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混糖燒餅的做法
混糖餅是北方人在中秋節和春節時吃的一種地方特色餅子。
混糖餅是用紅糖和白糖、胡麻油、飴糖、雞蛋、奶粉、麵粉、膨鬆劑、水為主料,以冰糖、五仁等為輔料,採用傳統配方現代工藝製成的。甜而不膩,酥軟而不散,久放不餿;放久了會沁散出老紅糖夾雜胡麻油的純香味,帶餡的會沁放五仁味的清香。
在北京、天津、內蒙、蘭州、寧夏、山西、河北等地做混糖餅做的最好吃的、最有名的是內蒙豐鎮市做的混糖餅,在北方有「第二個廣式月餅」的美稱。
在中秋節前後,豐鎮的混糖餅遠近聞名供不應求。為什麼豐鎮的混糖餅會名聲大振呢?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從原料來說,這一地區的小麥粉、胡麻油、水占優勢。
小麥在生長前後用的是農家肥,加工的小麥粉顆粒稍偏粗粒,小麥粉的濕麵筋值為30%。胡麻油在這一地區加工已有400年的歷史了,加工的胡麻油純凈香濃風味獨特。水是深層純凈的礦泉山水,水質清純甘爽,硬度是8-10度,pH值是5-6。小麥、胡麻油、水質適合混糖餅的科學加工要求。
其次製作的工藝有其獨特之工藝。首先要把一部分水和全部胡麻油燒沸了(胡麻油加熱後香味更濃);餘下的水和紅糖白糖燒至溶化了;兩種溶液體混合後溫度至86℃時快速和好面團,在溫度28℃-30℃時醒發45分鍾,下劑、揉面、包餡、成型都是手工完成的。
烘烤期間還要在不同的時間刷三次胡麻油。
再次歷史的淵源也賦予了混糖餅更美的人文故事。清康熙帝對峙塞外的葛爾丹,久戰不勝,連綿的大雨使得後方的糧食發霉,正當後勤軍務緊急時,一對叫武豐、武隆的兄弟獻上了自家餅鋪做的混糖餅,有了糧食的清軍一鼓作氣,打敗了葛爾丹。
康熙知道此事後,重獎了兩兄弟,還把混糖餅定為軍中之糧。現在的豐鎮(取豐字),隆庄(取隆字)就是為了紀念兄弟二人而命名沿用至今的。而混糖餅則更是家喻戶曉,老少皆食之。
現代的混糖餅是用印上了彩色圖案的紙盒包裝的,上面注入了歷史人文的色彩。
因為混糖餅是圓的,圖案上也注入了團圓的美好含義。
2. 糖燒餅怎麼做如何做好吃
1.稱好80g麵粉,放在不粘烤盤上,鋪平,175度烤15分鍾,烤至表面微黃即可;
2.將烤好的麵粉與80g糖和30g油混合均勻拌成糖餡備用;
3.將油皮和油酥材料分別混合成光滑的面團,蓋上保鮮膜松馳20分鍾;
4.將油皮材料擀成圓形,將油酥材料放在中間;
5.收緊口,象捏包子一樣;
6.將面團收口向下按扁;
7.用擀麵杖擀成薄後均勻的薄片;
8.自上向下捲成卷;
9.再將卷搓成粗細均等的柱體;
10.切成大小均等的面劑子;
11.取一個面劑子,切口向上;
12.將兩端的切口捏緊;
13.按扁;
14.擀成皮;
15.包入糖餡;
16.收緊口;
17.收口向下;
18.擀成餅;
19.表面刷上一層水;
20.粘上芝麻;
21.用擀麵杖擀一下芝麻;
22.讓芝麻與面餅貼合更好;
23.拼入烤盤;
24.中層200度8-10分鍾,烤燒餅鼓起即可
3. 糖酥燒餅的做法
菜系及功效:精品主食
學齡前兒童食譜
學齡期兒童食譜
消化不良食譜
健脾開胃食譜
工藝:明爐烤糖酥燒餅的製作材料:主料:小麥麵粉1000克
調料:大豆油20克,白砂糖125克
糖酥燒餅的特色:酥鬆層清,甜香適口。糖酥燒餅的做法:
將豆油加麵粉和成酥團,再將麵粉加冷水調成面團,包酥後,擀成片,捲成筒形,揪麵包劑,包入糖餡,擀成圓餅,放入烤爐內,烤熟成金黃色。
4. 甜燒餅的做法 最正宗的做法
甜燒餅
材料
面團 1份,砂糖 適量
做法
1: 將中筋麵粉和砂糖、鹽巴、橄欖油、酵母粉和溫水混合揉成面團,靜置發酵30分鍾。
2: 捏一小團,先搓揉成小圓,撖壓成圓薄片。
3: 在面團中間放入少量的砂糖。
4: 將麵皮對折,捏緊麵皮口。
5: 將捏緊處放置下方,整型成長條狀。
6: 使用刀具在上方切一橫口,這是等等烘烤時,讓烤出來的甜燒餅不變形、糖漿不外流。
7: 以250度C的溫度烤十分鍾即可出爐。
8: 將烤好的甜燒餅取出放涼。
9: 美味的甜燒餅完成嘍!
主料
面團適量
紅糖適量
輔料
調和油適量
甜燒餅的做法步驟
space
點擊查看大圖
1.用冷水活的面團,蓋上保鮮膜餳1小時,已餳好的面團分成小劑子
space
點擊查看大圖
2.捏成窩
space
點擊查看大圖
3.放入紅糖,團成球
space
點擊查看大圖
4.擀成橢園餅
space
點擊查看大圖
5.平底鍋上火,少許油潤鍋,放入做好的餅坯
space
點擊查看大圖
6.一會煎黃後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