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正確水煮雞蛋的做法
煮雞蛋才是正確的方法如下:
1、水煮蛋建議現吃現煮,吃幾個煮幾個,把雞蛋放進清水中,清洗掉表面的臟東西,看看蛋殼有沒有磕碰、裂紋,否則煮的時候就容易開裂。
2、洗干凈的雞蛋,不要直接下鍋煮,先放在清水裡浸泡10分鍾,讓雞蛋吸收一些水分。雖然有蛋殼的保護,但自從雞蛋被生出來,就一直在流失水分,煮出來的雞蛋口感就沒那麼鮮嫩,用清水泡一泡,能補充水分,口感自然更加鮮嫩。
3、鍋里倒入適量清水,撈出雞蛋,放入鍋中,加入一勺鹽、一勺醋,開大火加熱。等水燒開後立刻轉小火。
4、煮雞蛋不要只用清水,多加2樣,就是食鹽、醋。不管什麼醋都可以,用量並不多,雞蛋不會變酸、變色,醋有軟化、增香的作用,可以軟化蛋殼,雞蛋也更加軟嫩。
5、雞蛋含有豐富的谷氨酸,和食鹽結合後會生成谷氨酸鈉,也就是味精,讓水煮蛋的味道更加鮮美,很多人都沒加鹽,難怪味道不正。6、煮雞蛋不能一直用大火,這樣會讓水不停地翻滾,而雞蛋會隨之翻滾,就容易出現破殼的情況,導致蛋白外溢造成浪費。煮雞蛋可以冷水下鍋,也可以開水下鍋,但都要記住一點,水燒開後立刻轉小火,讓水停止沸騰,這樣才不會破殼。
7、水燒開後轉小火,蓋上蓋子,繼續煮8分鍾就關火,煮熟的雞蛋立刻撈出,放進冷水裡浸泡2分鍾。熱熱的雞蛋放進冷水裡,雞蛋是有彈性的,遇冷後會收縮,和外面的蛋殼分離,用手一拉就剝掉了,不會粘著蛋白。而且浸泡後的雞蛋也不燙手,更加好剝。
8、雞蛋不燙手後,撈出放在桌上磕一磕,磕破後用手拽著蛋殼一拉,整個蛋殼就掉了。
⑵ 白水雞蛋的正確煮法 白水雞蛋怎麼做
1、清洗雞蛋
雞蛋在下鍋煮之前,先要用水將雞蛋表面殘留的糞便或者灰塵清洗干凈。一次性不要洗太多個,吃多少就清洗多少個雞蛋,因為雞蛋用水清洗過後放不住。
2、用清水浸泡雞蛋
准備一盆清水,將清洗好的雞蛋放入水中浸泡10分鍾左右,這一步的目的不僅可以縮短雞蛋的煮制時間,而且煮好的雞蛋吃起來口感更嫩。
3、冷水下鍋煮
煮雞蛋時切忌熱水下鍋,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冷水將雞蛋下入鍋中煮制。如果用熱水下鍋煮雞蛋,會導致雞蛋外面蛋清煮熟了,裡面的蛋黃還不熟,呈糖稀的情況。
4、掌握好火候與時間
煮雞蛋時火候與時間非常的關鍵,開鍋後蓋上鍋蓋轉小火煮5分鍾左右。雞蛋煮制時間不要太長,時間太長雞蛋容易變老,破壞營養成分,煮的時間太短也不行,雞蛋煮不熟。所以控制在5分鍾左右即可。雞蛋煮好以後不要著急打開鍋蓋,關火後再燜8分鍾左右即可。
5、熟雞蛋過冷水
提前准備好一盆冷水,將煮熟的雞蛋撈出來放入冷水中一下,然後再將雞蛋撈出來擦乾水分。這樣做可以使煮好的雞蛋比較容易剝去蛋殼。
⑶ 白水雞蛋怎麼做最好吃
步驟
白水煮蛋的做法步驟11.用海綿布把雞蛋外殼擦洗干凈、
這步是防止有雞便便粘在蛋殼上、造成大腸桿菌污染
白水煮蛋的做法步驟22.雞蛋放入鍋中
白水煮蛋的做法步驟33.加水、水一定要淹沒過雞蛋
白水煮蛋的做法步驟44.調入鹽、
大火燒開後轉中火煮3~5分鍾
煮蛋開始煮的前30秒到1分鍾之內一定要不停翻動蛋、
