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涼拌麻醬麵皮的家常做法大全怎麼做好吃視
主料 2人份
面條(生)1大碗
輔料岩純
黃瓜1根、胡蘿卜1根、芝麻醬3勺
調料
醬油3勺、醋2勺、白糖1勺、食鹽少許、桂皮1塊、麻椒1小勺、香葉2片、植物油適量、小蔥1棵、蒜3瓣
麻醬涼拌肢棗戚面步驟1
面條下鍋,煮熟,撈出,過涼水
步驟2
黃瓜洗凈,切細絲;胡蘿卜洗凈,去皮,切細絲
步驟3
調芝麻醬:找一小碗,放入3勺芝麻醬、3勺醬油、2勺醋、1勺白糖、適量鹽,先不要攪拌
步驟4
開火坐油,小火,放入桂皮、麻椒
步驟5
等桂皮和麻椒的香味出來後,放入兩片香葉,烹出香味
步驟6
放入蔥、蒜,出香味後關歷陵火,將香料全部挑出,留底油
步驟7
把熬好的料油倒入麻醬中,攪拌均勻,加入料油的麻醬,可更好澥開
步驟8
在過好水的兩面上,碼上黃瓜絲、胡蘿卜絲,澆上麻醬,攪拌均勻即可
『貳』 誰知道麵皮的鹵咋做了,麵皮怎麼調好吃。詳細點
麵皮做法:
1、活好面。如包餃子一樣把面和好,餳10分鍾即可。
2、洗麵筋。盆中放水,把餳好的面團放入,不斷用手搓揉,把澱粉洗出來。為了怕麵筋也被洗掉,我用了塊紗布包住面團,如此麵筋就能完整地留下了。感覺麵粉水很濃稠的話,就換盆水繼續搓揉。原來的水要繼續留著哈,千萬別倒掉。如此動作,重復到水變得十分清澈,我一共洗了5盆水。
3、沉澱面。洗好的澱粉水過篩後在室溫下放置4-5個小時。期間不要隨意攪動水或倒水,否則容易影響分層的效率和效果。
4、蒸麵筋。洗出來的麵筋,放一點泡打粉或者小蘇打,揉一揉。如果擔心放的量過多,可以用水沖洗拍打著放,不放也可以,道理和發面一樣。這樣做好的麵筋內部組織松軟,有氣泡,好吃。
5、倒清水。沉澱好的澱粉水,上面一層的清水要倒掉。盡量慢慢的從一側倒,不要晃動,要不澱粉又和水混在一起。清水越少,麵筋越筋道。我一般留下約2MM的水吧,因為實在無法再倒了。
6、攪拌漿。剩下的澱粉漿用勺子或筷子攪拌均勻。不要留有疙瘩。
7、蒸麵皮。要准備兩個平盤,在盤底均勻的塗抹一層油。大鍋中水燒開,面漿舀入平盤,放入沸水中,邊放邊旋轉以便麵皮薄厚均勻,蓋上鍋蓋,大火3分鍾後,盤中起大泡即可出鍋。
8、揭麵皮。蒸好的麵皮放在事先准備好的冷水盆里浸泡一下,或者把盤子的底部對著水龍頭沖一下,麵皮就很容易揭下來。
9、摞麵皮。蒸好的麵皮摞放,但切記每張麵皮間都要抹油。
貼心建議:
1、麵皮的厚薄可以自己調節,一般在2MM—4MM之間。薄的一般蒸3分鍾左右,厚的蒸5分鍾左右。您要是沒有經驗,就統統用5分鍾好了。
2、蒸的時候一定要鼓起大泡才算好。但是蒸的過程中不要隨便揭開蓋子哈,以防漏氣。
3、蒸麵皮時最好用兩個以上的盤子,一個鍋中蒸,一個冷水中揭。有條件的話,盤子用不沾底的,如不沾的PIZZA盤。
4、把蒸好的麵皮盤從沸水中取出,我用的是耐熱夾。千萬別裸手上去,會燙傷的。陝西老百姓家中用的是有耳朵的金屬籮,抓住其耳朵一拎就起。咱沒有條件,就用耐熱夾吧,很順手滴。
5、麵筋可蒸可煮。蒸的泡發(有洞眼),煮的筋道(感覺類似燙面)。各取所需哈。我喜歡前者。
調味料做法:
有七樣東西不可缺少
1、大料水。小鍋中倒入一碗水,放少許花椒、4-5粒大料(即八角)。有條件的話,還可以放幾粒茴香和孜然。把水煮開後稍微再煮10分鍾,浸泡過夜備用。
2、蒜水。最好選用當年產紫皮大蒜,也就是新蒜。磨成蓉後加少許鹽,並加入涼開水而成。
3、薑汁水。老薑磨蓉,加入水即可。
4、醋。最好用熟醋,那味道才醇厚。用個小碗盛著放入微波爐中加熱就可以。
5、油潑辣子。這個不多說了哈,前一篇博文(油潑辣子)中講的十分詳細了。
6、鹽。
7、香味油。
涼拌方法:
1、麵皮切1公分寬的條,抖開;黃瓜切細絲,豆芽汆水入冰水中待用。麵筋切塊待用。
2、上述食材與調料混合拌勻即可。
