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糊塗面條怎麼做比較好吃
糊塗面又名「漿飯」是河南省黃河以北的安陽,鶴壁,新鄉,濮陽,焦作,濟源地區頗具地方特色的小吃「糊塗面條」——又叫糊塗面,一般主要是以玉米湯為底料,搭配上新鮮的紅薯、紅薯藤桿或「迷糊菜」,輔以面條和適量調料烹飪而成,由於其具有香味醇厚、爽口養胃、營養豐富且老少皆宜等諸多優點而備受大眾喜愛,目前糊塗面條也是一道大眾家常小吃,
【糊塗面條的美味做法】——特點:香濃可口、清爽開胃、營養豐富、做法簡單、一看就會。
【主料】:手工面條、玉米面適量
【配料】:花生、黃豆、白菜菜葉(菜幫留著炒菜)、芹菜、蒜苗、白芝麻、熟花生碎適量
【調料】:水、雞精、香油、食鹽適量
⑤:待面條煮至半生時,下入腌好的蒜苗攪拌均勻煮出香味,再下入切好的白菜葉和芹菜段煮香。
⑥:待所有食材都放進湯品里後,下入適量的食鹽開大火煮,一邊煮一邊攪一攪,多煮2分鍾,最後撒入一把白芝麻和一把熟花生碎拌勻增香就可以盛出過食用啦。
『貳』 糊湯面怎麼做如何做好吃
1.准備好主要食材,黃豆,花生先泡好。
2.蔥姜蒜切碎備用。
3.杏苞菇切成條,鍋中放油,小火將杏苞菇放入。
4.將杏苞菇炸至金黃撈出備用。
5.鍋中留下的底油,將切碎的蔥姜蒜放入小火煸出香味,放入少許麵粉,繼續快炒。
6.油麵糊炒黃後,盛出備用。(麵糊不能太稠)
7.鍋中加水,燒開後下入面條,(手擀麵最好,我用掛面替代了)和泡好的黃豆花生。
8.煮至面條浮起後,放入炸好的杏苞菇,木耳黃花菜。
9.將炒好的油麵糊淋入鍋中,放鹽,白鬍椒調味,放入綠葉菜,味精香油,香氣撲鼻的糊湯面就好了。
『叄』 南瓜糊湯面怎麼做好吃
用料
南瓜
面條
麵粉
南瓜糊湯面的做法
炒麵粉,變色就好(小火)
炒南瓜片,放點辣椒、生抽、醬油和鹽(炒軟後放水)
水開後放面條,快煮好後把沖好的麵粉放進去,煮幾分鍾就好了。
『肆』 糊塗面條怎麼做比較好吃
糊塗面條是我們河南家家戶戶都會做的麵食,做法簡單,又非常的好喝,想要做出來的糊塗面條好喝,面條很重要,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放配菜,用玉米糝熬湯,這樣做出來的糊塗面條口感更好。
我們河南是天天都會吃面條,撈面、湯面、糊塗面、燜面、炒麵等,每天都是變個花樣吃,我們家有時候一天都吃兩頓面條,從小吃到大,小的時候家裡窮,奶奶特別喜歡做糊塗面條,我也是很喜歡吃糊塗面條,裡面有黃豆、花生等,非常的好喝,我們這里家家戶戶都會做,做出來的味道也都不一樣,下面就來分享一下糊塗面條怎麼做好吃。
小技巧
1、做糊塗面條,最好用手擀麵,做出來面條柔軟筋道,口感更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放配菜,花生和黃豆要提前浸泡,更容易煮軟爛。
