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清明粑粑的做法 清明粑粑怎麼做好吃
1、主料:清明草500克、糯米粉500克、米粉350克。
2、輔料:臘肉550克、冬尖280克、辣椒粉8克、花椒粉10克。
3、將清明草摘洗干凈,掐掉老根,黃葉。
4、再將清明草切碎。
5、將清明草放入煮鍋,倒入清水,大火煮開轉中火,直至將清明草煮熟。
6、糯米粉同米粉混合後,放入清明草,以及少許清明草汁。
7、將食材充分揉勻,直至揉成一個光滑的面團;覆蓋上保鮮膜,靜置片刻。
8、臘肉徹底刮洗干凈後,放入鍋里煮熟,撈出冷卻再切成臘肉丁,倒入不粘鍋,慢慢加熱,熬出油分;可以把多餘的油盛出來。
9、冬尖清洗干凈,擠干水分,切碎;臘肉炒香後,放入四川冬尖繼續翻炒;食材炒香後,調入辣椒粉、花椒粉,混合均勻,關火盛出。
10、清明草面團分成小丸子,每個丸子重50g。
11、將丸子壓扁,包入冬尖臘肉餡,像包湯圓一樣收口,搓圓。
12、剩下的丸子都如此操作;蒸隔放上蒸布,再放入清明粑粑生胚;別放得太近,蒸熟後容量粘連,影響美觀。
13、將蒸鍋里的水燒開,放入蒸隔。大火蒸12分鍾,開蓋;合上蓋子,再蒸3分鍾即可。
② 青團粑粑怎麼做,不塌不硬,口感軟糯Q彈呢
青團粑粑怎麼做,不塌不硬,口感軟糯Q彈呢?
青團便便只放粘米粉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加粘米粉和澄粉一起加工而成。檽米有較強的粘粘性,將粘米粉放入青團中,通常是具有青團的糯作用,粘米粉能夠起到青團的強度,而放澄粉是為了提高青團口味,用這個方法製作而成青團口味綿軟、回味無窮芳香,特別好吃!好啦,啥也不說了,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吧!【關鍵食物】表皮:粘米粉200克、粘米粉70克、澄粉30克、白砂糖30克、艾草適當、動物油20克。內餡兒:熟芝麻3勺、白砂糖2勺、普通麵粉1勺。【操作步驟】
艾草摘葉,用5克食用蘇打泡浸30分鍾左右。坐鍋打火,鍋里放入冷水燒開後放入5克小蘇打,然後放入艾草,大概煮1到2min。撈起來用涼水洗澡一下,擠干水分。
一直都想要憑借自己手工做青團,來留念每一個清明節。在這樣一個充斥著追思的節日,給自己一個充斥著正能量的事情!用艾草汁做出來的青團,營養成分頗高,對比經常用綠葉子蔬果汁做出來青團,更加具有青團口感和芳香!與此同時對比外邊售賣的青團,無防腐劑,通道綿軟,自己吃或是送出去,全是在這個季節里最美好的東西,錯過了就等著來年啦!
