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家常燉芸豆要怎麼做才好吃
1. 油加熱6成,放蔥花和花椒面翻炒
2. 中至小火。然後加肉繼續炒,同時加兩匙左右的醬,翻炒,直至肉均勻掛上醬
3. 加芸豆進去炒,使所有芸豆都沾到醬和油,炒出亮色
4. 加水,水量蓋過芸豆就可以
5. 把切好的土豆到進鍋里。中大活燉15-20分鍾
6. 開鍋,收湯,加雞精、鹽
芸豆300克,土豆300克,豬肉片50克,蔥姜蒜若干
配料:花生油,鹽,面醬(北方人的吃法),雞精
方法:
1、先把芸豆抽絲掰成段(約一寸),將土豆切成塊,再將蔥姜切絲,以備用。
2、鍋內放入兩湯匙油加熱,將面醬放入鍋里,讓油炸一下,蔥姜絲放入爆鍋,再下肉片略炒,加一小勺醬油,把芸豆和土豆倒入鍋內翻炒5分鍾,等到芸豆變色後加水,不要太多。
3、待水開後,加入蒜末,加鹽,繼續翻炒幾下,大約10分鍾後放入雞精盛出即可。
做法二
原料:土豆1個,芸豆200克。
3、加入土豆塊兒和芸豆段兒不停翻炒兩三分鍾。這一步很重要哦;
4、倒入熱水,沒過菜四分之三;
5、轉中小火慢慢燉。燉到湯汁稍微變粘稠時加鹽調味;
6、接著燉到湯汁變少出鍋即可(不要全部燉干,也不要太多,湯泡米飯最好吃了)。
⑵ 怎樣做豬血腸好吃
灌血腸是殺年豬里的一個大活。在殺豬之前要准備充足的蔥、姜、蒜,醬油,瓜子油。一捧白面,些許的玉米面,還有足夠的蕎面。玉米面、蕎面和瓜子油都是自家產的,沒有的人家,可以用其他的雜糧易換。
再把從豬腸子上摘下來的腸油,剁碎了烤油。因為這樣的豬油不好吃,扔了可惜,所以人們習慣上用它灌血腸。
灌血腸的面和好
如果認為可以了,就開始灌豬腸了,灌的時候先把洗好的腸子的一端用線繩繫上,最好是馬蓮,煮出來的血腸味道特別。
煮血腸也需要一定的技術,一般先煮粗腸,然後再煮細腸,一次煮兩三根。
吃血腸最好是剛出鍋的,趁熱吃才好吃。因而殺豬這天,一般都是分兩次吃飯。這邊殺豬的男士和客人先趁熱吃,灌血腸的接著灌,廚房幫廚的做菜,添菜。如今婦女的地位也提高了,男人吃完了,和女人輪換著吃。
豬血腸也叫「豬龍棒」,又叫「豬龍碰」。 是農家每年臘月殺豬後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餚。
功效 1. 豬血血中含鐵量較高,而且以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和孕婦或哺乳期婦女多吃些有動物血的菜餚,可以防治缺鐵性貧血,並能有效地預防中老年人患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症; 2. 豬血中含有的鈷是防止人體內惡性腫瘤生長的重要微量元素,這在其他食品中是難以獲得的; 3. 豬血含有維生素K,能促使血液凝固,因此有止血作用;
