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燒烤大全 » 蜜糕怎麼做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蜜糕怎麼做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1-26 20:47:04

Ⅰ 端午節上海好吃的特產糕點是什麼

定勝糕

定勝糕是用粳米粉,糯米粉加紅曲粉,白糖和少量清水拌勻放入模子蒸熟,呈紅色。上海的定勝糕淵源來自杭州,始於南宋,不是常熟。上海最著名的是沈大成和喬家柵兩家老字型大小。
條頭糕

條頭糕又名豆沙條頭糕,以玫瑰細沙作為餡料,裹以纖薄糯米粉團,是著名上海糕點。外面撒糖桂花即為桂花條頭糕,創新作法是撒上椰蓉,號稱雪花條頭糕。
重陽糕

重陽吃糕始於唐朝,糕粉為鑲粉(糯米粉與梗米粉的比例為1:4,詳細做法見薄荷糕),白糖400克,紅綠瓜絲、香草、香精各少許,餡料為豆沙,面料為玫瑰花、核桃肉、瓜子仁。
薄荷糕

將糯米,粳米攙和淘凈,靜置,至米粒發酥,用手指能捻碎時,磨成粉,用32眼銅絲篩篩過,便成鑲粉。將鑲粉中間挖一個塘,加入白糖,薄荷香精及冷水,拌和擦透後用16眼篩篩成糕粉。用模子製成生糕坯,置旺火上蒸成。
桂花拉糕

將白糖用熱水溶化,放入糯米粉中調製成糊狀,倒入塗過油的盤內,上籠蒸熟,冷卻後撒上白糖、桂花,切成菱形小塊即成,色澤玉白,香甜糯滑。城隍廟綠波廊餐廳名點。
七寶方糕

奉賢方糕蒸成為16塊小方糕,七寶方糕則是一大塊成型。方糕生坯的製作工序少了三道,但餡料豐富得多,除了豆沙,還有棗泥、芝麻等等。
松糕

農歷歲暮新春,上海地區盛行的饋贈松糕,其習俗始於嘉定。松糕以糯米、粳米摻合磨乾粉,在籠屜內側刷一層芝麻油,把糕粉鋪上,鋪豆沙,最後將蓮子、蜜棗、核桃塊撒勻放在糕面上,大火沸騰後,放糖豬油丁、玫瑰花直至糕熟。喬家柵和五芳齋(百果松糕)最為出名。
黃松糕

糯米、粳米粉加紅糖,可成黃松糕。此糕點源於蘇州,蘇州最著名老字型大小為黃天源。
蜜糕

蜜糕,又稱百果蜜糕,蜜棗去核,同核桃肉一起切成碎丁。糯米粉、白糖、蜜棗丁、核桃丁、松子仁、瓜子仁、清水拌勻。蒸籠內鋪上紗布,倒入糕粉,上鍋蒸約10分鍾至熟即可。取出糕倒在案板上,用干凈濕布蓋住,稍晾趁熱用雙手揉碎,再搓成寬7厘米、高10厘米的條,晾涼後,切成0.3厘米厚的薄片即成。
綠豆糕

上海的綠豆糕始於清朝,以綠豆粉、糯米粉、白糖、植物油柔糅合成糕粉,餡料為玫瑰豆沙,上籠蒸熟即成。老字型大小當推五芳齋和老大房。
赤豆糕

上海赤豆糕除了原味外還有玫瑰赤豆糕和桂花赤豆糕,糕粉為糯米粉,粳米粉,白糖,紅曲粉和豆沙拌合,蒸時加豬油,加玫瑰或桂花即成玫瑰赤豆糕和桂花赤豆糕。上海最著名的為五芳齋和老半齋。利苑也有赤豆糕,味道不錯但風味已不同。
橘紅糕

