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都勻哪裡的簡餐好吃
⒈大西門坡腳的一個老太婆賣的「肉片粉」,放一點黔南才有的毛辣果酸,味道。。不說了!
⒉然後就是「999豆花面」了,記得小時候是開在小吃街旁的,就是現在的廣惠步行街,後來搬到了火車站外面,
⒊涼拌粉最好吃的就是西山公園「黃記」了
⒋烤粉是有幾家燒烤攤「發明」的,比較好吃的一家在石板街中間,後來搬到上面去了,現在也不知道還在不?是個胖胖的女人的燒烤攤,米粉烤了以後裡麵包些涼拌菜,也是很好吃的消夜。
⒌烤豆腐,原來在鹽業公司樓下有家非常好吃,它家的折耳根拌得特別好,經常到下午一點就賣光了,後買搬到市醫院對面的一個小吃巷去了,那裡面還有「火鍋粉」也是很有特點的。
⒍沖沖糕,都勻的特產小吃,用象啤酒桶一樣的蒸具,把糯米磨的粉放進去蒸半分鍾,沾點白糖黃豆面,香甜不膩入口即化。現在都勻沒剩幾家了,比較固定的是小十字市醫院門口還有人民廣場門口(以前的大會場)
⒎紅糖冰粉,冰粉哪裡都有,貴陽喜歡用玫瑰糖,但我覺得甜得有點發悶發苦,都勻人愛用紅糖砂和紅糖水,顏色好看又好吃,不膩還養顏。在國鼎旁邊有個小巷,有個老太婆的冰粉最好吃(現在老人家也不在了),那時候沒有國鼎還是百貨大樓,她家可以說是都勻第一家用紅糖的,而且冰粉是手搓的,特別好吃,後來的冰粉大多拿牙膏點的,吃的時候一大股子兩面針的味道,而現在的都是用超市賣的冰粉粉沖出來的,顏色也白慘慘的,過去的冰粉是淡淡的橘黃色,沖點橘子水,配上五顏六色的果脯和紅糖水,好吃!
⒏酸湯--這是都勻特有的,用毛辣果腌制的酸有別於凱里的米湯酸,顏色鮮艷味道鮮美,夏天用各種蔬菜煮成一大鍋,放一碗毛辣果酸和糟辣椒再煮一會,就做成一鍋開胃酸湯了,放冷了以後吃才是最可口的,蘸水裡再滴上點木姜子油,切一小盤臘肉,炒個酸豇豆,天哪,簡直是人間極品,消暑開胃解乏,這是勻城人夏日裡最喜愛最受歡迎及價廉物美的晚餐。天!!差點忘記了,還差一盤涼拌折耳根,完美了!!
⒐蝦酸火鍋,蝦酸、臭酸源於獨山,可以做成各種干鍋火鍋:肥腸,雞,牛肉等等,吃到最後再放點蔬菜,完美!
⒑對了,米豆腐,也是美味的小吃之一,劍江河邊有很多家酒吧卡拉OK店,屬「紅豆」家的涼拌米豆腐最好吃。
⒒酸辣燙:這是好東東,貴州其他地方沒得比的,貴陽的凱里酸湯魚算什麼喲,沒得比,為什麼,呵呵因為都勻的獨門酸湯---還是毛辣果酸,好吃的是文峰園門口小區樓下的「旺旺」家,用的是沙鍋來煮,毛辣果是那種山毛辣果,特別小,但味道最正,晚上去晚了就沒菜了,旺旺家自己做的酥肉非常棒,他家的蘸水還配有自製的水豆豉也是一絕。
⒓辣子雞:最有名的是「龍里辣子雞」,最開始店面在平橋一倉庫那個坡腳,後來搬到西苑去了,想當年去他家買辣子雞是要排隊的,可以自家帶個鍋去買它一鍋回家,一家人分享,從雞肉到裡面的大蒜都香得不得了,大蒜是用的獨瓣蒜,不太沖,炒在辣子雞裡面面的,糯糯的
⒔傳說中的斑鳩:為什麼是傳說呢?聽很多貴陽人說過,他們一提起都勻,就會說起劍江河邊大排檔有斑鳩肉,很好吃,但我身為一個都勻人怎麼就不曉得捏!!