2、做糊塗面條,用玉米糝來熬湯,做出來的糊塗面條更香更好喝,熬玉米糝的時候,要不時的攪拌,防止糊底,喜歡吃辣的可以放點辣椒油,會更好喝。
『伍』 包穀珍糊湯面的做法步驟圖,怎麼做好吃
用料
玉米珍
面條,乾麵條,或者外面買的壓好的面條都可以 個
西紅柿 一個
酸菜,外面買的也可以,但是自己在家做的很好吃
蒜苗,蔥
黃豆芽
菠菜或者青菜都可以
包穀珍糊湯面的做法
先貼好西紅柿貼小塊,喜歡吃蒜可以放點蒜末也可以包穀珍糊湯面的做法 步驟1
自己泡的酸菜,用的是芹菜葉子和白菜,小芹菜白蘿卜絲都可以泡酸菜包穀珍糊湯面的做法 步驟2
油熱後放入切好的蔥蒜苗和西紅柿,在放入酸菜,只需放入鹽和十三香就可以包穀珍糊湯面的做法 步驟3
熬玉米粥稀一點就可以,水開後放入玉米珍在放點鹼面,這樣熬出來的香而且容易熟要多攪拌,小心粘鍋包穀珍糊湯面的做法 步驟4
熬15分鍾左右就可以下面條,我今天用的乾麵條,乾麵條多煮會,要多攪拌容易粘鍋包穀珍糊湯面的做法 步驟5
面條熟後放入菠菜,最後把之前炒好的西紅柿和酸菜一起倒入鍋中,攪拌均勻就可以了,我今天沒買黃豆芽就沒放,外面買的黃豆芽最好開水煮一下在放進去包穀珍糊湯面的做法 步驟6
『陸』 羊肉糊湯面的做法,羊肉糊湯面怎麼做好吃,羊肉
材料
熟羊肉40克,羊肉湯3湯匙,乾麵條200克,青蔥1棵,鹽1茶匙,味精1/2茶匙
做法
1.將煮好的羊肉切薄片,青蔥切蔥花備用。
2.分兩個面碗,加羊肉湯打底,再加鹽、味精,做好碗底備用。
3.開水下鍋煮麵,面條至9成熟時起鍋入碗(如果碗中湯不夠加點面湯也可)。
4.將切好的羊肉和蔥花澆頂即成,上桌時拌勻即可享用。
『柒』 混湯面怎麼做
混湯面條的做法一:
材料:雞蛋一枚;鮮菇洋蔥醬一小碗;面條四兩
做法
1、水開鍋卧雞蛋(雞蛋成型之後,單取出)
2、繼續用煮雞蛋的水,將香菇醬放入,燒開
3、湯翻開下面條,放鹽
4、將半熟的雞蛋倒回鍋里,這樣面條熟了,雞蛋也熟了
5、出鍋
做法二:
材料:雞蛋1個,西紅柿1個,鴨湯適量,料酒適量,蘑菇適量,蔥適量,香菜適量
做法
1.雞蛋是先炒好的,然後炒西紅柿,再把炒好的蛋放回鍋里加鴨湯小煮10-15分鍾
2.炒雞蛋時蛋里可放點料酒去腥味兒
3.有時間的話,可以放蘑菇片(白蘑菇,鳳尾菇或鮮香菇比較好),尤其是沒有肉湯的話
4.最後加蔥和香菜都不錯
做法三:
材料:面條,雞蛋,枸杞,蔥,鹽,生抽
做法
1、蔥花爆鍋,多下水,根據你的面量看哦。
2、燒開了,下面條,煮熟。
3、快熟時,打一個雞蛋到裡面。
4、最後,加鹽、生抽,灑上幾顆枸杞,出鍋。
這些就是混湯面條的做法,製作混湯面條的時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式進行,不過對混湯面條製作前,需要對混沌購買一定要選擇當天的,這樣混沌不會有壞掉的現象,這點在製作混湯面條的時候要注意的
