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包出好吃的粽子
包粽子
用料
粽葉 繩子
✨包粽子~包出好看的粽子(簡單,好操作,外婆手把手教的~)的做法
買來的新鮮粽葉,用清水洗干凈,放入水燒開的鍋里,稍微燙一下就可以撈起來,自然晾乾或者用干凈的抹布將粽葉表面擦乾。減去粽葉頭。選取大小差不多的兩片粽葉,如圖將兩片粽葉疊加。
『貳』 怎樣包粽子好吃又好看
包粽子的葉子,北方大多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或荷葉,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葯用功能。你想知道怎麼包出好吃又好看的粽子嗎?你了解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嗎?現在我告訴你包粽子的做法和泡米的時間!
怎樣包粽子好吃又好看 粽子的4種包法步驟好吃又好看的粽子包法1
材料
材料:無核小棗,新疆葡萄乾,紅豆,糯米,干粽葉
做法
1、糯米洗凈,用清水浸泡3小時以上撈出控凈水分;干粽葉用開水燙軟撈出,並用刷子在流動水下沖刷干凈。
2、無核小棗紅少許清水泡發;葡萄乾洗凈泡發。
3、取一張粽葉折成漏斗型,先放入一調羹糯米,再分別放入幾顆小棗、葡萄乾,最後再放一層糯米填滿,包好並用線捆紮結實即可。
4、將包好的粽子碼入鍋內,加清水沒過粽子,再用箅子押緊,箅子上再放置一個加滿清水的盤子,加蓋大火煮開,小火煮2小時再燜制1小時即可。
好吃又好看的粽子包法2
材料
材料:蜜棗,梅肉乾,紅豆,糯米,干粽葉
做法
1、糯米洗凈,用清水浸泡3小時以上撈出控凈水分;干粽葉用開水燙軟撈出,並用刷子在流動水下沖刷干凈。
2、蜜棗、梅肉用清水沖洗一遍。
3、取一張粽葉折成漏斗型,先放入一調羹糯米,再分別放入蜜棗、梅肉,最後再放一層糯米填滿,包好並用線捆紮結實即可。
4、將包好的粽子碼入鍋內,加清水沒過粽子,再用箅子押緊,箅子上再放置一個加滿清水的盤子,加蓋大火煮開,小火煮2小時再燜制1小時即可。
好吃又好看的粽子包法3
材料
(6個粽子)原料:糯米300g,箬竹葉12片,棉繩
做法
1、若是用乾的箬竹葉,需要提前一天將竹葉用清水浸泡,隔夜後葉片回軟,洗凈待用
2、將糯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2小時以上,瀝干水待用
3、取兩片箬竹葉,將葉柄剪掉,把葉片擦乾,毛 面相 對疊在一起,讓兩側的葉柄稍微多出來一些
4、在靠近葉片一側的1/3處,卷出一個錐形角,尖角處葉片重疊,讓外層葉片的葉柄在最外側
5、往角中填入糯米,快填滿時將米面輕輕壓平實
6、將外層葉片蓋下來,並反折壓住下面的兩個角,用下面握住錐形角的那個手的食指和拇指固定住
7、將蓋下的葉片從中間折起來,往一側折過去,貼著粽子的形狀自然彎折
8、取一段棉繩,在粽子攔腰處繞兩圈後打活結,要把剛才反折過的兩個角都固定住
9、把多餘的粽葉剪掉,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10、把所有粽子包好後,放入一大鍋冷水中,蓋上一個比鍋子口徑略小的鍋蓋或是重物,再蓋上鍋蓋
11、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約45分鍾即可
好吃又好看的粽子包法4材料
主料:糯米1000克,蓮子25克,
輔料:柑橘12克,葵花子仁15克,葡萄乾15克,梅子10克,黃瓜20克,核桃25克,
調料:紅綠絲30克,小麥麵粉50克,白砂糖250克,豬油50克
做法