橘紅糕最早源於南潯,是冬季時令小吃,配料為炒糯米粉、綿白糖、糖桔皮、糖玫瑰花和紅曲米粉。成品為一厘米見方的小塊,一盒紅白色橘紅糕各半,造型玲瓏,剔透如玉,糯滑可口,甜韌適中,玫瑰桔香,糯而不粘,甜而不膩。
雲片糕

雲片糕的糕粉很講究,糯米要碾去米皮,留下米心。磨得極細,連續過篩,綿細如面,炒熟,且要保持白凈,然後存放半年後拌合極細的砂糖使用。摻合豬油、欖仁、芝麻、香料拌勻,壓縮成形。最後由鋒利的大方刀,切成片片,薄如書頁即成。
葉榭軟糕

軟糕分方糕、素糕、桂花白糖糕3個品種。方糕以豬油、豆沙、棗仁、紅綠瓜絲、綿白糖為餡心,外現呈正方形,色澤鮮艷,特點為肥、香、甜;素糕系混入上等綿白糖,外現呈大塊長方型,雪白細膩,松、軟、甜、涼,糯而不粘,盛夏季節一周內不餿變;桂花白糖糕以全糯米加桂花、白糖、豬油、豆沙製成;外觀呈圓盤形,松、軟、甜、香、肥,吃起來松軟香甜而不膩。
千層油糕

這個毫無疑問是揚州傳入的名點,所以上海當年是以老半齋和綠楊邨的為佳。千層糕用發酵面、白糖、熟豬油和糖豬油板丁加工製成。菱形方塊,芙蓉色,半透明,共64層,層層糖油相間,其白如雪,揭之千層,綿軟甜潤。
棗泥千層糕

在油糕製作工藝上,每次折面在加砂糖、豬油的同時抹上棗泥,成品即成棗泥千層糕。
馬拉糕

上海馬拉糕傳自廣東師傅,適應上海人口味而自成上海名點。用發酵面團(靜餳2小時)加白糖、熟豬油揉透,加入蛋液成面漿,上籠旺火沸水20分鍾蒸成。上海馬拉糕比粵系古法馬拉糕,豪放的多。
發糕

上海馬拉糕的工藝源自發糕。其實大多數上海人是搞不太清兩者的區別的。都是甜甜的,膨鬆柔軟,斷面有豐富的孔洞。但發糕不加蛋漿,揉好的發酵面團餳至面團膨脹起泡時再蒸,一般糕上撒大棗,蒸法同馬拉糕。
海棠糕

海棠糕的製作工藝算是復雜一點的,餡料是赤豆沙、白糖和花生油,糕粉是小麥麵粉。將海棠糕模具燒熱,刷上少許水油,將面漿注入模型深度的一半,加餡料,再次將面漿注入,蓋住豆沙直至模型表面,再加糖板油丁一粒,撒些黃瓜絲,烘5分鍾左右。在另一鐵板上撒些白糖,將模型內的糕挑出來,面貼鐵板,底朝上,放於爐上,待鐵板上的白糖深化,再用鐵盤把粒翻過來,即為成品,色呈紫醬紅,形似海棠花,香甜且軟。
梅花糕

從工藝上看,梅花糕和海棠糕是差不多的。但模子的形狀有差別,還多了玫瑰花和咸桂花作為配料,比海棠糕精緻些。

Ⅱ 怎麼製作糕點

在美食的世界裡,可少不了甜品這道人間美味,雖然明知道吃多了不健康,但還是有很多人抵擋不了它的誘惑,足見它的魅力。

因為在外地工地,租房裡的「設備」很簡單,都是常用的,沒有烤箱,但是這並阻擋不了

前幾天特別想吃菠蘿酥,但是跑了三家超市,也沒買到菠蘿,很沮喪的回到家,看到了桌子上的蘋果,就腦洞大開,沒有菠蘿,

第一步:製作水油皮。

碗中倒入300克麵粉,加入150ml溫水,攪拌成絮狀,再淋上40克的花生油,揉成光滑的面團,蓋好餳發半個小時以上。

第二步:製作干油酥。

另取一個碗,倒入150克麵粉,75克食用油,調成干油酥,把干油酥用手多搓一會,搓的細膩一些,用手攥成團,蓋好備用。

第三步:製作餡料。

餡料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可以包上綠豆沙,做成綠豆酥,也可以包上棗泥,做成棗泥酥,還可以包上玫瑰醬,做成玫瑰酥,具體看自己的需要了。

