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毛腌雞怎麼做好吃
1、原料配方:放養土雞、食鹽、白糖、花椒、五香粉等。
2、睜羨缺製作方法:在雞頸上殺一小口,放干凈血,注意不要污染羽毛,影響美觀。在悉辯頸背部開一小口,取出嗉子。在雞襠處開一小口,掏凈內臟,派肆特別注意挖凈雞肺及軟硬喉管,以免腐敗變質。用干凈布將腹內擦乾凈。然後按挖去內臟後的雞重量,把食鹽炒熱冷卻後,加白糖、花椒面、五香粉拌和,先取一小撮塞入雞喉管口,用手輕輕順頸往下理,再用小刀從腹腔內把雞腿劃開一小口(注意不能劃透,以免傷皮),用一小撮輔料擦入縫中,然後用手將輔料在雞腹腔內抹擦均勻。進味後,用乾燥木炭一二節放入腹內吸收水分,倒掛腳腌潰3~4天(不能堆碼,以免鹽水污染羽毛),再掛置陰涼通風乾燥處,10天左右即為成品。
Ⅱ 閹雞的正宗做法大全
咸香雞,屬於客家菜,皮嫩肉香,咸香美味。雞肉蛋白質含量較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咸香雞做法綠色,烹調簡單,味道獨特。
製作方法
原料:扇雞(閹雞)1隻(5斤以上)
配料:粗鹽或細鹽
做法
1.在買雞時讓攤主將雞收拾干凈,回家後將雞里里外外清洗干凈
2.雞瀝干水分後,用粗鹽或細鹽在雞全身肚子裡面反復揉搓,鹽的用量在於你想要鹹度。
3.鹽抹好,讓它腌制一晚(時間越長越入味)
4.腌制好後,再將雞里里外外用水清洗干凈。
5.把洗凈的雞放到蒸籠里隔水蒸半小時
6.待冷卻後斬小塊就可以開吃了。
結語:咸香雞的咸用鹽來體現,那香從何而來,用雞本身的肉質鮮美及鹽輔助,將簡單也可以美味體現的淋漓盡致。
若是鴨或鵝也這樣料理的話,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小貼士】
1.挑選的時候最好大一些,5~6斤最佳,一般我都會選扇雞。肉質緊實。
2.處理雞時候一定要清理干凈,這樣腌制出雞肉才好吃,也更有利於儲存。(如果處理好,在過年,這樣的雞可以吃到天穿節,都不會變質。當然3~5天內吃完口感會更佳。)
3.腌制時間的掌握,平時會迫不及待想吃,我一般都是一晚或一天,如果是在過年會兩到三天,這樣會更入味及儲存。
Ⅲ 毛腌雞怎麼做好吃
毛腌雞製作方法:
准備工作:
1、在製作毛腌雞前一天晚上停食,不要給活雞吃任何東西。以防止第二天囊中殘留過多,不容易清理內臟;
2、炒制食鹽。在鍋中放入食鹽、八角、茴香、干辣椒、花椒等,不停翻炒,直至粗鹽變色並炒出香氣。
處理閹雞:
1、在雞頸上殺一小口,放干凈血,注意不要污染羽毛,影響美觀;
2、即放入70攝氏度左右的熱水中浸燙、煺毛;
3、在頸背部開一小口,取出嗉子;
4、在雞襠處開一小口,掏凈內臟,特別注意挖凈雞肺及軟硬喉管,以免腐敗變質;
5、稍微拔去點脖子上的羽毛,同時拔去翅膀及尾部的長羽毛。脖子上的羽毛備用;
6、將炒制好的食鹽塗抹在雞的全身和肚子,並將備用的羽毛放入鹽塞進雞肚子裡面。用繩子掛在陰涼通風處,瀝干血水。
准備稻草:
1、將長短差不多的稻草整理干凈;