『捌』 素糊湯面怎麼做好吃
羊肉糊湯面的做法步驟
1
准備所有的材料
2
麵粉加清水攪拌成雪花狀
3
反復揉搓成面團,揉至表面光滑,蓋上蓋子醒10分鍾
4
羊肉切丁,取一棵蔥切丁,取薑片2-3片
5
芹菜切丁,另一棵蔥切丁,加少許鹽、植物油、五香粉、味精攪拌均勻腌制一會兒
6
擀麵。在案子上撒少許玉米粉,取出醒好的面團
7
再次揉勻面團
8
把揉勻的面團擀開
9
分次在案板上撒玉米面並反復推擀,直到把面擀成合適的厚度
10
在擀好的面片上撒玉米面
11
把面片捲起,切成1厘米左右寬度均勻的面條
12
切好的面片散開,再次撒上玉米面
13
炒鍋內加少許植物油,爆香蔥姜後,加入羊肉丁和適量鹽,炒至羊肉變色
14
在爆好的羊肉丁中加適量溫水或開水
15
水開後下面
16
下面後第一次煮開時,加入腌制好的芹菜丁,續煮至第二次煮開即可試味出鍋
『玖』 糊塗面條怎麼做比較好吃
糊塗面,是豫西地區的特色小吃之一,具有清香、爽口、養胃的功效。
在我們河南省洛陽市,可以說家家戶都會做「糊塗面」。
並且在我們洛陽市街邊的小吃店,也有「糊塗面」出售。
身為洛陽人的我,也是從小吃「糊塗面」長大,也知道「糊塗面」的方法。
我做「糊塗面」時喜歡先炒「黃面」,就是「玉米面」,這是做好「糊塗面」的關鍵。
1、選較厚的炒鍋放在明火上(用電磁爐炒不成),鍋燒干後放入「玉米面」,不需要添食用油,小火慢慢翻炒,炒至玉米面變色,面香味出來即為炒好了;
2、炒好的玉米面平攤在干凈的案板上,使其自然冷卻後用塑料帶裝起來,方便保存(我每次炒的都夠我們全家吃五、六燉「糊塗面」);
3、取適量炒好的玉米面,用涼水攪拌成「糊狀」,備用;
4、切紅蘿卜絲、芹菜丁備用;
5、鍋里添夠全家人吃飯的水,水沸騰後倒入事先攪拌好的「玉米麵糊」,攪拌均勻,因為鍋里沒有食用油,所以在這一步可以往鍋里加入適量食用油,增加香味;
6、加入玉米麵糊的水再次沸騰後開始下面條,面條首選是「手工擀麵」,如果沒有就到街上面條鋪買機器壓的面條,個人感覺做「糊塗面」最不能用的是「干掛面」,掛面酸味太重;
7、面條滾起來以後,加鹽、十三香,並放入事先切好的紅蘿卜絲與芹菜丁;
8、面條煮熟後起鍋前加入少許味精。
剛做好的「糊塗面」先蓋上鍋蓋「燜」五分鍾後再吃,比較好吃。
在我們家,每一次吃「糊塗面」總愛炸些花生米並壓碎,切一些小香蔥並用香油、醋、鹽腌制一下,這兩樣都是在「糊塗面」盛碗里時放在碗中的,「油炸饃」、「辣椒圈」更是「糊塗面」的標配!
以上做法是我在家裡做「糊塗面」經過多次研究、多次嘗試的結果,我的家人與朋友也非常喜歡這種做法,都說這種做法做出的「糊塗面」好吃。!
下面圖片是我最近一次做的「糊塗面」,油炸饃,辣椒圈,花生碎都有。
糊塗面條怎麼做比較好吃?