⒕重量級的出場:當當當當——都勻毛尖!8過,這個好象不屬於小吃范疇吧,要算也應該是大吃了——因為是國家級的十大名茶哦,雖然喝不出個多來咪發索,但是確是我們都勻人心中的驕傲,呵呵,都勻毛尖
⒖燒烤,恩,好東東,這里特指那種手推車,一個烤架,旁邊有托盤,放著各種竹簽串著的葷菜素菜,只要是能吃的,幾乎都能用來燒烤。記得中學時好吃的有大西門附小外面有一家,味道很棒,放學經常要去吃個幾串再倒回家。還有就是石板街中部岔路口那家,是個胖胖的三十來歲的婦女的攤子,味道遠近馳名,而且那條路是幾個中小學上下學的必經之路,生意可想而之,後來搬到石板街上面,州委坡腳了,現在不知道還在不在?就是她家最開始烤粉的,呵呵,好吃的東東。還有就是老三中旁的菜場口那個老太婆烤的,味道也是很好,至今還在
⒗之前說到獨山的蝦酸和臭酸,居然忘記了最最重要最最出名的鹽酸!呵呵,那可是是出口到國外的相當的有名氣的喲,原料是青菜,但是居然可以做出酸甜辣的滋味,真是好吃得不得了,直接吃或者拿來做菜都好,我爸就用獨山鹽酸來蒸扣肉,那叫一個好吃!!
⒘然後呢,夜市,呵呵,就在育英巷門口那條路上,什麼吃的都有,酸甜苦辣煎炸蒸炒烤樣樣具全
⒙西山公園,以前公園門口好吃的東西除了黃記涼拌粉就屬絲娃娃了,雖然是泊來品(源至貴陽),不過到了都勻自然有屬於勻城人自己的味道,特別是在那些拌菜里放上點毛辣果酸和糟辣椒,酸酸辣辣的味道是屬於黔南特有的!
㈡ 都勻有什麼好吃的小吃
1、都勻太師餅
貴州特產—都勻太師餅,是流傳於都勻的一種點心,系貴州風味小吃名點之一。太師餅皮酥,味香,咸甜皆備。太師餅外表呈扁鼓型,兩面呈黃色或淺黃色,圓周呈白色或淺黃色;餅面酥鬆,酥層清晰,不脫殼,不空心。內餡果料粗細適當,入口香甜酥鬆。
㈢ 都勻什麼地方的小吃最好吃
都勻,不得不說米粉,粉是貴州人通常的早餐,小時候沒覺得家鄉的粉好吃,到了貴陽以後(貴陽著名的酸粉有些吃不習慣啦,對大多數都勻人來說都不是很愛吃呢)才知道原來家鄉的米粉是那麼的好吃,不論煮、炸、炒、 ...
都勻,不得不說米粉,粉是貴州人通常的早餐,小時候沒覺得家鄉的粉好吃,到了貴陽以後(貴陽著名的酸粉有些吃不習慣啦,對大多數都勻人來說都不是很愛吃呢)才知道原來家鄉的米粉是那麼的好吃,不論煮、炸、炒、蒸、烤、涼拌都韌勁十足不易斷而且清香可口。 1、80年代出生的一輩最難忘記的是原來老縣醫院對面的「利口福」又叫「楊辣雞」,那時,可是最好吃的早餐了,上學的時候自帶個茶缸打一碗粉,邊走邊吃,到教室門口剛好吃完,嘻嘻,美味極了! 2、還有就是大西門坡腳的一個老太婆賣的「肉片粉」,放一點黔南才有的毛辣果酸,味道··不說了! 3、然後就是「999豆花面」了,記得小時候是開在小吃街旁的,就是現在的廣惠步行街,後來搬到了火車站外面,高速路沒通前回家上學都是要坐火車的,一堆朋友相約在豆花面家碰面,先吃個飽,然後呼拉拉地一堆人去擠火車,或者下火車去吃碗消夜再各回各家,那種感覺美妙至極,現在仍讓我時時懷念! 4、說到坐火車又不得不說去貴陽的途中貴定火車站口的粉店,至今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每次坐火車到貴定時正好是午餐時間,男生們會手握大把零錢從不同車廂沖向出站口旁的粉店,經過一番「撕殺」後會拎著幾大盒粉沖回自己的車廂,有些買粉的錯過開車時間,同伴會沒心沒肺地喊「人不上來沒關系,粉要遞上來」,呵呵那就只有坐下一班過路車了。