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贛南小吃盪皮怎麼做
您好,應該是燙皮吧。
燙皮,是一種用米制的客家食品。常見的湯皮有以下三個品種,一是湯皮絲,二是湯皮片,三是湯皮糕。湯皮是客家人所特有的上好食品。
做湯皮的工序很復雜,也很累人,因此,客家婦女一般都會互相幫助。先將米放在水裡浸泡一天一夜,然後用石磨磨成米漿,放上切得很碎的蔥、蒜、姜、辣椒之類的香料攪勻,澆在直徑30-50公分的竹編小簸箕或其它平整盛器中,置於鍋中隔水蒸熟,1-2分鍾凝固後出鍋。
如果要做成湯皮絲,則用刀切成4-5毫米的絲,繞成團或織成各種圖案曬干,像粉干、面條一樣食用;如做成湯皮片,便直接晾在竹竿上晾曬成半干狀,然後用刀切成片或剪刀剪成片,繼續晾曬干,可沙炒或油炸食用;如做湯皮糕,則如上蒸熟後不出鍋,澆上米漿再次蒸熟,如此五、六次後,出鍋,切成塊狀,配上大蒜、辣椒、醬油、生薑、鹽等作料做成的引鹵汁,現做現吃,別有風味。
希望採納哦。
『貳』 江西南康的特產
南康湯皮
湯皮是一種用米漿做成的糕,曬干後可儲藏,特好吃。湯皮有兩種,一種是湯皮絲,它一絲一絲,繞成一團;另一種是湯皮片,可用來沙炒和油炸,十分香脆。現在客家人把湯皮糕當早點賣,把蒸熟的湯皮糕切成絲,配上大蒜、辣椒、醬油、生薑、鹽等作料做成的引(…
南康酒糟魚
酒糟魚是南康特色菜之一。做酒糟魚,多選半斤左右的鯽魚,腌制,晾到半干時,放進釀好的米酒壇子里封起來。十餘日,即可取出,或蒸或煮,與酒糟同沸之。關鍵在酒,要把酒做得老一些,有烈性。滲入魚肉,那魚肉呈棗木紅,其色澤即有一種沉醉之美…
南康甘蔗
南康是江西省甘蔗的主產地,堪稱江西的「蔗糖之鄉」。南康甘蔗生產歷史悠久,全縣甘蔗種植面積7萬余畝,總產量達30多萬噸。居全省之首,蔗糖生產已成為全縣的優勢產業。栽培良種主要有贛蔗1號、贛蔗8號、贛蔗14號、納印310及贛糖1號選29等。甘蔗布局相對…
南康雪片糕
雪片糕是南康的名優特產之一,味美甘甜,清肺潤口。 以上等糯米、白砂糖、茶油為主要原料精製而成。具有質地細膩柔軟、伸縮性強,搓成細卷而不斷,陰天不潮,晴天不燥,點火能燃,色澤潔白,鮮甜可口,方便攜帶等特點。
南康腐竹
南康的特產之一,是南康人家餐桌上常見的一道菜。其特點是:色澤蛋黃、油光細嫩、透明鬆脆、熟後爽口。它是選用優質黃豆磨漿熬制而成。可燒、炒、煮、燉、素食,其味清淡可口。配以肉類製作,則為筵席佳餚。
南康蜜餞
蜜餞是南康傳統名特產品。產品分為蜜餞、果脯、涼果三大類20多個品種。含有極多精化糖、有機酸等有益人體吸收的物質,品味佳美,營養豐富,耐貯存,是饋送親朋好友、居家施行的佳品,深受國內外顧客喜愛,暢銷港、澳、東南亞及全國各地。 …
南康小炒魚
小炒魚與魚餅、魚餃合稱贛州「三魚」,是贛州人的家常菜。 小炒魚是明代凌廚子首創的地方風味菜。王守仁(王陽明)在贛州任巡撫時曾聘凌廚子做菜,凌得知王愛吃魚,為顯示自己的烹飪技藝,經常變換魚的做法和口味。有一次凌炒魚放醋,別具風味…
南康黃元米餜
黃元米餜是贛南客家人獨特的食品之一,其歷史悠久,早在明朝正德年間就被列為貢品。打黃元米餜也是贛南客家的一項重要民俗活動,其營造出的和睦共處、團結協作氛圍,使客家人深深留戀,即使在食品加工機器普遍採用的今天,黃元米餜仍保留著傳統的手工製作方式。 &n…
南康荷包胙
「荷包胙」享有盛名,與南安府「戴狀元」有關。相傳,乾隆時大餘人士戴衢亨高中狀元後,大擺宴席謝請四方鄉鄰。因為講究「狀元」席的排場,廚師們就用本地的荷葉把經過料理後的豬肉包成「狀元帽」的形狀,經蒸熟後,就成了一道色澤淺黃、香味純正、肥而不油、甜而不膩的菜…