1.將糖擀碎;蓮子、各種果料、核桃仁切成末;麵粉25克加入少許水打成糊,再加入豬油和另25克麵粉一起拌勻,然後將原料混合揉勻,用刀背拍平,切成方塊,即成蓮子八寶餡。
2.將糯米淘洗干凈,用涼水浸泡2小時,干馬蘭用涼水浸泡。
3.將粽葉300克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軟撈起,瀝水,備用。
4.取3張粽葉,毛面相對,先放入1/3糯米,加入八寶餡,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濕馬蓮草攔腰捆系好,即為粽子。
5.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再用小火燜約3上時,即可食用。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說法一
包粽子的糯米最佳浸泡時間為:瀝水時間30分,浸泡時間40分,米和水的比例為一比二,浸泡水溫30度左右。這樣泡出來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澤潔白、有光澤,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氣,口感黏度適中,精而不爛。
說法二
糯米越泡會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換句話說,只要泡米的 方法 正確,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個小時左右。正確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沒糯米,每天換2~3次水,浸泡幾天後再包粽子,由於細胞吸水將細胞壁脹破,黏性成分釋放出來,可使粽子異常黏軟。只要每天堅持換水,糯米是不會變質的,但水量要足,否則米吸足水後暴露於空氣中,米粒就會粉化。
包粽子的米為什麼要泡糯米中的黏性存貯於細胞當中,若用水淘過馬上就包粽子,即使上等糯米也不會很黏。因為粽子糯米直接煮吸水性較差,包粽子前對糯米的浸泡會讓米在煮的時候更容易吸水,縮短粽子的煮制時間,並提高粽子的口感。
包粽子用長糯米還是園糯米糯米糯米又叫江米,形細,是家常經常食用的糧食之一。
長糯米即是秈糯,米粒細長,顏色呈粉白、不透明狀,黏性強。另有一種圓糯米,屬粳糯,形狀圓短,白色不透明,口感甜膩,黏度稍遜於長糯米。適合做粽子、酒釀、湯圓、米飯等等。
長糯米生長在南方,因為氣候原因,每年可以收獲兩季或三季。圓糯米生長在北方,氣候較冷,所以只能收單季稻。因為多季稻生長時間短,因此比較軟,適合老人家吃。
猜你喜歡:
1. 怎麼包粽子好看
2. 如何包粽子幾種常見粽子做法
3. 端午節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
4. 怎樣包粽子
5. 粽子的包法
『叄』 粽子怎麼包好吃
粽子包法
用料
粽葉 適量
毛竹篾(或細繩子) 適量
糯米 適量
其他配料 自己喜歡就好
做法
准備好粽葉及毛竹篾:將干粽葉和毛竹篾提前冷水浸泡一段時間,然後清洗干凈;最後用熱水將粽葉和毛竹篾燙一遍撈起待用。(用熱水燙過的粽葉和毛竹篾比較有韌性,不易斷破)
『肆』 粽子怎麼包好吃又簡單
自己在家包粽子,其實很簡單,也可以說是個熟練活,只要多包幾次,就會越包越好看。以下,給大家介紹三種粽子的包法,喜歡的親們不妨收藏下來,過端午節時,自己在家包一些,比買的更好吃。平時,也可以包一些粽子存在冰箱里,當做早餐也很不錯哦~
第一道:棗粽
