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炸元宵竅門
炸元宵是有竅門的,如果沒有掌握竅門的話,元宵就會開裂扁塌,下面來看看怎麼炸元宵。
製作方法:
1、很多人炸湯圓都聽說要先蒸一下,其實是不對的,要想炸湯圓不破皮不變形,必須要先水煮。湯圓開水下鍋,然後用勺背輕輕推動,防止粘連,開大火快煮。
2、無需全熟,一直煮到鍋中的湯圓全部飄起來,大約8分熟的時候,就可以關火撈出來了。
3、准備一盆冷水,撈出來的湯圓需要過一下涼水,開始湯圓是浮在表面的,待湯圓中的熱氣全部散掉以後,就會落下去,這時的湯圓延展性變得非常好,再進行炸制就不會變形、破皮了。
4、很多人都會給湯圓直接裹麵包糠,這也是錯誤的做法,這樣做很容易使湯圓遇高油溫後爆裂,所以我們需要先給湯圓裹上一層蛋液,形成一個保護膜,就不容易開裂了。
5、如果只裹一次蛋液和麵包糠,此時看起來是不會有什影響,但是過一會就能看出來區別了,所以我們需要給裹了麵包糠的錢湯圓再進蛋液中裹上一圈,然後再過一層麵包糠。
6、裹兩層麵包糠的湯圓明顯要比裹一層的更加圓潤。
7、將所有湯圓全部裹上兩層麵包糠以後,放在一旁備用,此時的湯圓非常緊實,久放也不會變形。
8、油溫5成熱,把湯圓一個一個下鍋避免粘連,時間不用太久,炸到表皮金黃微焦就可以撈出來了,大約30秒左右即可。
2. 如何炸元宵竅門竅門
炸元宵的時候油溫要掌握好,過高過低都直接影響到元宵的顏色、口感、味道,油溫燒至七成時將元宵一個一個放進去,然後用漏勺推動,待外皮定型變成淺黃色時用漏勺撈起來,用湯勺輕輕敲擊元宵,然後在放回油中,再撈出再敲,重復以上動作幾次,炸至元宵外皮呈現金黃色時撈出就可以了,在炸的過程中不崩敲是關鍵的步驟,記住這一點你就可以放心去炸元宵了,怎麼樣簡單的小竅門你掌握了嗎?快去試一試!喜歡我就關注我的美食,海棠每天會為大家介紹美食的一些做法,僅供大家參考,歡迎轉發分享、評論。
食材:元宵 500克 葵花籽油 (或者豆油) 1000毫升(實耗100毫升左右)
准備元宵一袋,可以自己做,也可以買,如果是凍的要解凍;
鍋中放入葵花籽油;
油溫七成熱時將元宵一個一個放入油中;
全部放入後炸一會至顏色變成淺黃色時用漏勺將元宵從油中撈出;
用湯勺輕輕敲擊元宵,挨個敲到後再放回油中繼續炸,再撈出再敲,重復以上動作炸至顏色變成金黃色即可撈出裝盤;
3. 怎麼炸元宵
做法一:
1、先將調味混勻,鋪在平盤上。
2、油鍋油先熱,竹筷放入會起泡泡即是。
3、把湯圓一顆顆放入,不要讓它黏在一起(用小火慢慢炸,皮會脆脆的,也不會黏在一起
4、盛起炸好湯圓濾油,放入(1)盤中,左右搖晃,只要(1)料平均的沾,在湯圓上,就可以了。
做法二:
1、糯米粉放入容器中,一點點加入開水,用筷子攪拌成棉絮狀,然後揉至光滑。
2、湯圓餡分別搓成20克一個的小圓球。
3、取30克的湯圓面團搓圓按扁,包入湯圓餡,收口收圓捏緊,再搓成光滑的圓球,全部按照這樣的方法做好。
4、取一個湯圓,沾上雞蛋液,再在麵包糠里滾一圈。
5、依次做好後,往鍋中倒油燒至五成熱,放入湯圓,用小火炸至金黃。
6、最後將炸湯圓撈出來,用吸油紙吸掉一部分油份即可。
注意事項:
1、長期食用油炸類食品可導致脂肪肝、酒精肝等肝臟疾病。油炸食品對肝臟的損害巨大,其程度不亞於肝炎,且像薯條這類食物添加劑眾多,鹽和糖都超出了標準的食物,乙肝患者食用過量就會影響水和鈉的代謝,而像肝硬化患者更應杜絕這類食品。
