《葡萄溝》一課時,我親自扮演維吾爾族阿姨,戴上新疆帽,播放新疆歌曲,彷彿把學生帶到了真的葡萄溝,孩子們又唱又跳,快樂地朗讀,積極地參與,對課文大有興趣。又如教《雷雨》一課。課前,我製作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幻燈片,錄制了帶有風聲、雷聲、雨聲等音響的課文朗讀材料。教學時,我一邊放映幻燈片,一邊播放錄音,一邊講解,把學生帶進雷雨的情景之中。學生又看又聽,興趣盎然,情緒高漲。
3、課末來拓展,延續生興趣。
做事貴在善始善終,能否把課內閱讀的興趣延伸至課外,每節課後的拓展活動至關重要。當學生學習完一課後,我根據不同課文的特點為孩子設計了不同的拓展活動,創造課外閱讀的機會。在教學《丑小鴨》後,我看孩子們對安徒生的童話饒有興致,就布置了「讀安徒生故事,講安徒生童話」的作業,並適時召開了「安徒生故事會」,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二、指導課外閱讀,養成閱讀習慣。
(一)推薦適合年齡特點的書籍。
每一個家長都會給孩子買很多的書,每一個都不缺少書,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讀書,都愛讀書,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些書不一定適合他們。
曾經有一次,一個孩子拿著一本書來找我,很沮喪地告訴我,他根本看不懂手裡的那本書,問我是不是自己學習太差了,我拿過書一看,頓時笑了起來,告訴他,不是他的問題,是書不適合他。那本書名叫《魯迅全集》。
有了那一次的經歷,讓我由衷感受到,我們的孩子並不完全是不愛讀書,而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書籍,久而久之,就喪失了對書籍的興趣。因此,我開始網羅書籍,去挑選他們感興趣的圖書,並買回來,發給他們看,漫漫地,孩子們都特別期待打開「小小圖書島」的櫃門,去選取自己喜歡的圖書。
(二)邀請家長閱讀,爭取親子閱讀。
若想讓孩子愛上閱讀,最好的辦法莫過於親子閱讀,這種方式不僅能激發孩子的興趣,還能使父子、母女間的感情更加融洽。因此,我用家長信的方式,誠懇地邀請家長與孩子共讀。起初,只有零星幾個家長肯於配合,大多數家長都以工作忙為理由不參與,我便發出第二封家長信,讓大家分享個別家長寫給孩子的話,還有他們進行親子閱讀的感受,這樣一來,很多家長感同身受,不約而同地加入到親子閱讀的行列里。於是,愛讀書的孩子越來越多了,和家長犯小性兒的孩子越來越少了。
Ⅲ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諺語雲:「人是習慣的奴隸。」王爾德說:「起初是我們造成習慣,後來是習慣造成我們。」也有人說:「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可見成功的教育應從良好習慣的養成開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葉聖陶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一種好的習慣可以受益終身。」……這就是說,如果學生從小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將來他就能在沒有任何強制因素和外人點撥輔導的情況下,也能非常自覺、饒有興味地去學習、去生活。俗話說:「習慣成自然」。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學習從內心出發,不走彎路而達到高境界;不良的學習習慣,會給學習的成功帶來困難。大綱也指出:「教師要按照各個年級的教學要求,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要著重培養學生認真讀書、認真思考的習慣,預習和復習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和檢查作業的習慣,看書報和聽廣播的習慣,勤動筆的習慣。」新課程中的習慣篇也體現了以下教育教學觀:素質教育觀、學生發展觀、「小語姓小」觀。好習慣就像是我們生命之樹上盛開的一朵朵美麗的小花。學生能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們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培根說:「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當努力求得好習慣。」陳鶴琴則說:「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生受其累。」在這個競爭的時代,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在社會中「成龍」、「成鳳」,而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的幸福,教師需高度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重視良好習慣的培養,便是著眼學生一生的發展,讓他們終身受益。 行為變習慣,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一個動作,一種行為,多次重復,就能進入人的潛意識,變成習慣性動作。人的知識積累、才能增長,極限的突破等都是習慣性動作、行為不斷重復的結果。如果學會運作潛意識技巧,就可以建立一種自動運作的「長效機制」,從而達到人生的奮斗目標。不斷地重復某個動作,在潛意識中,轉化為程序化的慣性。也就是不用思考,便自動運作。這種自動運作的力量,即習慣的力量。它是非常巨大的,長此以往將使其主體將發生巨大的變化。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習慣組成的。俗語說: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絕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長年累月影響著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著我們的成敗。 