君君用中火煮了3分鍾、這時候的蛋蛋白剛熟、蛋黃也才稍微凝固、是俗稱的糖心蛋、
中火煮5分鍾是大多人喜歡的口感、蛋白完全熟、蛋黃則尚未完全煮熟、吃起來不會太干、
10分鍾的蛋黃和蛋白煮的相當熟了、但是吃起來會乾乾的、
根據個人口味調整時間、
白水煮蛋的做法步驟55.煮好的雞蛋立刻放入盛滿涼水的碗里、這樣比較好剝殼
白水煮蛋的做法步驟66.切開~
這就是3分鍾的蛋、君君覺得最好吃、
此時蛋是半熟蛋、即使蛋白已經凝固、但是蛋黃中還有少部分呈流體狀態、
有人會說不熟的雞蛋吃了有細菌、一般蛋白在65℃已經凝固、蛋黃70℃就算煮熟、
雞蛋內的細菌已經全部死光光啦~所以只是口感問題、
⑷ 水煮雞蛋的做法竅門
水煮雞蛋的做法竅門
水煮雞蛋的做法竅門,雞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一種營養食材,雞蛋因富含蛋白質,營養價值高,深受大家的推崇,把雞蛋煮熟以後再吃是他最常見的一種吃法,以下分享水煮雞蛋的做法竅門
水煮雞蛋的做法竅門1
雞蛋一般大火燒開水後用中火煮5分鍾左右就能熟了;有人喜歡吃溏心蛋,那麼煮3分鍾左右即可。當然有很多因素會影響煮雞蛋時間的,比如火候的大小、用什麼鍋來煮、水位的高低等,反正這些因素多多少少會影響煮熟的時間,所以正確的煮雞蛋要幾分鍾,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
一、煮雞蛋的一些建議
1、正常情況下雞蛋再洗干凈以後,冷水入鍋用大火煮開後,再煮七八分鍾就能煮熟,一般不可以超過10分鍾以上,因為長時間的沸水蒸煮的話,就會使雞蛋的蛋白質結構出現改變,也就不好消化了。
2、建議不要食用未煮熟的雞蛋,除了有可能沒有辦法殺死細菌,還有可能會導致身體缺乏生物元素,而不健康。
3、有些人也喜歡把水燒開以後再放雞蛋,也是可以的,但是口感就沒那麼好吃了。
二、正確水煮雞蛋的做法
1、先要用水將雞蛋表面殘留的糞便或者灰塵清洗干凈。然後浸泡幾分鍾,這樣煮出來的雞蛋會更嫩。
2、雞蛋冷水下鍋。水開後轉中火煮5分鍾左右即可。雞蛋煮好以後不要著急打開鍋蓋,關火後再燜幾分鍾會更好。
3、涼水裡泡一會兒。雞蛋煮熟後,想讓雞蛋更容易扒殼,可以把雞蛋放到涼開水裡泡一下,一般一分鍾就可以了。
水煮雞蛋的做法竅門2
煮雞蛋水開後幾分鍾
水開後煮6分鍾。
煮雞蛋最好的食用狀態是蛋白蛋黃都剛好處於凝固階段,這樣的雞蛋不僅味道香甜、口感軟嫩,而且雞蛋中的沙門氏菌已被殺滅,抗營養物質也被去除,其中營養物質的氧化程度相對較低,營養更有利於身體吸收。想要達到這個狀態,一般是在水開後,繼續煮沸6分鍾就好了。
煮雞蛋超過十分鍾有毒嗎
不會有毒,但營養價值會降低,口感也會變差。
煮雞蛋只需把雞蛋烹調至凝固就可以了,這個時間通常只需要幾分鍾,但如果水開後繼續煮十分鍾,只是會把雞蛋煮的老一些,會造成一些營養素的損失,同時口感也會下降,蛋黃中脂肪氧化程度也會更高,但不會產生有毒物質,可以放心食用。
煮雞蛋冷水下鍋還是熱水
冷水下鍋。