給大家介紹一種比較簡單的四角粽包法,餡料是北方人喜歡的棗粽。這樣包法的粽子形狀好看,不容易漏米,也是最常見的粽子包法之一。
具體製作方法
第一步:准備食材。糯米600克、小棗150克、粽葉適量、棉線適量。(糯米最好選擇圓粒的,這樣口感更有粘性也更糯。)
第二步:糯米清洗干凈浸泡一晚,然後瀝干水份備用。
第三步:把粽葉一張張清洗干凈,然後放到熱水鍋中煮15分鍾,煮好後撈出放到涼水中備用。(煮過的粽葉柔韌性會比較好,在包的時候不容易斷裂。另外,我用的是新鮮粽葉。如果大家用的是干粽葉,一定要提前泡軟後再煮。)
第四步:把小棗提前浸泡1-2個小時,然後瀝干水份備用。
第五步:開始包粽子。取兩片粽葉,將一頭的硬角剪掉,如圖。
第六步:把兩片粽葉平鋪,然後對折,如圖。
第七步:將兩頭再對折,如圖。
第八步:將粽葉打開,如圖。
第九步:填入兩勺糯米,如圖。
第十步:放上幾粒棗,如圖。(喜歡吃棗的,可以多放幾個。)
第十一步:再填上一些糯米,然後再勺將米壓緊實。(一定要壓緊一點,這樣更容易包嚴實哦。)
第十二步:將另外一部分粽葉折過來,然後隨手將粽葉兩側捏下去,接下來將粽子翻過來,如圖。
第十三步:把多出一截的粽葉折回來,捏緊,如圖。
第十四步:用線繩將粽子捆起來,如圖。(不要捆得太松,否則容易煮開)
第十五步:包好的粽子,放到鍋中煮熟即可。(煮棗粽建議涼水入鍋,水要浸過粽面,大火燒開後轉中火煮2個小時,然後關火燜30分鍾到1個小時。在煮粽子過程中不要再添生水。另外,如果嫌用普通鍋煮比較麻煩,可以用高壓鍋壓20-30分鍾,然後再多燜一會兒。)
第二道:紅豆長粽
長粽,這種包法非常容易上手,可以輕松的包出形狀。而且,因為綁的嚴實,在煮的時候也不容易漏米。另外,這款紅豆粽子將米香、豆香、粽葉香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甜度適中,營養豐富。喜歡的親們一定要試試看~
具體製作方法
第一步:准備食材。糯米500克、紅豆100克、粽葉適量、粽繩幾根。(糯米最好選擇圓粒的,這樣口感更有粘性也更糯。)
第二步:糯米清洗干凈浸泡五、六個小時。
第三步:紅豆清洗干凈浸泡兩個小時。
第四步:把粽葉一張張清洗干凈,然後放到熱水鍋中煮15分鍾,煮好後撈出放到涼水中備用。(煮過的粽葉柔韌性會比較好,在包的時候不容易斷裂。另外,我用的是新鮮粽葉。如果大家用的是干粽葉,一定要提前泡軟後再煮。)
第五步:糯米和紅豆瀝干水分,然後放在一起拌勻。
第六步:開始包粽子。取兩片粽葉,將一頭的硬角剪掉,如圖。
第七步:把兩片粽葉平鋪,然後對折,如圖。
第八步:把葉子兩端分別向中間折,如圖。
第九步:將粽葉拿起來打開,中間就是一個口袋形狀。然後往粽葉裡面裝幾勺米,如圖。再用勺壓緊實。
第十步:用邊上的粽葉將糯米包住 ,如圖。
第十一步:取一根粽繩,將粽子綁起來就可以了。粽子全部包好後,放到鍋中煮熟即可。(建議涼水入鍋,水要浸過粽子,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煮1個小時,然後關火燜30分鍾到1個小時。在煮粽子過程中不要再添生水。另外,如果嫌用普通鍋煮比較麻煩,可以用高壓鍋壓20-30分鍾,然後再多燜一會兒。)
第三道:肉粽
在我家,每年的端午節,甜、咸粽子都會包一些,南北大融合,別有一番滋味。肉粽色澤紅亮,油潤不膩,風味獨特,平時做早餐也非常合適。所以,平時我也會包一些,煮熟後放在冰箱里冷凍保存,早晨吃的時候再次煮透就可以了,非常貼心。以下就是在家包肉粽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具體製作方法