成功人士並不見得比其他人聰明,但是,好習慣讓他們變得更有教養、更有知識、更有能力;成功人士也不一定比普通人更有天賦,但是,好習慣卻讓他們訓練有素、技巧純熟、准備充分;成功人士不一定比那些不成功者更有決心、或更加努力,但是,好習慣卻放大了他們的決心和努力,並讓他們更有效率、更具條理。 點點滴滴的好習慣將會改變人的一生! 首先、老師要主動與學生交心:教師應主動地、和藹地和每個學生交談,打消學生對學校的陌生感,盡快成為每個學生的好朋友。要注意通過觀察、談話等方式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每個學生都是抱著美好的願望上學的,教師要保護並激發這種學習的願望,循循善誘,積極鼓勵應是我們啟蒙教師主要的教學方式。 其次、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激發學生養成習慣的慾望:孔子曾講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自覺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它能使「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學生一旦有了自覺性,就會心甘情願地、積極主動地去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教師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故教師應千方百計,使學生了解這樣做的好處,激發起學生這樣做的願望。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特別是要組織教學活動時,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通過故事或通俗易懂、兒童化的語言,滿足學生好動和自我表現的慾望,讓學生在嘗試中發現問題,在合作中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交流中產生情感共鳴,在運用中獲得成功的滿足,學生在滿足心理需要的過程中,注意力自然而然集中在學習上。另外,對剛入學的兒童來說,教師的教學藝術顯得格外重要,千叮萬囑學生是會厭煩的。在組織教學過程中,老師可採用師生互動的方式。如要讓學生安靜時,教師說:「一、二、三」,學生說:「快坐好」;需要提示時,教師說前半句,讓學生接著說後半句。如,「小小耳朵——認真聽,小小眼睛——仔細看,小小頭腦——仔細想,小小雙手——學會做」,學生很感興趣。教師有時用眼神暗示,手勢暗示等能起很好的作用。此外,有的老師還總結了處理偶發事件的策略。如,「寬容的策略,轉移的策略,停頓的策略,幽默的策略,誘導的策略。暗示的策略,冷卻的策略」等。 第三、明確要求與具體指導相結合:對成年人一般提出要求就行了,不需指導過細,而對低段小學生則不行,必須做到「明確要求,指導具體」。如學生的作業習慣,要制定出具體要求,如:一、書寫規范、二、格式正確、三、正確率高、四、按時完成。用這四條要求經常指導孩子的作業,給予評判,好的印上紅旗或小紅花,開展一日無錯題活動。經常在全班展覽,鼓勵本人,促進大家。為了明確要求,可制訂養成教育內容序列,從每個細小的動作入手,從站、立、行開始,隨時都要給予指導。另外,從學生的作文和日常接觸中,如發現有的孩子接、發東西、說話等不太有禮貌,就要及時教孩子學會如何接遞東西,如何說話。低段的孩子,缺乏起碼的生活經驗,如果沒有具體地指導很難形成良好習慣,所以培養習慣必須具體指導。教師在學校指導,家長在家裡指導,邊指導邊訓練,最終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教師要善於當好醫生。新的教育理論告訴我們,教師是多重角色的職業。是演員,又是服務員;是長輩,又是朋友;是學生,又是老師。然而,在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方面,筆者認為教師更應該像醫生。根據學生的不同「症狀」,把矯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同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緊密結合起來,發揮「醫生」的作用,對症下葯,治病救人。培養一個好的習慣很不容易,需要學生有堅強的意志力,老師也要付出艱辛的勞動。而糾正一個不良習慣更是難上加難。有關專家指出,一個人幾天養成的不良習慣,一輩子都不一定能徹底改掉。的確,剛入學的孩子,他們盡管天真活潑、聰明可愛,但在他們身上,不良習慣隨處可見。如:上課時隨便講話,東張西望;隨便下座位,隨手扔紙片;亂放學具,作業拖拉等等。這些不良習慣一旦形成,糾正起來非常困難。因此,在培養良好習慣的同時,很多時間也在糾正不良習慣。既要塑造他們,又要改造他們,既要做好「園丁」,又要做好「醫生」 第四、榜樣示範:首先,教師樹立形象:在孩子們的眼裡,教師是完美無缺的榜樣,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小學生具有向師性、模仿性特點,教師必須發揮示範作用,注意言傳身教。學生耳儒目染,由此而產生的內驅力,對其良好的習慣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葉聖陶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學生在學習中接觸最多、關系最密切的莫過於老師了,學生,特別是低段小學生,他們是在模仿中學習,其模仿能力相當驚人。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有著一定的威信,教師的行為習慣經常成為學生的模仿對象。家長經常會從小學生的口裡聽到這樣的話:「我們的老師是這樣說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表現出良好的習慣,以身作則,使學生在學習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只要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得以更好地實現。