大家好,我是麟大官人,我的回答是:「糊塗面條」 可能很多人聽都沒有聽過,這里我先給大家科普一下, 糊塗面之所以叫糊塗面是因為其製作糊塗面時所用到的食材比較「糊塗」,它並不是什麼固定的一些食材,而是隨手可得的各種食材所搭配製作而成,雖然不太講究,但是味道卻也別有風味,卻也迷人。
「糊塗面條」——又叫糊塗面、漿飯,這是一道河南大石岩村頗具地方特色的地方 美食 ,一般主要是以玉米湯為底料,搭配上新鮮的紅薯、紅薯藤桿或「迷糊菜」,輔以面條和適量調料烹飪而成,由於其具有香味醇厚、爽口養胃、營養豐富且老少皆宜等諸多優點而備受大眾喜愛,目前糊塗面條也是一道大眾家常小吃, 下面就進入到大家最喜歡的麟大官人教學時間。
【糊塗面條的美味做法】——特點:香濃可口、清爽開胃、營養豐富、做法簡單、一看就會。【主料】:手工面條、玉米面適量
【配料】:花生、黃豆、白菜菜葉(菜幫留著炒菜)、芹菜、蒜苗、白芝麻、熟花生碎適量
【調料】:水、雞精、香油、食鹽適量
——【開始製作】——
①: 先提前一晚上把花生、黃豆用足量清水沒過浸泡泡軟,再將芹菜擇洗干凈,切小段,白菜菜葉切小塊,備用。 ——(注意,花生和黃豆最好提前一晚浸泡一次再煮,後面解釋)。
②: 起鍋加入泡好的花生和黃豆,下入半鍋左右的足量清水開大火進行煮開。
③: 水開以後,撒入1把玉米面,量不用太多,因為玉米面會越煮越濃稠,轉小火繼續熬煮20分鍾至玉米湯散開均勻,下入面條,轉中火再次煮開。 ——(注意,玉米面下入的不要多,而且要一邊煮一邊攪拌,後面解釋)。
④: 煮麵的同時,將蒜苗切1厘米細段裝碗,加入少許食鹽、雞精、香油、食用油攪拌均勻腌制2分鍾至入味。 ——(注意,蒜苗可以單獨用調料腌一下再煮,後面解釋)。
⑤: 待面條煮至半生時,下入腌好的蒜苗攪拌均勻煮出香味,再下入切好的白菜葉和芹菜段煮香。 ——(注意,面條煮至半生時就要下入所有的食材,後面解釋)。
⑥: 待所有食材都放進湯品里後,下入適量的食鹽開大火煮,一邊煮一邊攪一攪,多煮2分鍾,最後撒入一把白芝麻和一把熟花生碎拌勻增香即可出鍋食用。 ——(注意,整體的食鹽調味最好是最後加入,後面解釋)。
出品圖: 這樣一道香濃可口、爽口開胃、營養又好吃的糊塗面條就做好了,看著是不是很有食慾呢?
——【內容總結之「你問我答」】——答:........因為花生和黃豆本身都是比較硬的,特別是黃豆,因此直接煮需要煮很長時間才能煮軟, 而且煮的時間太長其他面條配菜都會被煮爛煮稀,導致吃著毫無口感,因此建議大家做糊塗面條最好是先把花生和黃豆提前一晚上泡軟再煮為佳。
答:........因為玉米面本身是乾粉,吸水性很強,而且粘性比較大,因此直接煮入湯內會因為瞬間遇水而快速膨脹放大,要是加入的量較多,那麼湯品很快就會被煮的很粘稠,而後面還需要陸續加入面條配菜等諸多食材,所以湯品要是過濃稠肯定會導致煮的太干煮成稀飯,吃著又粘又干不好吃; 其次加入玉米面之所以要一邊煮一邊攪拌是為了讓玉米面更快的吸水膨大煮至均勻,方便後續面條和配菜的更快下入,保證整道糊塗面條吃著不會太干,更加的多汁香濃。
答:........這個步驟其實是一個增味步驟,很多人做湯品喜歡加香蔥,但其實加了香蔥的湯品特別容易變質發餿,特別是大熱天,如果不放冰箱里,隨便放一下午肯定餿了,非常郁悶, 因此這里做糊塗面也是特意首選的不容易餿的蒜苗增香,而蒜苗本身因為肉質比香蔥厚,香味更難快速釋放的原因,所以這里多加一步腌制可以讓其更快變軟,下鍋後更容易煮出香味,並且腌制後的蒜苗吃著也會更加開胃解饞,入味下面,所以這里建議蒜苗先腌制一下也是一個實用小技巧(增鮮調料在這一步就加了,最後只需要加鹽即可)。