第一步:准備食材。糯米500克、豬肉300克、粽葉適量、粽繩適量。(糯米最好選擇圓粒的,這樣口感更有粘性也更糯。豬肉可以選擇豬腿肉或者五花肉。)
第二步:把粽葉和粽繩泡軟並清洗干凈。(如是是干粽葉,要提前一晚將粽葉泡軟。)
第三步:糯米清洗干凈浸泡五、六個小時。
第四步:豬肉去皮,切成2-3厘米的塊,然後放入2勺生抽、1勺老抽、1勺料酒、1勺鹽、1勺白糖用手抓勻,然後腌制3-5個小時,讓肉充分入味。
第五步:把粽葉放到熱水鍋中煮15分鍾,煮好後撈出放到涼水中備用。(煮過的粽葉柔韌性會比較好,在包的時候不容易斷裂。)
第六步:把糯米的水分控干,然後放入1勺鹽、1勺老抽拌勻。
第七步:開始包粽子。取兩片粽葉,將一頭的硬角剪掉,如圖。
第六步:把粽葉捲成一個圓錐狀,如圖。
第七步:往粽葉里裝入糯米,再放上兩塊肉。
第八步:再裝上糯米,然後用勺壓來實。如圖,米不要裝太滿。
第九步:把上面的粽葉向下折,直至完全蓋住糯米。然後再將兩側的葉子捏下去,折疊起來。
第十步,將粽子捆起來即可。粽子全部包好後,放到鍋中煮熟。(在煮肉粽的時候,水一定要沒過粽子,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煮2個小時,關火後多燜一會兒再吃,味道更好哦。)
『伍』 怎麼樣包粽子好吃 如何包粽子好吃
1、泡米:去超市或糧油店,買一些糯米,也就是江米,二斤江米能包大約二十個粽子,買來米後,第一道手續就是泡米,將米用涼水淘一遍,然後用溫水浸泡,浸泡時間一般為十二小時,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多泡幾個小時。
2、處理粽子葉:粽子葉有兩種,一種是干葉,一種是潮濕的葉子,如果買的是干葉子,需要將葉子提前浸泡,泡軟後才能用,如果是潮濕的葉子,將葉子用清水沖洗幾遍,沖洗干凈即可,在使用葉子前,將有蟲眼的葉子和壞了的葉子挑出來。
3、粽子餡除了單純的糯米之外,還可以裡面添加蜜棗,紅小豆,葡萄乾以及五花肉等,如果是蜜棗,直接放進米里就可以,如果是紅小豆,需要提前煮熟,可以整個放進去,也可以做成豆沙,肉片則需要提前腌漬入味後使用。
4、包的時候,取一片粽子葉,將它捲成漏斗狀,要求漏斗的底部嚴實,沒有縫隙,這樣包出來的粽子才不會從下面開花。
5、將浸泡好的糯米放進漏斗狀粽子葉里,壓實,將需要放的小豆或者蜜棗夾在中間,然後用上面多出來的粽子葉將餡料蓋嚴實,緊緊包裹住。
6、用細繩或者稻草將包好的粽子進行捆綁,捆綁是為了讓粽子葉緊緊的包住粽子餡,不讓餡料掉出來。
7、鍋里放上水,將系好的粽子放進鍋里,水面一定要沒過所有的粽子,然後開火一直煮,直到將粽子煮熟為止。
『陸』 怎樣包粽子好吃
材料
豆沙,棕櫚葉,箬皮,糯米
做法
1.(准備箬皮和棕繩):把箬皮在沸水裡煮一分鍾,放在冷水裡浸涼,抹乾凈,剪除老硬的葉端。
2.用小刀順棕櫚葉的分枝口把棕櫚葉分成小枝,把其中小枝葉中間的硬莖撕去(動作要快)。
3.一張2厘米寬的小枝葉分開成了兩半,把枝葉尖對接。
4.像打繩結一樣打個死結,拉緊成了一根兩尺多長的棕葉繩。
5.把所有的棕葉繩攤開,放在陽光底下曬3、4個小時,就縮成了柔軟的棕繩,可以伸縮自如地綁棕子了。
6.(包粽子):以豆沙甜餡為例,為便於包可把豆沙餡先切成塊。挑兩張一大一小的箬皮葉,光滑葉正面朝上,小葉疊放在大葉上。
7.把兩張葉做成漏斗狀,中間先放一層糯米。
8.放入一塊豆沙再鋪一層糯米(最上層糯米不能滲入到豆沙里,否則煮不熟),包豆沙粽不能太用力擠壓。
9.把漏斗另一端的箬皮葉折疊過來再翻轉,手捏緊旁邊的箬皮葉。
10.把最後多餘的箬皮葉再次翻過來包住粽角,最後用棕繩繞緊。包好的粽子裝入高壓鍋內注入水(水把粽子浸到就行,千萬不能讓粽子浮在水面上)壓40分鍾左右就可以(時間太長,粽香會跑掉)