4. 豬血還能為人體提供多種微量元素,對營養不良、腎臟疾患、心血管疾病的病後的調養都有益處,可用於治療頭暈目眩、吐血衄血、崩漏血暈、損傷出血以及驚厥癲癇等症; 5. 除此之外,豬血還能較好地清除人體內的粉塵和有害金屬微粒對人體的損害;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豬血中的蛋白質經胃酸分解後,可產生一種消毒及潤腸的物質,這種物質能與進入人體內的粉塵和有害金屬微粒起生化反應,然後通過排泄將這些有害物帶出體外
「豬血腸」這一傳統特色小吃在德保縣區域內一年四季都有,縣城裡專設有賣豬血腸的「美食街」。在縣城各主要街道、交通要道路口,各鄉鎮都設有攤點供客人購買,老少皆宜,生意特火。
⑶ 田雞怎麼做好吃
一,備料:田雞,泡椒,姜,蒜段,芹菜,黃瓜,馬蹄,香菇(配菜按自己喜歡的來不需要按我寫的)
1,田雞加雞清,加鹽雞精,加少許地瓜粉腌制五分鍾
2,水燒開把田雞倒進去,煮個八分熟就好(照片有飄物是蛋清,等下要淋上熱油所以不要煮得太熟)
3,另起鍋把比較不容易熟的薑片,馬蹄,香菇煮一下,倒入黃瓜就關火,記得加點鹽雞清。蒜段和芹菜我直接放在盤底沒有過煮
4,倒入三分之二的辣椒油和三分之一油,油熱泡椒,炒香,淋在田雞和配料上。
5,擺上腌蘿卜和香菜,大功告成。二,主料: 田雞2-3斤、蝦1斤、木耳、黃瓜、金針菇……(依個人喜歡)配料:泡椒1瓶、紅辣椒、辣椒面、花椒、蒜頭、姜絲、大蔥、紅棗 烹飪方法: 1、田雞宰殺,去皮去頭去爪,洗凈,切小塊用鹽、雞精、料酒、生抽、姜絲腌15分鍾入味。 2、把腌制好的田雞加蛋清(生粉),拌勻,水燒開把田雞倒進去,燙熟,撈起,濾水。 3、水燒開燙熟蝦、木耳、菇等待用。 4、鍋下少許油燒熱,下泡椒(少許泡椒可以切對半,可使湯底泡椒酸味更入味)、紅辣椒、蒜頭、姜絲、大蔥、紅棗,翻炒出香味,加入適量的高湯(沒高湯可以用超市有售的濃湯寶),燒開,轉小火,加料酒,小火煨數分鍾,品嘗下湯底的味道,加鹽、雞精、湯,調制到可口程度,可稍微咸點。 5、將熟的田雞、蝦放入調制好的湯底,小開一分鍾後,加入素菜木耳、菇、黃瓜等,沸騰即可,並淋上少許芝麻油、裝入盆里。 6、鍋加熱放油(也可加些辣椒油),待油熱加入花椒、紅辣椒、辣椒面、蒜頭、大蔥,爆香,淋在已起鍋的田雞上。 三,尖椒爆田雞主菜:田雞;配菜:青尖椒、蔥、姜、蒜;作料:生抽、黃酒、生粉、油、鹽、味精、糖、胡椒粉。做法:1、田雞清理干凈,加黃酒、生粉、生抽、少量胡椒粉拌勻腌制12分鍾左右;2、青椒洗凈切環備用;3、起油鍋下田雞煸炒,九成熟起鍋備用;4、姜蔥蒜尖椒下鍋煸炒,熱了後加作料和腰花合炒,至熟起鍋裝碟。 四,麻辣田雞腿配料:大活田雞……1500克醬油……25克小紅辣椒……50克醋……10克大蒜……50克味精……2克 花生油……1000克(實耗100克)花椒粉……1克濕澱粉……50克料酒……50克香油……10克鹽……5克製作方法:1、 用右手持刀在田雞頭部橫刺一刀,用左手拉著皮往左扯去,然後撕破腹部,去內臟並洗凈,在背疹骨緊連後腿處斬下兩腿,用刀背敲斷腿骨,再將再腿砍開,裝盤待用。2、 紅辣椒去蒂去籽,洗凈後切成斜方塊。大蒜切斜段。用醬油、醋、味精、香油、濕澱粉和少許湯兌成汁。3、 田雞腿用少許鹽和醬油拌勻,再用濕澱粉漿好。將花生油燒沸,下入田腿腳炸一下即撈出,待油內水分燒干時,再下入田雞腿重炸焦酥呈金黃色,倒漏勺濾油。