答:........因為面條本身煮的時間較長,即使是家裡的掛面一般也要煮4-5分鍾,所以如果將配菜加入過早,配菜會因為長時間煮制而煮爛變味,毫無口感,加入過晚又會因為配菜難以煮熟且味道溶入不了湯內而導致糊塗面很難吃,難以下口, 所以建議大家最好是將配菜在面條煮至半生時全部下入為佳,這樣伴隨著面條煮熟,煮配菜大約也就是煮了2分鍾左右,這樣煮出來的配菜不但口感正好,煮出來的面條吃著也能剛好合適、爽口又美味。
答:........很多人在烹飪 美食 時都喜歡將食鹽大早加入,認為這樣做出來的食材可以更加入味好吃,但其實此做法並非適用於全部菜品,比如在最常見的熬煮湯品當中,食鹽就基本上都是最後加的,這樣做的好處有2個明顯的點: 一是食鹽本身並不耐熱,而湯品一般又需要保持高熱狀態並進行長時間熬煮,因此食鹽加入食材過早會導致與食材發生反應而降低食鹽成分,導致菜品鹹味變淡,讓人不知不覺中吃入越來越多的鹽分,對身體是一種隱形傷害,其次第二點就是食鹽本身滲透力很強,加入湯品過早同樣會很快滲入食材內導致食材脫水變緊實,食材在後續熬煮湯品過程中無法燉出更多營養,湯品自然也就喝著不鮮美、不營養也不好喝了,綜上2點所述,所以大家燉湯最好是食鹽最後加入為佳。
——》糊塗面條之「技術小Tips」:(1)煮黃豆和花生時建議是冷水入鍋,這樣可以保證花生和黃豆的香味營養更加充足的燉入湯品內,且二者口感更加軟糯適口。
(2)小火攪拌快速化開玉米面以後,要轉中火將水燒開再下入面條,這樣可以保證面條不脫粉,更快定型且口感更加筋道。
(3)這里加入的白菜芹菜都是隨意搭配的,大家如果喜歡青菜或者野菜也是完全可以搭配的,主要是吃著營養開心為主。
(4)最後加的一小把白芝麻和熟花生碎是這道糊塗面美味回香的關鍵收尾步驟,一定不能省去哦。
(5)其實不管是煮什麼麵食,建議大家都可以多搭配上一些配菜一同煮出來,這樣可以保證面條吃著更加營養多味,主要是吃著更加有食慾。
結語希望大家看完本文後都能做出一道全家老小都愛吃的 「營養美味糊塗面」!我是「麟大官人」,一個相對啰嗦卻又不厭其煩的 美食 博主,如果您看完這篇文章覺得還比較不錯或有幫助,希望您能給麟大官人點一個贊或者關注「麟大官人」,我會每天都為您分享更多的 美食 知識和技巧,如果您有任何的意見或建議也歡迎在下方評論與我互動,麟大官人感謝您的觀看,我們明天再見!
您好,糊塗面在華北各地都有分布,但比較出名,也比較細致的是洛陽的糊塗面。糊塗面鮮香濃稠,耐飢頂餓,是洛陽人平時最嘗吃的兩種家常面條之一(另一種是漿面條)。而在閩南,有一種麵食叫鹵面,它不像洛陽本地的鹵面,而更像糊塗面,由此可見,糊塗面是一種家鄉味道記憶,即使遷徙到閩南,客家人的記憶里,還是中原的味道。
洛陽的著名的老洛陽面館大門口就是一副對聯。
上聯:漿面條清清白玉。
下聯:糊塗麵糊糊塗塗。
做好一碗糊塗面,說容易也容易,只需要把菜和面煮到一起。說起復雜,那就真的沒那麼容易。本著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原則,我就來說說洛陽糊塗面精細的做法。