2、油炸食品,包括洋快餐、傳統油條、油餅都是高脂肪食物,而高脂肪不利於消化,不僅影響你的腸胃,而且會導致肥胖,帶來更多的健康問題。
4. 怎樣做炸元宵
做法一:
1、元宵通常是冷凍的,表面有冰,當冰碰到油,很快會化成水,而水和油結合肯定會爆,所以燒菜時都得燒干鍋內水分。在炸元宵前,要將元宵先煮至七、八成熟。方法:鍋內放水、燒開,將元宵放進去,煮至七八成熟,趕緊撈出,用涼水沖一下,晾乾水分後再炸。
2、用微火,不能用大火:不管是炸肉圓,還是炸元宵,都得用微火,這樣讓元宵慢慢加熱,元宵就不會爆炸。大火容易元宵外焦內不熟,並且很容易爆炸,飛到臉部、眼部,油溫有幾網路哦!
3、少放些鹽或生薑:在炸元宵時,可在油內少放些鹽或生薑,這樣能減少油爆炸。這種方法同樣適合於煎魚、煎牛肉。
4、炸前將元宵在麵包糠里滾一下:麵包糖是油炸類食物的好幫後,在炸元宵前,可將元宵逐個放於麵包糠里滾一下,讓其表面沾滿面面糠,再放於油里炸,這樣就不會油濺四溢了。
5、掌握放元宵的時間:在炸元宵時,不要非要等到油燒開,八成熱時便可放入元宵了,然後用微火慢慢炸。如果油溫非常高,冷元宵碰到高溫,很容易就爆了。
6、用牙簽在每隻元宵上戳幾個小洞:如果元宵非常小,又不想先煮一下,可用牙簽在每隻元宵表面上戳幾個小洞,無需太深,讓其內外透氣,再用微火炸,元宵就不會爆炸了。這個與雞蛋不能放於微波爐里的原理差不多。
做法二:
1、鍋里放油,要多放一些,這個吃油。
2、等油微熱後,放元宵。
3、稍微滾一下元宵,撈出,拿牙簽扎眼,每個元宵要扎3-4個眼,這部非常關鍵,要不會嘣的,到時弄個滿臉花我可不管。
4、將紮好的元宵放回鍋中繼續炸,表面呈金黃色撈出。
做法三:
1、用針錐將買來的元宵扎孔若干,以防炸時爆鍋濺油。
2、鍋內的油六七成熟時,將元宵分兩次炸制。待元宵呈淺黃色時,用竹筷翻動,使之受熱均勻,再炸至金黃時,表面開始有小泡泡出現,即撈出瀝油裝入盤中。
3、在炸好的元宵上放適量白糖。
5. 炸元宵怎麼做
主料:元宵6個
輔料:油適量、白糖適量
炸元宵的做法:
步驟一、元宵適量。
6. 怎樣炸元宵 炸元宵的做法
一、用料:
傳統北方元宵適量,油適量。
二、做法:
1、准備好元宵,鍋里倒油,油可以稍多一點,和元宵差不多高就可以。
2、小火讓油慢熱,五成熱即可逐個放入元宵,筷子稍微翻動。
3、炸至表面淺金黃色,也可見少數元宵出輕微爆裂聲,撈出元宵,放在廚房用紙上吸油。
三、元宵的習俗:
吃元宵的習俗源於何時何地,民間說法不一。一說春秋末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不知此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
因為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後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製此果,並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還有一種說法,元宵原來叫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從此以後,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這兩個傳說不見史料記載,不足為信。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