鍋內留一兩油,下入紅椒後加鹽炒一下,再放入花椒粉、大蒜、田雞腿,倒入兌汁顛幾下,裝入盤內即成。注重:亦可將蔥、姜、蒜和紅辣椒均切成末,加花椒粉烹制叫"椒麻田雞腿"。風味特點:此為長沙家常名菜,麻辣香酥,味鮮可口,宜於下酒。 五,干煸田雞腿材料: 鮮田雞腿500克,姜50克 ,干辣椒40克,花椒至少25克,香蔥5克,食用油500克(實耗40克),料酒10克,鹽10克,味精5克 ,香油少許 做法: ① 先切除田雞腳蹼,再清洗干凈,然後撒上鹽與料酒,先把它腌制15分鍾。把姜切絲,但不宜太細。干辣椒剪成小段,蔥也切成小段待用。 ② 大火起鑊,燒油,待油燒到六至七成熱,將腌制好的田雞腿撒入熱油內,略略炸4到5分鍾,撈出來,濾油。 ③ 另起鑊,加入食用油,倒入干辣椒段,花椒,姜絲,把它們煸炒,當辣椒要煸至金黃色,花椒快要發黑的時候,速速倒入走好油的田雞腿。同時加入烹料酒、鹽、味精,炒均勻後,出鑊,澆上麻油,撒上點香蔥即可。 【主廚的話】鮮中帶麻,麻中帶辣,外酥里嫩,很開胃的一道菜。但要注重:假如你是第一次做干煸菜,應該記住,要突出的應該是花椒的味道,其次才是辣味。而且在田雞腿走油的時候,請注重油溫燙手,還得注重熱油噴濺。 六,花菇田雞【原料】 去皮田雞腿400克,水發花菇150克 薑汁10克,味精1克,甜米酒、精鹽、濕澱粉各5克 雞湯250克,熟豬油100克 【製作過程】 1.將田雞腿入開水鍋中略燙撈出洗凈瀝干,用薑汁、精鹽、甜酒、味精腌漬入味,水發花菇去蒂洗凈; 2.取碗一隻,將田雞腿排列在碗中,花菇放在田雞腿上面,加入豬油、雞湯,另用1隻盤子蓋好,上籠旺火蒸15分鍾取出,揀出花菇;3.將蒸田雞的原湯潷入鍋中,田雞腿翻扣在盤中。(責任編輯:飲食菜譜)
⑷ 怎麼炒肉好吃
忽然感覺這個問題有陷阱:炒什麼肉呢?
不同動物的肉炒起來肯定方法是不一樣的,想要好吃更需要技巧,所以我感覺這個問題好寬泛。
既然是個大活兒,那我就參照自己的經驗,分門別類的挨個說說吧。
豬肉: 好像幾位大神的回答都是默認豬肉,看來豬在咱們大家心中地位還是蠻高的,而且招式也很多,有先用蔥姜水料酒腌制,再掛水澱粉滑炒的,有先水焯斷生再炒的,有過油炸的,針對不同菜餚的需求,方法各不相同。
牛肉: 炒牛肉需要先軟化,可以選擇用錘子砸的物理方法,也可以用嫩肉粉、小蘇打、或是檸檬、菠蘿這樣有水解蛋白質能力的水果腌制,然後掛一點濕澱粉就可以滑嫩了。
羊肉: 牛羊肉炒著吃大概都有個時間問題,一定時間要短,長了就硬了(這句話說得有點曖昧……),但是時間短的必須條件是有一個過硬的爐灶,俗稱「火硬」,普通家裡的煤氣灶很難達到這個溫度標准,炒菜會炒出水,註定了沒發做出彈性好、濕滑嫩的羊肉來。
雞肉: 炒雞肉要分開說,一是先炒後燉的菜,比如大盤雞、紅燒雞塊這類,一定要炒到雞皮徹底皺縮、甚至局部有點焦黃,這樣才能在後期燉煮的過程中釋放雞肉的鮮美。二是炒雞丁,比如宮保雞丁、滑溜雞丁這樣,需要先掛芡油炸,炸熟的雞胸肉直接到調好的湯汁里滑炒幾下就可以出鍋了。
魚肉: 其實很多魚肉也是可以炒的,只是剔肉的過程有門檻。不過大家可以選擇現成的冷凍魚排,經過胡椒粉、黃酒腌制後,和青蒜、絲瓜、尖椒等青菜一起辣炒是很美味的。還有就是掛糊後油炸,然後用糖醋番茄醬調醬汁做成糖醋魚片,一樣經典。