③ 粑粑怎麼做好吃,青蠶豆粑粑的家常做法
青蠶豆粑粑的家常做法
材料
雞蛋適量,灰面適量,些許水,糖適量,油
做法
1、將適量的灰面倒入碗中。
2、再將雞蛋、糖倒入灰面中。
3、些許水倒入碗中攪拌, 攪勻。
4、先將鍋燒紅,放油,最好是油放到鍋子的『半山腰』。
5、將從碗中攪拌好的灰面倒入鍋中,煎熟即可。
④ 如何在家做清明菜粑粑好吃
要做出漂亮又好吃的清明菜粑粑,關鍵是將清明菜煮爛,和糯米粉充分揉搓,把清明菜的天然綠色素和面揉在一起,這樣做出的菜粑粑才有色澤和韌勁,糯米粉的用量多少和揉搓的是否充分,這些細節都決定著清明菜粑粑的口感。
原料:清明菜、糯米粉、粘米粉、鹽菜、臘肉、青蒜苗、鹽少許。准備工作如下:
1、清明菜擇洗干凈,燒鍋開水,加點鹽和幾滴油,再把清明菜放入開水中氽一下,用冷水過涼後再切碎。
2、糯米粉和粘米粉按2:1的比例混合均勻,蒜苗切細,鹽菜切碎,臘肉切碎。
做法步驟:
1、炒鍋下油,燒熱,放入切碎的臘肉炒至出香味,出油,再放鹽菜炒出香味。
2、放蒜苗大火炒香,關火,盛出來放涼後即成菜粑粑的餡料。
3、在剁碎的清明菜中加入混合粉,再加入適量氽過清明菜的水,揉成和耳垂一樣柔軟的面團,揪成每個約40克的小劑子。
4、每隻小劑子都包入適量餡料,做成生坯,放在玉米葉或棕葉上,再碼放在蒸屜里。
5、蒸鍋水開後再放入清明菜粑粑的生坯,大火蒸10到12分鍾,趁熱食用。
⑤ 粑粑怎麼做才好吃
首先把糯米粉放在一個盆里,然後慢慢加溫水,慢慢攪拌。攪拌至粘稠,能夠揉成團的樣子,然後開始捏小團,根據需要捏適量的量。接著在熱鍋里倒入適量的油,等油熱以後把粑粑一個一個放入鍋里。接著注意翻轉,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⑥ 如何在家做清明草粑粑好吃
清明草洗凈後下沸水中煮熟,將煮好的清明草撈出擠干水分後剁碎(最好是搗成茸);野苦藠擇洗凈後切碎;臘肉切成細粒。
將糯米粉和大米粉按8:2的比例拌勻,加入適量鹽、清明草、少量野苦藠,加水揉成面團。將野苦藠、臘肉拌勻成餡。取適量粉團,包入餡料。
搓成橢圓形,順長放入船船葉中,將葉子兩端像疊被子一樣往中包抄,把粑粑包裹起來。也可以包成半裸的,放沸水蒸鍋中用大火蒸約十分鍾,取出裝盤即可上桌。
在宜賓的東、南片區,清明草粑粑的做法大同小異,但所用清明草的部位卻大不相同。宜賓市區是分界線,以東用的是清明草的嫩葉,做出來的粑粑是綠色的。
⑦ 清明粑的做法步驟
直接放到蒸鍋裡面把它蒸熟蒸熱就可以了。一般冷水上鍋大概20~25分鍾就可以了的,做好的清明粑粑怎麼吃才更好吃,其實還有另外的一種做法,就是用橄欖油把艾葉粑粑煎熟,這樣也會很好吃的,撒一點白芝麻就更好吃了。
簡介:
清明粑,是西南地區主要是貴州在清明節所食用的傳統小吃,皮為糯面加上一種叫清明菜的野菜,餡是由野蔥,榨菜和臘肉丁等混在一起炒熟而成,上籠屜蒸熟以後即可食用。
清明菜是做清明粑的主料,修長的莖和細長的葉子全身長滿了白色蛛絲狀綿毛,淡黃香青的嫩葉頂端托著淡黃色的頂生的蓮座狀花蕾,亭亭玉立青翠欲滴。
清明菜又名佛耳草或鼠麴草,江蘇蘇南地區也有叫棉絮頭,寒食萊的,民間草葯更是將清明菜叫做追骨風,民間常於清明前後採摘嫩苗煮熟,揉入米粉中做糕團,香糯可口,清明菜性味甘,無毒。
據查清明菜含脂類物質,揮發油,大量胡羅卜素及少量維生素B等,能擴張局部血管,可用以治非傳染性潰瘍及刨傷,內服能降血壓,治療消化性潰瘍,以及祛痰,鎮咳,鎮痛等作用,清明菜常用於治療慢性氣管炎,喘息咳嗽,潰瘍病,風濕痛等。