2、待閹雞血水瀝干後,用稻草將閹雞包好即可進行腌制。
Ⅳ 閹雞怎麼做好吃
閹雞好吃的做法有很多種,有雞公煲、香烤全雞等等,以雞公煲為例,做法為:
1、雞洗干凈,切塊。
2、鍋里放油,下郫縣豆瓣醬煸炒
3、放薑片、干辣椒、花椒煸炒出香味。
4、倒入雞塊翻炒。
5、放料酒、少許生抽,加水繼續煮。
6、煮到差不多時,放味精、糖,撒蔥花裝盤即可。
Ⅳ 閹雞怎麼做好吃 閹雞如何做好吃
1、將閹雞挖去油、肺、喉,洗凈。
2、用鹹水草縛雞頸,放入沸水中上下抽兩下取出放清水盆內,去掉細毛、黃衣,再放回沸水裡讓沸水流橘嘩進雞腔內,再將雞抽離沸水,反復3一次,然後將雞完全放入沸水中,待沸水明顯翻騰時,熄火,浸約20分鍾。
3、將浸熟的閹雞放入已准備好的涼水裡(涼水必須要浸過雞面圓隱行),直至冷卻。
4、切塊裝盤,將調料攜銷混合成醬料,用來伴食。
5、浸閹雞肘,反復抽離熱水是讓雞腔內外受熱均勻,容易熟。將熟閹雞過涼時,亦要在冷水裡反復倒出肚內的水,再浸入冷水,使雞腔內溫度快速下降,以保持雞肉嫩滑,並避免因浸冷水時間過長而走失原味。家庭式製法:先將水燒開,等冷卻後用歲浸熟的閹雞。
Ⅵ 鬮雞怎麼弄好吃
閹雞,俗稱熟雞,線雞、扇雞(騸雞)、剦雞、獻雞、鐓(i)雞、太監雞,英文名叫「capon」,就是通過外科手術摘除了睾丸的公雞.去掉公雞的雄性睾丸的行為或過程也稱為閹雞。閹雞在我國華南地區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義大利、法國、土耳其、美國、加拿大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養殖閹雞和消費閹雞的習慣。
閹雞是一種古老的行當。直接的解釋就是把公雞的睾丸割掉,目的是讓公雞長得更快一些,肉質更嫩一些。在南方,閹雞又名騸雞或是線雞,宋 戴復古 《訪許介之途中即景》詩:「區別隣家鴨,群分各線雞。」 元 湯式 《慶東原·田家樂》曲之一:「線雞長膘,綿羊下羔,絲繭成繰」,說的就是這種被閹割後的公雞。
閹雞的一般做法就是白切閹雞,白切閹雞的做法具體如下:
1.已經殺好洗凈的閹雞
2.鍋內加水煮開,放入閹雞煮25分鍾
3.待閹雞煮好後不要立即揭開鍋蓋,等過7-8分鍾撈出
4.切塊裝盤
注意事項有下面兩點:
1、閹雞不要煮超過30分鍾,是最嫩最好吃的,煮的時間久了肉質會變得緊一些,不好咬動,或者是時間過久導致肌肉脫落。
2、閹雞煮好後不要立即開蓋,應等7-8分鍾,待其在鍋內在自然熟透。如果立即開蓋,閹雞切開,會有少量血。
雖然閹雞是被處理過的,但是總的來說閹雞的營養價值還要高於一般的工廠飼養的雞子。但是閹雞畢竟是通過催生長而養成的,所以對於一般人來說最好不要過多的食用閹雞,哪怕閹雞的肉質再好,也要控制自己的食慾,以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疾病的發生。
Ⅶ 腌雞怎麼泡能不咸不腥
1、雞肉去腥的方法:
可以用熱水加一點料酒和生薑(要用菜刀拍扁)、大蔥、少些食鹽浸泡十多分鍾。味重的話加入生薑的水用火煮一下,把生薑裡面的汁煮出來,再加上大蔥、料酒、少些食鹽浸泡!