茶樹菇本身味道鮮美口感爽脆,和五花肉搭配在一起炒,兩者味道融合香而不膩,口感順滑,是一道非常好吃的下飯菜,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茶樹菇炒肉的具體做法:
食材:茶樹菇、五花肉、杏鮑菇、蒜苗、青椒或者小米辣、澱粉、料酒、老抽、蚝油、生抽、鹽。
首先把五花肉切成薄片,加入澱粉、料酒、少許老抽、一點涼開水攪拌均勻腌制15分鍾。
提前泡軟茶樹菇剪掉根部清洗幾遍切成小段(因為我這里用的是乾的茶樹菇,需要提前用水泡開,新鮮的就省略這一步)。
杏鮑菇先切片再切成絲,青椒去籽切成小塊,再准備蒜切片、蔥切段、蒜苗也切段備用。
起鍋放少許油燒熱,放入腌制好的五花肉翻炒至肉變白,轉小火再煎一會兒盛出備用。再次起鍋少放一點油,放入蔥段蒜片青椒塊炒出香味,放入茶樹菇、杏鮑菇翻炒,炒至茶樹菇杏鮑菇變軟,放入炒好的五花肉,加入蚝油、生抽、鹽、少許老抽上色,出鍋前放入蒜苗翻炒均勻,盛出裝盤就可以了。
香而不膩,口感勁道又美味的茶樹菇炒肉就做好了。
小貼士:
1、因為我用的是乾的茶樹菇,要提前用水泡軟,泡好的茶樹菇要多清洗幾遍。
2、喜歡吃辣的可以把青椒換成小米辣,這樣味道也很不錯。
3、炒的過程中可以少放一點生抽,顏色更好看。
30年大廚教徒弟:不管炒什麼肉,下鍋前多加1步,保證鮮嫩不柴
對於做肉類食物,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就是不管是炒豬肉還是雞肉或者是牛肉,做出來的肉質總是會變老,吃起來很柴,關鍵是肉一點不入味,非常難吃
今天就教大家如何炒出來鮮嫩不柴的肉來。
30年大廚教徒弟:不管炒什麼肉,下鍋前多加1步,保證鮮嫩不柴
其實在做肉類食物之前,一定要先把肉腌制一下,沒有經過腌制的肉,下鍋後快熟,但是不會入味,這就需要我們在下鍋之前,腌制一下,這樣做出來的肉才會更加鮮嫩
還有要提醒大家的一點就是,越是鮮嫩的肉,越不能用鹽腌制,因為,食用鹽會破壞肉質結構,使得肉中的水分流失,吃起來口感全無。
想要讓炒出來的肉鮮嫩,最好就是放入生抽,生抽不僅可以去肉的腥味,還能防止肉類失水緊縮。
大家平時做肉類菜還有什麼小技能呢?歡迎交流,互相學習哦~~
家常小菜中,我們經常用炒的方式來製作肉類,因為炒制不僅香,而且能快捷方便地將多種食材的味道完美融合,符合我們中國人口味多而且比較重的食用習慣。但是炒制也會帶來一個問題,就是火候對肉質的影響,火候把控得不好,肉質容易變得乾柴,咀嚼起來沒有了肉香,僵硬而不美味。不是每一個人都是把控火候的行家,所以我們可以學習一些小方法,下次炒肉的時候能輕松便利地炒出嫩滑好吃的肉。
第一招:切。切肉的時候需要注意肉的紋理,切牛羊肉的時候,刀和肉的紋理呈要90度的垂直;切豬肉的時候,需要按照肉塊的紋理來切,順著肉的紋理切,不僅能更好下刀不易傷手,而且不容易損壞肉的肉質纖維,保持肉的香味。
第二招,腌制。在對肉進行烹制之前,可以先將切好的肉片腌制一番。加入料酒可以提香去腥,加入適量油可以嫩滑肉質,再加入適量生粉(或者糯米粉),醬油,鹽等,攪拌均勻,放置10分鍾左右再進行下一步烹制。生粉和糯米飯會讓肉質變得更加爽滑,而不至於被滾燙的油鍋灼焦。