如果雞蛋熱水下鍋的話,滾燙的水很容易讓雞蛋在鍋里來回碰撞,把蛋殼碰碎,導致蛋白外流,營養流失,而且熱水下鍋還有手被燙傷的風險,但冷水下鍋的話就可以避免這些現象,而且隨著水溫的.漸漸升高,雞蛋會逐漸成熟,蛋白蛋黃慢慢凝固,受熱均勻,味道口感要更好些。
另外煮雞蛋水開後,就要調成中小火,因為蛋中的蛋白質凝固變性,並不需要很高的溫度,大概10℃到87℃即可,而沸騰的水一般都達到了100℃,如果用沸水煮雞蛋蛋里的蛋白很可能出現像膠皮一樣老化的口感。
雞蛋煮好要不要撈出來
正確的煮雞蛋方法
1、雞蛋先用清水洗凈,清理掉表面的雞糞等臟物,否則煮蛋的時候,雜質會隨著蛋殼的細孔進入到雞蛋的內部。
2、將雞蛋放入鍋中,加入清水沒過雞蛋,這時候小秘訣上場了,在水中加入1勺食鹽,食鹽不僅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還可以防止雞蛋在煮的過程中破裂。
3、將少許白醋放入鍋中,靜置2分鍾後開火,蛋殼的化學成分是碳酸鈣,煮的時候和白醋產生化學反應,煮好之後非常好剝,敲破雞蛋就可以自動脫殼了。
4、加蓋中火煮開,轉小火煮6分鍾,雞蛋就煮好了。
5、從鍋里拿出來後要立即用涼水冷卻,否則殘余的溫度會讓雞蛋繼續加熱而變「老」,千萬不要用冷水浸泡太久,這樣細菌會進入蛋殼的內部,吃起來不太衛生。
煮雞蛋好剝皮絕招
1、放冷水沖一沖
煮好的雞蛋正處於高溫狀態,經過冷水沖一沖的瞬間冷卻會讓雞蛋內產生的熱氣體無處釋放,就會沖擊蛋皮與蛋清之間的鏈接膜,使雞蛋皮脫離,從而好剝皮。或者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將煮熟後撈出就放到冷水裡泡上五分鍾,這樣蛋殼就自然分離了。
2、加醋
醋是酸性的,蛋殼是鈣,這樣雞蛋殼會變得軟,易脫落,在煮的時候加少許白醋,這樣煮雞蛋就不會粘殼,剝的時候輕松,一碰就掉皮,雞蛋也嫩滑美味,這個辦法煮雞蛋剝皮好,雞蛋也香,一舉兩得。
水煮雞蛋的做法竅門3
雞蛋放冰箱能放多久?
很多人認為雞蛋沒有保質期,放著只要蛋殼不壞就能放好久,其實,完全錯誤,即使是寒冷的冬季,雞蛋也不能長時間存放,一般,冬季室內常溫下雞蛋能放15天左右,夏季室內常溫下為10天左右。
研究表明:一般情況下,冰箱的溫度在2-5℃,在溫度2-5℃的情況下,雞蛋一般能放1個月左右。
營養專家介紹,在溫度2-5℃的情況下,雞蛋一般能放一個月左右,冬季室內常溫下為15天,夏季室內常溫下為10天。許多家庭為了保持雞蛋新鮮,多存放幾天,一般都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存放。冰箱保存雞蛋要注意,不要水洗,有污物的雞蛋可以先用溫水浸過的半濕毛巾擦一遍,然後大頭朝上小頭朝下,豎著放在冰箱里,能保鮮較長時間。在雞蛋的表面均勻地塗上一層食用油,或用保鮮膜包裹後放入冰箱,都可防止蛋殼內的水分蒸發,阻止外部細菌侵入蛋內。但這層膠狀物質可溶於水,如果是清洗過的雞蛋,就可能失去這層物質,長期存放,很容易變質。因此,保潔蛋要在清洗後加上塗膜這道程序。
但是,鮮蛋在存放過程中須注意:鮮蛋與生薑、洋蔥不能擺在一起,因為蛋殼上有許多小氣孔,生薑、洋蔥的強烈氣味會鑽入氣孔內,加速鮮蛋的變質,時間稍長,蛋就會發臭。
如何能讓雞蛋的保質期更長?