為了使雞肉能夠充分的吸收到加入調料的味道,要不停的來迴旋轉雞肉瞎咐,就這樣持續兩分鍾,之後再浸泡雞肉二十分鍾。用這個方法能夠去除雞肉中腥味,是因為啤酒、胡椒中都含有非常刺激性的味道,經過浸泡雞肉中的腥味被蓋了過去。這樣做您不用擔心雞肉的味道會有什麼影響。
浸泡完後,將雞取出後就可以正常烹調了。對於要燉雞湯的朋友們一定要把腥味完全去除掉再開始烹調。
2、燒雞肉去腥的方法:
如果,你是要燒的話,就可以不用這么麻煩了(可以偷偷懶啦),燒之前直接用醬油(或者豆瓣醬)、料酒、薑末、食鹽(加了豆瓣醬就不用加食鹽了,加了豆瓣醬又加鹽很容易使得雞肉過咸)直接腌制就可以了。不用刻意的去去腥味,燒出來的雞肉不會有一點腥味,只會有色香味俱全的肉香及配料的醬香。
3、冷凍雞肉去腥方法:
1、等雞肉自然解凍後可以用少許牛奶浸泡20分鍾
2、淋少許白醋可以去除解磨缺純凍後的腥味
3、少許鹽巴與檸檬汁的組合也是不錯的選擇
4、燒煮前先用薑汁浸泡3~5分鍾,就能起到返鮮作用,扮帆使怪味去除。
注意事項:
1、洗雞時必須把雞屁股切掉,並將雞身內外黏附的內臟挖干凈
2、不論是整隻烹煮,還是剁塊燜炒,都要先放在水裡燙透。因為雞肉表皮受熱後,毛孔張開,可以排除一些表皮脂肪油,達到去腥味目的
3、在炒、炸之前,最好用醬油、料酒腌一下,這樣雞肉就不會有腥味了。
Ⅷ 咸雞怎麼腌呢
相傳在很久之前,有一位很疼愛外孫的外婆,因為過節的時候,女兒、外孫都遠在千里之外,無法回家,老人思念心切,於是每年過年殺雞的時候,都會特意把雞腿留下來,並且埋在鹽堆里保存。等到節後女兒帶外孫回娘家的時候,老婆婆就將鹽堆里的雞腿取出來給外孫吃,沒想到外孫吃後覺得美味無比,於是一傳十、十傳百,一道美食就此誕生了。
咸雞做法分為生腌法和熟腌法,上述的做法為熟腌法,更加突出雞肉的鹽香味。生腌法是將雞清洗干凈後,擦乾水份,加入粗鹽進行腌制過夜,然後將鹽清洗干凈,放入蒸籠將雞蒸制熟,放涼後再斬件食用。用鹽來提味,突出雞肉的鮮。粗鹽是客家地區保存食物常用的原料,鹽腌法衍生出很多美味的客家美食,味道咸香,鹽腌肉食,可以蒸食或者做湯食用,惠州地區人們喜歡用咸雞煲麥豆或者做咸雞粥,味道鮮香,回味不窮。
Ⅸ 毛腌雞的製作方法
准備工作。
1、在製做毛腌雞前一天夜裡停食,不必給活雞吃一切東西。以避免
第二天贅物殘余過多,不易清除內臟器官。2、炮製食用鹽。在鍋中放進食用鹽(生鹽)、八角、小茴香、辣椒干、麻椒等(能夠依照自身口感加上),不斷煸炒,直到生鹽掉色並炒成香味
解決閹雞。在雞頸上(緊貼頭部)殺一小口,放干凈血,留意不必環境污染翎毛,影響美觀大方。即放進70℃上下的開水中浸燙、煺毛。在頸背部開一小口,取下嗉子。在雞襠處開一小口,掏凈內臟器官,需注意挖凈雞肺及硬軟喉嚨,以防止腐敗問題霉變。略微拔去點脖子上的翎毛,另外拔去羽翼及尾端的長翎毛。脖子上的翎毛預留。
將炮製好的食用鹽擦抹在雞的全身和腹部,並將預留的翎毛放進鹽塞入雞腹部里邊。用繩索掛在陰涼陰涼處,控干鮮血。
准備好麥草。將長度類似的麥草梳理干凈。待閹雞鮮血控干後,用麥草將閹雞包好。這樣子就進行啦。
Ⅹ 鹽腌制土雞怎麼做來好吃
外型結實碩大、雞皮黃橙油亮,肉質鮮甜有咬勁的閹雞,被喻為國產雞肉中的極品,也是過年時做為祭拜貢品、年菜的搶手食材。究竟閹雞為何如此美味,如何選購及料理,現在就一探究竟!
閹雞分小型(屠體2.5∼4台斤)、中型(屠體4∼7台斤)、大型(屠體7台斤以上),屠體指放血後不含內臟的整體,家庭可依需求挑選適量大小的閹雞。一般閹雞多用於拜拜,建議拜拜後即分切入袋冷凍保鮮,食用前一日取出、冷藏褪冰,分次取出料理可避免全雞解凍、冷凍次數頻繁,影響美味。
7.之後用手將骨頭拉出即可。若不易取下,可用刀將骨肉連接處劃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