第三招,裹蛋清。蛋清順滑,能在鍋中保護肉質不受損。將切好的肉片與蛋清液混合,放置10-15分鍾後再烹制,就可以炒出嫩滑的肉了。
第四招,手速要快。為了充分鎖住肉汁,不被油溫蒸發掉肉里的水汽,炒肉的過程中一定要快,急火爆炒,這樣炒出來的肉也能保持嫩滑。
炒肉分生炒和滑炒。把肉切好後,起鍋燒油七成熱放生肉快速煸香,放大料粉花椒粉,鹽生抽,蔥姜蒜青紅椒等等配菜,翻炒斷生出鍋。肉香菜美吃米飯。還有滑炒肉嫩些,把肉切好用生粉拌勻。油鍋六成熱放肉翻炒,放鹽生抽,調料粉蔥姜,青椒洋蔥等配菜翻炒斷生出鍋。肉嫩菜香,很美味!
說到炒肉啊,我想起來了小炒肉,最簡單的食材烹飪出最經典的味道,也是非常下飯的一道菜,我來分享一下家常小炒肉怎麼做。
做法步驟:
第一步:將買回來的豬肉切成薄片狀,准備的青椒和紅椒去除籽,切成比較厚的絲狀放到一旁待用。
第二步:起鍋加入適量的油,等到油燒熱了之後再下入豬肉煸炒,一直煸炒到肉片吐出油了之後下薑片、蒜片,一勺耗油、一點料酒和一點老抽(老抽的主要作用就是上色啦,讓炒出來的小炒肉看起來更加漂亮,勾起我們的食慾)。
第三步:再往鍋中下入之前准備好的青椒、紅椒、少許的食用鹽和雞精(如果不喜歡吃雞精的朋友們可以不加雞精,這個看個人的口味啦),加入這些調料之後要快速翻炒,翻炒均勻後就可以出鍋啦。
在平常的家常菜中,肉絲的出現概率是非常高的,例如我們最愛吃的青椒肉絲、魚香肉絲、芹菜肉絲等,想讓做出來的菜餚味道更好的話,肉絲是萬萬不可缺少的。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不再是為了填飽肚子,人們也越來越注重口味,你比如說日常生活中飯菜里總想加點肉,而每次炒肉經常會出現炒肉粘鍋、變干變老、不入味等問題。
——【炒肉之小技巧】——
第一點:切肉
我們一般下廚少的人不怎麼在意這個細節,基本靠手感切肉,能切成片或是切成絲就行,但是卻不知道切肉的刀法會影響肉質口感。因為肉是有紋理的,一般按照紋理切,肉質會更鮮嫩。餐館師傅說,「橫切牛羊,豎切雞」,豬肉可以豎切或斜45度左右切。 舉例:牛羊肉等肉類筋部組織多,要逆著紋理橫切,筋部少的雞肉、豬肉就可以順著紋路豎切。每種肉的切法不同,首先第一步切好肉才能做好
第二點:腌肉
相信大家在炒肉的時候可能有很多人炒肉的時候直接炒,可是直接炒的話炒出來的肉質口感不好,切好的肉洗凈後,沿著紋路切好,加入少量清水和澱粉,再根據菜品加入料酒、生抽、鹽、糖、啤酒,腌制10分鍾,能夠有效去腥入味,鎖水保證肉質鮮嫩的作用。
腌制的時候可以不用澱粉,用蛋清腌制的肉質更細膩滑嫩,用蛋清再加上料酒,生抽,鹽之類的腌制好,一般腌制10-20分鍾為宜,腌制出來肉質細膩嫩滑,口感更好。
第三點:炒肉
炒肉也是需要注意的,熱鍋涼油不粘鍋這個就不多說了,肉放入鍋中一定要記住先炒至斷生,然後再放其它的食材一起炒,也可以把炒至斷生的肉先漏出備用,等其他食材炒至5成熟的或者是8成熟的時候,再放入炒好的肉片或者肉絲,這樣也可以保證肉的嫩度!