其次,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在培養行為習慣方面,榜樣尤為重要。列寧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是無聲的力量,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典範,是行為規范化的模式。榜樣是活的教科書,具有生動、形象、具體的特點。對學生具有更大的說服力,更強的感染力,對學生形成良好習慣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學生的一個心理特點就是模仿。他們可塑性強,給他們樹立什麼榜樣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給他們做榜樣,就可以激勵他們向積極的方向去努力,如:在遵守紀律方面,多給孩子樹立身邊的榜樣,挖掘每個孩子身上的優點及時樹立典型,孩子們都有爭強好勝心理,就會不由自主地以他們為標准要求自己,養成嚴格遵守紀律的習慣。榜樣還有矯正作用,它像一面鏡子,可以使學生經常對照檢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 第五、檢查評比與自我評價相結合:只要求沒檢查,就跟沒說一樣。因此檢查評比工作必須堅持下去,根據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對學生的紀律、衛生、文明行為、學慣用具、三帶等情況每日與家長聯系,做到「天天查、周周評、月月總結」。開展「爭星」評比活動,評出紀律標兵、文明禮貌標兵、勞動小能手……工作雖然瑣碎但對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起到了督促作用。但是檢查評比終究是外力,養成好行為習慣必須靠內因,為此把檢查評比必須與自我評價結合起來。依據小學生評價手冊,每月認真進行四評: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家長評,教師評。如果學生把道德規范與本人的有關行為進行聯系,對照評價,這對學生道德行為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導向作用。特別是自我評價,它是學生進步的力量源泉,只有自己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正確與否,才會產生美化自我行為的強大動力。 第六、持之以恆,反復訓練: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從細節開始,在教學中,有許多的「細節」,諸如寫姿、坐姿,回答問題時聲音宏亮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把這些細節養成好的習慣,《老子?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教師必須注意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習慣是經過重復或練習而形成的自動化了的行為動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須有一個過程,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不斷強化,需要持之以恆地滲透。久而久之,學生的習慣就自然形成了。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是條件反射長期積累和強化的結果,必須經過長期、反復的訓練才能形成。因此筆者認為嚴格要求,反復訓練,是形成良好習慣最基本的方法。習慣培養具有長期性,我們必須要耐下心來,不怕麻煩,時時講,處處講。以情促行,持之以恆,學生一定能習慣成自然的。我們不要急於求成,不要對學生過早提出統一的、硬性的要求,而應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思之自得者真,習之純熟者妙。」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絕非一日之功,需要反復進行訓練。反復訓練對低段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因為他們的品德形成往往不是先從概念開始,而是從實踐中體驗和訓練出來的。一些大道理一時半會兒很難被他們理解,但是,在訓練中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體會到好習慣的益處,慢慢就理解了。這時的習慣已成為他們的第二天性,因此他們會受益終身。訓練是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中心環節,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 第七、科學地激勵學生:對學生取得的每一點微小的成績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鼓勵學生增強成就感,能調動其積極性,使其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努力,激勵其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小朋友特別喜歡表揚,表揚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起著激勵和導向的作用。對剛入學的孩子,給一些物質獎勵如小紅花、五角星等是可以的,但不要太頻繁,以免弄得教師手忙腳亂。我們提倡課堂評價多樣化,豐富多彩的口頭評價,簡單易行,也能取得實效,如「這個同學很認真聽別人的發言,他不重復別人的意見」。「這個同學的想法與眾不同,很動腦筋。」「這組同學討論的很熱烈,合作得很好,希望其它組同學也能像他們那樣。」