『柒』 如何包粽子要准備哪些材料怎麼包最好吃
准備材料:
板栗:曬幹了的板栗,剝好。
去皮綠豆:提前一個晚上泡好,濾掉水後拌上鹽、花生油,少許小蘇打。
糯米:大概提前一個多小時洗好,泡上。然後濾掉水,加鹽、花生油、少許小蘇打拌勻。可以嘗一下,鹽味比平時吃的稍微咸一點點即可。
五花肉:有肥有瘦才好,提前一個晚上腌制好。放鹽、糖、五香粉、醬油。
粽葉:粽葉也要提前一天晚上煮一下,然後洗干凈。
製作步驟:
如果棕葉很小的話就拿兩張疊在一起是的足夠寬,先放一層糯米,然後一層綠豆,肉肉和板栗,然後再蓋上綠豆和糯米。
先從左往右這樣按過來,捏住;然後右往左再壓過來;接著往下壓過來;最後也是左往右壓過來。
左往右再壓過來;然後往下彎過來;接著取繩子一根,先在手上繞幾圈,然後往最上面扯;最後先在上面勒幾圈,要勒緊,中間和後面也如此,並和剛才的線頭打結即可。
包粽子時要留心以下幾點:
粽葉的選用:廣州人包粽子多用箬葉,選表面光滑軟韌的較好。汕頭人包粽子多用竹葉,粽子有竹葉的清香味,但要煮軟再用。上海等地採用每年大伏天從安徽黃山採下的箬葉,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稱「徽州伏箬」。
粽餡的調味:鹹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復揉擦至調味品滲入豬肉再包。
粽子的捆紮: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夾生現象。鹹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後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後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重新滾起以後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梘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後趁熱取出。吃時打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注意:
在包裹粽子的時候手上一定要用些力,要不然粽子會散的。
一般煮熟後的粽子外表有一層粘稠的感覺,而剛包好的生粽子則沒有。
粽子剝開後如有粘絲,表示粽子可能放很久了,不新鮮。
對於吃不完的粽子保鮮的方法有:
採用稻草灰來保鮮。將蒸煮出來的粽子放在稻草灰中,稻草灰要全部鋪蓋住粽子。被稻草灰鋪蓋的粽子與外界隔絕,不容易變質,這種方法不僅簡單,而且還能保鮮粽子10天左右,吃時只要從稻草灰里取出來用水洗干凈即可。
放在水中保鮮。蒸煮好粽子後,可以不用撈出來,直接放在鍋里,讓其浸泡在水中,這種方法保鮮效果一般,一般只能保鮮5天左右,但食用比較方便不需要沖洗。
放在冰箱中保鮮。如果家裡有冰箱,可以套在保鮮袋中,然後放入冰箱中強凍保存,但最好也不要超過二個星期,吃之前再加熱就可以了。
『捌』 怎樣包粽子好吃
食材明細
糯米看個人情況
蜜棗甜食
綠豆清淡味
粽子葉適量
棕繩適量
白鹼半勺
原味口味
煮工藝
半小時耗時
簡單難度
包粽子的做法步驟
1
材料:糯米(看個人情況下多下少)粽子葉棕繩蜜棗白鹼
2
用溫水將糯米浸泡,放入白鹼浸泡,溫水泡的話只用半個小時即可,粽葉 棕繩用水漂干凈
3
將蜜棗對半切,你自己吃的話,可以為了多吃,不切,但是不切的話,因為去核後,中間空心就不能包更多的米了
4