貼心建議:麵皮一定要一張張切,不要偷懶,摞在一起切,那樣會粘糊的,影響味道。
希望可以幫到你~~~
『叄』 擀麵皮怎麼調好吃又簡單
自製涼皮&擀麵皮
自製涼皮的用料
麵粉(涼皮/擀麵皮)500g 水(涼皮/擀麵皮)260g
鹽(涼皮/擀麵皮)3g 酵母(涼皮/擀麵皮)2g
酵母(擀麵皮二次發酵用的酵母)2g 花椒(調料水)30粒
八角(調料水)3個 桂皮(調料水)1段
香葉(調料水)5片 肉蔻(調料水)1個
調料水(拌涼皮調料)2勺 生抽(拌涼皮調料)1勺
醋(拌涼皮調料)1勺 鹽(拌涼皮調料)適量
味精(拌涼皮調料)適量 糖(拌涼皮調料)適量
香油(拌涼皮調料)適量 辣椒油(拌涼皮調料)適量
黃瓜絲適量 胡蘿卜絲適量
綠豆芽適量 麵筋適量
自製涼皮的做法
步驟1
500g麵粉+260g水+3g鹽,揉成光滑面團,靜置30分鍾。
步驟2
用清水洗面,把面團放在碗中,碗中倒入不超過面團的清水,用手不停的抓面團,不用擔心面團會散開,洗到最後的時候面團會團在一起變成麵筋
步驟3
洗出來的面水直接過濾至另一個盆中
步驟4
大概要洗7-8次,用一個碗洗面,一個盆裝洗出來的面水,這樣比較方便
步驟5
洗到水變清亮即可,剩下來的面團就是麵筋了
步驟6
麵筋里加2g酵母,揉勻發酵30分鍾
步驟7
放至鍋中蒸20-30分鍾
步驟8
晾涼切小塊,就是拌涼皮的時候用到的麵筋啦
步驟9
洗出來的面水靜置4-5小時
步驟10
靜置4-5小時後的樣子,倒掉浮水
步驟11
麵糊倒去浮水後加少許水調勻(到這一步可以直接做涼皮了,擀麵皮的話直接跳到第15步)
步驟12
平底盤抹油,倒一勺麵糊,晃勻
步驟13
先將鍋中水燒開,然後將平底盤浮在水上蒸2分鍾,蒸至鼓泡即可
步驟14
盤底用浸在涼水中,用涼水降溫,揭下麵皮,依次將麵皮蒸熟即可
步驟15
(擀麵皮直接接第11步)麵糊倒去浮水後,在麵糊上均勻撒上酵母粉,攪拌均勻後,蓋上保鮮膜發酵一晚
步驟16
發酵過後的麵糊略帶酸味,麵糊上依然有浮水,再次將浮水倒掉,將麵糊攪拌均勻
步驟17
分連詞倒在不粘鍋里
步驟18
小火炒成面團
步驟19
去除面團趁熱揉勻,分成3-4份
步驟20
分別擀成薄餅,每層之間刷油防粘油,3-4層一起蒸8分鍾
步驟21
蒸好後的樣子
步驟22
調料水做法: 花椒30粒、八角3個、小茴香1把、桂皮1段、香葉5片、肉蔻1個 將上述香料放置鍋中,放400ml清水,煮30分鍾後晾涼備用。
步驟23
拌涼皮調料: 調料水2大勺、生抽1大勺、醋1大勺、糖一勺、味精、鹽、香油、辣油適量 這種拌法做出來的是酸甜口的,跟外面賣的擀麵皮味道竟然一模一樣
『肆』 麵皮的調料怎麼配
1、麵皮調料的做法少不了辣椒(海椒)和花椒(上等花椒,椒色偏玫瑰,椒香濃郁,椒粒整凈)。此外還需要大料(八角)、茴香、香草、香葉、丁香、孜然、草果。孜然可根據個人口味添加。喜歡滋補的人,還可以添加參片和枸杞。干香料就是這些,剩下的就是蔥、姜、蒜和郫縣豆瓣醬了。准備工作完成就可以炒制麵皮調料了。
2、麵皮調料的做法第一步:先將炒鍋燒至三成熱,倒入色拉油,放入辣椒、花椒、大料(八角)、茴香、香葉、蔥、姜、蒜,待辣椒開始變色時加入少量料酒,緊接著放適量郫縣豆瓣醬,大火翻炒幾下就可以了。
3、麵皮調料的做法第二步:將炒好的底料倒入火鍋,加入高湯、鹽和雞精。等湯沸起來,濃濃的辣香會隨著熱熱的蒸氣遊走到你的胃裡,勾引那裡的饞蟲了。將做好的涼皮調料澆到麵皮上,再加醋,然後放一點鹽巴、醬油、雞精。不用蒜泥,作成蒜汁水也行啊。當然了,放些芹菜、黃豆芽之類的蔬菜也不錯。
4、平鍋中放入一些小紅干辣椒、花椒在鍋中炒香,倒入容器中搗碎,鍋中再入油,把搗好的干辣椒和花椒的末倒入油種,再放入白芝麻,加入少量食鹽,炒香即可。這種辣椒油味道好極了,放在一個容器中可以吃好長時間、絕對不含蘇丹紅。放心食用吧!