其實做菜的方法很重要,不要看錶面是這樣的,其實 美食 是一種技術,不能光看錶面,很多內在的都是需要實踐才知道!每次做菜一定要總結,好吃是因為哪一步做的好吃,不好吃又是為什麼!
做菜時一定要注意順序,先放後放,包括很多菜什麼時候放鹽都是有講究的,還有火候的掌握都是一門很高的藝術,不是說看一遍就能學會,重要的要多嘗試,多總結經驗才行。
炒豬肉如何能炒的更香,這是一個比較龐大的話題,炒豬肉的方法非常多,如果您只是指狹義的炒肉比如類似於小炒肉這樣的菜來說其實也挺簡單的。
下邊我就說一下沒有輔料的小炒肉做法,這個肉炒出來直接吃非常香,但是不能多吃,畢竟油膩,最好的用處是再配上蔬菜一起炒一下,就是提前炒出來備用,炒蔬菜的時候放一些下去一起炒就好了,這個方法是在以產家裡沒有冰箱的時候慣用的方法,但是後來卻發現這樣吃味道更好,不信您可以試一下。
首先先說選肉,找當天宰殺的新鮮排酸豬肉,如果是炒肉片的話,那麼其實選用後腿肉比較合適,或者是用五花肉和裡脊也可以,五花肉也非常好,有肥有瘦,炒出來帶著油脂的香氣,味道會更勝一籌的。
肉切好片後可以稍微的腌一下,這樣會有一個底味,放少許醬油和料酒抓勻後再放少許澱粉就成了。
炒鍋燒熱後放適量油,燒至六成熱就把肉片放下去炒散,然後開大火,放料酒和醬油爆出香氣,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不是熱油把料酒和醬油爆香,那麼香氣就會很微弱,肉就不會好吃,炒幾下後放姜蒜再炒下,就出鍋了,這樣一個小炒肉的雛形就出來了,至於配什麼蔬菜去炒,那就是很簡單的事情了,只要把這個小炒肉炒好,那麼在炒蔬菜的時候就省去了一多半的麻煩,而且味道會更好,
希望能幫到您。
吃辣的朋友們,請注意啦!請到這邊來,發福利來了。辣椒炒五花肉來了!
辣椒五花肉
准備食材:
五花肉,小紅椒,青尖椒,老薑,獨蒜,料酒,白糖,生抽,老抽,白醋,食用鹽,雞精,食用油 !
處理食材:
做法:
小貼士
在很多人的眼中,重油重色、麻辣口味是川菜固有的標簽,因此很多不愛吃辣的朋友一聽說川菜都避之不及,殊不知其實川菜口味多變,有很多地道家常風味的川菜並不是單純的麻辣味,川菜也有不辣的。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道地道川味小炒,紅椒肉絲。
紅椒肉絲的做法和青椒肉絲的做法差不多,但是口味卻不同,青椒味不辣,但也沒有別的特殊味道,而紅椒卻不同,紅椒鮮嫩,口味回甜,和肉絲搭配清炒,味道清淡,顏色也賞心悅目。
【紅椒肉絲】
食材:紅椒、肉絲、蒜、澱粉、料酒、鹽、味精。
做法:
1、腌制肉絲、肉絲里加入澱粉、料酒、鹽腌製片刻。
2、紅椒切成絲,蒜切片。
3、鍋內放油,下肉絲炒至變色。
4、加入蒜片、紅椒絲翻炒。
5、加入鹽、味精調味翻炒均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