南康糯米酒
贛南客家糯米酒,俗稱黃酒。黃燦燦的顏色,迷迷的馨香,甜甜的醇味,多誘人喲! 客家人家家戶戶都會做糯米酒,糯米煮熟後,拌上酒葯,裝進大缸里,蓋住缸口,發酵四五天就可以生酒。將生酒裝入酒壇,用泥巴封緊壇口,在酒壇周圍燃起炭火,文火燜三四個鍾頭,揭…
南康辣椒醬
南康辣椒醬創始於明末清初,迄今已有300多年的產銷歷史。最早此品為民間自製 自食,加工方法也比較簡單。後經不斷改進 和提高,遂成為一種味美可口的「咸辣 椒醬」,在縣內外廣為流傳。但由於多為家庭製作,只有少量咸辣椒醬拿到市場銷售。 到清代中…
南康花生巴
花生巴是南康的傳統食品,花生巴是以麵粉為主要原料,佐以五香調味品、燦米粉、鮮花生仁、經加工成型後,在油鍋中煎炸而成。具有香脆可口、松酥宜人的特點。是旅遊、家食和贈送親友的佳品。
南康板鴨
南康為"南安板鴨主要產區之一.所產板鴨具有外形美觀、色澤鮮艷、肉嫩骨脆等特點。有唐江、橫市、龍回、三益、浮石、橫寨、鏡壩等8個板鴨廠。1986年唐江板鴨廠獲江西省糧油進出口公司板鴨質量第一名;1990年龍回板鴨在港澳市場板鴨評比會上獲得板鴨質…
南康甜柚
南康市是全國聞名的「中國甜柚之鄉」。所產甜柚皮薄肉嫩,清心潤肺,為歷朝貢品,素有「天然罐頭」美稱。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路過南康時,曾欣然寫下「幽人自種千頭桔,遠客來尋百結花」的詩句。 …
『叄』 想知道定南傳統食品湯皮上怎麼做出來的
定南傳統食品湯皮上的做法如下:
1、先把粳米提前一天用草木灰水或食用鹼水浸泡,加入黃桔子/葵花(天然色素:黃色)磨成米漿,根據個人愛好,也可以放入辣椒,大蒜。
2、倒一小勺米漿入一個圓型簸箕內,搖均勻成小薄層後放入鍋中高溫蒸熟。
3、一分為二把燙皮在室外晾至七成干。
4、把燙皮壘起大塊按需要切成小片,也可以在上面用天然色素畫上花紋。5、在廣場或屋頂將分切好的燙皮的一片一片攤開在干凈的曬台上。
6、曬干之後放入倉庫,放在通風乾燥處。
『肆』 正宗湯皮牛肉干鍋是怎樣做的
用料
牛裡脊
土豆
紅薯
胡蘿卜
洋蔥
杏鮑菇
香菜
蔥姜蒜
干鍋牛肉的做法
所有食材,切塊備用。
牛肉切粒,用香菜根、料酒、檸檬、生抽、黑胡椒略微腌制一下。
甜面醬、黃豆醬、黑椒醬、蚝油、生抽、糖,調制醬汁兒。
大蒜過油,煎黃盛出備用。
鍋里余油,煎一下土豆、紅薯、胡蘿卜,盛出備用。
繼續用鍋里余油煎一下杏鮑菇,此時,杏鮑菇會出湯汁兒變軟,杏鮑菇盛出備用,鍋里的湯汁兒也盛出待用。
鍋里重新倒油,煸一下牛肉粒,盛出備用。
鍋里做油,入花椒粒、蔥姜蒜(想吃辣的,可以在此時入干紅椒),入洋蔥,大蒜粒煸香。
入牛肉粒,翻炒幾分鍾。
入胡蘿卜、土豆、紅薯,翻炒,把調好的醬汁兒澆進去,翻炒均勻,蓋上鍋蓋,小火干燜。
注意觀察,鍋里湯汁兒快乾時,把剛才盛出備用的杏鮑菇的湯汁兒澆進去,繼續蓋上蓋子,燜幾分鍾,最後撒上香菜即可。
『伍』 南康湯皮怎麼做,做過的說說,不要網上下載給我,
浸米——磨漿——下鍋——晾乾——沙炒:先是浸米,大概6—10個小時,然後磨漿,磨漿可以機磨,可以人工推磨磨,人工磨的嚼勁好。磨漿時要添加各種料:香料(韭菜、蔥姜蒜、魚姜、黃繼子)、鹽、白酐,一並磨碎成漿。接下來是准備工作:簸箕、鐵箍、少滾燙水就可以下鍋了,將米漿用專用勺子勺入簸箕,搖勻即可下鍋。。。小常識:簸箕先濕潤蒸熱加點油,防止粘得太緊掀不下來!!火不能斷、火斷燙皮易開裂!!再就是切成塊狀,在太陽下晾乾,曬在稻草上易收。曬得脆脆的就可以用沙來炒熟了。。。香香脆脆的,很好吃!!