『伍』 麵皮怎麼做好吃
面條起源於中國,已有四千多年的製作食用歷史。面條是一種製作簡單,食用方便,營養豐富,即可主食又可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早已為世界人民所接受與喜愛。
面條一種用穀物或豆類的麵粉加水磨成面團,之後或者壓或擀制或抻成片再切或壓,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製成條狀(或窄或寬,或扁或圓)或小片狀,最後經煮、炒、燴、炸而成的一種食品。花樣繁多,品種多樣。地方特色極其豐富,又如慶祝生日時吃的長壽面以及國外的香濃義大利面等。好吃的面條幾乎都是溫和而筋道的,將麵食的風味發展到極致。
按地區分
北方地區著名的麵食有 :
山西的刀削麵,燜面,貓耳朵,餄餎,剔尖,撥魚,栲栳栳,不爛子等;
北京的炸醬面、龍須面;
河北的龍須面、勁面王、掛面、麻醬面、保定大慈閣素麵;
山東的福山拉麵,打鹵面(濟南);
陝西的油潑面,岐山臊子面,楊凌蘸水面,武功鎮的旗花面,扯麵,漿水面(漢中);
河南的燴面,道口麻鴨面,糊塗面條,手工面葉,漿面條,熗鍋面,鹵面(俗稱蒸面條)等;
蘭州的蘭州拉麵;
吉林的冷麵、狗肉湯面;
黑龍江的烤冷麵。
南方地區著名的麵食有 :
上海的陽春面;
江蘇的南京小煮麵、東台魚湯面,蝦油麵,魚湯鱔絲面、南通跳面、鎮江鍋蓋面、蘇州蘇式湯面等;
浙江的杭州片兒川、蔥油拌面、蝦爆鱔面、麵疙瘩、溫州長壽面(也叫素麵或者索麵);
湖北的武漢熱乾麵、襄陽牛肉面
安徽的板面、魏王面
福建的福州線面、沙縣拌面、莆田鹵面、廈門沙茶麵、漳州鹵面、泉州面線糊、莆田媽祖面、尤溪大條面等;
台灣的擔仔面、牛肉麵,花蛤仔面等;
廣東的廣州餛飩面(有餛飩、面線合成)竹升面;
香港的撈面(不同於北方撈面)、車仔面、蝦子面等;
重慶的重慶小面;
四川的擔擔面,豆花面,渣渣面(羊馬),清湯面(邛崍),燃面(宜賓),一根面(黃龍溪),鋪蓋面,麻哥面(武勝);
貴州的豆花面,腸旺面;
按含水量分
目前市售面條,根據含水量差異,主要分為鮮面、鮮濕面(半乾麵)和掛面。
(一)鮮面。是以小麥麵粉為主要原料,含水量30%左右的生面條。主要特點是,含水量高、口感好,但保質期較短。一般在超市或菜市場現做現售。
(二)鮮濕面。是以小麥麵粉為主要原料,經和面、熟化、壓延、切條、切斷、包裝等工藝生產的濕面條,含水量一般在20%-25%。主要特點是,含水量高、口感好,且保質期比鮮面要長些。
(三)掛面。是以小麥麵粉為主要原料,經和面、熟化、壓延、切條、懸掛式烘乾、切斷、包裝等工藝生產的乾麵條。面條經過乾燥處理,含水量一般低於14.5%。主要特點是,含水量低、易儲存、食用方便。
『陸』 麵皮怎麼調好吃
麵皮這樣調好吃:
主料
麵粉100克
輔料
玉米澱粉
100克
黃瓜1根
胡蘿卜1根
調料
食鹽1小勺
醋1勺
香油數滴
蒜泥1勺
辣椒油1勺
花椒油1小勺
芝麻醬1勺
做法
1.將麵粉和澱粉放入小盆中
2.將清水倒入攪開成稀麵糊狀,用勺子邊壓邊攪,攪好後靜置10分鍾使麵粉完全吸水後再攪,當麵糊里基本上沒有小疙瘩時過濾後(過濾後做出的麵皮更光滑)