這個有點跑題,不過貴定也屬黔南嘛。 以上的店面幾乎都不在了,很可惜!「999豆花面」雖然還在,但老闆卻換了,味道也不一樣了。還記得小的時候石板街坡腳新華書店旁的是一家賣蒸包蒸餃的,那時候可是都勻最好吃的包子店了,蒸籠里放的可是真正的松針哦,蒸出來的包子有一陣陣的松樹的香味,而且他家當時是都勻第一家賣刨冰的呢,還很清楚的記得刨冰的名字就兩個——白雪公主、白馬王子,呵呵,在我們上初中的時候這家店也沒有了。 5、涼拌粉最好吃的就是西山公園「黃記」了,還有個分店在市醫院旁的小巷裡,她家的涼拌粉是都勻人都知道,呵呵,油辣椒只有那麼好吃了。 6、烤粉是有幾家燒烤攤「發明」的,比較好吃的一家在石板街中間,後來搬到上面去了,現在也不知道還在不?是個胖胖的女人的燒烤攤,米粉烤了以後裡麵包些涼拌菜,也是很好吃的消夜。 7、烤豆腐,原來在鹽業公司樓下有家非常好吃,它家的折耳根拌得特別好,經常到下午一點就賣光了,後買搬到市醫院對面的一個小吃巷去了,那裡面還有「火鍋粉」也是很有特點的。 8、沖沖糕,小吃,用象啤酒桶一樣的蒸具,把糯米磨的粉放進去蒸半分鍾,沾點白糖黃豆面,香甜不膩入口即化。現在都勻沒剩幾家了,比較固定的是小十字市醫院門口還有人民廣場門口(以前的大會場) 9、紅糖冰粉,冰粉哪裡都有,貴陽喜歡用玫瑰糖,但我覺得甜得有點發悶發苦,都勻人愛用紅糖砂和紅糖水,顏色好看又好吃,不膩還養顏。在國鼎旁邊有個小巷有個老太婆的冰粉最好吃(現在老人家也不在了)那時候沒有國鼎還是百貨大樓她家可以說是都勻第一家用紅糖的,而且冰粉是手搓的,特別好吃,後來的冰粉大多拿牙膏點的,吃的時候一大股子兩面針的味道,而現在的都是用超市賣的冰粉粉沖出來的,顏色也白慘慘的,過去的冰粉是淡淡的橘黃色,沖點橘子水,配上五顏六色的果脯和紅糖水,好吃! 10、酸湯--這是都勻特有的,用毛辣果腌制的酸有別於凱里的米湯酸,顏色鮮艷味道鮮美,夏天用各種蔬菜煮成一大鍋,放一碗毛辣果酸和糟辣椒再煮一會,就做成一鍋開胃酸湯了,放冷了以後吃才是最可口的,蘸水裡再滴上點木姜子油,切一小盤臘肉,炒個酸豇豆,天哪,簡直是人間極品,消暑開胃解乏,這是勻城人夏日裡最喜愛最受歡迎及價廉物美的晚餐。天!!差點忘記了還差一盤涼拌折耳根完美了!! 11、蝦酸火鍋,蝦酸、臭酸源於獨山,可以做成各種干鍋火鍋:肥腸,雞,牛肉等等,吃到最後再放點蔬菜,完美!我的一個小學同學曾經在貴陽開過一家店,我同事帶我去吃(那時不知道是同學開的),味道特別好,吃的時候特別想家。 12、對了,米豆腐,也是美味的小吃之一,劍江河邊有很多家酒吧卡拉OK店,屬「紅豆」家的涼拌米豆腐最好吃。 暫時到這里,想到再補充 註:毛辣果者 西紅柿也 再來, 13、酸辣燙:這是好東東,貴州其他地方沒得比的,貴陽的凱里酸湯魚算什麼喲,沒得比,為什麼,呵呵因為都勻的獨門酸湯---還是毛辣果酸,好吃的是文峰園門口小區樓下的「旺旺」家,用的是沙鍋來煮,毛辣果是那種山毛辣果,特別小,但味道最正,晚上去晚了就沒菜了,旺旺家自己做的酥肉非常棒,他家的蘸水還配有自製的水豆豉也是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