評價要有針對性,語言要豐富,不要總是一句:「你真棒」。評價要真誠,對回答有錯誤的同學,應善意地指出,或再提一個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自己糾正錯誤。使學生在老師的贊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在老師的引導下自覺地修正自己的錯誤。 第八、校內外合軌並行:習慣培養具有隨機性,必須注意「家庭與學校、社會,擰成一股繩」。學生除了學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除了在學校處處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外,還要與家長密切聯系,請求家長配合老師的工作,學生在家庭的學習過程中,家長也要督促學生的行為,時刻提醒學生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這點工作中,教師要經常進行家訪,可以是面訪,也可以是電訪,及時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行為,及時得到反饋的信息,對學生的壞行為作出及時的糾正。教師與家長不斷地溝通,互相配合,讓學生養成壞習慣的機會減到最少。 最後、老師要換位思考,體諒學生:每個生命的成長都有一個過程。習慣的養成也有個過程。靜下來想一想,孩子的現有水平有時真得很難達到家長和老師期望的水平,過分的強壓和管束也許會達到適得其反的結果。不管是鼓勵多了還是嚴厲多了,孩子都會疲了,所以和孩子之間一定要把好這個度,引導孩子自覺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在有些地方孩子不能很好地完成的時候,不要一味的指責,這時孩子更需要得是安慰,現在的孩子通過家庭環境、各方面信息返回到他大腦中的事情太多了,別看年齡小,想法倒挺多,觸到他的自尊心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更細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不同孩子不同對待。 總之,多一個好習慣,心中就將多一份自信;多一個好習慣,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和機遇;多一個好習慣,我們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我們的教育最終是對學生的行為發生影響,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是對兒童進行德育的有力手段,同時在具體的培養中滲透著思想品德教育。養成教育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新人的關鍵環節,只有抓好這一環節,從實際出發,靈活機動地培養學生各種良好行為習慣,才能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作為教育者,就要努力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乘著良好習慣這艘帆船,乘風破浪,順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
Ⅳ 怎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葉聖陶先生語文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正是幫助學生學習和使用語文的良好習慣,在他的語文論著中,曾數十次強調培養學生具有自學能力和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可是,長期以來,「應試教育」排除良好習慣和自學能力的培養,導致語文教學效率低下,這樣的語文教學再也不能適應新形勢下培養跨世紀人才的要求。在素質教育浪潮的沖擊下,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如何使學生掌握自學方法,提高自學能力,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越來越顯得重要和迫切,甚至可以說關繫到語文教學的成敗,關繫到素質教育的成敗。語文教師必須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落實培養語文學習習慣的要求,長期而系統地加以訓練,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逐漸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究竟有哪些?具體的說法林林總總,不一而足,除大綱中規定的外,還有諸如課前預習、課後復習的習慣;查字典、詞典,掃除閱讀障礙的習慣;做讀書筆記的習慣、積累新知識的習慣;敢說多說的習慣等等,無一不是言之成理,行之有效的良好習慣。 怎樣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呢? 一、要向學生闡明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意義,提高認識,激發興趣。 為什麼要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學生也許大多不明白。在訓練之前,教師首先要向學生講清楚道理,特別是要結合當前素質教育的時代要求,闡明培養良好習慣與提高學生自身素質的關系和重要性,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目的性、主動性。還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具有某些良好習慣的事例,或者講講良好習慣給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的方便,或者介紹一些有趣、人價值的課外讀物等等,以激發學生對培養良好習慣的興趣。 