做好一碗最洛陽的糊塗面最關鍵的四個詞是 :炒黃面,炸蒜油,手工面,腌(炒)辣椒蔥花。
這四個關鍵缺一不可,但凡缺少任何一步,這碗糊塗面都會存在缺陷。不炒黃面直接用麵粉,成品坨而不散,粘而不稠。不炸蒜油,糊塗面不香還發酸。沒有手工面而用掛面,面條無靈魂。沒有腌辣椒蔥花,咳,叫什麼糊塗面。
下面就具體的說說這幾步:
1、炒黃面黃面就是玉米面,但是全用玉米面是不行的,需要摻入2成的玉米槮,這樣成品既有一定的粘稠感而不會過度粘稠,玉米槮最好是用欒川山裡面出的玉米。
將火調到最小,干鍋下入玉米糝,小火慢炒,炒到玉米香味出來,倒入剩下的玉米面繼續炒,不能性急,不能大火,否則黃面馬上就糊。這個過程需要30分鍾左右。只炒到黃面徹底成熟,干透為止。
炒好的黃面一次吃不完就用容器或者塑料袋密封保存,下次吃糊塗面就省卻這一步了。
2、炸蒜油。
炸蒜油的油,選擇是菜油和豬油各一半,這樣既不至於太膩,又不會香氣不足,葷油不足導致素麵偏酸。
將蒜瓣切碎,先在水裡浸泡一下去除多餘的粘液。鍋內下植物油和豬油燒到3-4成熱,下蒜末小火炸酥,這里也可以炸的輕一下,保留一部分蒜味。
炸好的蒜油,也可以放入容器內冰箱密封,下次繼續食用。
3 、手工面。
這個就不多說了,需要說明的是手工面最好切成韭葉這個寬度是最好的。
4、腌辣椒蔥花。
糊塗面做好後,需要搭配一碟腌辣椒蔥花一起食用,更能體現糊塗面的香氣。做法也非常簡單:蔥花泡入醬油里,加一下五香粉即可。當然,也可以加一點小米辣碎和香菜,看個人口味了。
那麼,一碗最洛陽的糊塗面做法,就呼之欲出了:1、炒黃面,待用
2、紅蘿卜切絲,白蘿卜切絲,豆角切絲,青菜切絲,紅薯藤撕皮切段待用,蔬菜可以隨意搭配。
3、起鍋炸蒜油,待用,油溫稍涼再把白芝麻和花生米炸熟。
4、鍋內留寬油,炒香薑片,放入紅白蘿卜絲,豆角絲,紅薯藤等蔬菜,放鹽調味,盛出待用。
5、鍋內燒水,將黃面倒入慢慢熬,稠度要比單純的玉米糊稍稀一點。直到麵糊熬透,放入手工面繼續熬制,時不時攪動防止粘鍋。
6、面條快熟時,加入炒好的蔬菜,加鹽,味精調味。
7,盛入容器後上層撒上熟芝麻和熟花生碎,可腌辣椒蔥花一起上桌即可。
糊塗面因為是粥樣化的麵食,消耗的慢,在冬日吃一碗可以長時間的保暖,同時它容易消化,特別適合有胃病的人食用,特別養胃。而且糊塗面秉承了洛陽的樂觀精神。漿面條清清白玉,說的是大事上人的立身要正,如蓮花般出淤泥而不染。糊塗麵糊糊塗塗,說的是從小事上要不拘小節,難得糊塗。
糊塗面不愧是洛陽本地麵食雙雄之一。
大家覺得怎麼樣?都暢所欲言吧。
––
八十年代以後,家家戶戶的糧食囤滿缸溢,人們就很少做糊塗面條了。這幾年,人們天天是蒸饃大餅撈面條,吃著吃著就膩了口,想換換口味,就想起了從前的糊塗面條。
今天的糊塗面條,可不是從前的那樣,糊糊弄弄做熟了就算完事,做時是非常講究的。面條用的是精粉面,還要手工擀。糊塗要用新 玉米面,或太行山產的高鈣小米熬。熬糊塗放入花生米、干豆角、蘿卜干、干南瓜片、肥肉丁、薑片,待把糊塗熬得又稠又粘,香味四溢的時候,下手工面條。面條熟後,下火,用花生油烹花椒蔥花蒜瓣,加雞精、味精,至此,糊塗面條才算做成。
這樣的糊塗面條,香濃味重。
想吃清淡的糊塗面條,要到朝歌城外的清涼庵。