3.取兩個盤子,將盤子里抹上薄薄的一層油,盛2勺麵糊倒入盤子中,轉動盤子將盤子均勻的覆蓋一層麵糊
4.提前將鍋里放水燒開,放入盤子蓋上鍋蓋中大火蒸2分鍾,當盤子中的麵糊凝固並鼓起大泡即可取出,然後放入另一個盤子的麵糊,蓋上鍋蓋蒸(2個盤子輪換著蒸制,即省時間又省氣)
5.從鍋中取出的盤子放在涼水中冷卻後再揭
6.將取出的麵皮放到菜板上或者盤子里,上面用刷子刷上一層油再放下一張皮,摞起來之間才不會粘連
7.麵皮全部做好後切成寬條
8.將切好的麵皮放入盆中,再放入黃瓜絲、胡蘿卜絲、辣椒油、蒜泥(蒜泥中加2小勺水攪一下)、鹽、醋、香油、花椒油、芝麻醬(用溫水攪成稀糊)等自己喜歡的調料拌勻就可以了
『柒』 麵皮怎樣製作,香香辣辣又簡單,好吃極了呢
麵皮怎樣製作,香香辣辣又簡單,好吃極了呢?
前幾日回了趟家鄉帶回來一些媽媽讓人加工的乾麵皮,今日特意科學研究了一種麵皮的簡易又好吃的做法,今日分享給大家。喜歡的朋友能夠試一下哦。食物:乾麵皮黃瓜絲蒜頭辣椒面生抽醬老陳醋麻椒油白砂糖鹽油辣子作法流程:
步驟一
泡麵皮首要提前准備適當麵皮,再添加二勺生抽醬油要是家中有芝麻也可以加一勺進來,然後用燒開的油淋在蒜泥朝天椒上邊、一勺老陳醋、一勺麻椒油、小勺白砂糖、一小勺鹽、一勺油辣子,拌勻料汁就搞好了。添加溫小水泡30min上下把麵皮泡軟就可以。
可口健脾開胃簡單易學的辣椒油麵皮就搞好了。小提示:麵皮用要溫小水泡不必直接用開水泡,那樣口味會更強一些。喜歡吃辣的能夠多放一點辣椒面或是油辣子。大家調味品里放的香油是麻椒油並不是香油哦。
『捌』 麵皮怎樣調好吃米皮不放辣椒怎麼調味道好吃
在調麵皮的時候放點蒜,放點生抽,放點花椒水,放點鹽,放點醋,這樣調出來是非常好吃的
『玖』 乾麵皮怎麼拌最好吃
前幾日回了趟老家帶回來一些媽媽讓人加工的乾麵皮,今天特地研究了一種麵皮的簡單又好吃的做法,今天分享給大家。喜歡的朋友可以試一下哦。
食材:
乾麵皮
黃瓜絲
大蒜
辣椒粉
生抽
陳醋
麻椒油
白糖
鹽
辣椒油
做法步驟:
1、泡麵皮
首先准備適量麵皮,加入溫水泡30分鍾左右把麵皮泡軟就可以。
2、准備配料配菜
泡麵皮的同時我們來准備點配料和配菜,黃瓜擦成細絲放在一旁備用。大蒜切成末 放入碗中,再加入一勺辣椒粉,如果家裡有白芝麻也可以加一勺進去,然後用燒熱的油淋在蒜末辣椒上面,再加入兩勺生抽、一勺陳醋、一勺麻椒油、半勺白糖、一小勺鹽、一勺辣椒油,攪拌均勻料汁就做好了。
3、拌麵皮
這時候我們的麵皮也泡好了,先把麵皮中的水分控出去,然後放上黃瓜絲,再加入調好的料汁,攪拌均勻裝入盤中就可以開動啦。
爽口開胃簡單易學的紅油麵皮就做好了。
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小漁美食】更多美食更新中。
小貼士:
1、麵皮用要溫水泡不要直接用開水泡,這樣口感會更好一些。
2、喜歡吃辣的可以多放一點辣椒粉或者辣椒油。
3、我們調味料中放的麻油是麻椒油不是芝麻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