二、要向學生明確培養各種良好習慣的要求,教給學生操作方法,系統地進行訓練。 要幫助學生養成各種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必須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拿演戲來比方,教師就好比是導演,學生好比是演員,戲演得成功與否,關鍵是導演怎麼個導法,演員怎麼個配合。教師同時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遵循學生學習的規律,緊扣學生實際和教學大綱對各年級各學期對良好習慣的要求以及所教學的內容,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有的放矢、循序漸進地有計劃地進行系統訓練。 1、要求要明確具體。訓練前要向學生明確要培養哪些良好習慣,要克服哪些不良習慣,培養某種良好習慣有哪些具體要求,特別是要學生做好訓練前的准備工作。比如,若准備訓練查字典、詞典的習慣,就要要求學生:①、人手准備一本字典或詞典,做到字典詞典不離手。②、掌握查字典的方法。③、准備好抄寫本等等。又如,若准備訓練讀書看報的習慣,就要要求學生:①、留意身邊的書籍和報刊。②、買、借某某書或訂某某報。③、准備記錄本等等。這些訓練前的工作一定要先布置好,否則後面的訓練就無法進行,良好習慣的形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2、方法要得當。每一次單項訓練都有一個過程,在第一次訓練過程中,教師同定要進行學法指導,要讓學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比如說,你要訓練學生讀書看報的習慣,就要教給學生讀書看報的方法(瀏覽、略讀、精讀),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寫讀書心得的方法等。又比如說,你要訓練學生在寫作時自我修改、精益求精的習慣,就要教給學生基本修改常識和慣用符號,指導他們有目的有計劃地反復推敲,力求達到文質兼美。再比如說,你要訓練學生觀察生活,積累材料的習慣,一方面你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培養他們熱愛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對客觀世界的人、事、景、物都要隨時隨地留心,應該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情到,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真善美,認識假丑惡。另一方面要指導學生運用日記、札記、卡片式、簿本式、新奇集、生活素描等形式,多則面、多角度、多層次、多渠道地刻意搜集,建立材料倉庫。天長地久,這個倉庫就會成為真正的「聚寶盒」,到作文時候則如泉涌,一揮而就。 3、訓練要系統。面對林林總總的單項訓練和多項訓練,哪些先,哪些後;哪些次;哪些安排在課內,哪些安排在課外;哪些可以結合起來,教師都應心中有數。首先要了解學生已有的學習習慣情況,把握大綱對各年級各學期培養習慣的要求,熟悉各學期教學內容,然後根據學生情況,緊扣學習內容和培養各習慣的要求,由易到難,有的放矢,由單項訓練到多項訓練,循序漸進地有計劃地進行系統訓練。就拿新教材初中第一冊來說吧,教學大綱總要求是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良好的寫作習慣。具體要求是:第一單元,培養字斟句酌細心閱讀的習慣;第二單元,培養隨時使用工具書的習慣;第三單元,練習精讀的技能,並作摘錄;第四單元,做卡片;第五單元,背誦,培養寫作習慣(善於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勤於積累的習慣,多動筆的習慣,寫日記的習慣,打就腹稿、一氣呵成的習慣,反復修改、精益求精的習慣;工整寫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習慣等等)。我們可以看出,大綱和課本編者正是根據學習規律來編排訓練程序的。各個單元的習慣和技能要求,有些是要真正落實的,有些是為學習後幾冊打基礎的,因此訓練時應該區別對待,有所側重。教師應該在學期開始制定計劃時做好訓練安排,考慮訓練的主次,選擇訓練項目,不可漫無目的,面面俱到。對於初一學生來說,應該重點訓練基礎項目,對於基本功那一類的良好習慣,要先一一落實,扎扎實實打好基礎。比如查字典詞典的習慣,正確書寫的習慣,默讀的習慣等就應該加早訓練。然後由簡單到復雜地制定訓練程序。實踐證明,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和訓練,符合學生認識發展的規律,能夠增強學生自學的積極性,不斷提高自學能力。 三、訓練要持之以恆,活動要靈活多樣。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一種習慣的養成,都需要一定的過程,並採用相應的措施,所以需要時間。教師一定要有耐心,有恆心,對於經過幾次訓練實際上還不穩定的習慣,要經常督促學生去使用,並定期做好檢查,絲毫不可放鬆要求。對於缺乏恆心的學生,要進行個別指導,對他們既要嚴格要求,又要發現其點滴進步,及時加以鼓勵。為了使各種良好習慣盡快定型,真正成為學生拿之即出的技能,還要開展靈活多樣的活動,比如:1、召開讀書匯報會和讀書經驗交流會。2、開展讀書筆記展覽會。3、開展各項競賽,如朗讀比賽、書法比賽、查字典比賽、詞語接力比賽、作文比賽等等。這樣不僅能帶給學生成功的喜悅和精神鼓勵,增強學生參與和競爭意識,更重要的是有效地訓練了學生各種語文能力,加速了語文良好習慣的形成和穩定,使學生終身受益。
Ⅳ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漢字是我們國家的文化知識,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漢語,對於一個我們國家的人來講要是你學不好語文,你就對不起我們中國的經典文化,高中語文怎樣學要想學好語文並不是說說而已,你還是要注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學習的氛圍