今天我做的是蘋果酥,說說蘋果餡料的做法。先將蘋果洗凈去皮,切成丁,再准備一把葡萄乾切碎。把切好的蘋果丁放入鍋中,小火收干水份。晾涼後盛入碗中,加入葡萄乾、白糖、黑芝麻,這些沒有嚴格的比例,按照自己的口味添加即可,把它們攪拌均勻,餡料就做好的。

第四步:開酥。

面餳好後,就開始製作了,首先要開酥。

把餳好的面放到案板上輕揉幾下,整理成圓形,擀成厚點的面餅,不用擀的太薄,能把油酥包裹起來就可以。

取出干油酥攥圓,放到面餅中間,把它包裹起來,捏緊封口。

然後用手按扁,擀成方形的面片,這一步可以擀的薄一點,這樣做出的糕點層次多。擀好後,像疊被子的一樣,把它折兩下,繼續擀薄。

第五步:包餡料。

再次擀薄後,從一邊捲起來,盡量卷的緊一點。

分成約30克一個的劑子。

用手把所有劑子按扁,包上製作好的餡料,用虎口收攏,捏緊收口處,團成小圓球。

全部做好後,表面刷上少許水,中間放上黑芝麻,再用手輕輕按壓,讓黑芝麻固定,就製作完成了。

第六步:上鍋烙。

電餅鐺不用預熱,直接放入製作好的蘋果酥生坯,蓋的時候在電餅鐺上放上兩根筷子,避免蓋蓋的時候把酥餅壓扁,而且這樣做,表皮會更加酥脆。

蓋好蓋子以後,開最小火,上下火加熱8分鍾,八分鍾後,關掉下火,用上火的溫度再烤8分鍾,因為上火的溫度低,熟的慢,所以上面多烙8分鍾。這個具體要看電餅鐺的火力,如果火力過大的話,可以勤翻面,防止烙糊。還有就是上次做餅干時,有朋友留言說電餅鐺只有一個開關,這樣的話,也只能勤翻面,兩面烙了。

烙至表皮變白,有很細的裂紋,就是熟,盛出放涼就可以享用美味了。

這樣做的甜點,除了油和糖多點,沒有其它的添加劑,偶爾吃一次解解饞,還是很不錯的,喜歡的話你也試試吧,不用烤箱,電餅鐺就可以做,非常的簡單。

Ⅲ 黑芝麻要怎麼煮才好吃,和什麼煮

1、芝麻蜜糕用黑芝麻100克,蜂蜜150克,玉米粉200克,白面500克,雞蛋2個,發酵粉1.5克。先將黑芝麻炒香研碎,和入玉米粉、蜂蜜、麵粉、蛋液、發酵粉,加水和成面團,以35℃保溫發酵1.5-2小時,上屜蒸20分鍾即熟。有健胃、保肝、促進紅細胞生長的作用
。2、黑芝麻椹糊用黑芝麻、桑椹各60克,大米30克,白糖10克。將大米、黑芝麻、桑椹分別洗凈,同放入石缽中搗爛,沙鍋內放清水3碗,煮沸後放入白糖,再將搗爛的米漿緩緩調入,煮成糊狀即可。此糊補肝腎、潤五臟、祛風濕、清虛火,常服可治病後虛羸、須發早白、虛風眩暈等症。
3、芝麻核桃粥用黑芝麻50克,核桃仁100克,一齊搗碎,加適量大米和水煮成粥。此粥補肝腎,對繼發性腦萎縮症有食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