雞蛋在冰箱里能放1個月左右,雞蛋在冰箱怎麼放保質期更長?為了讓雞蛋在冰箱能放更久,要注意放雞蛋的方法。
1、雞蛋存放在冰箱之前不要水洗,有污物的雞蛋可以先用溫水浸過的半濕毛擦一遍。
2、大頭朝上小頭朝下,豎著放在冰箱里,能保鮮較長時間。
3、最好在雞蛋的表面均勻地塗上一層食用油,或用保鮮膜包裹後放入冰箱,都可防止蛋殼內的水分蒸發,阻止外部細菌侵入蛋內,最好把雞蛋和肉類食物隔開放。
雞蛋在冰箱能放多久?很多人可能沒有考慮過著這個問題,以為只要雞蛋沒有異味就可以了,其實,雞蛋不管是常溫下還是放在冰箱里都不能長時間存放。
如何判斷雞蛋是否變質?
用手輕輕搖動,沒有聲音的是鮮蛋,有水聲的是陳蛋;將雞蛋放入冷水中,下沉的是鮮蛋,上浮的是陳蛋。最直接的辦法是,打開雞蛋,發現散黃了,蛋白和蛋黃混在一起了,就不能再食用。雞蛋一定要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放置時要把尖端凸出的那一邊朝下,大頭向上,直立堆放,不要橫放。如果雞蛋不慎裂開或破碎,應立即食用,或將其盛入容器中打散,加入少許食鹽,密封起來冷凍,等到需要時,再拿出,自然解凍即可。
⑸ 正確水煮雞蛋的做法
水煮蛋的做法是:
①雞蛋洗凈,放入小鍋里,再添好水(水不需要太多,水的量以沒過雞蛋的2/3至剛好全淹為宜)。
②開火,用中小火把水燒開(因為雞蛋一般是放在冰箱里冷藏的,火太大雞蛋容易煮爆了),水開後,看好時間,繼續煮2~3分鍾(這個時間跟雞蛋的大小有關,雞蛋小就2分鍾,一般不要超過3分鍾,不然成品蛋黃太老不好吃)。
③2~3分鍾的時間一到,立刻關火,繼續燜3~5分鍾(這個時間也跟雞蛋的大小有關,雞蛋小就燜3分鍾,一般的蛋也不要超過5分鍾,千萬不要燜太久,燜太久蛋黃吃起來會掉渣,太老了)。
⑹ 白煮蛋的正確做法是什麼
煮雞蛋的正確方法
1、我們首先先將雞蛋清洗一下,有的雞蛋表面可能有一些臟東西。然後就將雞蛋放入鍋中,加入冷水,這里記住一定不要加熱水。不然雞蛋殼非常容易被煮破。水量的話剛好沒過就可以了。
2、我們先向裡面加入一大勺食鹽攪拌。然後用冷水浸泡幾分鍾,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就不容易凝固了。然後先開大火,燒開之後就把火關小一點,用大火的話殼很容易就被煮破了。煮的時間大概在八分鍾左右,這是最合適的時間。但是這個數據還要具體看雞蛋的大小,如果是比較小的蛋或者是山雞蛋,時間可能還要縮短。
3、煮熟之後。我們就在一個碗中倒上一些礦泉水,然後將雞蛋放入裡面,最好不要用生水,裡面的細菌會透過蛋殼浸進去。
(6)白水煮蛋怎麼做好吃擴展閱讀
煮雞蛋的技巧