在上面的文章裡面我給你們說了一些高中語文怎樣學的方法,高中生你們應該都知道了吧,我只是給你們說一些方法,你學會了這是一種原因,但是你她把他們都利用起來還是要看你自己,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Ⅵ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一、要從小節開始,持之以恆。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從細節開始,在教學中,有許多的「細節」,諸如坐的姿勢,讀書的姿勢,回答問題的聲音要響亮等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把這些細節養成好的習慣,《老子•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教師必須注意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習慣是經過重復或練習而形成的自動化了的行為動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須有一個過程,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不斷強化,需要持之以恆地滲透。久而久之,學生的習慣就自然形成了。
第二、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激發起學生的興趣, 學習就會積極主動, 學得輕松而有成效。但是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 主要在於教師如何引導學生, 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進而能創造性地學, 最終達到優化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課程改革的今天,應多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挖掘學生興趣的潛在因素。做到一上課就緊緊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激起學生的興趣, 使他們很快進入 「最佳學習狀態」。學生的學習興趣越濃,自學的積極性就越高。 激發興趣就是要把學生已經形成的潛在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第三、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信心是進取心的支柱,是有無獨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礎。自信心對孩子健康成長和各種能力的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重視與保護孩子的自尊。多贊許,少責備,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對自己所從事的活動充滿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不願參加集體活動,認為沒人愛他,缺乏自信。平時多創設培養孩子自信心的環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自信」起來。平時,遇事常對孩子說一些鼓勵的話,「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錯」。因為孩子自我評價往往依賴於成人的評價,成人以肯定與堅信的態度對待孩子,他就會在幼小的心靈中意識到: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劉永勝教授總結的:「相信自己行,才會我能行……」的行字歌訣,就能幫助學生增強自學的自信心。特別對於學困生,學困生的成因很多,有智力發展的先天不足,有家庭關愛的營養不良,有學校教育的知識斷層。作為教師,有必要對學生調查研究,摸清情況,利用學習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等知識為依託進行針對性的個案研究,並找出能切實有效地改善學生學習行為的辦法來。這樣的個案研究,既是對學生的終生發展負責,也能很好地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
第四、幫助學生養成認真作業的習慣。據有關資料統計:89.6%的同學認為自己作業錯誤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28.05%在做作業時沒看清題目要求就開始解答了。還有3.2%的同學常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這些不良的習慣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影響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能力、影響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培養學生認真作業的習慣,不僅是教育培養學生優良道德品質的需要,也是幫助學生依靠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掌握能力的關鍵措施,對學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義。