⑧ 清明粑粑是怎麼做的
清明粑粑的做法:
主料:糯米粉300克、大米粉200克、艾蒿粉30克
輔料:油適量、鹽適量、雪裡蕻100克、薺菜100克、豆乾130克、臘肉100克、雞精適量、香油適量
步驟:
1.糯米粉,大米粉,艾蒿粉放入盆中。
2.加熱水和成面團備用。
3.准備好餡料食材,薺菜提前焯燙備用。
4.豆乾,薺菜分別切碎放入盆中,再加入雪裡紅鹹菜。
5.臘肉切丁入油鍋中炒制出香味。
6.把臘肉丁倒入餡料盆中。
7.加入鹽,雞精,香油拌均勻即可。
8.和好的面團分成55克左右的小面團。
9.取一份按扁包入餡料。
10.收口收圓封緊,稍微揉搓成為圓形。
11.蒸鍋蒸籠屜要鋪上一張荷葉或者蘆葦都可以,放入清明粑粑。
12.開水入鍋大火蒸制25分鍾。
13.蒸好取出表面刷一些食用油即可食用。
小貼士:
1、糯米粉加入一些大米粉製作,菜巴巴的口感更好,柔韌又勁道。
2、餡料中的雪裡紅鹹菜我用的是超市買的現成的鹹菜,是已經炒熟的,如果是腌制生的,可以在炒熟之後放入。
3、臘肉用油炒過之後之後再放入餡料中,餡料口感會更香更美味。
4、臘肉,鹹菜都是有鹹味的,所以鹽要適量,自己調整用料,這個餡料不要加多餘的調味品,以保證其純粹的原汁原味口感。
5、包至菜粑粑的時候,手上要抹油防粘,不然面團或有些沾手。
6、蒸籠低不一定墊荷葉或者葦葉之類的,這樣才能保證菜粑粑不粘鍋,也方便取出。
7、蒸好之後表面要刷一些食用油,保證其表皮不幹燥而且色澤更美。
⑨ 寧國青米粑粑製作原料、方法
一、名字及由來:
米粑粑據傳是從江漢平原傳入武漢市,後成為武漢市民喜愛的一種特色早點。
米粑粑這個名字的由來尚不清楚,且在武漢街頭名字各異。只知道其是由大米經加工製成的,所以稱米粑粑;因為經常是以成對出賣而被稱為對粑;又由於是經過汽水蒸制而成,不少地方也稱其為汽水粑粑;小孩則叫它做粑粑。
二、原、配料:
原料是大米;配料有麵粉、白糖、純鹼。
三、三、製作方法:
1. 1.淘洗大米,去除灰塵,雜質。
2. 2. 將洗凈的大米用水浸泡。
3. 3. 泡透的大米打磨成漿。
4.4.把米漿放置在蔭涼通風處發酵。
5. 5. 在發酵好的米漿中加入麵粉、白糖、純鹼,攪拌均勻成糊狀。
6. 6. 用勺取出糊米漿,傾倒在平底鍋面上,使之成圓形,加蓋,用汽水蒸。
7. 7.待上面松軟,下皮金黃,即可出鍋。通常是兩塊夾在一起。
四、四、注意事項:
1. 1.大米一定要泡透,使米粒充分吸水,要看到米粒中間的白色完全消失才可以。
2. 2. 發酵一定要適當,沒發酵好的米漿,作出來的粑粑就沒有香味,而且不夠酥軟;發過了的米漿做出來的粑粑會發酸。
3. 3.加糖不可過多,因為大米發酵的過程就是將澱粉分解成小分子糖的過程,會產生甜味,加糖過多就會掩蓋了粑粑本身的清香,甘甜。
4. 4.加麵粉是為了使米漿成糊,應適當。
五、品質特點:
外殼金黃焦脆,內肉潔白軟潤,散發出陣陣米酒的香氣,入口柔軟,甘甜,趁熱最好吃,老少皆宜,而且價廉物美,武漢街頭到處都有供應(九幾年的情形)。
由於主要是有大米發酵後,蒸制而成,其主要營養成分是澱粉和小分子糖類,可以及時供給能量,並無其他營養價值,是作為清晨鍛煉的最好過早小吃。
在安全性方面,因為製作過程簡單,原配料均是日常食用用品,且不涉及其他添加劑,在一般情況下,當屬安全。採取最安全的加工方式——蒸,對營養成分損失少,還可有效殺滅微生物。