就是包粽子了,這包粽子呀花樣很多,有尖的也有扁的,趁泡米空檔,我來叫你們包尖的和扁的兩種(溫馨提醒:綁粽子的繩子最好用棕樹撕開的繩子,很多人因為找不到或者貪圖方便,用塑料繩,我不建議這樣,高溫煮粽子的時候,往往會讓繩子分解一些有毒的物質,就像你用開水燙塑料瓶,有異味對吧)
5
尖端粽子:將粽葉旋轉成漏斗狀 繼續旋轉讓葉子頭和尾重疊(此處注意一個技巧,最好固定葉尾,用右手轉動葉頭,這樣枝幹比較硬的頭就在裡面,這樣綁的更結實)
6
裝好米後 將葉子壓下綁好即可
7
成品一個,下面教大家,扁式粽子
8
花樣兒:扁式粽子:固定葉頭,旋轉葉尾,葉頭葉尾重疊,在這里我們就可以發現,扁式的僅僅只用旋轉90度重疊,而尖端時的是需要180重疊的,裝好米之後,只用將葉子蓋好,不側漏即可綁好
9
大火開始煮,因為之前用白鹼泡過米,所以現在開水裡面加白鹼的話不宜過多,水變黃了就行,多了會苦澀,適宜的話,會很香的,半個小時,中途可以用筷子攪動一下
10
起鍋的,沒有散掉喔
11
嘿嘿,美食與你同在,天天好心情
小竅門
白鹼要加,適量
糯米需浸泡,為了煮的更爛
『玖』 粽子怎麼包才好吃
要說怎麼包粽子最簡單,那麼還是包純糯米的最簡單了,只要把糯米泡好了以後,放入粽葉裡面,包起來,放入水中去煮熟就可以了。
9. 關火以後繼續燜上兩個小時,這樣做出來的粽子香咸軟糯,非常好吃。
包粽子的方法一定要注意,在折粽葉的時候一定要緊貼著糯米,不要非常的鬆散,如果太松做出來以後,很容易讓糯米從粽葉裡面跑出來。
『拾』 粽子怎麼包好吃又簡單
包粽子需要准備的食材:糯米、大棗、花生、燕麥、草繩、竹葉
具體做法:
第一步:買的粽葉和草繩是曬乾的,所以需要先處理一下,如果用冷水浸泡最少也得兩天時間才能變軟,這時只需把粽葉和草繩放入鍋中煮一個小時左右,就能快速變軟了,並且高溫煮過的粽葉更加干凈。煮好的葉子過一下涼水,然後用清水多沖洗幾遍,可以去除葉子的澀味。洗干凈後每兩張葉子疊到一起整齊擺放好,表面找個大的案板壓上去,壓一個小時左右,這樣粽葉柔軟平整,好包的同時粽子形狀也好看。
第二步:糯米和燕麥淘洗干凈,加適量水浸泡一個小時,這樣糯米更容易煮熟,就不會出現夾生問題了,一定要提前浸泡哦,不然很容易夾生的。
第三步:食材全部准備完畢,最關鍵的來了,開始包粽子,仔細看喲。取兩張粽葉捲成圖片漏斗狀,不要以為三角形粽子很簡單,看起來人人都會做,實際操作就知道絕對要掌握技巧,不然漏米是常態。
第四步:加完米以後,放兩個棗或者幾粒花生米,一般一個粽子基本上就是一兩米。重點來了,裝好的米一定要留出一扁指的空隙,這樣做是為了留出米預熱後膨脹的空間,如果不留出一定空隙,會撐破粽葉,粽子就不完整了,直接導致失敗。也不要過多擔心放太少糯米,那樣粽子不飽滿也不好吃,就按照我說的比例添加就好,保證飽滿又不會外漏。
第五步:把上面的粽葉折下來,一定要包緊了,最後用草繩纏緊,一個粽子就出爐了,多包幾次就會發現包粽子和包餃子一樣簡單。
這就是一個完整的三角粽子,大家喜歡包三角粽子還是四角粽子呢?不管包哪種,只要做的好吃就是好粽子。
包好的粽子整齊的擺入鍋中,一層層摞起來,倒入沒過粽子的水,水量一定要沒過粽子。
粽子表面找個重物壓上,我是放了一碗水和一個石頭搗蒜器,這樣做是為了防止水沸騰沖散繩子導致米漏出來,很多人都少了這一步,所以煮熟後會有很多漏米的粽子。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慢煮3個小時左右,中途記得加水,以免燒干鍋。
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一個漏米都沒有,這一大鍋能吃好幾天,滿屋粽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