1、雞蛋的蛋殼是否好剝掉,這跟煮雞蛋的水溫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水溫比較低的話蛋清不能快速的凝固,雞蛋殼也就比較難剝掉。如果是水燒開後再熬煮雞蛋則會讓蛋白更好的定型,比較好剝殼。
2、在煮雞蛋的時間上也要控制好,熬煮3分鍾的時候蛋白比較的軟嫩,蛋黃是處於流動狀態;4分鍾的蛋白比較柔軟,蛋黃雖然可以流動但是相對也會硬一些;6分鍾的蛋白柔軟且處於凝固狀態,蛋黃也呈現凝固光滑的狀態;熬煮10分鍾蛋白和蛋黃都是凝固的狀態;熬煮15分鍾就是一顆煮熟的雞蛋。
3、雞蛋煮熟後放置在冷水中浸泡差不多一分鍾左右,然後再剝殼會比較容易。
⑺ 怎麼煮白水蛋
白水煮蛋是美味又有營養的家常食物,每個人都會煮,但是煮的好吃是有一些小技巧。煮的時候放點鹽,煮熟後立刻放入盛滿涼水的碗里、這樣比較好剝殼。
冰箱里剛拿出來的蛋不要立刻丟進熱水裡煮、最好恢復常溫後再下鍋。看似簡單的料理、要煮的好吃又要外觀和剖面都達到完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製作食材
主料4個雞蛋
配料適量鹽
製作方法
1用海綿布把雞蛋外殼擦洗干凈。這步是防止有雞便便粘在蛋殼上、造成大腸桿菌污染。
2雞蛋放入鍋中。
3加水、水一定要淹沒過雞蛋。
4調入鹽。大火燒開後轉中火煮3~5分鍾。煮蛋開始煮的前30秒到1分鍾之內一定要不停翻動蛋。君君用中火煮了3分鍾、這時候的蛋蛋白剛熟、蛋黃也才稍微凝固、是俗稱的糖心蛋。、中火煮5分鍾是大多人喜歡的口感、蛋白完全熟、蛋黃則尚未完全煮熟、吃起來不會太干。10分鍾的蛋黃和蛋白煮的相當熟了、但是吃起來會乾乾的。根據個人口味調整時間。
5切開~這就是3分鍾的蛋最好吃。此時蛋是半熟蛋、即使蛋白已經凝固、但是蛋黃中還有少部分呈流體狀態。有人會說不熟的雞蛋吃了有細菌、一般蛋白在65℃已經凝固、蛋黃70℃就算煮熟。雞蛋內的細菌已經全部死光光啦~所以只是口感問題。
⑻ 白煮蛋怎麼做 白煮蛋如何做
1、准備好一個鍋,或者熱水壺也可以。然後將雞蛋洗干凈,因為有些雞蛋的外殼是比較臟的,會沾有一些異物。
2、隨後將雞蛋小心的放進容器裡面,注入適量的水。通常情況下水能夠剛好漫過雞蛋就可以了,接下來就是開火煮水。
3、在煮蛋的時候,大家可以用木質筷子將雞蛋翻滾一下,這樣煮出來的白煮蛋會比較嫩,裡面的蛋黃也會處於比較中間的位置,既好看又好吃。如果你喜歡五分熟的白煮蛋,那就煮五分鍾左右就可以了。七分熟的白煮蛋需要八分鍾。
4、有些人不喜歡流心蛋,喜歡全熟的白煮蛋,那麼就需要煮大概十分鍾。在煮了雞蛋之後,就將雞蛋迅速的放入冷水當中。這樣的做法能夠使得之後的剝殼更加順利,因為有些人在剝雞蛋殼的時候,蛋殼會粘在雞蛋上,蛋白也會被剝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