『陸』 湯皮的特色小吃
「湯皮」是贛南農家常吃的一種待客零食,每到秋末冬初,客家婦女都會放下一段時間去做湯皮。湯皮是一種用米漿做成的糕,由純米漿倒在竹簸箕上做成燙皮曬至半干,然後放在炒熱的沙中加熱至熟,入口脆酥,涼置則柔韌,香味獨特,是客家人待客和自己食用的可口點心。湯皮有兩種,一種是湯皮絲,它一絲一絲,繞成一團;另一種是湯皮片,可用來沙炒和油炸,十分香脆。現在客家人把湯皮糕當早點賣,把蒸熟的湯皮糕切成絲,配上大蒜、辣椒、醬油、生薑、鹽等作料做成的引(囪)子,十分好吃。做湯皮的工序很復雜,也很累人,因此,客家婦女一般都會互相幫助。頭天要先將米放在水裡浸泡一天一夜,然後用石磨碾成米漿,放上切得很碎的蔥、蒜、姜之類的香料攪勻,澆在竹做的小簸箕中,再將小簸箕放於鍋里燒開了的水面上蒸(不直接放入水中)不大一會兒功夫就拿起來。如此反復,一次次蒸成一張張薄薄的米糕,便成了可以吃的湯皮糕。如果要做成湯皮絲,便要用上好的刀工切成絲;繞成團去曬干。如做成湯皮片,便晾在竹竿上曬干,然後用剪刀剪成片。不管是湯皮絲還是湯皮片,都是一種上好的食品,也是客家人才特有。
「湯皮」什麼時候走進定南客家人的日常生活,已經無法考證了,只是自我記事起至今天,家人和所有的定南人一樣,年年吃甚至是每天都會吃「湯皮」,每一年春節前,或是做喜事前,都要抽一兩天的時間來完成一件大事。做「湯皮」。現吃的是叫「水湯皮」。曬乾的叫「湯皮骨」,儲存時間很長 ,在此後的一年時間里,不論是炒,炸,還是煮,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著,是兒時最好的零食,也是招待親朋友的必備品。
「湯皮」對我們定南人,一說起就是一份感情,一種親切感。是兒時那種一大家人在一起做「湯皮」的快樂感。雖然現在做湯皮慢慢的由手工改良成了機器製造,但是最喜歡吃的,還是那種純手工的,媽媽親手做出來的,不可忘卻啊~~~~我說的定南人都知道的。
『柒』 視頻簸簸皮的做法
簡介
簸子湯皮在贛南是非常具有贛南特色的早餐,配上排骨湯營養又美味。湯皮吃起來勁道,細膩。加上擦菜的酸辣。吃上一口讓你難忘掉。
南方女子的廚房 南方女子
用料
大米
韭菜
擦菜(酸菜)
辣椒面
油,鹽,味精。
姜
贛南特色早餐簸子湯皮的做法
大米洗凈浸泡12小時,韭菜洗凈切碎。把浸泡大米的水潷出去,放入韭菜用磨磨成米漿。(現在一般都用磨漿機磨)用水調至稀稠適中的米漿糊。贛南特色早餐簸子湯皮的做法 步驟1
擦菜洗凈控干水,姜洗凈切末。鍋置火上,放入擦炒干水,放姜,油,辣椒面,味精。炒勻出鍋待用。
用勺子舀起米漿倒入簸子晃動簸子使整個簸子均勻的鋪米漿。放入開水鍋中大火蒸2分鍾。盛出均勻的撒上擦菜。用竹片圍饒簸子畫一圈用手捏住邊緣慢慢捲起,然後切成段即可。
『捌』 客家湯皮是哪裡的特色美食 怎麼做好吃
湯皮是指江西贛州一代的民間美食,以定南灰水湯皮最為有名。以大米加水磨成漿,置於簸箕內,搪成薄漿,也可加入一些當地的沙姜、韭菜、辣椒等,為了迎合節日的氣氛也會加一些黃梔子以染色。 入鍋內蒸熟即可食,可隨意加佐料或置漿內一起蒸熟。
現在客家人把湯皮糕當早點賣,把蒸熟的湯皮糕切成絲,配上大蒜、辣椒、醬油、生薑、鹽等作料做成的引(囪)子,十分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