第五、幫助學生養成勤思好問的學習習慣。勤思好問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礎的需要,同時也是培養和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這一習慣的培養應孕育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習思維方法,思想能力的培養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Ⅶ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習慣
1、從小抓起,越早越好
學習習慣在小學低年級就形成了,所以盡早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重要的。
孩子年紀小時,習慣既容易建立,也容易鞏固;如果及時發現不良的學習習慣也是比較容易糾正的,等到不良習慣越積越多並穩固定形時,既影響良好習慣的建立,又不易糾正。
2、循序漸進,逐步發展
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眨眼間就可以養成的,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所以,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具體的教學情況,逐步提出切實可行的要求,使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由小到大,持續穩定地發展。
3、家長要起到好的帶頭作用,樹立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自己就要從細節上去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下班回家後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去檢查他的作業,或者陪孩子一起玩耍,只要是一些長期的較為積極正面的習慣,都會給孩子帶來較好的影響。
因此家長們在培養孩子學習習慣時,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態度,這樣才能起到好的引導作用。
4、用較為輕松的方式帶著孩子學習
家長們在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時候,可以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在幫助孩子增長見識的同時,也可以多讓孩子寫寫日記,這樣還能夠幫助孩子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Ⅷ 小學生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8條,錯過了終身難以彌補!(為孩子收藏)
七彩課堂
2019年10月20日 · 小學語文教師
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
1
學會傾聽的習慣
(1)上課不做小動作,不玩玩具及學慣用品,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
(2)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言,看他們發言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
(3)要傾聽老師講解,並按要求認真練習。
2
善於思考的習慣
(1)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發言。
(2)善於發現,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不懂的問題要主動向老師請教。
(3)課前預習知識,不明白的問題提前做好標記。
3
敢於提問的習慣
(1)勤於思考,敢於質疑,與人交流,不怕說錯。
(2)發言時,站得直,口齒清,講普通話,聲音要洪亮。
4
與人合作的習慣
(1)主動和同學、老師合作,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共同解決問題。
(2)與同學交流時,要尊重別人的意見和觀點。
5
自主讀書的習慣
(1)養成邊讀邊想、圈點勾畫、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注重知識的積累。
(2)樂於讀書,願意和書交朋友,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3)愛護書籍,不在公用書籍上亂寫亂畫。
6
認真書寫的習慣
(1)讀寫姿勢端正,會正確執筆,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頭,執筆處離筆尖一寸。
(2)書寫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整潔,不亂用塗改液和修正紙。文字和符號都要規范,格式要美觀。
7
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1)能復習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認真完成並細心檢查作業。
(2)注意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自己的各種能力。
8
搜集資料的習慣
(1)能利用查閱圖書、上網瀏覽、實地觀察等渠道主動搜集與學習相關的材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2)對搜集的各種資料能進行分析、歸類、整合。
Ⅸ 談談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時間和過程:
一,曾看過一本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的書。建議找時間看一看。或許對你有幫助。
二,習慣的養成需要自己內心主動去做,而不是外因的干預,外因干預往往適得其反,效果不好。
三,祝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