淇縣城西北二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名字叫尖山,尖山背後有座庵,叫清涼庵。清涼庵里有供香客吃飯的善家火。每天中午,庵里的人用山柴 燒開山泉水,用玉米面、干白菜葉、黑槐樹葉、機器面條做糊塗面條。這里的糊塗面條只有鹽味,無味精雞精花椒茴香蔥花蒜瓣等調料味;只有糧香、菜香,無油香、肉香。盛一碗糊塗面條,找塊石頭,坐下來,谷幽雲靜,山風如水,面一入口,曾經的悠悠歲月,就來到眼前。
做糊塗面條的時候,為了彌補主料的不足,往往要往鍋里添加一些東西來湊數。比如粉條,黃豆,豇豆等等。更要添加些乾菜、野菜來暄堆兒。比如干白菜,干菠菜,干蘿卜纓,干紅薯葉,干黑槐樹葉,酸菜等等。野菜則根據時令而定,野地里有什麼,只要無毒,糊塗面條里就會出現什麼,比如莧菜,馬齒莧,灰灰菜,豬毛菜,刺刺菜,薺菜,面條菜,米蒿,水菠菜,嫩柳葉,柳絮,嫩楊葉,榆葉,榆錢,薄荷,鬼圪針苗等。
糊塗面的做法
糊塗面是洛陽 美食 的又一大特色想要好吃必須的下功夫。
1:首先糊塗面的主角是面條
『拾』 混湯面的做法
教你做簡單家常的糊湯面,好吃又好做,味道比清湯面鮮美多了
上周回家同學請吃飯,上主食的時候她超級推薦糊湯面,我素來不喜歡面條,強烈要求換別的行不行,她說這是特色,糊湯面從小吃到大的,這家做的尤其好,難不成你都忘了,講真,我真的是忘了,我怎麼不知道我小時候吃過,然後在大家強烈要求下,點了一份糊湯面,上來的時候我嘗了一小碗,是挺好吃的,我怎麼會忘了呢,完全沒有印象,回家後我一直在想這個糊湯面是怎麼做的,剛好老爸老媽在家小住,問了老媽做法,然後自己試著做了一份,味道沒飯店那麼好,吃起來更家常一點兒。
糊湯面做法很簡單,普通麵粉和成軟一點兒的面團,用擀麵杖擀成薄麵皮,再切成面條,混合一些麵粉讓面條不粘黏,起油鍋煸香蒜片,加蔬菜炒軟後加水燒開,然後面條入鍋煮熟,准備出鍋的時候放生抽、鹽、糖調味即可,暖暖的一碗糊湯面就做好了,一頓飯主食和菜全部都包括了,早餐來一碗舒服又養胃,不妨試試。
【糊湯面】
食材:麵粉適量、水適量、鹽少許、白菜適量、香菇適量、芹菜適量、蟲草花少許、蒜片少許、油適量、生抽適量、白糖少許
做法:1、麵粉裡面加少許鹽拌勻,一邊順時針攪拌一邊加水,將麵粉攪成絮狀,看不到麵粉為止。
2、將面揉成光滑的面團,靜置一刻鍾備用。
3、白菜、香菇、芹菜、蟲草花各適量,該洗的洗,該切的切,蒜片也一並切好待用。
4、靜置好的面團用擀麵杖擀成包麵皮,厚度兩毫米左右就行,具體自己把握,擀麵皮的時候要時不時撒點乾麵粉在麵皮上,以免切面條的時候粘在一起。
5、擀好的麵皮來回折疊幾次,然後切成粗細均勻的面條,寬度自己把握,好的標準是粗細均勻,不是越細越好。
6、切好的面條撒點乾麵粉抖一抖,讓旁邊待用。
7、取鍋放油燒熱,先煸香蒜片,然後再炒蔬菜,蔬菜變軟後加水燒開。
8、水開後面條入鍋大火煮熟,新鮮的面條不用煮太久,面條浮起來就可以了。
9、面條出鍋前放生抽、鹽、白糖調味即可,關火盛出來就可以吃了。
溫馨小貼士:
1、 糊湯面的面條一定要用新鮮濕面條,不想自己擀麵條可以去菜場買,更方便。
2、 糊湯面的面條一定是混的,吃起來才又香又暖。
3、 生抽、白糖的用量自己把握,有人喜歡湯顏色深一些,有人喜歡淺一些,這個自己把握,我個人還是喜歡淡一點兒的湯,白糖提鮮少量加一些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